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兆先笑问:“你家里的人,大抵只有你赞成这门亲事吧?”
徐夫人不由叹气,“真让你说着了。那父子两个,心可是大得很,居然觉得唐侯爷配不起薇珑。我一直把薇珑当做自己的女儿,还会害她不成?依我看,你索性不要理会他们,问问薇珑的心思就行。或者,我抽空带薇珑去庙里转转,让她远远地看唐侯爷一眼。”
她以为薇珑没正面见过唐修衡。其实,两个人已经见过好几次。
黎兆先敛目沉思多时,温声道:“我会好生斟酌此事。你不妨让唐侯爷过来一趟,我要品一品他的为人、品行。”
“应当的,应当的。薇珑有你这般开明的父亲,实在是有福气。”徐夫人道,“明日我就去知会唐太夫人。你放心,唐府不曾对外人提及,不然也不会找到我头上。你不要有别的顾虑。唐家是想,你先同意了,侯爷才好请皇上赐婚。”
黎兆先一笑,“明日晚膳后,请唐侯爷过来一趟。”
“好。”这一次,徐夫人都没顾上去看薇珑,便喜滋滋地离去。
黎兆先知道当务之急是问一问女儿的心思,却是一直踌躇着。
这本该是母女之间的话,他这个做父亲的,实在不知道怎么与女儿说起。
再有,就算是吴槐的看法成真,就算徐家三口都赞成,他也不认为这门亲事是上选。
外人都说唐修衡喜怒无常,他高兴的时候,不过是态度温和一些;烦躁的时候,很多事都要人去猜,猜对了算你走运,猜错了就是自找倒霉。他震怒的时候,一帮大男人都受不住,何况弱女子。
而比这些更重要的是,唐修衡如今权势在握,长久地维持现状、保住地位,谈何容易。总会有人妒忌,总会有人想将他取而代之。做唐家的宗妇,不容易。
——这些,薇珑能考虑到么?如果真的中意唐修衡,这些问题,她根本不肯斟酌的话,岂不是很麻烦?
唐修衡对王府有恩,亦是他欣赏的奇才,但若这人做薇珑的夫君、他的女婿,则要另当别论。
这不是黎兆先对唐修衡格外挑剔。
每一个上门提亲的人,他都要这样慎重地考量,以前的,都已婉言回绝。
要问女儿愿不愿意,要摆出轻重,还不能显得啰嗦,更不能失了分寸……
黎兆先久久地在书房来回踱步。
·
薇珑安心留在内宅,并不知道舅母来过,倒是得到了一些她很关心的消息。
一早,她派安亭、琴书带几名侍卫去了周府,这时候,两个丫头赶回来交差。
周清音是被绑着抬到马车上的,披头散发,很是狼狈。有多不情愿,可想而知。
周家的管事告诉安亭:“我家夫人说了,大小姐一心要削发为尼,周家便随她去,只当没养过这个女儿。”
末了,琴书禀道:“吴大总管已派人打好了招呼,并且留下了一名小丫鬟,在庙里观望几日。”
薇珑颔首,“明日把那两个人送回周府。”
这件事已成定局。再出岔子,不过是周清音想不想守着青灯古佛活下去。
周家的事,今日正式开始:皇帝宣周国公、周益安父子二人进宫。
薇珑无法预料结果。就算有再多的铺垫,如果有举足轻重的人出面讲情,那么,皇帝就会从轻发落周家。
如果是这样,父亲和唐修衡,有后招么?
她不知道。只有耐心等待。
第29章 落定(双更)
晚间,莳玉居。
父女两个用过晚膳,薇珑亲自去沏了两杯热茶。
黎兆先接过茶盏,喝了一口,唇畔逸出舒心的笑容,“坐下说说话。”
吴槐使了个眼色,示意服侍在屋里的人退下,自己也退到门边。
薇珑没想别的,说起了周清音、周家的事,末了问道:“倘若有人出面力保周家,您可有应对之策?”
黎兆先听了,道:“倒是有所准备,与唐侯爷的想法大致相同,不知能否奏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薇珑得到这个答案,已能放心。
“说起唐侯爷,”黎兆先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茶,“我看他话特别少,心里不免奇怪:他为小佛堂的事找你的时候,是怎么把事情说清楚的?”
