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一听,顿时有些意动,就戳了戳林父,说:“明年泽儿再去盐城时,咱也顺路去金陵看看。”
林父这两年闲了,身体也养的不错,久静思动,就点点头,说:“泽儿正好每年开春去两个盐场,咱顺道去看看,住着日子。”
李氏听了,那点失落顿时消散了,拉着林清问他在京城买宅子的事,又问他带的钱够不够,林清忙一一答到。
林清最后又和林父林泽商量了一下要请宾客的范围,感到有些乏了,这才起身告退,带着王嫣和孩子回到家里。
回到家里,王嫣就忙着让人张罗准备洗漱的东西和饭菜给林清,林清忙摆摆手,说:“先别忙乎,我有话对你说。”
然后拉王嫣坐下说:“我这次回来除了祭祖,还有一件事,就是接你和孩子去京城。”
“妾身也可以去?”王嫣听了惊喜的说。
林清一愣,说:“你是我夫人,我去京城任职,你当然要跟着了。”
王嫣说:“妾身以为夫君会让妾身在家侍奉公婆呢!”
王嫣说完,又觉得自己这样说不好,忙说:“妾身不是不愿意侍奉公婆,只是有些舍不得夫君。”
林清听了,心中吐槽,自己出去任职,留妻子在家侍奉公婆,也不知道这些古代官员怎么想的,难道是为了表现自己孝顺,可要孝顺自己上啊,让妻子在家里守活寡,侍奉公婆,难怪许多大臣最后连个子嗣都没有,真怨不得别人!
林清拉着王嫣的手,说:“我去京城任职,怎么能让你在老家一直呆着,至于爹娘,爹娘现在年纪还不大,爹忙了大半辈子,娘也在后宅困了大半辈子,正好让他们趁现在身子好时多出去看看,要不一辈子都为了家,为了子女,也太辛劳了,我过几日和大哥说,爹娘这几年多去咱那住住,扬州金陵风景不错,让爹娘也能多散散心,等过几年,爹娘年纪大了,想必就想落叶归根,到时我看看能不能外放,找个离沂州府近一些的地方,到时也能多照顾一些。”
王嫣听了,连连点头,说:“爹娘去的时候,妾身一定会努力伺候好公婆的。”
“辛苦你了。”林清说道:“爹娘生了我,我却天天忙的连家都捞不着回,你却天天在家替我尽孝。”
王嫣被林清一夸,有些不好意思,说:“这是妾身应该做的。”
林清又说道:“咱要去了京城,你再回娘家就不方便了,明天我陪你带着两个孩子回一趟娘家,正好把请帖送去,过几日家里宴客,岳家也得请。”
王嫣一听,自然是万分乐意,说:“多谢二郎体谅。”
第二日,林清起来,先去给林父李氏请安后,然后就带着两个孩子,陪王嫣回了一趟娘家。
到了王家,由于林清事先没有通知,王家还乱了好一会。
王父还在外面看生意,家里王蔚倒是在,王蔚忙出来迎林清,说:“妹夫来也不提早说一声,我好让爹爹在家里等着。”
“等啥,又不是外人。”林清笑着说,直接让王嫣先去后宅,然后就和王蔚先去前院,等王父。
王嫣带着两个孩子到了后宅,就见到母亲和两个嫂嫂。
王母看见女儿,一惊,忙拉着女儿坐下,说:“你怎么回来了?”
“二郎昨儿回来了,今儿正好有空,说女儿好久没回娘家了,就陪女儿来了。”王嫣一边说,一边把女儿儿子放到旁边的炕上。
王母听到女婿也来了,这才放心下来,听到王嫣说的,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说:“女婿倒是个会疼人的。”
王母又想起前段时间传来的消息,忙问道:“听说姑爷这次中了进士,可封了官?”
王嫣点点头,说:“授了官,是庶吉士,女儿也不大清楚是个什么官,不过进了翰林院,公公婆婆都很是欢喜。”
“翰林院?”王嫣的大嫂惊讶的捂着嘴,“可是点翰林?”
王嫣的大嫂爱听戏,听到戏曲上常常听到的词,忙问道。
王嫣点头说:“应该就是这个翰林。”
王母听了顿时大喜,说:“想不到我女儿有披凤冠霞披的命!”
王嫣大嫂也说道:“小姑真是好命,媳妇以前听戏,戏上说翰林院乃是最清贵的地方,状元都在那,如今妹夫也在那,可不是咱小姑命好!”
“对了,”王母突然想到,说:“那姑爷这次可是去京城上任,那你怎么办?”
