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崽四处看了看,十分茫然,尝试了几十次之后,终于用前腿把自己支撑起来了,后腿站立之后,它终于成功了,站在原地“哟哟”欢庆,颤颤巍巍的梅花鹿崽走动几步,每走一步张小花都觉得它会摔倒似的,又心疼又紧张。
梅花鹿崽喝到奶之后,双腿有了力气,已经走得很稳当了,张小花他们才放心了,这只鹿崽虽然小了点儿,但是意志力强。鹿崽学走很快,不到一盏茶,它就能跑能蹦了。
“妥了!”老猎人擦了擦额角的汗说道,“以后还是要把鹿分开养,不能混在一起了,尤其是怀孕的母鹿,要保护好!”
老猎人总结一下教训,和张小花慢慢靠近梅花鹿崽的兽栏。
“哟哟!”
梅花鹿崽看见张小花,迈着小步子走过来,脑袋伸出来闻她,张小花把手伸过去,梅花鹿崽嗅着小鼻子,跟找奶似的,然后用柔软的小舌头舔张小花的手,麻麻痒痒,又湿漉漉的,张小花摸了摸它的脑袋。
“梅花鹿是山林之精,就算是在饥荒的时候,不到万不得已,很少有人打梅花鹿吃,除了那些有钱人家才会图新鲜。”
老猎人跟张小花闲聊着,他也伸手过去想摸梅花鹿崽,可是还没碰到,就被小鹿崽躲开了,退后几步警惕地看着他。
老猎人无奈地骂道:“这个小没良心的,你娘都是我给它吃草刷毛,为啥就认小花不认我呢?”
张小花哈哈大笑,老猎人这是吃醋呢,张小花以前可没这特异功能,她还遭狗咬呢!不知怎么来了这个世界,就跟啥玩意都亲,张小花把这个属性归功于自己身上的异香。
俩人在新建的兽栏四处逛,张小花看着结实又宽敞干净的兽栏,都是大家一起出力的功劳,现在老猎人为首的饲养队,不仅要放鹿,还要在打扫兽栏啥的,在兽栏里铺干草麦秸和晒干的野草保持干爽,兽栏里头味道比较淡。
“这里是你要的鸡圈鸭圈,只差茅草盖顶了,小花,要真买了小鸡崽啥的,放这儿可不太安全,黄大仙是进不来了,但是山老鼠会进来偷鸡崽,黄大仙好歹是逮一只吃一只,这老鼠它吃得不多,但是咬死一片,咱们得提前想个法子啊!”
张小花考虑着,这山上老鼠防不住,总不能让人彻夜不睡守着,有啥可以防住呢?
“是个难题,要不咱养几只猫?”
“猫啊,除了粮仓养家猫,少有人家会养,浪费粮食……咱们去哪里弄猫?而且猫也搞不好吃鸡崽呢!”
“有了,你等着,我回去一趟!”
张小花赶回家,从屋里跑到屋外,又从屋外跑回屋里,瞎转了老半天,长青的脑壳都被她搞晕了。
“找啥呢?丢钱了?晃来晃去的也不嫌累……”
“你看见了黑眉蛇么?”
张小花在黑眉蛇常住的地方寻了老半天,都不见踪影,这条蛇在家也有许久不见了,张小花平时没管它,怎的突然要找它了却不见了呢?
张小花本是不太喜欢蛇的,那冰凉凉的身体,看起来又恐怖,不过这条黑眉蛇性子温顺得不像蛇,甚至有时候会跟在她屁股后边跑,张小花才接受它常住自己家,能吃掉不少老鼠,至少她家周围,连黄鼠狼都不敢来偷鸡了!
“冬眠了呗,我前些天看见它窝杂房的粮仓里头,你找它干啥?炖了吃?”
张小花懒得跟他扯,跑到粮仓里,果然黑眉蛇正盘在粮仓里头呼呼大睡,被张小花戳醒时迷迷糊糊的,张小花拎着就往兽栏那边去了。
老猎人见张小花提了条蛇,嘴角抽搐了几下,这大姑娘家家的,啥也不怕,连蛇都敢捉,真是不知道说她啥好。
“庆叔!你看这个靠谱不?”
“呃……抓老鼠是靠谱,一条黑眉蛇一晚能才好几只老鼠,这家伙个头这么大,咋养得这么肥呢?不过它不会也吃鸡崽吧?”
