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宫的惠妃还好说些,那是个出了名的贤人,年纪又最长,在宫里哪个人不敬服?
景仁宫的荣嫔,那是个不可一世的主儿,仗着自己家里出身好些,矜贵得不得了。
“主子,怎么想起给荣嫔送礼了?”
荣嫔也从来没巴结到翊坤宫这里,自家主子也没和她接触,何必现在赶着送礼呢?
“不是送给惠妃和荣嫔,是送给大阿哥和三阿哥。”
她喝着喝着,那碗奶茶都放凉了。白露从她手上接过,再替她取一碗温的来。
春暖时节尚未入夏,她又在南巡中生过病,现在还不能喝凉的。
她一边看白露从暖壶中倒奶茶,一边道:“所以你们挑些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类的去,只要说是给各宫主子的就可以了。”
反正不明说是给小阿哥们,她们看到里头的东西,也会知道的。
笔墨纸砚等都是阿哥们读书最用得着的东西,反之宫里这几位娘娘,都是不通诗书的。
“对了。”
陈文心接过新的一碗温奶茶,又嫌有些烫,喝了就该发汗了。
“和二位娘娘说,永和宫那边也送去了这些南边带来的东西,皇上也很是喜欢呢。”
皇上喜欢这些南边的笔墨纸砚,她便给四阿哥送了,也送大阿哥和三阿哥……
这是她有心平复惠妃和荣嫔的怨气。
或者说,她在变相告诉她们一个道理。
只要你们不和我作对,我会把对四阿哥的关爱分一些给大阿哥和三阿哥。
四阿哥能知道的皇上的喜好,你们的阿哥也能知道。
这对惠妃和荣嫔这种,已经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儿子身上,而非皇上身上的嫔妃来说。
绝对是不小的诱惑。
所以她要派邓嬷嬷和刘嬷嬷去,这两人在奴才中地位是尊贵的,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有心交好的诚意。
也算不得交好,就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罢了。
南巡这一趟让她想通了很多事,与人方便与自己方便。
从前她只觉得宫中其他妃嫔和她没关系,只要她们不来陷害自己,自己就安安稳稳过日子。
和皇上两人,开开心心地过日子。
现在她似乎明白了,皇上毕竟是皇上。
这七个字,看起来像句废话一样,实则蕴含了多少深意。
皇上毕竟是皇上,所以她毕竟是皇上的嫔妃。
那么宫中其他妃嫔,就是自己的姐妹,自己的情敌,自己的伦亲。
这种关系是复杂矛盾的,但不是一味躲避就可以的。
与其等着扬州的那种事情再发生一次,让她遭受皇上的猜疑而被众人踩在脚下。
那她不如早点为自己谋划。
谋划一个就算没有皇上,她也能好好活下去的生活。
两位嬷嬷退出去,正好见皇上从翊坤宫之外踏进来。
“今日初回京,佟贵妃派人来道是不是要后宫设宴接风洗尘。朕想你不喜欢和她们聚在一起,便推拒了。”
陈文心一挑眉,“皇上自己不喜欢听女人家家长里短,争风吃醋罢?又拿我做幌子。”
皇上一点她额心,“念念不喜欢还是朕不喜欢,什么要紧?还是咱们俩在翊坤宫里用膳舒坦。”
皇上一年到头要出席的什么国宴家宴多了去了,他也不喜欢没事就摆个大宴席,听众人话里机锋,笑里藏刀。
“眼看着西洋那几个小国又要派使臣来了,到时候又要设宴。”
陈文心惊讶道:“这也奇了,不年不节的,做什么派使臣来?”
皇上说起这个就好笑,“你道怎么回事?那些个使臣原是来恭贺先皇后千秋节的。”
大清最重的三个节日,便是皇上的万寿节,皇后的千秋节,再者是春节了。
赫舍里皇后驾薨多年,这些人竟这样糊涂,还巴巴地在海上颠簸几个月来给先皇后祝寿。
她冷眼看着,皇上谈起先皇后赫舍里氏,并没有什么异样的神色。
看来传说皇上是因为过度留恋先皇后,而使得后位空悬,并非真相。
他的所为,始终是出于政治上的需求。
皇上又道:“你也别当这些人是蠢的,他们总有名目要来出使。不就是为着赏银,还有大清的茶叶、瓷器、丝绸那些好东西么?”
大清为天朝上国,所有番属小国,每来进贡朝见,都能得到比自己带去的贡品更多许多的赏赐。
这是天朝上国的风度,也是大清财力雄厚的表现。
平心而论,在康乾盛世时期,这样的厚赏并不算是打肿脸充胖子。
——而是真的有钱!