王母想到女儿又要在家独守空房,还要伺候公婆,不由有些难过,不过不敢在女儿面前表现出来,反而安慰道:“幸亏你如今儿女双全了。姑爷要是去京城任职,你就在家好好侍奉公婆,哪怕姑爷在京城有了小,你侍奉公婆,占了孝道,也没人敢越过你。”
王嫣知道她娘是担心她留在老家难做,忙说:“娘,您不用担心,二郎说了要带我和孩子进京,二郎已经在京城置办好了宅子。”
王母一听大喜,又忙问:“那你婆婆呢?你婆婆可同意了?”
天下有不少婆婆看儿媳不顺眼,故意拘着儿媳妇尽孝道,李氏虽然一直很好,可王母也担心,毕竟李氏只要一句话,女儿就可能去不了。
王嫣笑着说:“今天二郎去给婆婆说,京城的宅子需要人操持,婆婆就说让我去了。”
“你婆婆真是天下难找的明理人,”王母听了这才放下心来,忙说,又拉着王嫣的手说:“你婆婆明理,你可要更加孝顺,千万不能恃宠而骄。”
王嫣点点头,说:“娘,我晓得。”
王母放下心来,看着女儿和女儿带的两个孩子,轻松的说:“姑爷既然带着你出去,你就和姑爷好好过日子,争取趁着年轻,生上十个八个,以后就谁了不会碍着你,娘也就再也不用为你操心了。”
王嫣看着炕上的两个,再想象一下炕上多出八个,又想到自己丈夫的性子,心道:
幸亏她娘这话是给她说的,要是说给她家二郎听,二郎吓得这辈子大概再也不敢陪她回娘家了吧!
第七十七章
林清陪王嫣回完娘家后, 家里就渐渐忙起来,因为收到请帖的亲戚都陆续来了。
最先回来的林淑, 林淑两年前嫁给了林父的故交程老爷的独子, 程老爷是沂州府有名的木材商,林父和程老爷关系极好,程家家风端正, 又离林家不远,程家公子也知根知底,所以无论是林家还是林淑,对桩婚事还是极满意的。
林清听到林淑回来了,就急忙到门口去迎, 看到刚下马车抱着孩子的林淑和旁边站着的妹夫。
林清笑着说:“可把你们等来了,这个是我刚出生不久的外甥吧, 来, 我看看。”
说完,熟练的从林淑手中接过自己的大外甥,这个孩子正好出生在林清去京城殿试的时候,所以到现在, 林清才刚第一次见。
林淑看着林清抱孩子的动作,笑着说:“哥哥这抱孩子的动作可练熟了, 我家这个, 孩子都快两个月了,还愣是不敢抱。”
“他刚刚初为人父,家里以前又没有孩子, 哪有经验,再说孩子这么小,就算他想抱,你们也不敢让他抱,等孩子大些,再让他多抱抱就会了。”林清笑着说。
林清抱着孩子,掀开抱被的一角逗了逗,又重新盖上,还给妹妹,说:“你带着大外甥去娘那里吧,娘早就等着了”,然后对妹夫程鹏说:“咱们先去前院喝茶吧!”
妹夫程鹏见到林清倒是有一丝拘谨,听了林清说的,忙应声道:“好。”
林清在前面一边带路,一边和程鹏说话,说了几句,发现程鹏很是紧张,就调笑道:“我这个做大舅哥的莫非长的很吓人,让妹夫都不敢和我说话?”
“不是不是”程鹏听了,忙摇摇头,说:“二哥长的绝对是一表人才,沂州府都没几个比的上的。”
林清笑了笑,说:“可是妹夫都紧张的不大和我说话。”
程鹏看了一眼林清,磕磕巴巴的说:“二哥,二哥是进士,是有大学问的人,我从小读书不好,我怕我说话不妥当,会惹二哥生气。”
林清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是你舅兄,又不是夫子,难不成还考你学问不成?”
林清知道程鹏其实惧的是他的身份,也不在意,只有程家顾忌他,才会不敢让她妹妹受一点委屈。
林清和程鹏聊了一会天,大体知道程鹏对他妹妹怎么样,就把程鹏带到前厅,交给了林父和林泽,然后就去后宅看他妹妹。
到了后宅,林淑正和李氏在笑着说话,小李氏和王嫣正围着炕看林淑的孩子。
林清进入后,就坐在李氏的旁边,问林淑:“在程家过的怎么样?妹夫和公公婆婆待你可好?”
林淑笑着说:“公公和爹爹关系极好,待我和闺女似的,夫君性子也不错,为人也算本分,房里也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也还省心。”
“那你婆婆呢?”李氏忙问道。
林淑看看外面,小声说:“婆婆一开始待我很好,后来我和大郎情谊浓后,婆婆看我就有些不大对劲,想让我立规矩,不过我很快就怀上了,婆婆立刻又开始心疼孙子了,我生完了,婆婆说心疼大郎没人伺候,打算送个丫鬟给大郎,不过哥哥中进士的消息一传来,婆婆就再没敢提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