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道:“咱们不是还下乡去收吗?”
韩老爹摇头,“下乡收不来多少。现在天热远了不行,近了大多被赵家把着,咱们能收上来的有限。”
十天半个月去收一次说不定还能收一些,要天天去可没那么容易。
之前和赵家合伙的时候韩老爹就知道,密州城城内养猪的人家极少,基本都是在城外养。而城外十里以内的猪,基本都被赵家把控着。
就算一些大户人家自己养猪,现在也很少自己宰杀,要么送去赵家,要么请赵家班帮忙宰杀。已经养成的猪或者他们去收或者人家送过来,每天屠宰分类,一半送往密州城分批贩卖,一半送往城外村镇大户以及集市贩卖,就算是有肉贩走街串巷零卖猪肉的,也都是从赵家屠场进肉,而不是自己屠宰。可以说被赵家垄断以后,自己屠宰猪肉的屠户已经很少,他们基本都和赵家合作,在赵家打工。
那些屠户为了和赵屠户拉关系,就成了他的徒子徒孙、干儿干孙们,一个屠户也俨然成了一方不可小觑的势力。
前几天他们去收下水除了运气好碰到有人家自己杀猪,另外多半还是从赵家屠宰场买来的。
之前赵家不知道,现在知道他们专门做这个烧肉生意,只怕会使坏吧?
意识到这一点,大家心里顿时沉甸甸的。
林重阳给他们打气,“爷爷、干爹,其实也没那么难,咱们想个法子,让那个赵一刀主动跟咱们合伙就好了。”
韩家人都是老实人,老实人也容易一根筋,听说要跟赵家合作,韩椿儿有些抵触,“他们把咱们赶出来,现在有赚钱营生,他们又想着插一脚。”
韩大嫂劝道:“椿儿,不是他们想插一脚,是咱们缺生肉。”
这是关键问题,如果不缺生肉,自然懒得搭理赵家,掰了更好。
韩椿儿也知道这个问题,只是心里有些不舒服,“那赵家没个好东西,万一到时候他使黑手,想吞咱们的生意呢?”
林重阳给他爹使眼色,之前林重阳已经考虑了很多可能情况,也想好了对策教给林大秀。林大秀安慰她道:“也不怕的,方子在咱们手里呢,再说一样东西赚钱,本身就有很多跟风的,咱们只要稳定自己的生意就好。”
方子不同,产品就有区别,他们没有办法垄断所有生意,只需要有一批固定客户就好。
林重阳给烧肉的定义就和浦记烤鸭、三和烧鸡一样能传家的小本生意,只要守着方子,就能做上几辈子。
那烤鸭烧鸡也没有被人吞并了去,韩家烧肉自然也不会。
林重阳笑道:“所以,咱们要让赵一刀主动求合作。”
“如何让他主动求和?”韩椿儿有些激动。
林重阳胸有成竹,笑眯眯道:“姑姑,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你这个小九九,还会跟姑姑打哑谜了。”韩椿儿伸手就胳肢他,狗蛋见状以为好玩也扑过来加入战团。
林重阳怕痒,被人挠两下就缩成一团求饶了,只得小嘴巴巴地把计策都说了,末了还得把功劳贴给他爹。
有了办法大家干劲十足,第二天寅时韩老爹和韩大壮就下乡去,韩椿儿则雇了一辆驴车去赵家拿肉。
赵家屠宰场在城内有一处,沿着南边的云溪河一直往东快到水门的位置,就在东关大街的北边。前面三间铺子摆满了肉,来来往往都是前来拿肉的肉贩。韩椿儿熟门熟路,也不在前面逗留而是直接去了东边的跨院,这里是专门屠宰的地方。因为屠宰场血气重,且有腥臭之气,赵一刀家并不住在这里,而是在四边另置了宅子。
赵家父子都不在,今日是干儿子陈东在跨院负责。
虽然已经散伙,但是韩椿儿性子直爽和大部分人相处得都不错,见她过来大家都打招呼。
韩椿儿道:“陈东,剩下多少猪头猪下水,我都包圆。”
陈东惊讶道:“椿儿,你要那些干嘛呢,买的人又不多?”
韩椿儿道:“卖,还能干嘛呢。”
陈东叹了口气,他知道赵大牛不地道,压价挤兑韩家肉铺,然后在其他地方涨价找补回来,他寻思是韩家肉卖不下去就想卖这些别人不稀罕的便宜下水。
韩椿儿可不想等赵家父子来了磨磨唧唧,就让陈东赶紧给她装车。
见劝不住她陈东也不再说什么,就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把猪下水都给她,又给了四个猪头。
韩椿儿看得心中窃喜不已,这一共有五桶下水,够他们煮几天的了。
陈东看伙计把货搬上车的功夫和韩椿儿说话,“椿儿,最近生意不好啊?”
