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他对她百依百顺,可是到头来,却换不得她心中一丝位置。而她的整颗心,都被那人的身影所占据。原来这世上那么多情话,那么多海誓山盟,天长地久,却偏偏都不属于他们,都说能做夫妻,便是百世修来的缘分,可是对他们二人来说,却只是个天大的笑话罢了。
徐妙锦不知该说些什么,她思绪烦乱,此刻只是矗立在那里,良久。
朱权见她面无半分表情,心中已是一片凄凉,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之人,也永远也感动不了一个不爱你的人。
徐妙锦,你又为何如此放不下心中那一丝执念?
***********************************
竹轩楼中依旧是热闹非凡,张姑娘已在雅间中等候多时,为避嫌,她仍是女扮男装,白玉束发和一身白袍衬的她面如玉冠却也潇洒大方。桌上梅瓶中,冬梅已换成了春桃,那桃花开得分外娇艳,正映衬了诗经中那句,桃之夭妖,灼灼其华。
朱权姗姗来迟,忙拱手赔礼道:“真是抱歉,府中有事耽搁片刻,让张姑娘久等了。”
张姑娘见他思绪重重,眉头紧锁,却也没多问半句,只是微笑着摇摇头道:“无妨,无妨,为了这雅乐,伯牙愿等子期。”
李良辰的歌声演绎这首《春江送别》,正是恰到好处,歌声悠扬高亢,琴声源远婉转,然而此刻朱权的心情却是一切入耳之音,皆是过眼烟云。
但见曲终人散,朱权依旧未能释怀,张姑娘便请店小二上了一壶酒来,二人举杯相饮,心中即知对方互为知己,但此刻却无言以对。
张姑娘决定打破这僵局,便试探的问道:“殿下有何烦心之事,可说来与我听听?”
朱权拿起手中酒杯,旋即又放到了桌上,思虑片刻又拿起酒杯,旋即又放下,哀声叹道:“只是不知从何说起罢了。”
张姑娘看着他紧锁的眉宇,不禁心中怜之,她小心地问道:“此事可是与王妃娘娘有关?”
朱权苦笑了下,无可奈何地说道:“那空中满月,皓月当空,嫦娥一心奔着那满月而去,殊不知那只是飞蛾扑火罢了。上弦月亦有上弦月的优雅,但却从未入过嫦娥之眼。”
张姑娘本是聪慧之人,她思索片刻,却已了然这此中隐喻,莫不是王妃心中一直有他人?她看了看眼前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在北疆,谁人不知宁王手下甲兵八万,战车六千;谁人不知宁王文采横溢,史道乐皆通,这世间怎会有男子再及得过他!
“嫦娥虽不懂欣赏上弦月之美,可上弦月殊不知,月下另有他人,独爱赏上弦月之景。那人也许不如嫦娥那般高高在上,却是用心中真情实意,去欣赏上弦月的优雅。”情到浓时,方真情流露,张姑娘此刻眼神坚定的看着他,如是说道。
朱权看着眼前人,方是心中一愣,他是何等聪慧之人,怎会不懂张姑娘所说之意。这世间的情感尽是这般捉弄人,你越是执念,便越陷越深,殊不知浅滩之上,方得呼吸。
他情不自禁地去握了张姑娘的手,张姑娘含羞垂首,脸颊绯红,此刻已无需多言,二人方知对方心意。
这世上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些路,虽然两个人一同并肩的走了,但那人却不是你要找的那个陪你一起呼吸的人。有些人相遇,便注定是承载着共同的命运,那个你以为对的人,也许只是与你擦肩而过的过客罢了。那个真正属于你的人,却就站在那路的尽头,痴情守望。
作者有话要说: 那个啥~报告一个消息,还有个两三章就要靖难了!终于要靖难了!我内心忐忑!哈哈哈哈(o^^o)
☆、第63章 洪武皇帝的寿礼
第六十三章洪武皇帝的寿礼
亲王册次妃,虽然不像娶正妃那样礼仪繁琐, 不传制, 不发册,不亲迎, 但朱权亦不想让张姑娘受委屈,还是为张府置办了厚重的彩礼。
别的穿越女都是宫斗宅斗正室侧室各种斗, 但这事在谢依琳这里却没什么可斗的。她本来就是占了人家张姑娘正妃的位置, 若没有她从天而降,穿越而来, 现在宁王和张氏肯定是和和美美,恩爱有加, 不会像现在这样,历经波折, 双方才知晓各自是对方等的那个人。
正史中本就没有徐妙锦这号人物, 无论是徐妙锦,还是谢依琳,在这个世界都是一个多余的人罢了。
