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小岛有人家 (柯小乐)


  长青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张小花老是想一出是一出,啥事也不跟他商量个。
  “前些日子,咱们在菜市口遇到了那对姓高的老夫妻,记得吗?他们儿子都去参加会试了,我就开始琢磨,咱屯里不能这么下去,虎子他们都是顶聪明的娃子,不能耽误了。”
  长青想了想,他没念过啥书,只跟着里正学过一些字,后来也没多在意,没读那些书在野猪岛也没啥问题,反倒如果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穷酸秀才,估计早就饿死了。
  “你想让他们都当秀才啊?”
  长青有点觉着不靠谱,秀才哪里是这么容易当的?都说十年寒窗,可不是张小花一时兴起就能闹腾出几个秀才。
  “?悖〉鄙缎悴牛 ?p>  张小花对秀才不感冒,要是能高中上榜,鱼跃龙门,那算好事,但能有多少人当上官呢?多数读书人一辈子碌碌无为,郁郁而终,可以说是那些八股文腐朽的书耽搁了他们,让他们成了只知道之乎者也的摇头书生。
  “我是觉着小娃子们不能目不识丁,总不能一辈子都当野小子吧?不要他们懂诗词,但是要识字懂礼,你瞧里正,他读过书就是不一样,在咱们屯里就是德高望重,因为他知理,读了书也能分辨好歹,庆叔他儿子大生,现在跟人混着日子,做些伤天害理的事,就是因为没人教他个是非啊。”
  大生只算是个异类,野猪岛多数人都勤勤恳恳,但是小娃子们打小得受到熏陶。
  “你是想买些书给他们念吧?”
  长青和张小花到了五陵镇卖文房四宝古玩物件的那一块,这一条街上多是文人出没,旁边有不少人摆着书摊,张小花和长青有点格格不入,一人牵着一娃子,像是乡下两口子遛错了地儿。
  “不想远的,起码让他们识识字也不错。”
  张小花跟长青可解释不通啥叫作文化知识改变命运,读书能致富啥的这些空理论,只能一步步来。首先在书摊上挑旧书,他们钱不多,得节俭些花,旧书和新书不都是一个玩意?
  书摊上有不少老秀才,他们穿着青长衫,所以身份摆在那儿,一看就知道,他们肯定日子难熬,把以前读的书拿出来卖了,读书人一般把书看得跟命似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就是他们的媳妇他们的财富。
  书摊上多数都是一些晦涩难懂的诗经儒文,张小花看得头晕目眩,她都看不懂,何况给小娃子读了。
  “三字经,有三字经没?百家姓也成。”
  这都是认字最基础的书,张小花在每个摊上收一本,很快就有一摞,十几二十本也够娃子们用的了。
  长青没带扁担篓子啥的,就用手抱着,他瞅了瞅书页写着《增广贤文》,这书他熟悉,他识字的时候就是跟里正叔读《增广》,里头是一些绯句俗语,主要是教做人的道理,读起来很顺溜,长青现在一口气都能念一大段。
  “花妞,这是给你的!”
  张小花给了一本书给花妞,花妞接过来,立刻傻乎乎地笑起来,这是本《诗经》,张小花听她念过关关雎鸠,知道她在学诗经,只是里正家也没书,她没学全。
  “谢谢小花婶。”花妞抱着书跟抱着宝贝玩具疙瘩似的。
  “小花婶,那我呢?”虎子急了,连忙问道。
  “少不了你!这支笔给你的。”
  虎子领到的是羊毫笔,别小看一支笔对小娃子们的吸引,它可以说是承载了小娃子对读书两个字的所有幻想。
  张小花又去买了一些文房四宝,这些玩意就贵了,一方砚台居然要一两银子,所以张小花直接舍弃了,在野猪岛自个儿削块石头也能做砚台,所以就买了一些稍微便宜点的笔墨纸,说是便宜,已经花光了她今儿的收入。
  “真是烧钱的玩意。”
  张小花算是明白了,为啥读书能把庄户人读穷。她前几天看到里正用烧了木棍,在地上的石板上写写画画,教花妞认字,这也是个不错的法子。
  好在除了纸墨,书和笔啥的不容易坏,能用好多年,张小花准备把书分给小娃子,至于纸墨只能用奖惩制度,学的好的人才能得到奖励,不然张小花可供不起。
  “行了,长青,咱们打道回府!”
  张小花带着满满的收获,领着娃子去菜市口会合。顺道去了一趟“沁园春”,准备去拜访一下程四爷,不过梨园的大门都关了,估摸是已经去参加梨会了。
  “长青,你念念书呗,就是里正叔教你的。”
  张小花他们坐在牛车爬犁上,开始对长青起哄。
  “有啥好念的?”长青有点不好意思,当着这么多人面呢。
  “嘿,给娃子们带个榜样啊!虎子你瞧好,你长青叔能打野猪,都是因为念了书哩!”张小花开始瞎掰。
  长青闹不过他们,开始吟诗一样念了起来;“昔日贤文,诲汝谆谆。集运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秋日官道上,传来朗朗书声,颇有些文人隐士的意味,张小花听得入迷,好像是很久以前,冬日的午后,伏在外婆的膝盖上,听她用方言念的《增广》。
  ps:增广是本不错的老书,是小乐小时候,外婆教我念的,时隔多年,依然能让我静下心来的书,大家有兴趣可以读一读。文里面老提到外婆大家不要嫌弃,因为基本上都是小乐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会有感触和怀念……

