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天黑之前,张婶婶也过来了一趟,说:“阿湖,你也别太担心了。你家的田,我们多少可以搭把手,明天,我们先帮你们去锄草,忙过这一阵子再说。”
她家的地,一向都她们三个女人自己忙活,极少要他人相助,也就是收的时候,先干完的人顺手帮他们一把。张婶婶其实也是个刚强人,不愿意麻烦别人。
所以现在的她,已经和普通农妇没太大的区别了。她的脸晒成了黑了,双手也粗大了很多,再穿上一身粗布衣服,挑着担子走在田梗上,只怕要是朱公子看到了,擦肩而过都认不出来了。
不过,张婶婶已经完全不在意了这件事了。她对这个夫君也然没了一点点指望,现在她只希望能养大两个儿子,就心满意足了。
而留在河边的丁西,赵北,赵南三人开始在河边挖地了,实际上能干活的只有半个,丁西手臂折了,哪能这以快就恢复。所以只得用一只手干活,赵两家兄弟就更惨了,全身是伤,动一下都疼,也就是能帮着捡捡挖出来的草而已。
所以三个人的真心干不出来多少活。因此等谢管家与谢三伯安排好家里的事情,再次到来时,他们才将将弄了巴掌大的一块地出来,种点菜都嫌小。
谢三伯与谢管家看着这么小的一块地,又是好笑又是好气,说:“得了,你们也别折腾了,安安心心的养伤。反正这田开出了,今年也种了不什么了。不过是能种点菜自己吃。”
“我们也是闲着无事干,但是身子没好,真干不出什么活来。”丁西不好意思的说。
“急不来的。总得等你们养好了才能办正事。”谢管家说。
辛湖不分日夜的忙了几天之后,还是决定去找人回来帮着干活,光靠她和平儿两个,还真干不过来,而且把人累坏了就有些得不偿失了。反正现在有条件了,干嘛不找几个人回来干活啊。
不过,她没有擅自做主,而是问两位夫子:“夫子,你们说是雇人来干活好呢,还是干脆把他们安排到村子里生活好?”
“你是想让芦苇村多几户人呢?还是觉得现在这样就行了?”江夫子反问。
辛湖想了想,说:“要是让芦苇村多几户人,怕是有些容不下了。”她现在也不敢象以前收留胡家吴家人这样,让村子里现多几户人了,毕竟现在不可能再分地,分房子给大家了。
“就是,这样吧,你干脆把田租给佃户种。这样就算村子里多了几户人家,但他们没有自己的田地,也就说不上话。人虽然是多了,但实际上也不能完全算是芦苇村的人。”
江夫子直接给了她一个答案。反正家家户户种的粮,都有稍有节余,佃给人家种,基本也能满足自己家的需求,还给别人添了一条活路。
雇人不太靠谱。还不如佃户更省事。而且他俩也商量过这个事情,现在村子里劳动力少了,虽然有人帮他们种田,但是人人都快累死,也不是个事,还不如搞几户佃农过来,大家都轻闲些,并且也能让芦苇村的人口,还和江大山他们都在村一样多,男人们多,村子才会更加强大。女人们再厉害,也不是长久之计。
他们俩还打算和辛湖提提这个事,没想到她到是主动来提了。
辛湖也很满意,也是她对古代很多事情不了解,只想着雇人,没想过到古代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佃农。佃农依附于大户人家生存。虽然现在芦苇村没有哪家象地主一样,有成百上千亩的地,但是他们也不需要太多佃农,两户人家足以。
而且佃农的很好找。外面那些村子的人,哪个不想到芦苇村来生活啊。他们觉得芦苇村就是个幸福窝。只要大家去挑人,一定能找到自己满意的人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在雨中游览天门山,走玻璃栈道,腿都吓软了。
第123章 想想以后
辛湖是个行动力极强的人, 第二天就着手去选择佃户了。
她按照两位夫子的意思,只选择那种有小孩子的家庭。有孩子的家庭,大家的顾虑就更会小一些,而且他们能对他村子里产生的危害就小些。
她先选了一户人家姓江, 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妻带着一儿一女, 女儿八岁,儿子十岁。这对夫妻能保护着两个孩子,还逃到这个地方来安置下来,得益于,两夫妻都长得人高马大, 身体非常强壮,就是他们的两个孩子, 身体也很好,八岁的小姑娘都长得很结实。
谢家人也愿意要一户佃农,按谢老夫人和谢大嫂的要求, 辛湖又挑了一户姓朱的人家。这家人是兄弟两个, 哥哥嫂子二十多岁, 有个五六岁的孩子, 嫂子身体不太好, 弟弟才十六岁了。他们来的迟, 在这里生活得艰难,二话不说的同意了。
