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级没有悬念,厨房、地、大花园都不用再选了,直接选了十种作料的种子、麦子、稻子、玉米面各万斤。
炭?自己烧就行了,能拿出来的,自己放进空间移动也行,不能拿出来的,空间里就算有再多,也拿不出来。
不过有了这么多粮食,苏芳已经在烦恼怎么拿出来用了。
“别担心,现在还用不上,但咱们从新州回来,就要准备一支运输队了,田庄里的东西要运出来,几家铺子的货要铺上,都需要运送。”
林天明见苏芳蹙眉便知她在想什么,立刻说道。
“不错,咱们生意越做越大,后方供给线要早些建立起来,不然到时候有得忙了。”苏芳挑眉,为林天明想在她前面而开心。
林天明勾了勾唇,便说了福安客栈的运输队伍是怎么做的,引导苏芳把这个项目记下来,思路上有前车之鉴,确实容易安置。
“夫君,那咱们不是要提前招人了吗?还是上牙行买人?”苏芳偎在林天明怀里享受着男人强大的气息。
有本事的男人总是能撑起一片天,在女人面前能够遮风挡雨,这样的本事,不是说他有多少钱或势,而是他的态度和心思。
“不用那么麻烦,这人情大可以卖给枫叶村。”林天明却早有划算,轻声说道。
“从村里找人?”苏芳诧异。别说村里人心难测、众口难调,就说村里与林家母子的关系真的一言难尽吧。
“当年村里人待我们不好,也是大舅先待我们不好,这人是因势而起,同样也会因势而落,但毕竟是上一代的事了。”
“虽然我在村里不走动,也没有朋友,但我在村里也没有被谁欺负,差不多年纪的那些人顶多是不和我玩罢了。”
“再说了,当年得老村长收留,李郎中也待我不薄。”说到当年的事,林天明仍是有些感慨。
以前,他荣辱不惊,所有心事都放在心里。如今,他也愿意跟小媳妇说一说,因炎他清楚自家小媳妇不是一般人。
“如今我们发达了,给村里一些好处,于我们没损失,对他们也算是一种回报,毕竟我们还是在这里安身落户了。”
听了他的话,苏芳理解地点点头,却又问道:“那你打算将运输队交给谁来做?”
她相信在他说出计划时,就肯定已有思路。
“王正华。”果然,林天明轻轻说出一个人。
“不是给苏长贵?”苏芳诧异,苏长贵是表妹夫,为人也不错,还是苏家人,这关系不是更亲近可靠吗?
王正华是王村长的长子,在村里人缘不错,人脉也广,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下任村长最强竞争者。
原本大家还以为林天明会成为竞争者,现在已息了这念头,以林天明的身份、来历、钱财,他都不可能将眼界放在小小的枫叶村。
若是以前大家不会这么想,但如今林文胜回来了。林天明还没有去京城投奔小舅,大家都觉得奇怪。
“长贵老实可靠,自然也做得,但我想,咱们家的烧炭可以交给他,就算让他和春桃搬到家里来住,也是放心的。”
“春桃比春杏本份,我们不在家,她和娘也能说上话,不至于让娘一个人守着这么大的屋子,我们怕是没个把月赶不回来的。”
“不错,我们以后还要常出门呢,原本可以交给天学,可天学要跟着咱们出去见世面,暂时也靠不上。”
听了林天明的解释,苏芳也明白过来。这样确实是最好的安排了。
他们家原本就独居在村子西头山脚下,白天还行,到了夜里就真的只有他们家几个人,静得仿佛世界只剩下自己。
她是没所谓,一个人在森林里过夜也习惯,也就一直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婆婆一个是是冷清惯了,其实她内心还是渴望有人能说说话的吧?
想到自己进门以来,婆婆的态度变化,她便有些理解了。
“那就照你的安排吧,出发之前你去找他们谈谈,把事情安置下来,也好早些让他们有个准备。”苏芳表示支持地道。
林天明见她没有异议,这事就这么确定下来。苏芳去厨房做中饭,林天明便先去苏长贵家说烧炭的事。
如今已是四月末,山林里树木早已晒干,土质也不再潮湿,山上也有不少人在摘山货了。
苏长贵听说交烧交给他们家,自然激动不已。
他家兄弟几个,还有叔伯,人手自然是够的,而且他和春桃搬到林家,也能帮忙照顾姑姑。
不错,林春桃是林天学的长姐,林大娘自然也是她的亲姑姑。
☆、第260章 第一个就考虑王正华
中午林天明是在王村长家吃饭,因为苏长福的关系,王村长待林天明亲切了许多,何况林天明此来是说运输队的事呢?
