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赵四娘家 (璇源)



再加上,姜荷莲子是土生土长的燕国人,那些个赵四娘听死了也辨不出来的音她很快就辨了出来,这也帮了赵四娘的大忙。

于是,姐妹俩一阵捣鼓之后,勉强适用于燕国官话的彦文体系就此诞生。

赵四娘很快就把这套注音体系运用到了启蒙课本上,在她把彦文的字母和拼写规则教给家人后,就让他们捧着书本自己读,自此她算是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脱。

最一开始,赵四娘只是将这种彦文教给家人使用,并没有打算推广开来。毕竟,这种不怎么说得清来路的东西,还是能少一个人知道,就少一个人知道为妙。

到了后来,赵四娘发现自家铺子里有不少力求上进的伙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读书认字的机会,可直到现在他们依然葆有读书的诉求。既然他们有心向学,赵四娘自然会帮扶一把。自家扫盲的亲身经历告诉赵四娘,传统的识字方法效果不佳,还是从彦文学起比较靠谱。本着效率优先的原则,什么保不保密的,让它一边儿待着去吧!赵四娘想来想去,还是打算发放注好音的课本给他们,以便他们自学。

不过那些伙计为数不少,需要的书自然也不少。一本两本的话,赵四娘还可以自己动手标,可要是太多的话,就是有家人相助,那也是一个很难实现的工程。

一直到不久前,赵三娘在苏记的鼎力相助下,把赵四娘曾提到过的印刷作坊筹建好了,才用自家的作坊把这种带注音的书给印了出来。

说好了的,这种书是发给想识字的伙计的,让他们拿去认字的。宋知言这个家伙不说满腹经纶,可他都能写书了,几千个字肯定认得的,完全没必要去领这种启蒙课本。可他或许是觉得,便宜嘛,不占白不占,外面一本启蒙书至少要卖几百文,而赵四娘家的书是白给的,管它用不用得上,先占上一本再说。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八章 操碎了心

于是,这本幼稚到可耻的启蒙书,神奇地出现在了已经写了两部长篇话本的宋知言的案头,这才会被进来听说书的司南庭给看到。

不过,赵三娘的书可不是这么好拿的。当她听说宋知言居然厚颜无耻地领了书,顿时蹬蹬蹬跑了过来,狠狠排揎了他一番。

原本传授伙计彦文的计划是由赵四娘提出的,就该由她来执行。可赵四娘早就不知道去哪儿了,这个任务不得不转嫁到了赵三娘的身上。

赵三娘的性子比赵四娘还要急躁,赵四娘都不怎么耐烦从零开始教人识字,赵三娘就更加耐不住性子了,万分不愿去教伙计彦文。如今宋知言好死不死地碰到了她的手里,自然要好好收拾收拾他,就把传授彦文的任务甩给了他,以示惩戒。

归根结底,彦文其实和拼音是一个原理,就是换了张皮而已。一般来说,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只要肯用心,足可以在一天之内记下所有的拼音字母,那么同理,彦文字母也可以在一天之内学会。

司南庭的学习本领显然远胜常人,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就已将彦文字母全部记下,没过多久又把拼写规则给学全了。

就连看司南庭不太顺眼的宋知言见状,心下也暗自佩服。

想当初,宋知言跟着赵三娘学彦文,前前后后加起来,一共学了七天。当然了,宋知言是不会承认的,他学彦文是假,看小辣椒暴跳如雷才是真。七天的时间里,他真正放在学习上的功夫,其实少之又少。

司南庭学完彦文后,闭目思索了一会儿,随后开口道:“赵姑娘,你可知道令妹的师父现在何处,我非常想要去拜访他,向他好生请教一番。”

赵三娘满脸无奈道:“这个嘛,他老人家现在应该在宁国,可具体在哪儿我就不清楚了。”她还想知道赵四娘的那个师父在哪儿呢,偷偷哄走人家的妹妹就不把人还回来了,要让她知道他的所在,非跑上门去要人不可。

司南庭有些失望,道:“说实话,我是觉得这个彦文相当不错,要比反切好用得多,就想问令妹的师父,能否同意我将其在陶山书院推广。可他如今不在此处……”

宋知言听到此处,心下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暗道:学都学去了,现在才来问人家同不同意,未免太晚了吧?人家要回答不同意,到时候你真能舍下不用?不用说,定然还是会照用不误的。你这种人,虚伪,切,真是虚伪!