  ☆、第四十一章 办私塾

  回屯里的时候,月上树梢,银光乍泄。
  张小花和长青一人搬了条凳子,坐在院子里一边赏月,一边吃着月饼唠嗑,悠闲得很。
  “明儿得去里正家一趟,跟他商量小娃子们念书的事。”张小花喝了口黑加仑酒,夜风微凉,舒心惬意。
  “这么多娃子,光有书不成,屯里的大人都不太识字,你是叫里正叔教他们吧?”
  “嘿,你还挺聪明,一猜就就中,里正也一把年纪了,教教小娃子正好,外头书院里的先生不都是些老头儿嘛。”
  “你对小娃子倒挺上心。”长青闷闷地说道,“咱家又没小娃子……”
  张小花一噎,支支吾吾转移话题:“咳咳,长青,你说咱家盖不了新屋子,总能先打口井吧,我瞅你每天挑水挺费事的。”
  长青严肃地说道:“反正离得又不远,不过要是能有口井,是省心很多,你说咱家院子里种上菜之后,天天得浇水吧。这是件正事,这样吧,我明儿去嚷嚷,看有哪几家有空,过两天就开始打井。”
  “我就这么一说,也不用这么着急。”
  主要是张小花想在井上装个压水机,这种东西在乡下地方很常见,几乎每户人家的井口都有,就是利用水压的原理,能把水送上来,不过一般要用一瓢水做引,小娃子到了别人家,都喜欢折腾这玩意。
  不过在野猪岛,张小花还没看到谁家有这东西,估计得去铁铺专门打一个。菜园子里一旦种上菜,就急缺水了,所以张小花觉得先打口也不赖,以后再安一个压水机。
  “小花,你绝不觉得咱们院子里少了点什么?”长青两眼精光熠熠地看着张小花,弄得她有点别扭。
  “缺啥?”
  “你不觉得咱们家冷清了点么?别人都拖家带口的,咱们是不是也……”长青咕哝道,“里正他儿子和我同年,花妞都能到处乱跑了……”
  张小花听得脸红心跳,谁说乡下人淳朴厚道来着?咋成天琢磨这些不正经的?长青这些日子都暗示好几次了,被张小花搪塞过去。
  “对了,咱们忘了大事了!”张小花赶紧转移话题。
  “啥事?”长青见她紧张兮兮的。
  “咱们不是月饼做了庆叔他们家的份嘛,这还没送过去呢!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大生的消息,老话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估摸庆婶子今儿应景,怕是要伤心很久了,咱们去看看他们二老。”
  长青一拍大腿,直懊丧:“是啊,咋把这事忘了!小花,我看咱们还得去找找大生,看他愿不愿意回来,跟他说说。”
  “要愿意回这穷沟沟,早就回来了,找他没用!你就是用刀架在他脖子上,他还不能再跑?腿长他身上,看是看不住的。”
  张小花用篮子盛了一叠月饼,拎着就急匆匆往老猎人家走,也不知道这个时候他们睡觉没有。好在还及时,庆叔老俩口也在院子里唠嗑呢,话题围绕的是养了几只野牲口,估计二老都刻意不提他们儿子的事。
  “庆叔,婶子,还没睡呢?”
  张小花推开院子的篱笆门,大声打着招呼。
  “?眩?』uで喟。?忝钦?戳耍空夤?诘模?Σ淮?谧愿龆?豪铮俊?p>  “?悖?依锞?z,大眼瞪小眼的,遛弯遛到这儿来了,对了,我拿了一些月饼,自个儿做的,给您二老尝尝。”
  庆婶子接过来,高兴地说道:“来就来,还提个重篮子干啥,正好,我和你庆叔也没啥事做,正没趣呢。”
  “快来坐!”
  老猎人也让出一条板凳来,自个儿从里屋搬出一条长凳来,翘着二郎腿开始唠嗑。
  “庆叔,前两天送的那坛酒喝完了没?”长青前些天抱了坛黑加仑酒送给老猎人,当时他抱着坛子爱不释手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