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确没有对宜嫔不敬,加上宜嫔不敢冲撞太皇太后,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太皇太后是不管后宫之事的,为了自己特意出面找了佟贵妃,她还以为自己真的打动了太皇太后。
如今看太皇太后对勤嫔的态度,显然更胜于自己……
她安慰自己,一定是太皇太后太关爱皇上了,所以听说勤嫔救了皇上的命就待她这样好。
陈文心也是第一次听说皇上是这样解释她的“救驾有功”的。
怪不得,昨儿那些王公大臣和嫔妃们,见着她坐在皇上的龙撵上,都没什么反应。
一个救驾有功之人,还为了救驾而自己大病一场,坐坐龙撵有什么可奇怪的。
她谦虚道:“臣妾的病已经无碍了,救驾本是臣妾之责,不敢居功。”
太皇太后叹了一口气道:“皇上打小就多灾多难的,他小时候出痘,吓得哀家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幸好有你在,你是皇上的福星。”
玉答应也赔笑道:“正是呢,幸好这回是勤嫔娘娘跟皇上去南边。”
太皇太后又道:“对了,你那个哥哥,皇上可赏赐了么?那只巨型海东青哀家见着了,草原上最勇武的武士,也未必能抓得住它。”
“太皇太后,臣妾的哥哥只是运气好罢了。那只海东青身上是有伤的,否则怎么会到地上来呢。”
陈文心说的这样老实,太皇太后倒笑了,“你呀你,何必说得这么老实?叫别人知道你哥哥的勇武,还不好吗?”
她惊讶道:“在外人面前自然要夸耀的,这是在太皇太后面前,当然有什么说什么。”
太皇太后喜得掩口一笑,“傻孩子,叫皇祖母。”
她都这样暗示了,陈文心还不知道顺杆爬,太皇太后只好明说了。
陈文心看了玉答应一眼,见她面带微笑低头看着脚尖。
“多谢皇祖母。”
她又道:“都是我扫兴了,刚才在外头听皇祖母和玉答应说蒙古话,说的那么开心。我又不会说,就不打扰皇祖母了。”
太皇太后道:“宫里头蒙古嫔妃少,哀家想找个人说说家乡话都难。灵玉又是族亲,有她陪哀家说说科尔沁的事儿,也好打发打发日子。”
玉答应有些羞涩地垂眸,“嫔妾能投太皇太后的缘,是嫔妾之喜。”
陈文心借机上前拉住她的手,亲热地说:“都说你是皇祖母的族人,也不知道你家中是几口人,都做些什么呢?”
当着太皇太后的面问这些,不怕玉答应不说老实话。
她笑道:“承蒙娘娘关怀,我家中父母长辈都在,还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两个哥哥已经婚娶,在科尔沁骑兵营当差,姐姐还待字闺中。”
“哦……”陈文心道:“这也奇了,姐姐还待字闺中,为何单把妹妹送进宫来?”
玉答应的面色略不自在了一下,道:“因着姐姐她已经许配了人家,只是还未过门罢了。”
这转瞬即逝的一下,已经让陈文心嗅到了隐秘。
“玉答应生的这般与众不同,想必你母亲一定很美。”
陈文心笑着对太皇太后道:“看皇祖母就知道了,博尔济吉特氏专出美人儿。”
太皇太后这般年纪,被人夸美貌哪里能不喜欢,何况是被陈文心这样的美人儿夸。
“要说容貌,我们科尔沁的女子不是这样的美法。”
太皇太后娓娓道来,“你这样的呢,就是汉人女子的美法,玲珑纤巧。我们科尔沁的女子,是高大体健的。”
“灵玉这容貌承自她母亲,那是新疆那边女子的美法,倒有些像是半个洋鬼子。”
太皇太后说到半个洋鬼子,就连苏嬷嬷在旁听着都笑了起来。
玉答应撒娇地扭了一下身子,“太皇太后……”
陈文心笑罢又道:“原来是这样啊,不知道玉答应的母亲是怎么从新疆远嫁到科尔沁呢?”
玉答应似乎并不想旁人知道这些,她以一副关心的口吻在太皇太后面前这样问,玉答应就不得不答了。
“嫔妾……嫔妾的母亲,是从伊犁战乱逃到科尔沁的。”
玉答应垂眸,“并非嫁,而是以女奴之身被我父亲收入帐中的。”
蒙古比满汉更讲究嫡庶之别,女奴的孩子和正室夫人的孩子,待遇相差甚远。
这就更使得她怀疑了。
科尔沁特特送女子来维护满蒙的联姻,不送部落首领家的女儿,也不能送个旁系别枝家的庶女吧?
