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噗嗤一笑。
“这话真是孩子气。朕谁也不生气,行了吧?”
佟贵妃居心叵测,她一直觊觎着后位,一直妄图通过佟佳氏母族给皇上施加压力。
比如佟贵妃的阿玛佟国维,也就是皇上的小舅舅,有事没事就上一道请安折子。
折子里句句都是记挂佟贵妃,却很少提要进宫看贵妃。
——因为他们记挂的根本就是后位,而不是佟贵妃这个人。
佟贵妃也是可怜,心甘情愿被自己的母族利用,只知道后位,而完全没有自我。
这样一个没有灵魂没有自我的人,像枯木死灰一样冰冷,皇上如何爱得起来。
佟家越想要这个后位,他就越是不能给。
后宫中前朝势力盘根错节,这些嫔妃每一个身后都有母族。如果任由他们的势力壮大,于社稷不安,也于后宫不安。
他想要的是一个能让他放松的后宫,和妻妾温存,和孩子玩闹。
而非比前朝还要复杂的势力斗争,缠得他喘不过气。
他抬举德嫔,不仅是因为德嫔生育有功,也因为乌雅氏的势力不大。
谁知道这回,德嫔还是露出了野心。
一切,都必须在他掌控之中。
“皇上不生气了就好了,可是臣妾有些担心。”
他看着陈文心的眼睛,就知道她担心的是什么了。
“你是想问,佟贵妃这样做,会不会伤害到四阿哥?”
她眨巴眨巴眼,点点头。
“稚子无辜,你放心,朕对他两个额娘都失望了,但孩子,还是朕的孩子。”
这话的意思就是,四阿哥不会被佟贵妃或者德嫔的行为迁怒。
陈文心在皇上脸上啵了一口,赞道:“皇上英明!”
☆、第二十九章 游幸清华园
第二十九章 游幸清华园
北京农历八月的天气,已经有些凉意了。皇上说今年政务繁忙,没能带后宫去热河避暑。
所以趁着天气还没完全凉下来,他要带后宫诸人去京郊游幸。
皇上的旨意随即传来,除了有孕的宜贵人不宜走动,佟贵妃掌管后宫还要照顾宜贵人的胎,也不随驾去。
其余诸位大小嫔妃都在随驾的名单上,连禁足的定常在都在,只除了德嫔。
皇上给的理由是,佟贵妃辛苦,德嫔留下帮衬她管理后宫事宜。
德嫔闻得此消息面如死灰,她早前还抱着侥幸心理。如今皇上连游幸都不带上她,可见是厌弃她了。
合宫大小嫔妃都去了,佟贵妃和宜贵人都情有可原,只有她的理由莫名其妙。
什么叫帮衬佟贵妃管理后宫?
从前人都在的时候,佟贵妃管理后宫也没有需要人帮衬。现宫里主子都去了大半,佟贵妃反而需要她帮了?
皇上给的这个理由,就像是一记耳光狠狠地打在她脸上。
除了妃嫔以外,皇上的四个阿哥一个公主也都跟去了,只有德嫔的七公主尚在襁褓没有带去。
王公大臣也都跟着皇上去了,各地的军务都转送到京郊新修的清华园里。
永和宫里正殿冷冷清清,陈文心的西配殿,却忙乱地收拾着去清华园的东西。
她由得白露她们去忙乱,又遣小桌子去和小厨房孙太监说一声,多多地做上些她爱吃的玫瑰圆子带去。
孙太监是个非常优秀的大厨,不仅能把御膳模仿个差不离,做起各种点心来更是好吃。
他不光能做宫里的点心,还能在陈文心的引导下做些比较特别的。
比如这个玫瑰圆子。
陈文心不知怎么的,有一日就想吃紫薯圆。
她把孙太监叫来,凭着自己的记忆给他描述了一下,是用紫薯煮熟压成泥,和糯米粉混在一起,然后搓成个小球可以保存好几天的那种。
要吃的时候就取出来一煮熟,倒上点牛奶,撒上红豆葡萄干什么的。
孙太监问她:“紫薯是个什么东西?”
她:“……”
虽然不知道紫薯是什么,但根据陈文心的描述,他已经有些明白了她要的是什么东西。
用番薯代替陈文心说的紫薯,孙太监成功地做出了番薯圆。觉得口味单一了些,他又弄来其他甜味的东西,做出了芋头圆,葡萄圆,牛奶圆,玫瑰圆……
煮出来后给陈文心一尝,反而是芋头圆和玫瑰圆最合她胃口。
皇上说,到了清华园是可以去打猎的。京郊不仅有林子,还有草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在这样美妙的环境里……
烤一只羊,该多香啊。
三日之后,御驾浩浩荡荡地出了紫禁城,向西行往京郊而去。
一路上所经过的街道,都用明黄色的帷布遮挡起来。好奇的百姓在侍卫的阻拦下不敢造次,只在下跪行礼时偷偷看一眼。
我的乖乖,皇上的御轿大得跟个房子似的!