韩椿儿却不想多说,“还成,有悦宾楼帮衬呢,对了有猪头和下水你都悄悄给我留着啊,下水反正没人要,猪头我可以多出点钱的。”
陈东还想说什么,韩椿儿却没有耐性匆忙和他告别,然后赶着小毛驴走远了。
陈东望着她远去的方向叹了口气。
韩椿儿却来不及叹气,她匆忙赶着驴车家去把货卸下又赶紧出城。
她要趁着赵家还没有准备的时候多收一些,下一个目的地就是赵家城外的屠宰场,那个比城内的规模可大得多。
因为连即密县境内很多猪也都归了赵一刀,在那里的收获比在城内的收获自然还要加倍。
且不说韩椿儿几个出外收猪头和下水等材料,小院里韩大嫂和张氏婆媳俩在林大秀的帮助下煮当天的烧肉。
张氏和韩大嫂都是手脚利索的,昨天的早就收拾利索直接开煮,林大秀帮忙烧火,林重阳看着狗蛋,婆媳俩再处理韩椿儿刚送回来的。
等第一锅出来,还能再煮一锅。
今天暂时用不着的先用盐水泡着放到地窖里去,里面冷飕飕的,又没有苍蝇,东西不容易坏。
很快就有人上门询问然后预订今日的烧肉,尤其是昨天没买到的今天下交了钱等出锅了来拿。
有昨日的老汤打底,今日只需要加少量的几味材料,再添加甘甜的泉水即可,老汤底那是越熬越香浓的,里面全都是精华。
所以这一锅比昨天更加肉香浓郁,惹得好些人跑来预订,尤其是昨日没有买到的人家。
看着新老顾客又上门,林重阳欢喜得直拍小手,销路越好,他的计划就越容易成功。
悦宾楼的伙计也老早跑来等着,一出锅就先按要求给他称满十斤,林重阳还怕小伙计在路上馋得偷吃,让张氏给他切一块过过嘴瘾,也算联络下感情,结果把个小伙计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个劲说老板大方,生意兴旺。
等韩椿儿又赶着一驴车货回来,等卸下来收放妥当林重阳让她不要在家里忙活,赶紧推着小车一起出去走街串巷卖烧肉。
家里有奶奶和干娘就可以应付来买肉的啦,他们负责去开拓新市场。
“姑姑,我爹不好意思抛头露面,咱俩去就成。”
林重阳原本想和林大秀一起去,不过知道他爹拉不下那个脸来,还是他和姑姑去吧。
狗蛋见状也要跟着去,林重阳就塞给他一个豆腐梆子,两小孩儿一左一右坐在独轮车上,中间是装着烧肉的大破锣,用薄薄的包袱皮盖着。
韩椿儿推着俩娃儿和烧肉出了门,林重阳就使唤狗蛋,“狗蛋,咱们喊‘卖烧肉嘞,香掉舌头的烧肉~’”
狗蛋正是猎奇的时候,自然和林重阳比着赛吆喝,俩娃娃嘻嘻哈哈的,很是招人注意。
尤其林重阳生得白嫩漂亮,小嘴又甜,本身回头率就高,现在自然是拉生意的好招牌。
他们还没进内城,就被一群大姑娘小媳妇地给拦着,这个买点那个买点的给买掉了一半。
林重阳对韩椿儿道:“姑姑,咱不能浪费时间,赶紧去盈丰楼门口卖。”
韩椿儿会意,推着俩娃儿健步如飞一路进了内城顺着南门大街吆喝卖烧肉。
这时候的价格比去家里买的价格已经提了十五文,这可是内城,住的不是胥吏就是富商、乡绅,都是有钱人。
当然林重阳的目标是盈丰楼和仙客来!
韩椿儿推着他们在县前街溜达了一圈,倒是有不少人来买,却没看到盈丰楼的伙计下来。
不过林重阳眼尖,他瞅着盈丰楼二楼的窗户里有人探头探脑的,他也不着急,就让韩椿儿只管往前走。
在内城的商业区逛了一圈,韩椿儿的烧肉就基本卖光了。
路过悦宾楼的时候,林重阳让韩椿儿去拜访一下陆掌柜,顺便也看看酒楼关于烧肉的口碑。
陆掌柜一直被客人们缠着不放,好不容易脱出身来到后院厢房见了韩椿儿。
一见面他就笑道:“大侄女,咱们这烧肉可算对了口味,老少爷们都稀罕得很,回去跟你爹和林少爷说一声,以后我们每天至少得要十五斤啦。”
除了酒楼做菜吃掉,还有那不计较钱财的大主顾直接从这里买回家去的。
韩椿儿一边欢喜一边担忧,行礼致谢然后告辞。
离开悦宾楼,韩椿儿道:“咱们收的只怕不够煮的啊。”
林重阳笑道:“姑姑不用急,我爹说大鱼上钩了。”
韩椿儿将信将疑,不过既然是林大秀说的她也还是信的,卖光了烧肉就推着俩娃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