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承耀不知来人何意,一时间只是静听,未表露态度。
陆如雪一边儿小心措辞,一边儿观察着父亲的神情,见父亲并未对自己的身份起疑,更加笃定此计可行。
“不过在下虽于医道,比不得‘四神医’,可平生宏愿,医尽天下疑难杂症,救百姓病苦于危。此生无憾矣。”
……
绕了好大一圈,陆如雪这才切入主题。提起想要在望平县,举办“斗医会”。免费为望平的百姓看诊医治。
“令公子刚才与在下略提过此事,在下也觉得此事无论输赢,都于民有利。至于医道岐黄之术,在下身无他长,幸得祖辈传承,潜心研医多年,算是小有所成。”
陆承耀第一反应,就是儿子被这江湖郎中给骗了。可细听下来,又觉得此事,于儿子并无不妥。甚至于自己的官声还有助益。
☆、第三百零三章 欲办医会
陆崇宇见父亲犹豫,这才开口。陆承耀才恍悟,原来是儿子想为自己赚取官声,这才求了这位陆大夫相帮。
可尽管陆如雪说的天花乱坠,可陆承耀行事,一向小心谨慎。哪怕此事于自己百利而无一害,也不会因一时兴起,便早下结论。
陆如雪也没想过,能一次便说服父亲。倒是陆崇宇有些心急,他只怕事情拖的越久,破绽越多。
轻声向父亲提议,“不如让妹妹试试此人医术。若真如其所言,非庸医显妙手,便依他所言。若只是个半调子,便拿些银子,早些打发了事。”
见儿子如此推崇这位陆大夫,且此人又与自己同姓,百年前许还是同宗,陆承耀不免也生出几分怜才之心。
且此人总给他一种说不出的熟悉感,这种感觉并不引人讨厌,甚至还有几分亲近之意。
且儿子刚才的一句话,“为一县百姓计”,更是打动了他。且陆承耀也想借此机会,让儿子多历练一番。便点头应承,先让女儿试试这位陆大夫。
“此事便交由你去办,不过你妹妹,终究是女儿家,可不好抛头露面的。”让儿子陪着陆大夫用膳,安排客房。自己则回了内院,想着先去和女儿商量一下。
却听下人来报,说女儿一早便出府去了田庄。陆承耀不疑有它,继续回堂上处理公文。
而恢复了装容的陆如雪,这会儿正和兄长,陪着母亲云氏用午膳。对于那位陆大夫的事,二人缄默不语,都没打算向母亲提起。
晚膳前,陆承耀这才见到女儿,问起女儿那位陆大夫的事。
陆如雪虽服了变声的丹药,可用量极轻,又服了中和的汤药,解去了舌根的麻痹,晚上时便已恢复原声。
“女儿午膳前回府,已听兄长提起。午后便命采月,按照口述,写了几章病簿,请陆大夫医病簿拟方抓药。”
“依女儿看,这位陆大夫医术堪比太医,不输凡医,且兄长又一力促成此事,父亲堂上事繁,不得分心。不如就将此事,交与兄长便好。”
听女儿也这么劝,陆承耀才放心将事情交给了儿子。只要这人有真才实学就好,庸医杀人他不得不防。最怕他不杀伯仁伯人却因他而死,若真如此,他良心难安。
“人不可貌相,这陆大夫看上去其貌不扬,说话也有些不清不楚,像是胎带的不足之症。没想到医术倒很是了得。”陆承耀又夸赞了两句,这才和儿女一起,去陪着夫人用膳。
陆如雪无奈一笑,她的扮相也没那么差吧,不过就是个子矮了一些,脸黑了些,须发浓密了些,有些大舌头罢了。
不过这些都不需计较了,唯今之计,是要和兄长商量,如何筹划这“斗医会”。
“妹妹的意思,是要张榜大力宣传?”陆崇宇也想过,若是声势不足,
便没了举办这“斗医会”的必要。可张榜不比口耳相传,只怕会惊动广宁卫所,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怕闹事的,就怕人家不来。咱们吆喝的越响,赌注下的越重,来的人就会越多。妹妹有信心在‘斗医会’上一举夺魁,到时受惠的可就是一县百姓。”
“至于广宁卫那里,想来碍于大伯和燕王府,那常大人就算心有不满,也不会明着找茬。至于暗地里,便要兄长和陆峰、剑穗一起,小心提防了。”
人性虽恶,可都怀着一颗向善的心。陆如雪如此,陆崇宇又何尝不是。当初拟事时的初衷,也许很自私,只是为了父亲的官声。可结果却是兼济着大爱,这就足够了。他们又不是至善至美的圣人,一介凡人,有些杂七杂八的想法,并不若人非议。