江家也才来了一年多,虽然比朱家人要好一些,但一听到可以到芦苇村来当佃户, 立马就同意了。毕竟这里可比不上芦苇村安全,而且辛湖给的条件也很好,今年的收成,给两成他们家。
明年开始,按照正常的行情算,收四成的租子。而且还提供种子。但是,后年就得他们自己出种子了。
带着这两户人回到芦苇村,朱家人就先住到湖边了,而江家就先住在田边的草棚子里了。要等农闲时再帮他们两家盖新房子。谢老夫人他们整个谢家,田可比陈家多多了,所以就挑了江家当佃户。陈家再加上江大山的地,就包给朱家了。
解决了没有劳动力的问题后,辛湖的生活又恢复正常。不用再起早贪黑的下地去干活了。其他人也不用因为要帮助他们家,而忙完自己家又要到他家的地里来。有了两户佃农的帮助,大家的日子马上就和以前差不多了,有了些闲瑕。
他们都是勤劳肯干的人,刚进村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可,又格外的努力。他们的辛勤劳作大家看在眼里,也很快就接受了他们。如此,两户佃农就极快的融入到芦苇村了。
比如,胡大嫂,吴大嫂本来就是普通农户出生,自然对于佃户没什么不满,况且他们在老家里也一要人租田来种,只不过他们还有点自己的田,比起佃户来,生活的稍微要好些。在芦苇村来说,他们几家的日子自然也要比这两户细农要好很多。不过大家也是从苦日子捱过来的,自然也不会得意忘形,况且大家都是依附于芦苇村生活的人,多几户人家还热闹些,因此与两户佃农的关系也很快的熟悉起来。
辛湖暂时又放下地里的事不用管了,也不需要大宝和阿毛做饭了,平儿却已经习惯性的每天都要去地里转一转了。他现在就好象当初的大郎那样,认为家里自己是年纪最大的男子汉,就应该要多操劳一些。虽然辛湖比他能干,但作为男性来说,在他的认知里,天生就有男人该撑门户的观念。
所以辛湖看他这样,也不阻止。毕竟如果以后大郎真的不回来了,这个家还真的就要靠平儿来撑了,而她只能依附于他们三个小的生活,当他们坚强的后盾。因为女孩子是不可能支撑门户的,所以大家都渴望多生两个儿子。
女孩子再能干又能怎样啊?你无论赚了多少,最终也不能记在你名下。所以,她也希望平儿能早日成长起来,在没有大郎的时候,能作为陈家的当家人,撑起这个家。
看到平儿,她不由自主的会想起大郎。想起前面几年的日子。当年的大郎比平儿现在还小,虽然平儿远比不大郎成熟稳重,但是经过几年的精心教养,平儿如今的眼力与知识都算很不错了。他和小石头交好,两人天天混在一起,小石头又是作为张家的继承人来陪养的,在无形中也会影响到他。所以现在的平儿也是个很优秀的小少年郎了。
这时,辛湖有空来梳理自己与大郎的关系了。前面事情太多,多的她没空想这些事情。而现在她才明白,在相依为命的日常生活点滴中,她与大郎的感情可不仅仅是兄妹之情了,其实这里还是夹杂了几分喜欢。
只不过,以前她忽略了。甚至大郎也忽略了。因为年纪还小的原故,她没朝这方面深入的想过。大郎也许和她一样。
“难道,我俩以后还真的能凑成一对吗?”辛湖有些怀疑的想道。她现在对大郎还没有那种对男人的爱慕之情。这种爱,也许是因为她和大郎目前的年纪所限,也许是因为她也习惯自己这个年纪了了。
如果大郎一直不离开,俩人可能会顺理成章的成亲。但是他离开了,去了更广阔的天空,而且还很有可能闯出些名堂来。而那时候,她还是个芦苇村里一个简单的村姑,虽然她还能以大郎的妹妹这个身份来享受大郎成功而带来的名利与地位。但是两人的身份地位相差太远之后,她不认为还能象现在这样有共同语言,能象现在这样很自然的相处。
而随着大郎的地位的改变,她所接触的人群自然就要有很大的变化了。她一想到那些小说中,电视中看到的各种宫心计谋,一想到自己以后就可能天天与一堆大家闺秀,名门贵妇们一样,在一起喝喝茶,赏赏花,再顺带对别人品头论足一翻,而别人也一样再对自己品头论足一翻,一个不小心,就会陷入内住宅妇人的各种阴谋诡计中,心里就烦燥起来了。她不善长这些阴谋,更讨厌大家话里有话,一个意思要拐几个弯才讲出来。
相似小说推荐
-
快穿之拯救男配计划 (璧海) 17K小说网VIP2017-06-23完结小说里的各种男配不仅貌好,而且有才,可是偏偏就因为女主光环的存在,而使得他们最后...
-
快穿之女配翻身大作战 (看见微光) 2017-06-15完结每一个冉冉升起的女主后面都站着一个惨惨淡淡的女配。女配撒嘛,不要大意地翻身吧!!!ヾ(≥奋&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