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确实是得跟皇帝说一声,怎么做也得听从他的意思,毕竟事涉四皇子。
……
一个时辰后,左右威卫全员出动,满长安城地搜捕方喻……没有敲锣打鼓地说搜四皇子余党方喻,只说是搜捕江洋大盗,说是皇帝失了重宝。
李成秀无力地呻吟,怎么回回都找这个借口,已经用烂了好么?
天快亮的时候从右威卫传来消息,说是以泾阳截住了一群可人之人,通过描述可以大概确定,那些人就是方喻他们。当时整个右威卫都在泾阳,数千人将方喻他们重重围住,只是在半个时辰以后右威卫却灰头土脸地来跟皇帝说:“皇上恕罪,叫那些贼子跑了!”
两三千人,围杀二十几个人,还是死活不论,居然让人家给跑了!
皇帝会恕罪才怪!
皇帝气得跳脚,大喊着要杀人,要见血,招了齐泰上殿,让他捧了天子剑直奔泾阳,把将方喻放跑了的那一个团的人都拿了,按在朱雀门外全都砍了头。
一整个团,两百多号人全部人头落地。
这还不算完,皇帝还命人把那两百人的尸体扔在朱雀门外,不准收尸,要曝尸三日!
两百多颗血淋淋的人头悬在朱雀门下,还非逼得上朝来的官员从朱雀门下穿过,吓得那些官员们一个个头冒冷汗腿打颤。看着官员们被吓得面色苍白战战兢兢,皇帝满意得桀桀直笑。别说是官员了,就是李成秀也一定地惊跳肉跳,皇帝的反应这也……太大了吧!
武旦悄悄地跟李成秀解释了一番,李成秀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在四皇子被拘后,方喻曾行刺过皇帝。
杀身之仇,这确实是要报!
但是,如此问题就又来了,官方的说法不是说方喻是在左威卫捉拿四皇子的时候抗捕被杀的么?
面对李成秀的这个问题,武旦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也不知道是她不知道内情,还是知道却不方便言说。
如此一来,李成秀和武旦的泾阳之行是泡汤了,倒是如了钱庸的意,也叫李成秀舒了一口气。毕竟人都是好逸恶劳的,这大热的天谁爱到处跑啊?更何况,所去的地方,以及所去的途中都是凶险。
……
李府后堂,李成秀忙里偷闲回家来看老娘,老娘挺好的,能吃能睡能动弹,老爹也挺好,红光满面眼迸喜色,纵使他在努力地收敛,尽旦地紧绷着不在李成秀的面前表露自己即将得子的欢喜,可还是惹得李成秀嘟嘴跟他表示“宝宝好伤心!”
钱庸也不是很好,似乎还没有从混乱的那夜走出来。
“建儿的伤怎么样了?”李成秀只道钱庸是在为他受伤的孙子担心。
钱庸心不在焉地回答:“没事,只是点皮外伤,上了药已经好得七七八八了。”顿了顿,似自言自语地道,“他没有想要伤害建儿,渤是做做样子,吓唬一下人。”
李成秀不由得看了看钱庸,他这话让人听了着实感觉不对。
心里生着疑惑,李成秀面上却不动声色,似什么也没有感觉地点点头,应了一声:“哦,那就好。”
看钱庸有什么话说没有。
“师妹。”钱庸轻唤了一李成秀一声,李成秀朝他看去,他左顾右盼意思很明显。李成秀微微一笑,她的师兄果然没有让她失望。一抬手,让九生带了所有人离开。
“什么事?”听得脚步声走远了,李成秀才问钱庸。
钱庸有些着恼地问李成秀:“那天晚上太子怎么来了?我不是说要悄悄地见你,不要惊动太子吗?”
李成秀叫钱庸训得一愣,那天晚上,定是指全城搜捕方喻解救钱庸小孙子的那天晚上了。
李成秀抬头望着房顶,稍微一凝神,关于那天晚上的所有细节就如走马灯似的涌了出来,一条条,一幕幕地在她的眼前反复过……
等等……
六生急报:“宫门监有人来报,钱太医在凤凰门外叩宫门,要求见太子和太子妃您。”
“……要求见太子和太子妃您。”
“……太子和太子妃……”
大妞说:“还不是那两姐妹,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武旦也满是疑惑:“去泾阳是我临时想的,就魏伴伴、慕轩和你我知道,消息是怎么走漏出去的?”