赵三娘莞尔一笑,轻松道:“没事没事,您想用就只管用,不必特地知会咱家小妹的师父。他老人家早就说过,凡是他教咱家小妹的东西都可以随便用,大可不必特意跑去问他。”

“那就好。”司南庭点点头,有些犹豫道:“只是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赵三娘忙道:“司山长,有什么话还请您只管说。”

司南庭斟酌道:“据说这个彦文出自宁国,或许是宁燕两国官话不大相同的关系,用它来标记宁国官话或许没问题,可要是用来标记燕国官话,这个嘛,里面似乎有一两个音用得不大合适……”

赵三娘很善解人意,不等司南庭犹犹豫豫地说完,就接下去道:“不大合适,确实是不大合适。其实,咱家小妹早就觉得不大合适了,之前就一直在改,改了好多遍才改成如今这副模样。我原以为改得差不多了呢,结果您看,还是没改好。哎,这丫头一直都不大靠谱。如今您要是肯亲自出手指点,那可就太好了,我替她谢谢您了。”

三娘,你为了巴结书院的山长,就这样把你家小妹卖了,这样真的好吗?

好不好的不知道,反正司南庭听了赵三娘的话后很高兴。

赵三娘见状,忙趁机向司南庭询问赵三郎兄弟二人的在校表现。

这话问的,让司南庭很难作答。

讲真,如果不是看在苏家的面子上,他早就把赵三郎兄弟逐出学院了。这俩货朽木不可雕就算了,还经常逃课,实在是不像话,哪里有资格做陶山书院的弟子?

只不过,一则他答应了苏家要好好看顾兄弟俩,二则由于这彦文,他多多少少欠了赵四娘家的情,将兄弟俩扫地出门固然不行,就是实话实话也不大合适。

看到司南庭一脸难色,哪怕他不开口,赵三娘也能知道那俩小兔崽子是怎么在读书了。

赵三娘忙赔笑道:“司山长,您别看他俩木木的,其实他们不笨,真的。记得咱家三郎小时候,隔房的堂哥抱着本三字经在背诵,那个堂哥也不知背诵了多少遍还是没记住,倒是咱家三郎一字不落地给记下来。所以说,咱家三郎也是块读书的料,就是小时候家里穷,给耽搁了。要是可以的话,还请先生耐心些教,他们还是能学进去的。

“当然了,咱家也知道读书要趁早,耽搁了就是耽搁了,很难成大才了。其实,咱也不指望他们能考中什么功名,之所以送他们去书院,就是想让他们多听听圣人之言,多学些做人的道理,能懂得这些,就够他们受用一辈子了。所以,先生也不用教他们太难的,更不用在他们身上花费太多的精力。要是有空就指点他们两下,要是没空就甭搭理他们,只要让他们坐在课堂里听着就行。”

这话说的,赵三娘就差没有直说,只要让赵三郎兄弟在陶山书院待着,哪怕把他俩卷成皮挂墙上都行。

司南庭闻言,想了想,郑重地点了点头。

尽管司南庭没做出明确的口头承诺,赵三娘悬着的心还是放下了大半。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她爹娘素来不大过问赵三郎兄弟的学业,那只能由她这个做姐姐的来操心了。

赵三娘真心觉得,自个儿的心都快操碎了。她现在无比理解赵四娘,为何以前动不动就想撂挑子了,换她,她也好想撂挑子。如今,她无比期盼赵四娘的早日归来。

正文 第三百一十九章 名噪府城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大漠英雄传》的名气也越来越响亮。有越来越多的人不辞辛劳,特地赶来冷僻的东城外,就为听一回宋知言说的书。

这一天,钱志新匆匆忙忙赶了过来,他倒不是赶来占位置听说书的,而是药铺里来了不少伤患,酒精不够用了,来求姜荷莲子多拨一点酒精给他。

姜荷莲子手中的酒精自然出自于赵四娘家的酒坊。

值得一提的是,赵三娘手头上的生意太多,经常忙不过来,家里人又一个比一个不靠谱,她只得向姜荷莲子求助。于是,姜荷莲子就主动接下了她家的酒坊。

自打酒坊归姜荷莲子管理后,酒坊就再没有酿制赵四娘所说的啤酒,除了酿少量的料酒,剩下的全部酿成了高度酒或酒精。

姜荷莲子会这样做,是因为她知道这年秋天燕元两国将会交战,两国交战自然会产生大量伤兵,急需大量伤药。她听赵四娘提过酒精的效用,觉得酒精实乃难得的治伤良药,便早早地开始储备起来。

只不过,再好的东西也得要应用得当才能发挥奇效。姜荷莲子为了确知酒精的用量和用法,就给了钱志新几坛,让他适当地用在前来求诊的外伤患者身上,看看疗效如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