最关键的是,玉答应的蒙古血统并不存在。
这样的一个女子,何以堪当联姻之责?
大清送到蒙古和亲的,那可都是公主。就算不是皇上的女儿,至少也是王爷们的女儿。
科尔沁送这样一个女子进宫,还被封为答应,可以说是大不敬。
这一点,玉答应自己也是知道的。
但她不能说谎,一旦在陈文心面前说谎,事后再被查出来——
那岂不是更让人怀疑么?
太皇太后也听出了其中的蹊跷,想着科尔沁那边大约是看玉答应美貌,便不顾家世血统就把她送来了。
若能艳冠后宫,那也罢了。
可玉答应的姿容,不过就是能略胜宜嫔和定常在等一筹罢了。
要跟陈文心相比,高下立见。
这事办得糊涂了。
太皇太后打圆场道:“好孩子,看她和哀家一个姓的份上,你也别嫌她出身低。”
陈文心认认真真地回答太皇太后,“皇祖母说的哪里话,您的姓氏是天下女子中最尊贵的了,您要是低,臣妾都没地儿放了。”
太皇太后抿着嘴笑。
想当初太祖在位的时候,她还是永福宫庄妃。
中宫皇后是她的亲姑姑,就连其他大宫的主位妃子,也都是蒙古女子。
那个时候大清刚刚入主中原,正是要借蒙古力量的时候。那时候宫里的蒙古嫔妃啊,那是多么尊贵。
倒把满人的妃嫔都压下去了。
先帝的第一个皇后也是蒙古女子,是她的亲侄女儿荣惠。
到了当今皇上这儿,满人已经把汉人的江山坐稳了,就不需要再以后位来许蒙古亲密友好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鸡兔同笼
第一百三十六章 鸡兔同笼
从慈宁宫出来,她便吩咐白露速速往家中传信。
她想让陈希亥,派人去蒙古打听打听这位玉答应的事情。
她总觉着,玉答应被选入宫中,其中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只不过,这事怕是不好查的。
如果能随意查出的话,皇上早就查到了吧?
还是要让小桌子命人好好监视这个玉答应,防着她生出什么事端。
她很聪明,在自己和太皇太后面前说话半真半假,没有露出确凿的把柄让人抓。
她在宫中不交好嫔妃,也不敌对疏远哪一个,只是依靠着太皇太后来自保。
看起来是自保,焉知不是在观望,在伺机而动。
像佟贵妃这样的人,她们的目的是明显的,这并不可怕。
玉答应这种,你不了解她的目的和手段的人,反而可怕。
就好像她到现在还是不知道,春节时在乾清宫拾到的那个狼牙脚链,到底是不是玉答应的。
“主子。”
小桌子似乎在慈宁宫外等很久了,见着陈文心出来忙迎上前道:“皇上请您到乾清宫去呢。”
她也懒得再回翊坤宫,索性就直接去吧。
她从后殿进的乾清宫,就听到皇上的声音在前头东间响起。
“算出来了没有,到底是几只鸡几只兔子?”
什么鸡啊兔子啊的,皇上在干什么?
李德全从里头迎出来,忙道:“娘娘您可算来了。”
“皇上这是在做什么?”
“皇上突然把阿哥们都召集了来,让他们做算术题。阿哥们做不好,皇上可不高兴了。”
每次皇上不高兴了就找自己来,这个李德全,拿她当什么?
灭火器吗?
“可是诸位阿哥都在,本宫进去,不太好罢?”
李德全忙躬身道:“皇上吩咐了,娘娘来了就叫进去呢。”
那她就进去看看好了,到底什么鸡啊兔子啊的。
进了东间并没看到什么鸡和兔子,倒是看见从大阿哥到四阿哥,四个阿哥像斗败的公鸡一样垂着头立在底下。
皇上看见她,放下了手中的几张纸,招手叫她,“你来瞧瞧。”
她走到皇上跟前,先给皇上福身行礼道:“臣妾请皇上圣安。”
当着阿哥们的面,她的礼数还是要做全的。
等她行过礼,四位阿哥一齐向她行礼,“儿臣给勤额娘请安。”
诸位阿哥叫的是勤额娘,只有四阿哥认识她早,叫的还是陈额娘。
陈文心笑着给诸位阿哥回了半礼。
“你何必这样客气,他们小孩子家的,你回礼做什么?”
阿哥们若是长大了,有亲王的待遇了,嫔妃是理应给阿哥们还礼的。
现在他们还小,陈文心是嫔位,又得圣宠,确实可以不还礼。
她笑道:“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臣妾见众位阿哥谦和有礼,一时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