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辰收回步子低头不吭声儿。
“你是主子,何必跟一下下人计较。做主子就该做主子的样子。那个墨竹打发出去就行了,以后身边的人,多注意注意。谁都不是金子,有众人没道理的喜欢。”
小辰顿了好一会儿,才低着头短促的应了一声。
“娘,我知了。”
苏微晴拍拍儿子的肩膀,他的人生还长,以后会遇到更多的人和事。吃一堑长一智吧。
初雪落下来这天,大周百年来最大的水利工程,长兴堤彻底竣工。整个沿江地带都举办了巨大的庆典。
苏家小院离江堤距离不远,坐在院子里就能瞧见江堤上热情又兴奋的路人奔走。
笑闹声夹杂着戏台子上咿咿呀呀的是戏腔,把静谧的初雪都炒热了。
“出去逛逛吧,这几天人多。”苏微晴把奋发学习的孩子之们赶出去,别老是闷在家里,书海无涯,读一辈子也是读不完的。
“又没什么可乐的。”小辰瘪嘴,不让在屋子里读书,他干脆就在院子里鼓捣他的弓箭。
经由上次的事情之后,他成熟了许多。从前眸子里清亮纯真已经内敛了下去,露出来的是锋芒毕露的尖锐。
她的孩子在迫不得已被追赶着成长,苏微晴心痛之余也无能为力。
“秀秀难得出一回门,你们做哥哥的难道不带她出去看看热闹?”
被推出来当筏子的秀秀很配合的用渴望的眼神瞧着自家哥哥。
铁轶惯是个疼妹妹,对视了一眼就败下阵来。然后也一起看向兄弟小辰。
狠狠的皱了皱眉,小辰很想冷着脸不去看。可是板着板着的就板不住了。
“去了去了,真是拿你们没办法。”
口是心非,苏微晴和秀秀交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的轻笑了起来。
三个孩子都出门了,曹先生前几天就被郡王殿下接走,要在庆典上露面。外面那些的士兵们也都走了。整个小院就安静了下来。
苏微晴想了想,决定趁着家里没人,把屋子打扫一遍。
首先就是要清理屋梁房檐,这些地方都高得很。苏微晴给自己包了个头巾。又寻了把笤帚绑在竹竿上,高举着清扫。
仰着脖子还得小心眼睛别进了灰,打扫了几个房间之后。到了堂屋,她就忍不住的揉了揉高举的酸疼的肩膀。
然后,忽的,手里的竹竿就被人劫走了。
屋子里什么时候有人的?苏微晴匆忙回头,一身暗锦劲装的骆峥拿着竹竿,动作麻利的,三下两下就把堂屋的屋梁扫了个干净。
落下来的灰粘在偏墨色的衣袍上,看起来格外的显眼。
“你怎么?”
“欠了长兴人情,他办的庆典,过来看看。”
原来是为了庆典过来的,苏微晴神色黯淡了一些。然后才反应过来连忙的想要把竹竿拿回来。
“还有什么地方要打扫的?”
“没有了,这是最后一处。”苏微晴赶紧回道,怎么好意思让骆峥帮忙打扫卫生。
闻言,骆峥这才把竹竿放下。
“要喝茶吗?”
苏微晴擦了擦手,问了一声就急忙走到厨房里,却发现这会儿连热水都没有。
“我听闻,修筑江堤的主意是你给长兴提的?”
苏微晴生火烧水,骆峥也跟着走了进来。
“嗯。”
“可如今江堤建成,你并不高兴。”
苏微晴沉默了下,不知道该不该和骆峥说明这其中的问题。毕竟这件事可以说是长兴郡王的一个命门。他选择现下风光,将来就要承受犹如洪水冲垮堤坝的骂名冲击。提前暴露出来,很不道德,连虚假的繁荣都都没有了。
“北方的战事已经结束了吗?”苏微晴生硬的转移了话题。
骆峥深深的看了她几眼,然后收回目光。不再追问,而是顺着她的问题回道。
“背水一战后,虎林军乘胜追击,已经把失地尽数收回。蛮人被赶到草原一隅,苟延残喘。”
“大将军真厉害。”苏微晴顺口夸赞。
骆峥又深深的盯着她看了看,良久才微微颔首,没有说话。
正文 第124章 我来帮你
“江堤是不是有问题?”
苏微晴正在烧火的手瞬间僵住了,抬头看向骆峥。他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这件事交给我。”
竣工庆典里,长兴郡王因为做了一件大好事,声名望重已经累积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
沿江的百姓甚至给他立佛镀金身,和龙王爷一起供奉起来。这个时候,难道还有什么办法去阻止他吗?
