木柔桑不动声色的看向她,心中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木凤娥这是塞回娘肚子回炉重铸了吗?
“凤娥姐嫁去帐房府可还安好?”
木凤娥闻言嘴里一片苦涩,悔不当初听信木清溪的话,只是上了这条船又如何下得来?
“嫁?最起码不用看到爹娘日日干架了!”
木云与木杨氏从来都不避着孩子们,一言不和便动手,几个孩子是看着父母亲吵闹打架长大的。
木柔桑突然觉得,木凤娥是为了逃避才选择跟着木清溪生活的。
“凤娥姐,现在家里的生活比以往好许多了,其实大伯与大伯母完全没必要住在帐房府,回了小山村怎么说也能过过平淡富裕的日子,在帐房府......”
木凤娥先是低头不语,随后快言打断她:“堂妹,姐姐知道你是个心里明白的人,但凡有好的出处我也不会选这条路,更何况......”
她瞧了眼周宝儿那边,见她周围围满了奉承的姑娘,冷笑道:“堂妹可听说过?我及笄后,大姑原本是想把我许给县老爷的,县老爷虽然比我大点,我私下也细细打听过,到也是个良配,只可惜,大姑却算不过姑爹,当时的来宾里便有知州大人,他一眼便相中了我。”
木柔桑早就感觉周老爷就是一只笑面虎,没想到连木凤娥都要算计了去,若是他要算计自家......不觉惊出一身冷汗。
木凤钗放下碗筷扑到木凤娥怀里,闷声道:“大姐姐,要不咱们回小山村吧,我同哥哥可以养着你。”
木凤娥郁结的心情因木凤钗的安慰而消散不少:“真是个傻姑娘!”
木凤钗见她不信有些急了,从她怀里钻出来像只小苍鼠似的竖起耳朵瞪大眼四处张望一番,然后压低了声音说:“大姐姐,我可以养活你的,堂姐帮我在村里置办了二三十亩良田,我可以养活大姐姐,将来大姐姐可以再找个衬心如意的郎君。”
木凤娥眼圈红了,伸手轻捂她的嘴:“好妹妹,姐姐这辈子是跳不出那火炕了,你好好跟着堂妹,但凡有事多问问她。”
木柔桑疑惑的问她:“凤娥姐,你在那处真过得好?”
木凤娥叹了口气:“给人做姨娘哪能过得好,但凡是正经人家的,又怎会把自家姑娘送去做妾。”
周老爷也是明白这个道理,周家不是没有待嫁的姑娘,却偏偏挑的是木凤娥,还不是因为她是姓木,又与周家是姻亲关系,虽说隔了一层,但予人做妾还是可以的。
“你两记住了,往后少来周府走动。”她想了想又道:“堂妹,是我对不起你,当初大姑想接你过来养在跟前,我没有反对还帮着大姑......”
木柔桑见她能讲出如此通情理的话来,又见她话中多有恨意,忙摆手道:“不关凤娥姐的事,你怕是不知吧,当初大姑为了把我和哥哥弄过来,可是下了狠手,好在如今我家在县城里置了房子,哥哥又进了县学,她是不敢明着来了。”
木凤娥叹了口气道:“当初我爹娘若是有这眼力界儿,早点送意杨去念书,我怕也不会落得如此光景。”
听她话的意思,显然在知州府里过得不痛快。
“咦,你们在说什么呢?大姐姐是难得见一回凤钗吧,打你出嫁后,我娘日思夜想,还说想把小表妹接到跟前来养着,凤钗,要不你就留下养在我娘跟前?”
周宝儿今天可是身带任务的,木清溪现在明白木柔桑是个主意大的,又不好拿捏,只好慢慢的施计,她觉得木柔桑家虽有钱却没见过富贵之家的底蕴,所以特意借着做寿一事,把木凤娥从帐房府接了回来,为的就是要她把知州府里的富贵说给木柔桑听。
木凤钗先是脸色一白,随即不安地扭头看向木柔桑。
木柔桑凤眼儿微眯,笑道:“宝姐姐,我知大姑是一番好意,只是凤钗到底是姓木,若是我木家的姑娘都养在周府,这传出去可不大好听,虽说凤钗年纪尚小,倒底是木家的正经姑娘,听说周家有不少待嫁之女,大姑何不接了来养在跟前,少不得更得姑爹欢心。”
☆、第167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
木凤娥紧张的看了木柔桑一眼,她一向知堂妹牙尖齿俐,又看看吓得藏在怀中的木凤钗,心中便有了主意:“宝儿,你怎么不看戏了。”
周宝儿娇嗔她一眼:“大姐姐,你们几个光顾着聊天,偏把我一个人忘一旁了。”这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醋意,似在怪木凤娥偏心。
木凤娥微一怔,笑道:“是我的不是,有许久没看到两位妹妹,一时高兴到忘了旁的。”
周宝儿眼珠一溜:“我在那边看你们几个正聊得起劲,大姐姐,你可不疼我了!”说完嘟起小嘴轻推木凤娥。
“宝姐姐,你可千万别怪凤娥姐,刚才我们不过是说些小山村的事,又见你在那边应酬,再加上不过是说哪家娶了媳妇哪家嫁了女,我们估摸着宝姐姐不感兴趣。”
木柔桑见周宝儿很想知道她们在聊什么,心中疑惑她在怕什么?难道是她知道木凤娥在知州府的生活?不觉看了木凤娥一眼。
见她笑容里多了一丝不自然,心下暗道糟了,没成想木凤钗却接口道:“正是呢,我们正说到村长爷爷的老女儿翠花姨姨出嫁的事,哦,宝姐姐还不知道呢,村长爷爷与我家是姻亲,我娘是村长奶奶的外甥女,所以翠花是我们的表姨呢!”