武旦还说:“魏伴伴说不是他跟钱庸说要去泾阳的,是钱庸自己主动提到的。”
武旦又说:“魏伴伴和钱庸说起去泾阳的时候,钱庸的孙子早就已经被绑回了。正是因为孙子被绑了,他受了威胁,他才来向你求助的。”
钱庸也说:“初六晚上不见的人,半夜子时来报的信。”
去泾阳的决定,是武旦在李成秀回家看了老娘回宫后跟李成秀说的……也就是说,武旦跟李成秀讲过要去泾阳后的两个时辰后消息就走漏了,随即便有了钱庸的孙子被人绑架,钱庸遭人威胁的事发生。
这期间……
“明天我便给柳三爷说,后天上午让他们进宫来?”
“正好太子说要去泾阳一趟,便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去吧,公私两便。”
然后呢?然后发生了什么?
然后,晚上钱庸的孙子就被人绑架了。
☆、第242章:
钱庸当时话说得十分隐讳,肯定是因为他对李成秀身边的人起了疑心,说不定还知道是谁是那个吃里爬外的人!
这个吃里爬外的人是谁,似乎已经不言而喻了。
怎么可能!
怎么会这样?
李成秀只觉得遍体生寒,她不愿意相信她自己的猜想,若真那样人心也太可怕了。
六生、九生,她待他们不薄啊,委他们重任,视他们如手足,他们怎么……
还有许昌,这两姐妹的事跟他有没有关系?
若是有,那真的是该死了!他可是老爹养大的,他本是一个无依无靠,随时都可能饿死的孤儿,因为老爹他才能活成个人样!如今李家几乎都是他在当家作主,难道真的是一升米养恩,一斗米养仇?
不,那样人心也太脏了!
李成秀知道自己有些想当然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昌完全没有涉事其中,但是她觉得不管许昌有没有牵涉其中,他都不能留在家里了。
回到了宫中,李成秀便着手安排,她直接去找了武旦。
“我记得前些天你说过,魏州折冲府有了一个果毅都慰的空缺是吧?”李成秀问武旦:“现在那缺被人补上了吗?”
“你问这个做什么?”武旦颇意外地看着李成秀,她以前从不过问军事的。
李成秀说:“我想安排一个人。”
“谁?”武旦问。
李成秀也不隐瞒武旦,直接说道:“许昌。”
“许昌?”武旦颇为吃惊,问道:“好好地怎么想起要安排他了?他愿意出来了?”
在以前武旦就提过让许昌出仕的事,被许昌拒绝了,没有理由,就两个字“不想”,非常地霸气。李成秀却觉得暖心,因为她知道许昌之所以不出来做事,全是为了她的父母。——有道是“父母在不远游”,于李家二老来说,许昌就是他们的儿子。李成秀这么认为,许昌也是这么认为的。
“嗯。”李成秀含糊地应了一声。
武旦欢喜地道:“他愿意出来真是太好了,正好金吾卫有个空缺……”
“不,就魏州!”李成秀打断武旦的话。
于是就惹得武旦奇怪了:“我怎么觉得你有些不对劲呢!”
家丑不可外扬,尤其是娘家的家丑向婆家扬,这是要不得!
李成秀拒绝给武旦解释:“什么不对劲,我就想把许昌安排在魏州当个果毅都尉怎么了?”
“没怎么。”武旦说:“只是自己人自然要照顾着些,更何况现在京中也正缺人。”
“不好。”李成秀悻悻的说:“我不想让人说我闲话,再说了,这也是我爹的意思。”
原来是岳父大人的意思!
女婿面前,岳父最大!
武旦不再多问,当即拍了胸脯道:“行,魏州就魏州……其实魏州也挺重要的,我再另给他配一百人,定叫他是魏州最有实权的果毅都尉。”
“行,你看着安排。”李成秀兴趣缺缺地道。
……
把许昌弄去了魏州,李成秀便该要动许家姐妹了……本是不必要这么着急的,只是皇帝急着去北都,天天催起程时间,李成秀没有多少时间慢慢安排。
到底只是心里的猜测,李成秀也没有实证证明许家姐妹干了坏事,再说了也是相处这么久时间了,一直以来都跟亲人似的,也不好做得太绝。于是,李成秀便从被皇帝发去皇陵,又被她召回来的人中挑选了三个人给许家姐妹打下手。
这是从来都没有过我的事,是以,李成秀安排的三人一到六生和九生都感觉到了李成秀对他们生了猜忌之心。也不知道是不是做贼心虚,或是觉得被无端猜忌伤了心,九生一改活泼天真,变得沉默寡言起来,差事倒是办得一件不差。可是六生却没有九生那么好的涵养,她按不住心头的那股子邪火,冲上门直接找李成秀理论了。
“你为什么这样对我们?”六生声泪俱下地控诉李成秀:“我们有什么对不起你们的?我爹为了你们李家当牛做马了一辈子,我们姐姐妹也给你尽心尽力地做事卖命,你这么对我们就不觉得亏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