能见到除了南怀仁以外的外国人,陈文心还是觉得挺有趣的。
皇上道:“今儿晚膳吃什么?”
“古董锅。再不吃天儿就热了。”
皇上一时语塞,难道现在天儿不热吗?
南巡的时候没带上古董锅,就是因为天气转暖了。
如今春末时节,眼看就要夏初,她竟然还能想起古董锅来……
“皇上不想吃吗?”
她忽然想到,皇上身子暖,这个时节大约怕热。
不像她体质虚寒,冬天怕冷,夏天又使劲流汗。
“不,就吃这个。多上些牛肉。”
陈文心体虚怯寒,吃这个有好处,皇上乐意奉陪。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交好荣嫔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交好荣嫔
且说惠妃和荣嫔那处收到了陈文心的礼物,都很是惊讶。
惠妃倒还好些,荣嫔就坐不住了。
她一向在宫里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这个出身低贱,那个卖弄风骚。
这满宫里没几个她看得上的。
惠妃就属其中翘楚,因为她年长,又育有大阿哥,为人又公正。
虽然出身不高,但位分仅次于佟贵妃。
荣嫔但凡有什么事就喜欢找惠妃商量,这回也一样,她实在不敢确认陈文心的意思。
她们两人之间素无来往,因着陈文心今日提点四阿哥之事,她还气得瞪了陈文心一眼。
虽然对方并没有看见。
怎么这会子就送东西来了呢?
她叫宫女拆开一看,竟然是文房四宝。
这是笑话她不懂诗书吗?
荣嫔一开始有些生气,想了想这礼物是翊坤宫的邓嬷嬷亲自送来的,又特特说了皇上很喜欢。
皇上再喜欢,她也用不上啊。
等等,莫非是给三阿哥用的?
她连忙叫宫女出去打听,看这礼物是众人都有呢,还是只有部分嫔妃有。
宫女出门打探好一会子才回来,说翊坤宫的礼物送了惠妃和她,再有就是德嫔、章常在和卫答应了。
听说惠妃也有份,她忙不迭就往长春宫来了。
“惠姐姐,你说勤嫔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她巴结你犹可,巴结我对她能有什么好处?”
嫔位四人之中只有勤嫔无子,也是她最尊贵,得到最多恩宠。
她实在犯不着来巴结荣嫔。
惠妃道:“照妹妹这样说,她又何必来巴结我?她自己便有协理后宫之权,连佟贵妃她都不巴结,巴结我做什么?”
荣嫔一时语塞,“那……那她这不是巴结,会是什么呢?”
惠妃正色道:“是怕你我误会,而轻举妄动。”
误会?她们误会勤嫔什么了?
荣嫔试探着说道:“姐姐的意思是,她并没有格外抬举四阿哥的意思。今日在皇上面前提及四阿哥,不过是偶然?”
惠妃点头,“她抬举四阿哥是应该的,四阿哥是她从佟贵妃那里救出来的。你没听说吗?勤嫔不在宫中这三个月,四阿哥还时时去翊坤宫玩呢。”
她人都不在宫中,四阿哥还喜欢往翊坤宫跑,可见他们俩的感情不是母子胜似母子。
所以勤嫔喜欢四阿哥,在皇上面前难免会多提及四阿哥,这是很寻常的事情。
“你今儿那个眼神也太直白了,怪不得勤嫔担心你我误会。”
惠妃嗔了她一句,荣嫔有些不好意思地微微低着头。
对于惠妃可能是误会,但荣嫔必须承认,勤嫔没有误会她。
她的确就是那样想的,并且为此而很是恼怒。
“那么,既然勤嫔来示好,她日后是不会在皇上耳边吹枕头风,让皇上立四阿哥为太子的罢?”
惠妃看她一眼,“立四阿哥为太子,那于她有何好处?她和四阿哥再投缘,始终不是亲骨肉。”
她看了看窗外,压低了声音:“勤嫔才十五岁,又得皇上宠爱,将来总会有自己的儿子的。”
荣嫔这才放心,道:“也是。就算四阿哥当皇上,那太后也是德嫔,不可能是她勤嫔。”
惠妃忙用手轻轻掩住她的嘴,“这样犯忌讳的话也是能随口说的?”
哪个阿哥将来能当皇上,现在言之过早。
当今皇上才二十九岁,正要进入壮年。谈哪个阿哥继位,也太心急了些。
惠妃虽然口中教训荣嫔,实际上她自己何尝没有疑心误会陈文心?
任何一个母亲,看着自己儿子那失望的脸,都做不到无动于衷。
她也是一时犯了糊涂,事后想想就明白了。荣嫔就太沉不住气了些,当着皇上的面就瞪勤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