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丝未恼反倒坦然笑之:“聊得过热,竟没注意到你来了,实属不该。”
有着帷幕遮挡他自然是看不见我嘴角的笑意,这样的开端,很好:“无事。”
“我刚看三三两两的都往着那头去,不如我们也去瞧瞧吧?”他折开扇子,很是绅士得过问了下我的意见。
玩心甚重的我此番也都做的紧着规矩,细声细气和他交谈。
走过桃花林,听他抚过琴,做过诗,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他的善解人意,博学多才。
我暗暗赞叹,曹氏难得好心,做的这桩媒确实不错。
“吉香,晚点等我上车了,你再把这块帕子给她。”前几日及笄所用的绢帕我是怎么也没料到能这么快就送人。
一切就像一场梦境般美得不真实。
“茜娘,你看什么呢?”二嫂拉过我,不准我再牵起帘幕。
我贼笑的低语:“再看会儿我的未来夫婿不行吗?”
“真是不知羞,人家姑娘都是躲还来不及,就你最是跳脱。”二嫂点过我的鼻子,却是不再阻止我掀起帘幕。
只刚一下没看见的正是吉香把我帕子给他的情形,如今我再看时,他手上好似又多了一块不是我的帕子。我心里未曾计较,只当是男子自己的方巾。
马车咕噜咕噜的转动了,我才放下帘幕依依惜别。
仇家公子很是默契的朝我车窗口挥挥手,我眼底甜蜜一笑尽落在二嫂眼泪。
“真是有了夫君,忘了嫂嫂。”
我嘿嘿一笑,将脑袋枕在二嫂的腿上:“才不会呢,二嫂和我一同患难,茜娘感激还来不及呢。”
“仇家公子离去便是要回家下定,估摸着你们也就是年底的事了。”
一时间沉默无语,感伤的氛围回荡在我和二嫂之间。
“你也是大姑娘了,有些规矩,二嫂我交的也是不尽然。昨日,你大嫂特地来和我说声,要把你接回洛阳发嫁呢。”二嫂的指尖微凉,划过我脸上的伤疤,满是心疼道:“还好是个不错的公子哥,未曾介意。你也真是的,姑娘家的面容都是最要紧美的,你还偏偏往丑里头整,可是给人家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呢。”
二嫂不提还好,一提就戳到了我的伤心处:“我也没想到大嫂真能给我寻得如此良婿。谁不想给别人留下最美的第一印象呢。”
“你大嫂本心不坏。我虽不似你那般伶俐,但是时日久了,身边人还是知道的。”
我转过脸正对着二嫂:“我要是能如二嫂一般,一辈子这副心境,那也是幸福的。”
她双眼望着前方,淡淡的说过一句:“我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忽而又想到些什么似得,有些紧张凑到我耳边说:“崔家少爷也曾托了人给你送东西,你可收到了?”
自从前年得知他未能中举,在家更是发奋读书后,崔家的其他音信再无可知,我木然的摇摇头答:“未曾。”
“既然决定如此,就断了和崔家少爷的联系了吧,纠纠缠缠对姑娘家名声也是不好的。”二嫂眼过我腰间,必是明白我已将帕子给了人。
“嗯,如果真有东西送来,麻烦二嫂帮我推了吧。”其实对籍郎,我不是没有感情,但是那种炽热的爱,我要不起,也给不起。再者,如今大房得势,无论是为了二嫂还是桂林,我都不能去夺人手里的肉。
“近日我和你大嫂攀谈,才知,娟娘嫁入姜家过得也不甚顺心,屡屡碰壁。同为一衣带水的关系都不能过的好,你若是以后进了仇家,万事最要小心为上。”
“茜娘省的。”我故意做那高门贵女受教的姿态以逗她一笑,宽慰烦心。
二嫂自来是最吃这一套的,舒展眉头,点了点我的额头咂嘴道:“以你的古灵精怪,定是只有让别人吃哑巴亏的时候。我这份心,多半是白操了。”
我环抱着二嫂,咯咯笑回话:“原道茜娘在二嫂心中这般聪明呢。”
“哎,我瞧着仇家少爷虽好,但是比起崔家少爷,到底还是差了一些。”二嫂没由来的叹气,让我也打不上话。
有些人,注定了是下雨天撑把伞躲雨的过客,而我心中还有要是要做,断不能被这儿女情长牵伴左右。
第六十一章 再回洛阳
再有半日我就该到达洛阳城内了,回顾此次踏过的路,都被雨刷洗的一丝痕迹都未能留下。
桂林从那日和我拌嘴后再未出现,我虽是有心如此做,但是到底在自己成婚前不能见着她和王元宝不免让喜气的高度多少有些落差。
“此次离去,怕是再难回青州了。”我倚着车门,满是惆怅得吐了一嘴。
不料吉香竟然在外头守着:“小姐,若是想去自然还是有法子的。”
我不愿将心事说与她听,她肚中的花花肠子,岂是我能明白的:“那时候我屋里有个月牙儿,不知道她可还在府内?”
