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味道确实不错,虽比不得你当年制作的雪针,在毛尖中却也算得不多见的珍品了。”江阁老见状也没再纠缠那个话头,而是直接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这才开口道,萧楠笑了一笑,没有说话。
“萧娘子,我今个儿刚到就来到你家窜门,一则确实是来看老朋友,二则是想和你商量点正事。”江阁老喝干了一杯茶,待萧楠帮自己斟第二杯的时候,他神色一整,略带着几分认真的开口道了一句。
“阁老但说无妨。”萧楠端起自己面前的茶杯,轻抿了一口,随后一脸惊讶的朝他望了过去。
“萧教授,你选择现在这样的生活大概是前世已经厌倦了名利场上的一切,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不过咱们既然有缘来到了这方世界,若一点痕都不留下,未免无趣,所以,咱们联手做点事如何?”江阁老静静的看着她开口道。
“阁老,你在这方世界留下的痕迹已经够多了,精盐,酒精,棉花,纱布,这方世界已经因你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还想做点啥?”萧楠一脸愕然的看着他。
“这些都是一时的,等咱们死了,新上位的帝王又没那么英明,再加上企图一力打压寒门子弟和愚弄百姓的门阀世家的推波助澜,现在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好局面很快就会恢复原样,以你对历史和人性的了解,应该知道我的话并非什么杞人忧天之言。”
“真正能改变一个时代思维和进程的是知识和观念,只有全国上下所有人的认知观发生了改变,良好的社会制度和律法才能一步步完善发展下去,我的意思是咱样联手办一个书院如何?”江阁老摇了遥头,洞透世情的睿智双眸中浮出一末淡淡的无奈和讥嘲,随后话锋一转,略带着几分恳求之色的看着萧楠开口。
“阁老,听你一席话,我忽然感到颇有些汗颜,说来萧楠一直是个自我又自私的人,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都是,我大多时候都只顾管自己,也就是常言说的自扫门前雪,至于济达天下这样的念头,几乎从来没有过……”萧楠听得怔住了,沉默了半晌之后,才缓缓吐出这么一句。
“萧娘子,你实在是太谦虚了,或者说,你自己似乎不太了解自己,若你真只顾自扫门前雪,当今官家是怎么培养出来的?还有当年的燕云之乱,你若真只顾自扫门前雪,又怎会选择在那个时候跑到燕云去?还有那本史鉴,那本书的内容,以萧娘子的智慧,难道看不出这样的书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给整个家族带来灭门之祸,可你仍义无反顾的写了出来,交给了官家……”江阁老一脸不赞同的开口。
“你,阁老,你别夸我了,再这么夸,我都要无地自容了,不过关于合办书院的事,我同意。”萧楠苦笑了一声,当年不管是救赵祯还是去燕云,都只能算她的一已私念,绝非什么济世忧民的情怀,但这些事不好和江阁老解释,倒是他提议办书院这事,萧楠听得颇为意动。
第三百九十七章、青羲书院(中)
说到底,萧楠骨子里一直是个很纯粹的文人,即便当年她在考古领域向来以冷酷彪悍称著,面对各种挡路的障碍都会毫不犹豫的出手清除,但这都改变不了她骨子里文人的情怀和本质,无论她萧大教授的名字在当年的领域中有多么冷酷彪悍,有一点却从未改变过。
那便是她从不会去打压和对付真正有才华的人,她也从不吝啬提携真正有才华有潜力的年轻人,一个纯粹的文人性格可能有各种毛病,但有一样,他们决不会嫉妒贤能,不会吝啬传授知识,真正能让他们另眼相待的不是权力地位,唯有才华与专注……
萧楠上辈子的梦想除了想努力打造一个让自己觉得温暖宁静的家园之外,最想做的事就是安安静静的做一个一心一意钻研学术、传授知识的纯粹学者、导师,只是,身处那个物流横流的时代,纯粹这两个字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奢侈的存在。
“呵呵,我就知道你不会拒绝我的提议。”江阁老对此显然没有多少意外,闻声只呵呵笑了一笑,一脸了然的接口.