薇珑如实道:“事关唐太夫人,不管怎样,该说的都会说清楚。”
黎兆先颔首一笑,“唐家这些年委实不易,今日的安稳富贵,来之不易。我是想,唐侯爷若能克制着一些,说他难相与的人便会少一些。维持家族现状,可不似外人说的那么容易。”
薇珑失笑,“爹爹说的在理。可是,唐家就算事事与人为善,维持现状也是难上加难。”
“哦?”黎兆先眼中闪过喜悦,“仔细与我说说。”
薇珑只当是父亲在考自己,委婉地道出所思所想:“一些高门中的人,八面玲珑或是遇事忍让,也没见他们得着好。
“只要身在富贵门庭,只要手里有让人觊觎的名或利,就要时时提防别人暗算。
“就算是退离官场、远走天涯,也不见得能安稳——万一谁暗中恨了自己好些年,抛下一切的时候,正是别人肆无忌惮打压、羞辱的时候。
“况且,”说到这儿,她迟疑一下,“就说眼前,不管是您还是我,何时开罪过周家?可他们不还是一个一个的算计,甚至谋害我们?”
黎兆先颔首,话却是有所保留,“虽说是这个理,但不是有句话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为人处世,无愧于心就好。落下个淡泊名利的名声,小人会说你故作清高;落下个难相与的名声,小人则会说你不懂人情世故。”薇珑无奈地牵了牵唇,“怎样都会有人诟病,怎样都是各有利弊,还不如恣意些,理会那些做什么。”
黎兆先笑起来,“嗯,有几分道理。”
“爹爹故意考我罢了。”薇珑笑道,“去宫里的时候,听到的是非最多,时日久了,便想通了这些。”
“是你长大了。”黎兆先有些感慨,沉了片刻,说起女儿的姻缘之事,“从两年前,便有人上门提亲。下午,你舅母来过一趟,是受唐家所托,为你和唐侯爷牵线。”
薇珑不免惊讶。舅母来过的事,吴槐怎么都没跟自己提?想到父亲方才有意让她深谈的话题,会过意来。
她摩挲着茶盅,心里有些不好过。
通过吴槐之口,父亲已经明白,她与唐修衡投缘,却怕她不明白官场、高门花团锦簇之下的凶险。
“唐侯爷,你也见过了。”黎兆先语声分外和缓,“那样的人才,百年不遇。我顾虑的是他的性情,再有,地位、权势本身就是隐患。人到何时都一样,没有十全十美的时候,更没有能真正松心的时候。你得明白,踏踏实实过日子,把日子越过越好才是最重要的。那需要长年累月的甘之如饴。”
薇珑低头,看着杯子里清亮的茶水,细品着父亲的言语。
黎兆先满意地一笑,“回房去吧。让吴槐送送你。”
薇珑称是,起身行礼告退。
吴槐送薇珑回内宅的路上,把黎兆先所有的顾虑都摆出来,又道:“说来说去,王爷只是怕郡主有不如意之处。”
下午,他看着王爷真的犯了难,知道因何而起,索性说不是还有我么?有什么话您不方便说,由我传话就成。
王爷听了释然一笑,直说自己钻进了牛角尖。
薇珑轻声道:“我知道。”
“大局上,郡主心里有数,王爷可以心安。”吴槐苦笑道,“眼下犯嘀咕的,兴许与小的一样——你与唐侯爷的性情,有时候可真是太要命,万一不顺心的时候赶到了一起……”
薇珑心绪有所缓解,开玩笑道:“我还需要怕谁、受谁的气不成?有爹爹和你们呢。”
吴槐则想到了皇帝、皇后和柔嘉公主,打心底笑起来,“对对对,郡主可是有后台的人,谁都不需怕。”
薇珑不由一笑。
话说到这个地步,薇珑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不需再问。
翌日,宫里传出消息:皇帝责令周国公、周益安滚回府中思过,五日后等候发落。
一个教子不严、一个对平南王千里追踪,先前又一度意图与皇子、权臣结亲,这样的人,最让帝王厌恶、忌惮。
皇帝该当即发落,却要拖延五日之久。
这结果在薇珑意料之中,但真的成了事实,终究有些意难平。
到底是谁出手,压下了皇帝的火气?
薇珑去问父亲,父亲不让她再为这件事耗神。这当口,不好命人传信或传话给唐修衡。她别无他法,只得耐着性子等待。
·
当晚,唐修衡再次登门,到莳玉居见黎兆先。
黎兆先坐在太师椅上,望着唐修衡缓步而入。
唐修衡从阿魏手里接过礼盒,交给吴槐,继而对黎兆先躬身行礼。
黎兆先笑着请他落座。
唐修衡从吴槐手里接过茶,客气地一笑,转头对黎兆先道:“下衙前出了点事情,耽搁了一阵,便来的晚了些。”
相似小说推荐
-
嗜睡王妃爱使毒 (殇逝夜) 陌上香坊小说网VIP2016.01.15正文完结一朝穿越,灵魂替换,她成了已逝的沐家三小姐。她是前朝沐三小姐,他是当朝...
-
古代丫鬟守则 (墨染白苏) 2017-06-09完结穿越到重生之后又丧命的丫鬟身上,苏夏的行事准则是不挑事儿不闹事儿,安分守己的服侍大boss,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