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宁桐还年轻,正是一颗心欣欣向荣之时。她坦言道:“徐妈妈,我自是理解您的想法。只是,咱们怡红楼好不容易才有起死回生的迹象,我也才刚学着经营,您可别一下子就想着放手归隐。楼里的那姑娘们可不都仰仗着您嘛。”
徐妈妈噗嗤一笑,宽慰道:“你放心吧,我这把老骨头了还能再撑几年,这些话总归是我的心里话,可老娘到底还是喜欢银子,也想着多攒一些银子给自己养老。”
宁桐暗自松了一口气,清秀的眉目微微一蹙,说道:“徐妈妈,我瞧着挨着咱们怡红楼的青楼也有两三家,特别是对面街的春香楼与咱们竞争最是激烈。我想着,来咱们楼里的客人大多是文人雅士,听听小曲看看歌舞,找卖艺的姑娘诉诉情怀,总归是会腻的。这人总是喜欢新鲜,小曲歌舞哪一家听着不是听着,看着不是看着的,何必非得来怡红楼?就是跟同一个人聊天聊久了也会腻。所以,依我看,咱们怡红楼的姑娘得在才艺上有所出新才是。”
徐妈妈的脸色也凝重起来,应道:“你说的这些固然是很有道理,只是这出新到底要如何出新?就是花魁新编排出来的歌舞小曲都得需要一段日子,且也不是日日都有那个才思的。再者,再如何编排,我瞧着总归是旧瓶换新酒,不外乎还是那些莺莺语语。”
沉默片刻后,宁桐开口说道:“我倒是想出一些新奇,只是我的才能实在有限,还是要请咱们楼里那些才艺出众的姑娘相助。”
徐妈妈听罢喜笑颜开,说:“有你这话我就放心,实话说,我活了这把年纪,佩服的人不少,却不想你这小丫头年纪轻轻倒是让我第一个心悦诚服的人。”
宁桐不好意思一笑,说:“您老就别取笑我了,把我捧得那么高,摔下来可是痛得很。”顿了顿,又恢复了正经的语气,说:“徐妈妈,我看这会儿客人也不多,索性今儿早些歇业。劳烦您把楼里的姑娘们都教出来,让大伙儿集中在大厅里一起开个会吧。”
徐妈妈点头,立马起身出去,招呼伙计伺候完最后几位客人便关门歇业。然后让使唤的丫鬟去通知大伙儿马上下楼来到大厅集中。
差不多快半个时辰后,怡红楼歇业了,楼里的姑娘们也都陆陆续续集中在大厅里,却不见两位主人出现,便三三两两围坐一堆磕着瓜子闲聊。
宁桐正埋头写下最后一笔,匆匆放下笔便跟着徐妈妈出了厢房,只听徐妈妈疑惑地问道:“看你埋头写了满满一页纸,到底写的是什么?”
宁桐对她眨眨眼,笑嘻嘻地说道:“就是一些新奇的想法啊,还有到时候需要跟大家说的一些事情。”
两人下了楼,所有的人都把目光齐刷刷投到她们身上,纷纷停下正磕着的瓜子和话语。宁桐走到大伙儿跟前,对大家亲和一笑,清清嗓子,从容地说道:“近段时间,为了咱们怡红楼能恢复到往昔的模样,我晓得大伙儿都尽了不少心。我还晓得,当初怡红楼为难之际,你们许多人还念着昔日的交情,依然愿意继续留下来,不亏徐妈妈没有白为你们操过心。”
大伙儿听着宁桐感谢的话语,心里颇有欣慰之感,只听人群里有人说道:“我们在怡红楼这么多年了,徐妈妈从未逼迫我们做不愿意做的事,而是给大家同等的机会栽培才艺,我们如今的地位也全凭自己造化。便是念着这份恩情,我们也做不出落井下石的事出来。”
徐妈妈听了心里一暖,不觉动情地说了两句话:“风尘里讨生活本就不易,我了解你们的为难之处,又都是女人,岂会刻意再去为难你们?大家的好意着实令我感动,我相信在池老板手下做事,你们不但会赚得更多体己银子,她也绝对不会为难你们。”
宁桐并未看轻她们,反而很是同情她们许多人,但同情归同情,她也尊重她们的劳动成果,因为当中的很多姑娘是凭借才艺上位而非肉身。
宁桐再次开口说道:“今儿我把大伙儿集中在大厅里是有事想同大伙儿商量的,也希望能通过我们的配合与努力,让大家都能赚到银子。”
她顿了顿,索性将手中的纸张放在一旁,因为许多想法都已经刻在脑海里了,因而也并不需要再看。
“咱们楼里的姑娘大多数还是靠卖艺,卖艺无非也是弹弹琴唱唱歌跳跳舞,任何楼里的姑娘自然也会这些。若说容颜才艺和心思,但凡属于上等级别的都是出众的,自是不相上下。因而便需要在才艺上下功夫,也就是我方才说的弹琴唱歌跳舞。我也晓得,你们也新编排了许多新的歌舞小曲,但你们想到这些,其他楼里的姑娘自然也能想得到这些,总归是不够出新。”
怡红楼里的花魁梅若仙若有所思地说道:“池姑娘,你说的没错,只是到底该如何足够出新,还请赐教。”
宁桐微微一笑,谦虚道:“赐教严重了,我就是和大伙儿商量这事来的。我的才艺远远落在你们诸位之后,因而我只说出个大概来,其中的门道还得需要你们诸位多摸索才是。”
“先说小曲吧,在我的家乡有些小曲跟别处的不同,旋律音律都会轻快一些,我试着哼唱出来。相信在座的诸位都是才思敏捷的人,亦是能听歌谱曲。这是其一,其二是关于歌舞的。虽说姑娘们舞姿妙曼,可不外乎都是大同小异,为何不在歌舞之中加入一些情节呢?既可以让人观赏妙曼的舞姿,还能看一场故事。我想,就我们怡红楼有的其他楼里没有的,我们开出一个合适的价格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便是我们的取胜之处。”
徐妈妈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心下越发佩服起这小妮子了,想不通她小小年纪,为人行事却远在她的年纪之上。当下忍不住鼓掌叫好:“果然是个极好的主意,这就好比是把戏本子上的故事演出来了。”
姑娘们一听一阵兴奋,然而人群里又传来了一道疑惑的声音:“可是若是如此,我们不就是伶人了吗?那客人为何不去梨园看戏,来咱们这里呢?”