张小花拍着胸脯说道:“不会,它就是养我家里头守鸡笼的,都快能跟鸡玩到一块了,这还是冬天瘦了些,到夏天跟粉条子一样圆咕噜的。”
黑眉蛇盯了张小花一眼,好似听到她在讲坏话一般。
“你才圆咕噜。”(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三章 果酒上贡
在野猪岛熙熙攘攘建兽栏开垦荒地中,终于迎来了春风。
猫冬猫冬,一到冬天,乡下的男人女人都没啥可做,多数都猫在被褥里头,不过野猪岛这个冬天没几个人猫着,赶在布谷鸟叫之前,终于是把开出了几十亩地,建了五排兽栏,每排有十个圈,因为是用石头打的地基,结实得很,一段时间之内根本不会损坏。
长青在家算了一个早上,废了好几张纸,才终于把账给理清了。
“公中去年一共赚了一千七百八十五两,主要是卖药材,果酒,山珍……可是买船买牛啥的,就花了一千多两,再每家发些红利,现在就余十几两了,咱们私房钱也不过十来两银子了,你哪来的钱去收鸡崽子?”
长青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是个好管家先生,张小花开始还觉着离年入千两的大户不远了,结果一算花得七七八八了,兜里还是没啥存货啊。
“不怕,赊账我也赊回来!”
收拾好账本,张小花越觉得当家才知道柴米油盐贵啊,连长青废的纸她都觉得肉疼了,这可不成,跟长青待久了染上了他这抠门的坏毛病。
张小花把钱袋里的银子拿过来掂量了一下,揣进长青怀里出了门。和张小花一齐的,还有武老头的女儿珠瑛,张小花知道,她这年纪整天在野猪岛也无所事事,闷得慌,她是大家闺秀,跟屯里女人聊不到一块,便也跟着出来散心。
天朗气清,暖风徐徐。
海边风还是挺大的,张小花看见虎子他们一帮小娃,自个儿捡了枝桠,用纸糊了一个风筝,在沙滩上跑来跑去。
一路上菜畦里头已经开始有人播种了,种了不少菜,只待第一场春雨,就可以种庄稼。
从渡口上轮船,张小花觉着气象大不同啊,以前的野猪岛叫荒岛旮旯,现在的人才算安居乐业。光说这大船,还有甲板平整,船舱宽敞,鱼把头现在不出海就守着渡口,他是掌舵的,还有年轻人打下手。
“张叔,我家里鱼快吃完了,你啥时候组织出海啊?”
“想吃鱼?这时节可不需要出海了,等你回来,我带你去捕!”
“不出海难不成在岸上捡?”张小花调笑道。
鱼把头眉毛一竖,精神起来说道:“你说对了!回头你就知道了!”
张小花不信,合着鱼从海里跳起来,跳到你家锅里?可太荒唐了。长青冲她挤眉弄眼,就是不说,搞得神秘兮兮的。
过了渡,张小花还是坐牛车去清河县城,以前高老伯的牛车专门跑道的,现在他儿子出人头地,考上了秀才,他也就不需要来拉活了,主要是怕给儿子丢面,没了高老伯,自然有别的牛车,一路颠簸到县城了。
张小花最先踏足庆丰楼,长青才知道张小花为啥敢拿着十几两来进货,原来是来收银子的!
“哟,长青兄弟,小花妹子!”
掌柜贾廉正在柜台后边,一见是张小花夫妇,热情得很,张小花估摸他生意做的红火,与他笑脸是离不开的,不管对老对少,穷富贵贱,他都是礼貌有加,所以清河县不大,他这庆丰楼却赚得盆满钵满。
“贾掌柜,生意兴隆啊!”
长青拱手道,礼多人不怪嘛。
“借您吉言了!”贾掌柜掏出一本账来说道,“小花妹子可有一段时间没来了,连送货都是别人,这回是来收账的吧?我都把银子准备好咯,你们看看,都写得明明白白的,是不是这个数。”
其实也没啥好看的,一个月只供应一坛果酒,加上后来陆陆续续卖给他一些菇子山货,一共两百四十多两,长青的钱袋一下子就沉甸甸了。
珠瑛在后头伸了伸脖子,瞧见一大袋银子,不由有些惊讶。
她原本以为野猪岛吃穿用度都差得很,尽管最近打打闹闹的张罗赚钱的营生,那她也没当回事,毕竟野猪岛的人穷嗖嗖的。
可不曾想,张小花随便一收账,就是两百多两!听他们说,还是因为张小花只限量提供,没当大买卖来做。
别小看了两百多两,武老头不是经商的,也不看重钱财,可她从小也不缺,每月有例钱,小时候一二两当零花钱,长大了也就五两而已,主要是她没啥可花钱的地方,不就买些钗子胭脂这等女儿家的玩意?
珠瑛是万万没想到,在庆丰楼寄卖果酒,顺带卖些山里的干货,这才两个多月就有两百多两!关键这还是冰山一角,包括老药子挖到了药材,卖给县里的药铺,都贵得惊人!
“小花,这果酒这么赚钱?”珠瑛小声地问道。
张小花眨巴着眼睛回答:“关键是东西好啊,现在许多人都大老远跑到清河县来,就为的庆丰楼的一壶果酒呢。”
“小花妹子,这银子也沉,我看还是我给你们换成银票得了。”
“好咧!”
贾廉一边打开最里头的抽屉锁,数着银子,嘴里还不停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