周宝儿心中的那点子怀疑早被木凤钗左一句姨姨右一句表姨给绕晕了头。
木凤娥暗地里松了口气开口道:“听说我们领居椿树哥也娶了媳妇?”
木柔桑心中一动,难道?
“是的,是娶了秦二婶堂哥的三女儿,秦二婶就是相中了她手脚勤快,聘礼给得多那姑娘嫁过来时也有十八抬嫁妆。”在普通村民的眼中也算是头一份的了,再加上秦家本就富裕了,也不再意那点子嫁妆。
木凤娥闻言扭头看向水榭对面的戏台子默默不语,微风轻轻刮过,空气中似夹着一丝丝咸味,木柔桑黛眉轻皱转头看向周宝儿:“宝姐姐,这戏子唱的是什么?我怎地一句都听不懂?”
木柔桑在现代时随自己的外婆去看过那种老辈人称“草台子”的唱戏,她当时把那伊伊呀呀之音当成了催眠曲,现在再细细听来,虽听不懂唱的什么,却也能听明白里面的一丝丝韵味,到也别有一番风情。
周宝儿的注意力被木柔桑引开,没有发现木凤娥的变化,指着那戏子道:“妹妹以往定是没有听过戏,回头叫小丫头给你送个牌头来,这个是我们县城里最有名的成家班。”
说到这儿她看看四周然后低声说:“县城里的姑娘们可是有很多都爱看他唱戏,更何况他这人不但讲话风趣,见多识广,而且生得甚是风流。”
木柔桑见周宝儿粉脸红润,正兴奋的看着那个正在唱个不停的花旦,她是知道的,这些戏子长久练就一身看人的本事,又举手投足间自成一股韵味,估摸着这些姑娘们都被他勾成了粉丝。
“原来如此,我说呢,刚才还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这会子都安静下来了。”
周宝儿招来伺候她的珊瑚:“去,给成三爷打赏。”
“是,姑娘。”珊瑚喜滋滋的看了一眼台上的成三爷,屁颠屁颠的去搂了个小木匣在台下不远处往台下抛铜板子。
“哟,宝姐姐忍不住出手了,来人,给成三爷看赏。”
“哼,就你家那点银子还不够看,给成三爷拿赏银。”
这又是一个高烧粉的声音。
木柔桑一眼扫去,看到刘玉兰正在冷笑,见她瞧过来,冲她温婉一笑,这变脸的速度快得连木柔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
只听她朱唇轻启,细言细语道:“罢,罢,罢,即然你们都乐呵,我也来凑个趣。”她偏头看了一眼珊瑚,对伺候自己的珍珠道:“去,给成三爷赏二两银子。”
众人闻言倒吸一口冷气,木柔桑不明所以,却见周宝儿暗咬银牙:“玉兰姐姐你可真大方。”
在座的姑娘们,除了掌管家事的木柔桑,怕是没有几个手头很阔绰的。
一位与刘玉兰交好的姑娘笑道:“宝儿妹妹,咱们谁不知道玉兰姐姐家有个表哥是位能人。
如今刘家的生意可是做到京城去了,对了听说刘大善人在京城也买了宅子,好姐姐,你若是去京城玩可记得给妹妹捎些小玩意回来。”
刘玉兰娇笑道:“不过是京里的表哥连开了两座酒楼,又赶上是年节儿最热闹的时候,他家的菜比别处的不但味更鲜菜色瞧着更好,过年人家订席面的多狠赚了一把。
如今又想投钱再做些别的,我爹爹正好想打开京城里的局面,如此便接了我表哥一起合伙,不过是赚些小钱罢了。”
刘家主要是做丝绸生意,周家是做米生意,两家早年都是走西域那条道,赚了钱后便在县里及周边开了好些家铺子。
“哼,有什么了不起。”周宝儿小声嘀咕,她自不会承认现如今,刘家已把周家甩出几条街外了,要不是木凤娥做了十一房姨娘,有知州大人关照,说不定更加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