宁桐点头,笑说道:“这个问题很好。我们自然是不同于伶人的,人家毕竟有实打实的的功夫在,就怕我们仿效不好反倒惹笑话。我说咱们的舞曲加入故事情节在我的家乡是叫做歌舞剧,是有几分像梨园戏,但又有区别。碍于我能力有限,怕是无法跟你们道清楚,日后在排练的过程中大伙儿自会慢慢领会到。”
择日不如撞日,当下宁桐便在众人面前哼唱了一曲莫文蔚的《盛夏的果实》和《泉水叮咚响》。因为这些姑娘是初次听到这样曲调的歌曲,都觉得是极好听,纷纷请求宁桐再多唱几遍,也利于她们记住曲调,好用古筝弹奏出来。
直到很晚,宁桐才收工回到火凤楼,匆匆扒拉了几口饭便迫不及待想去房间里睡觉。许氏夫妇见女儿的身体真是疲惫不堪了,心疼不已,却知道多说无益,只是对她的饮食越发上心了。
054 误会
日子堪堪已是夏末,因天气之故,火凤楼的火锅早就不盛行了,已然是换上了夏日的凉菜茶饮。生意还是不减当初,自是因为宁桐和无双一个出新一个研制的默契配合。
不同别家的酒楼,火凤楼不是以夏菜为主,而是茶饮小吃。这小吃正是宁桐上回和无双研制的炸鸡和薯条,自是比普通小吃价格高些。而茶饮除了各种花茶,亦有果蔬色拉,因而价格还是高于普通凉茶。
虽说火凤楼的消费价格比别家高,可光顾的客人反而不少。除了之前打出的名声外,自然还有货真价实的食品和服务。宁桐又特特从戏楼里请来个说书先生,说书精彩,却只收取一钱的听书费,也是足够付说书先生的工钱。
这便是宁桐的经营之道,随着季节的变化,将火凤楼从以主食为主变成以娱乐休闲为主。之所以顾客络绎不绝,是因为夏日人们饭食的量减少了,时光漫漫,又懒怠动弹,最需一个放松休闲的消磨时光之处。
了解宁桐的人,口中心中都不得不对她的经商头脑感到佩服,因而池家现今的状况就是完全由宁桐当家作主,虽然凡事不必亲力亲为,但大事基本由她拍板决定。
这期间,郑子雷兄妹自是经常出入火凤楼。这一来一往间,郑秋水和宁桐便越发熟悉了。
这日,宁桐本来打算去怡红楼看看楼里的姑娘们歌舞小曲编排得如何了?但临时想起该校对校对一下几处店铺的资金情况,便决定推迟去怡红楼的时间。
忽然,一道活泼轻快的声音从门槛处传来,清甜地叫道:“桐姐姐,今儿可算逮到你了,说什么今儿也得陪陪我们喝完一蛊花茶才好。”
宁桐抬头,见秋水和子雷一前一后地走进来。但见秋水着一袭淡绿罗裳,手中持着一丙圆弧纱翼扇,喜笑颜开地走到宁桐身边坐下。后头的郑子雷着一袭青色长衫,手中摇着折扇散热,对秋水说道:“小水,你桐姐姐可不像你闲来无事,别胡闹。”
秋水对她的哥哥吐了吐舌头,偏头对宁桐撒娇道:“桐姐姐,我自是晓得你整日里忙里忙外的,就是连伯父伯母都难得跟你坐一处聊聊天。可是,你整日里都如此匆忙,听好戏看好景的时辰都没有,岂不枉费了这大好时光?要我说啊,你顶好放自己半天闲,再做起事来岂不更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