在王村长还有些茫然不解时,苏正华已嗅到了机会,一口就答应下来,当场就询问要怎么安排。
王正华三十岁,还没满三十一,他爹也就五十四,这几年也不会退位,他一辈子在家务农,农闲时才会进城做工,也不算完全没见过世面。
而且他能在村里有那么好的人缘和威望,就说明他是思路活络有能力之人。
而且他还有个弟弟王正宇,快二十七岁了,跟林天明差不多大。林天明是刚满二十七,大着月份。
可是王正宇娶了邻家小青梅,儿子四岁了,林天明去年才成亲。王正宇学了木匠,在家得空就做些木匠活儿,镇上有生意时也会跟着师父一起去做工匠。
苏芳的嫁妆木器,还有林天明的家俱,就是他师父带着他们师兄弟几个做出来的。都是同村人,这样的生意还是不少的。
而王家有这兄弟俩,王村长的气势还是很强的,当年接了村长之位后,就没被别人撬去过。
自然,林天明要在村里找运输队管理人选,第一个就考虑王正华。
至于老村长家……老村长如今身体情况,他家子孙是不便往外走的,就怕哪天老爷子撒手去了,连最后一面都赶不上,就太不孝了。
不过林天明早就让老村长家养些猪、喂些鸡鸭,直接供货给枫华酒楼,就是苏正河开了酒楼也从他们这里采买。
不管如今酒楼开起来,需求只会更多,才有了向全村收购的机会。
因此,林天明不需要特别安置谁的利益,只需考虑自家利益时,做怎样的安排更能互利双盈。
林天明将运输队的创建交给王正华,也就是说人手由王正华安排,用时听调度出发,不用时就在家种田。
为了不闲置劳动力,主要选在农闲时出发,这样安排也照顾了农家人的实际情况,王正华自然满意。
然后是工钱方面,他们不需要签用工契约,更不需要卖身多少年,按任务远近来算工钱。
在本县境内不论是县城还是哪座镇子,都是一律按做工行价决定每天工钱,包吃住。出了县城就按长途来算,工钱翻倍,同样包吃住。
就算是去州府或者隔壁州府,都是一样的两倍工钱,耗时越多,当然工钱也会越多,加上包吃住,对于大家来说,就是一件不错的工作。
做工行价,苦力活一天二十文钱,技术工按行业不同、谈生意结果不同而有高低,但最少都有三十文钱。
运输车队做的自然是苦力活,但林天明给的行价却是技术工的钱,三十文一天。
换言之,在县城内跑一趟来回就是一天,出县城路途远,工时自然也会有点长,也还是很辛苦的。
但翻了倍可是六十文钱,吃住会按实际情况算钱,毕竟地头不同、时间不同,肯定都会有偏差,但不会苛待大家。
而运输队成立起来,除了给酒楼、茶楼送货,以后送炭任务也会交给他们,这样生意就会变多了,具体操作,等他们从星州回来可以细商。
林天明的初步解释,王正华一听就没异议了,何况还有商量余地,他也需要时间琢磨细节。
当然这只是对运输队的工钱安排,管理者不可能白干。
林天明给王正华的待遇是不管有没有任务,每月十两银子,让其成为枫华的管事,出县城一趟就加十两。
第一个十两是月俸,第二个十两是按任务次数来算的差旅补助,也远远高出了劳力的行价,面子里子都足了。
而且王正华的工时就从下个月开始算钱,十两银子啊,林天明当场就拿出来了。
别说王正华,王村长当时脸上就笑开了花,感谢林天明给了这么好的工作。
当然,运输队的成员由王正华安排,也是按任务工钱算,不需要另签契约,但王正华是拿月俸的,因此要签用工契约。
王正华也识趣,见林天明拿了银子出来,立刻就拟工作条款,和林天明商量无误,签字画押,正式成为一名管事,工期十年。
待遇优渥、时间还长久稳定,连王正宇看了都一脸艳羡,不过他年纪与林天明相仿,小时候关系又不好,反而有些拉不下脸来讨要工作机会。
林天明说还没有购置马车,在那之前,先让王正华跟着福安客栈的运输队半月熟悉一下工作情况。
相似小说推荐
-
婚途 (爱笑的小魔王) 九库VIP2016.11.30完结江暖阳一心所求的,不过是安稳平凡的生活。可谁知预设的人生中途出了个岔,相恋七年的男...
-
我只是想卖个包子 (蜂蜜乌龙茶) 2018-08-16完结冬笋香菇素什锦,牛肉鸡丁酱肉香,虾仁鲅鱼加蟹黄,再来一碗蛋花汤!定南侯世子立功后抛弃糟糠,下堂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