转眼间又是一年, 宁王府迎来了小世子的降生, 全府上下热闹非凡, 在这样一个封建社会,必然是母以子贵, 无子不免会失宠,即使是正妻,一旦没有生育, 尤其是没有生儿子,必然也会削弱她在家族内的地位。
然而这些事情,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真的并不重要。这些年来为了融入这个世界,她已经妥协了很多事情,即便是不能自由恋爱,但她亦不愿沦为传宗接代的工具。
如今这般局面甚好,朱权与张氏是真心相爱,他们志趣相投,迎来爱情结晶那一刻的喜悦,是真的饱含着爱意,不仅仅是为了传宗接代。
那么谢依琳这个闯入者,也可以安心了。
小世子出生三天时,举行了洗三仪式。张府派人前来,送给产妇一些油糕、桂花缸炉、鸡蛋、红糖等食品,又送些小孩所用的衣服、鞋、袜等作为礼物。
待婴儿满月之时,宁王府便置下了满月酒,张家人再次前来送礼祝贺。徐妙锦始终还是占着这一家主母的位置,此刻她见小世子正闭着眼睛躺着奶娘的怀里,肉乎乎的小脸,小嘴一张一合地吐着小泡。她走上前去,一直紧闭双眼的宝宝似乎这时特别想看看她的样子,竟然将右眼打开了一条缝,露出了亮晶晶的黑眼珠。她向宝宝招了招手,又捏了捏小宝宝肉乎乎的小脚,最后又亲了一下他的额头,虽然不是自己的孩子,但这小家伙长的真是招人怜爱,可能是因为父母都是高颜值的缘故吧。
张氏见徐妙锦走过来,连忙下地行礼。徐妙锦扶她起身,笑盈盈地说道:“妹妹不必拘礼,这小世子真是十分可爱,我见了是喜欢的不得了!”旋即又从怀中取出一个做工精致的金锁,塞到张氏手中道:“这个金锁就当是我送给小世子的礼物了。”
张氏见那金锁,上面刻着细致的如意云纹,甚是人见巧意,不由得称赞道:“姐姐这礼物太贵重了,这金锁可真是精致啊!”
此时但见宁王朱权走了进来,他见徐妙锦也在,只是定身愣了愣,旋即又是尴尬一笑,便去看奶娘怀里的小世子了。这一年来,他们几乎没怎么说过话,徐妙锦一心向佛,多半时间不是在寺庙中清修,就是在自己房里抄佛经。王府之事尽有张氏来操持,她也自认为张氏比自己更适合做这个王妃。
其实徐妙锦今日回府,还有一件重要之事,便是洪武皇帝朱元璋即将迎来七十大寿,她想与张氏商量该给洪武皇帝准备什么寿礼。却没想到此间三人气氛如此之尴尬,她定了定神,决意打破这尴尬的气氛,便执着张氏之手,勉强挤出一丝笑意问道:“妹妹可知今年秋季父皇便要迎来七十大寿,我这几日便总想着该给父皇准备什么寿礼,妹妹可有什么主意?”
张氏微微低头垂首说道:“妹妹不比姐姐在京中待的时间长,听闻当年父皇很是宠爱姐姐,姐姐自是最了解父皇的喜好,这事还是姐姐拿主意吧。”
宁王朱权听到此言,不觉在心中冷笑,是啊,全拜当年父皇的宠爱,强行给二人赐婚,才导致今日的局面,白白做一场夫妻,竟连见面说话都是如此尴尬,真是造化弄人。
徐妙锦转过身来,看着朱权只以背影相示,便已知他这一年来对自己已是心灰意冷,可如此重要之事,还是不能不问他的意思,便试探地问道:“给父皇的贺礼,王爷可有心中可是已有什么主意?”
刚到大宁那会还是互相称呼夫人,夫君,如今已是这般生疏,朱权心中涌过一丝悲凉之意,当初他对她的承诺,始终还是没有兑现,说好的要一起在无边的草原上策马扬鞭,如今看来只是一场笑话罢了,不光是那承诺,他们的婚事整个就是一场十足的笑话。
“王妃自幼就受父皇宠爱,对父皇的喜好最是了解,一切便由王妃准备吧。”如今这局面,朱权也只好冷冷地回道,他怕此间气氛再次尴尬下去,尴尬的让他不能呼吸,说完这句话,便拂袖而去了。
朱权自屏藩以来,主要的任务其实是保卫大明疆土,这一点与秦,晋,燕,辽等王并没什么不同。但由于他天资聪慧,又颇通文史,洪武皇帝便对他有了另一番期望,交与了他一项特殊的任务,便是史学研究与著述。这项特殊的任务,是别的藩王无须做的,但对于父子二人来说,这确是件与屏藩帝室同样重要之事。
这些年屏藩以来,朱权所著之书已有四部,分别是《通鉴博论》,《汉唐秘史》,《天运绍统》与《原始秘书》,这四部书都是史学专著,也耗用了朱权不少心思,所以徐妙锦心中早就想在宁王府搞一个书局,亲自找人誊写雕刻,重新把这四部书集结成册,精致装订之后作为给洪武皇帝七十大寿的寿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