“你等等。”苏微晴及时把人喊住。
骆峥回头。
“别趟这浑水了,你好不容易浴血奋战博得的战功。”实在是没必要败累在这事情上。
看来问题比情报上的更加严重。
骆峥没有再坚持承诺什么,他等候着,在苏微晴这喝了热茶。才起身上马离去,前往长兴郡王行宫处。
苏微晴叹了口气,继续收拾屋子。
庆典三日后举办,百姓们自发的竖立的雕像已经运过来了,就等庆典当天,立在江堤起始处。
长兴郡王忙碌的翻阅京城的友人送来的贺信。这其中更是提到了,圣上龙颜大悦,下旨封赏,圣旨也会在庆典上当众宣布。
接踵而至的好消息,长兴郡王愈发的红光满面,意气风发。
至于当初的忠言,既然逆耳,不听就好了嘛。
登上江堤,容光焕发时,他就看到了黑骑锦袍的骆峥策马而来。长兴郡王的笑意更甚了,站在原地小有傲气的没有主动上前迎接。
“长大了。”
“表舅说笑,我早就成年了。”长兴郡王暗暗咬牙。
“做了件好事,表姐知道了甚是欣慰。”
“母亲菩萨心肠,只要是利民利众的事,她都无比理解支持。”好端端的,为什么骆峥一直在提辈分身份?
“要是表姐知道,你这声势浩大的江堤,水一冲就倒,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骆总兵,请慎言。”
长兴郡王脸上的笑意敛尽,眼神不善的盯着骆峥。
“进去说吧,好歹我们也是舅甥,都是一家人。”
骆峥率先下了江堤,驱马慢行,往行宫那边去。长兴郡王的行宫也是新修的,清新幽雅十分别致。
“骆总兵,锦上添花的人不少,雪中送炭的人可不多。”
“长兴何必这样生疏,你的好我怎会不记得。这不,从北境特意赶来,就是为了替你擦屁股的。”
长兴郡王不说话,冰冷着脸死死的盯着骆峥。
“你真当这世上有不透风的墙?你这江堤,懂些水利的匠人都能看出来不对。能糊弄的除了你自己外,还能有谁?”
“你从晴娘那儿来的?”
“她嘴有多紧,想必你早就领教过。”
长兴郡王沉默了,假如骆峥不是从苏微晴那儿得到的消息。那代表有多少人知道了江堤的隐患?他有点儿不敢想。
“春风太得意。”
苏微晴不知道骆峥到底做了什么,用什么办法说服长兴郡王的。庆典在头一天的时候,忽然就延期了。
江堤的绿化被提上了日程,除了江堤表面的绿色植被之外。还要在江堤上种下白杨。
与此同时,整个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全都在烧制青砖。江堤的核心,那堵砖墙,开始兴建起来。
苏微晴知道后松了口气,总算不再心事重重。
骑射是个熟能生巧的事情,大量的训练堆砌下去才能有所成效。
拉弓,瞄准靶子,放箭,又偏了。
“你说咱们是不是练得不对啊。”小辰低落,偏头问向铁轶。
“我爹从前就是这么教我的。”铁轶挠挠头,应该,没错吧?
“你有爹教真好,我就跟着大将军学了两天,我蠢得很的,什么都没学会。”
“哪有一两天就能学会箭术的,别担心,多练练就行了。”
小辰夸张的叹了口气,刚想说话。
“你这动作徒有其形没有其神。射箭的关键在下盘,下盘不稳,箭如何能准?”
腰上多了一双大手,往下一压,把他压得不得蹲起马步,不然就要丢脸的一一屁股坐下去了。
“租客!”
“我听到你背后叫我大将军了。”骆峥嘴角微翘。
小辰脸立刻就红了起来,谁知道他会突然出现的嘛。
“铁轶早年在山里中行走得多,下盘比你稳,所以他的箭也比你准。”
铁轶连忙的也蹲起了马步,一面偷偷拿目光瞧大将军。
“有什么想问的?”
骆峥没有看过去,正视前方的靶子问道。
闻言铁轶惊了下,十分的紧张,但还是鼓起勇气发问。
“小辰说,大将军能三箭齐发,隔江穿杨,是真的吗?”
自打练骑射起,他就听小辰吹嘘着大将军的箭术,心痒痒的都要养三只小猫一起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