皇上的明黄色御轿在前,后面紧跟的是后宫一众嫔妃和皇子公主。
太皇太后因年迈而不出宫门已有许多年了,起先几年皇上还要劝太皇太后去散散心。
后来连皇上都觉得,太皇太后确实老迈到不宜走动了。每年再有出宫避暑、狩猎之时,他便只禀报出行之事,不再请太皇太后同游了。
陈文心的轿子紧跟在荣嫔之后,轿中却只有贴身服侍的白露和白霜,大眼瞪小眼。
而陈文心自己,正舒舒服服地半卧在皇上的膝上。皇上在宽敞的御轿之中翻阅书籍,陈文心则剥着葡萄,十个里有八个喂进了自己嘴里。
在陈文心又一次要往自己嘴里送葡萄时,皇上不满地瞧了她一眼。
陈文心沾着葡萄汁水的手就凑上来,皇上忙把自己的书移开,生怕陈文心把葡萄汁儿滴上去。
她不好意思地缩回手,还是把剥了皮儿的葡萄送进自己口中。
皇上的嘴凑了上来。局势胶着不下,双方交战如火如荼。
她输了。
陈文心嘟着小嘴不满地瞧着皇上,直到皇上擦了手,亲自给她剥了葡萄才罢。
“啊——”她夸张地张着嘴。
“喂我!”
队伍从紫禁城出发,行了一个时辰才到京郊清华园。
下车的时候,皇上得意地对陈文心道:“这御驾队伍罗嗦,后头跟着那么些车啊轿啊的。要是朕自己个儿骑马来,半个时辰足以!”
陈文心越发觉得,皇上其实还是很爱得瑟的。
一众妃嫔和皇子公主先下了轿,在御轿之外迎候皇上。
王公大臣则在园门外头候着,只有皇上亲信的部分大臣,被赐予清华园周边小园的住处。
其余的臣子是白天要在清华园外头伺候,晚上再回到京城的家中。
这样奔波劳碌着实是惨,但更惨的,是压根没机会来伺候的那些人。
“皇上下次带臣妾骑马,我自己不会骑……”
她说着,自掀开轿帘,李德全在外面端着手接着。她扶住李德全的手,下了御轿。
众人只见皇上的轿帘内,伸出一只光洁如玉的手,待那人探身出来——
一身浅浅素色的衣裙,却华彩奕奕,原来是陈常在。
她今儿穿的是一身上下分离的旗装,用的是皇上赏的天蚕丝。
天蚕丝的料子异常珍贵,织出来就带着润泽的银光。染了颜色反而破坏了光泽,所以陈文心只保留原色,绣上些艳色的百花纹样。
这料子连佟贵妃等人都没得,除了陈文心,也就是宜贵人得了。
宜贵人命人染了鲜艳的水红色,众人看了也不觉得和普通蚕丝有何区别。
待见了陈文心这一件,才知道天差地别。
幸好今儿宜贵人不在这,否则气得胎像不稳都是有可能的。
同样的料子,她穿就显得普通,陈文心穿起来却光彩熠熠。
她是最不能忍受别人比她耀眼的人,何况是位分还低于她的常在。
有好事者心思乍起,想着回了宫定要把这个风声传给宜贵人。
陈文心下了轿,在边上迎候皇上。皇上下车后拉了拉她的袖子,她就一路跟在皇上身边进去。
原来这清华园是明朝外戚李氏留下的一个园子,在明朝灭亡以后荒废了许久。不知何时户部想起来了这个园子,呈上了布局图。
皇上一看,深赞这园子好。便下令整修一番,还把附近的几个小园子也整修了起来。
陈文心想,这会不会就是后来的畅春园、圆明园的一部分?
她隐约记得,自己前世去北京旅游时,圆明园的旧址就是在这个方向。
众人穿过庭院,进了高大巍峨的正殿。
正殿自然是留给皇上听政之用,嫔妃们所居之处还在第二道门之后。
皇上命惠妃带着五公主住了春晖堂,荣嫔带着卫答应住在春永殿。章常在和定常在住在瑞景轩,陈文心则住了离众人稍远的观澜榭。
大皇子跟二皇子住在湖边上的承露轩,三皇子四皇子住在讨源书屋。
观澜榭也在湖边上,正好和皇子们的住所隔湖相对。
这回出门,据皇上的意思,少则住一个月,多则可能就在这待到过年了。所以陈文心几乎把自己的家当都带来了,五个奴才也都带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