“小姐倒是好记性,那丫头如今跟了诠爷正在长安叔府内呢。此次听说小姐要回洛阳,诠爷也带着她一块回国公府了。”吉香并未动帘半分,在外头规规矩矩的跪着回话。
“你如今谦顺的样子,我希望是衷心的。以往的事,我多少都有些淡忘了,你也别约束着了。”道完,我自个儿轻笑了一声,如果可以,我真想撕开她的面皮下看清楚她到底是怎么样的,奈何,她做事总是滴水不漏,如今又攀得高枝,总是拉拢了比得罪了好。
“自然是衷心的。”吉香回答的巧妙,这衷心到底是对何人,只有她自己知道了吧。
我摇动了手腕上的银铃,捋过自己的鬓角。出发前,我特意到忘尘谷寻谦德大哥,小厮只给我一个银镯说是他们那的风俗叫我好生收着。
最后却是连谦德大哥的面都不曾见到。不过看着院内精心打理过的蔷薇,他应当是过得不错,也不知他所说的托命之人乃是什么样的人物。
刚进城门,一道道此起彼伏叫卖声不绝于耳。若论繁华,青州远不及洛阳,那高楼瓦墙,此起彼伏的亭台楼阁,接二连三的顽童奔跑在街头嬉笑着。
我想起青州张二麻子家的小虎头,不知道今日见不着我去可会又哭鼻子,还有那赵三娘家的小丫头初夏,可是又会追着小虎头闹……原来我在青州的这些年,虽没有锦衣玉食,但有着这些邻里邻居的关心难道幸福。
正想放下窗幕时瞧见那个老伯依旧在那里卖着馄饨,十年了,已由原来硬挺的身板变成如今的佝偻样,只他那形单影只的身旁多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他累时,她给他
摸脸扶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愿仇家公子是值得我托付终身的人。
“小姐可是肚子饿了?”吉香见我两眼望着馄饨摊位,喃喃自语,不解的问道。
我拿过身边的白纱帷幕,吩咐停车:“我瞧那家馄饨的味道十里飘香,肚子叫的厉害,你去问下大夫人,她若是不吃,只管让她先走吧。”
吉香诺下声,不着急去前头相告,反倒记得先扶我下车:“小姐,仔细些。”
既如此,我便搭着她的手,缓缓而至:“你倒是和十年前极不一样了呢。”
她慢道:“总是要对小姐更好些的。”
我满意得挥挥手:“去吧。”
曹氏自然是不可能吃路边摊的,打发了一个随行的嬷嬷吩咐了几句就带着两辆马车一咕噜走了。
“小姐,我们等会儿是要走回去吗?”
我选坐了一个靠街边比较远的位置,点了一碗馄饨,三个包子。吉香和嬷嬷站立在我身后多有些怪异,我便吩咐了她们分别取采买些东西。
毕竟我看曹氏的架势,往后我就是要在闺阁中绣嫁妆的,想再出门遥遥无期。留下的嬷嬷看着大大方方,光明磊落,只是那一身朴实的衣裳透露着家中的寒酸。
我取过腰间的钱袋,给了吉香十两,让她买些时新的礼品,准备一会儿回府送人,而我给了嬷嬷五两,就采买些卷线。当然我给嬷嬷钱,是等了吉香走了才给的。
“小姐,怕是多了。”嬷嬷为人老实,半分没想着吞下我这个小丫头的钱财。
我不甚在意,拿着包子啃了两口道:“多下来的,是给你的赏钱,你只管给我寻些线密牢固些的。我女工不好,老是容易断线。”
“诶,那小姐你在这慢些吃。”嬷嬷道完便匆忙远去。
“老爷,给我一碗馄饨,两个馒头。”
一阵熟悉的声音震动着我的耳膜,我的心不知道为何,波动的特别厉害。
“小姐的倩影,看着可是熟悉。”
我故意将白纱拉得低一些,嗲着喉咙回到:“不知公子说的是何人?”
“恩,多是在下思念过多看走了眼。”
我深深地叹一口气,还好没叫籍郎听出我的声音,不然定又是一番纠缠。
为了躲避他的目光,我特意又往里头做了一点,狼吞虎咽的把东西都吃了干净。
“小姐吃东西的样子可是和在下认识的那位姑娘极为相像。”他伴笑的嘴脸,目光紧盯着我桌地下的馄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