“你这么了解我?”萧楠见状不由微微扬了扬眉。
“当然,我或许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江阁老笑答。
“那个,阁老大人,我记得当年咱们好像没那么熟吧?”萧楠听得嘴角抽搐,江阁老却低头垂目喝起茶来,没有回答她这个问题,以他现在的年纪身分和立场,自然不会告诉萧楠,当年,萧楠一直是他心中的女神,关于萧楠的点点滴滴,他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得十分清楚。
“阁老,咱们既然要开书院,关于书院的选址和院名等问题,想必阁老心中已有腹稿,却不知阁老意属何处?”好在萧楠也不是什么八卦好奇之人,并未一直纠缠这个话题,她喝了两口茶,话锋一转,就转到了正题上。
“依我之见,院址就用你们村和桑榆村之间的那个私塾原址好了,一来这里是你生长的地方,二则这里远离外面的嚣喧,周围的环境也足够好,三么,这地盘也足够大,只要将桑榆村和江家村两村之间的那片山头和荒地买下来打通,足有上千亩的地盘。”
“上千亩的土地,建多大的书院,都没问题,至于书院名,就以你的别名青羲命名吧,青羲书院。”江阁老伸手摩挲着自己的下巴,微微沉吟了片刻,这才接口道。
“院址选在这里我倒是没什么意见,正如你所说,将桑榆村和江家村之间那片荒地和山头打通连接进来,建一个书院确实绰绰有余,但用我的别名为书院命名,这不太合适罢?”萧楠偏头想了想,对院址没什么意见,却不太赞同用自己的别名为书院命名,这也太那啥了些。
“有什么不合适?你那本史鉴一出,青羲居士的大名天下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用你的别名来命名书院再合适不过,最重要的是,青羲书院这个名字听上去既朗朗上口又有意境,与其去瞎琢磨新名,还不如就地取材。”江阁老撇了撇嘴,一脸不以为然的道。
萧楠听得面皮抽搐,一时却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话反驳,她倒是想说,论名气,这青羲居士怎么着也比不得你江阁老吧,问题是江阁老名气虽大,却没有什么别号,世人称他多以官职或阁老相称,总不能因为他名气大就把书院命名为佐郎书院或者阁老书院……
“既然你没意见那这事就这么定了,不过要开一个书院,单凭咱们的财力估计不够,这样,我这两日便给官家写信,让他给咱们拨一笔款下来,再赐块扁,有了官家的御赐扁牌,等到咱们资金不足想筹款也比较方便。”眼见萧楠不再吭声,江阁老又接着往下道。
“我没什么意见,一切就按阁老所说的办吧,这两日我便去找两村的村长,和他们商量把这两地相连的山头买下来。”萧楠对此没什么意见,既然决定要开书院,有些现成的资源不用白不用,有了当今官家的赐扁,可以帮着挡下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琐碎。
一壶茶喝尽之后,时间就差不多要到吃午饭的时间了,眼见饭点将至,萧楠自是要留客吃饭,而江阁老显然没把萧楠当成外人,她一开口,此老便顺水推舟的留了下来,因家里有了客人,萧楠又唤来莫嫂,让她多整两个菜。
家里还有萧楠昨日刚猎回来的野味,屋子外面,还有一个被萧楠特意开辟出来的菜园子,菜园里各种时令疏菜都不缺,家里的食材都是现成的,再加上莫嫂的厨艺,没多大会功夫,就整出一桌不俗的饭食,一共七菜一汤。
其中是那道鹌鹑蘑菇汤,特别合江阁老的胃口,此老因年岁不轻之故,平日里吃饭,通常都是一小碗饭,再加一碗汤,今日里多吃了半碗饭不说,汤也多喝了一碗,放下筷子的时候,江阁老一边抚腹,一边感慨:“萧娘子,还是你会生活,远离名利圈,一心一意过自己的小日子,这居住的环境就不说了,但说你家这厨娘的手艺,也是一等一的好,还有这食材,都是新鲜采摘……”
“江老若是喜欢,日后常过来吃就是,反正咱们现在是邻居,你过来也走不了几步路。”萧楠笑道。
“那就这么说定啦,我来贵村定居一共只带了两个人,一个是老胡,另一个则是老胡前些年收的一个义孙,老胡泡茶酿酒的手艺都是一等一的好,可这做饭实在不一般,他那义孙倒是会做饭,可水平怎么着都没法和你家厨娘相提并论。”江阁老正等着她这句话,闻声立即打蛇随棍上。
“当然,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江老想来的时候随时可以过来。”萧楠有些惊讶江阁老此次来江家村养老定居,居然只带了两个人,不过这是人家的私人,她自不会八卦多问,至于吃饭,他们平日里也是这么吃的,就算江阁老真的天天来吃,也不过是多添一副碗筷的事,以萧楠的心性,对于自己认可的朋友,自不会在意这点小事。
第三百九十八章、青羲书院(下)
吃过午饭,江阁老在萧楠家小坐了片刻就回去了,他每日吃过午饭之后,要睡个午觉,在朝堂坐班的时候这个习惯都没改变,现在辞官了,自然更不会委屈自己,萧楠将他送出门之后,略一沉吟,就转身去了村里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