细节方面,陆如雪提了个条陈,由陆崇宇补充。还请了剑穗和陆峰来,就安全保障问题,仔细研究了一番,直议到月升中天,这才各自回去休息。
第二日,城中各处,便张贴出了告榜,“斗医会”一时掀起风浪涛天。未过午时,广宁卫所便已接报。
常指挥史一脸素容的听着属下回报,“主事的是陆知县的公子,听说请了北境名医,不过只打听出此人姓陆。据属下查证,北境这些年,并没有出过这么一位有名望的大夫。此人来历尚需查实。”
“陆大夫,姓陆?”常大人任广宁卫指挥史,已近第五年,他也从未听说过,有这么一个人。
“这事儿只怕没那么简单,这陆大夫用的是否是真名,亦或是那陆知县,从哪里礼聘得此人,这都尚不好说。不过他如此大力推行此事,目的倒是可见一般,不过就是想为自己赚取官声罢了。”
“都说太傅府出身的人,高风峻节无愧于四皓,如今看来,也不过是以讹传讹夸大其词。还不是如之前的几任知县一样,行小人钩曲行径。不过之前的人爱的是财,而这陆知县求的是名罢了。”
常大人眼露鄙夷,对陆承耀的印像,也不如初见时,那般仰望,更少了几分礼敬。
常太夫人于入夜时分,从孙女那里听闻此事。也觉得陆知县的为人,过于轻薄。看来太傅府的家教,也不过如此。离了京师,人心思动,有些事情也跟着变了味道。
别人如何传言,陆承耀都不在意。只要百姓能得了实惠就好。
凡与此事相关者,都是一脸的兴奋。唯剑穗,这会儿抓心挠肝的坐立不安。
陆小姐这主意太过大胆,要他保陆小姐万全,并不是问题。可这件事,他要如何上承给少主?若是只字不提,万一哪天陆小姐自己说露了,让少主知道他知情不报,这罪可是不轻。可若是说了,以他对少主的了解,必然会全力反对。
明知少主会反对,他还力助陆小姐成事,论责也难逃惩罚。进退两难,一时间也没了主意。
最后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劝陆小姐改变主意。
陆如雪好容易说服了父兄,又怎可能改主意。“这件事,我自会去信,说与你家少主知。你只要据实以告就好。”
只要不让他撒谎欺骗少主,剑穗也再没什么意见。
☆、第三百零四章 赛前准备
陆如雪虽连夜写信给穆玄阳,可却算准了时日,等到穆玄阳接到信时,她这边应该已功成身退。非不得已的先斩后奏,只求穆玄阳的“大男主义病”,不要在事后还要发作。
她虽不愿因为这种事,而让两人之间,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可为了亲人,却有着属于自己必须的坚持。
榜文张贴出去,县城几家药铺的坐诊大夫,都赶着来报名。陆崇宇一边儿命人装修新医馆,一边儿将“斗医会”比试的三个项目,对所有人一一做了解释。
城内外的百姓,奔走相告。更有甚者,一早便来新医馆排队。甚有百姓,带着病人,跪倒在县衙门口,感恩新任知县,体察民愿,善待百姓。
“斗医会”尚在筹备之中,便已扬名在外,为陆承耀赚取了不少的官声。
陆承耀甚慰,得了空闲,也来旁听过一两次。见儿子将事情安排的很是妥当,这才放心去处理赋税之事。
他并没有按照陈师爷的建议,收取全税。可县库亏空,不可忽视,为免上级下来核查,需要尽快补足。所以只征五成税收,以作添补。
再加上“斗医会”的事,令新任知县的名声,一时无两,成了家喻户晓的美谈。
陈师爷则对知县的这位公子,产生了不小的兴趣。并想在“斗医会”这件事上,分一杯羹,占个名声。便有事没事的,来找陆崇宇闲话。
陆崇宇原就对陈师爷并无好感,见他有意亲近,又得了妹妹提醒,所以对他更多了几分提妨。
陈师爷见无缝可寻,这才专心帮着陆承耀应对赋税之事。
而那王县丞,对于陆承耀,仍不是很信任。同常指挥史想的一样,认为陆承耀沽名钓誉,只求一时官声。
新医馆修缮准备妥当,“斗医会”定在了五日之后,分三局取分数最高者。
第一局,考基本功,辩识药材。由参加斗医的大夫,在几百种的药材中,每人抽取五种药材,然后混装于同一木盒中。再由参会者,一一分辩,书写于纸上。
为了公平,陆崇宇特意请了北平府三位有名望的大夫,作为此次斗医的评审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