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花拉着珠瑛躲到一旁,远远望去,是两匹快马,前面一个是位武官,速度明显比后边那个穿青袍的快,张小花认识这个穿青衫的,正是高老伯家那位考上秀才的儿子高邑,高邑也恰好看见了张小花,拉起缰绳在张小花这边停了下来。
“高秀才,你做什么?咱们时间紧得很,早日回去复命。”
武官催促着高邑,不过语气上还挺客气。
“廖百户莫急,容我跟朋友打声招呼便走!”高邑又朝张小花拱手说道,“恩人,没想到回清河县能碰到你!”
“什么恩人不恩人,说得怪别扭的,叫我名字吧。你们这策马奔腾跟屁股后边有马蜂追似的,有啥急事啊?”
张小花只是帮了高邑的老娘一回,这家人倒是一直记着她了,不光摆酒席邀请她,只是她听到“恩人”两个字就别扭。
“小花嫂子!”高邑也礼貌地朝茹秋兰和珠瑛点头示意,“救人急事,不过不方便细说,待有空了多去我家走动走动!”
“正事要紧,你先去吧!”
粗略地打了个招呼,张小花看他们火急火燎的,也没耽搁他们,高邑和那武官廖百户,又驾着马飞快地走了。
“小花姐,这是什么人?”
一直没有吱声的武珠瑛突然开口问道,她神色有些不自然,捏着帕子生怕被人看出异样。张小花却是个粗性子,没注意到武珠瑛的神色闪烁。
“哦,我和你长青哥以前在集市上帮了个老太,方才是她儿子,还是个秀才呢。”
“秀才?我看他身体健壮行事雷厉风行,可一点都不像是那些斯文有礼的秀才,你瞧他还会骑马呢。”
珠瑛评价说着,张小花也点头,高老伯是个地地道道的泥腿子,高邑没和那些书香门第家的公子一般养成不紧不慢的习惯,反倒性子还挺朴实,身强体壮的,若不是身上穿的青衫,谁也不会觉得他是个正经秀才。
“说得也对,一般秀才身子板孱弱得很,可能跟他出身庄户人有关吧。”
茹秋兰察言观色,瞧着珠瑛突兀地说道:“有才气又没有读书人身上的毛病,是个好郎君呢,谁嫁给她谁就有福咯。”
武珠瑛被敲得不自在,霞飞双颊低声说道:“秋兰姐你盯着我干啥?”
茹秋兰促狭地笑了笑,也不点破,就剩下张小花这个神经大条,丝毫没有察觉不妥,对于男女之事,她一向是稀里糊涂。
待把该办的事办完,张小花准备和长青会合回屯里,与茹秋兰作别。
“可惜没有去梨园一起看戏,蔡九龄可时常提你,他现在可是名角儿了,别人请他唱戏还得单独算出场费,好几百两呢!程四爷也感激你,当初你给他们写一出戏,现在都唱到外地了,他们都常问我你啥时候去梨园逛逛。”
“有空了一定去!”张小花咋舌道,“我还想着屯里有啥喜事,请蔡哥儿去唱两出的。都成名角儿了,我估计请不动他咯!”
“瞧你说的,只要是你开口,他们不要银子也得去啊!”
张小花嬉笑说道:“我可出不起几百两!”
打趣了一会儿,张小花和武珠瑛回到了渡口,长青他们已经快把东西搬完了,屯里还来了不少人帮忙呢,正把一只只鸭笼子搬到渡船上。
“小花,只收了一千只水鸭,还有几千只鸭蛋,你看够了么?”
“差不多吧,这些都只是副业。”张小花把铺子的事情说了,得意地说道,“过几****去一趟金陵!”
长青愣了愣,金陵虽地域只隔百里,对野猪岛的人来说,却好像是遥不可及的,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将铺子开到金陵去。
“我也去!”
张小花嫌弃地说道:“你去干啥?”
“我怕你拿着银子不安全。”长青也咧嘴说道,“不然你以为我怕你丢了咋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六章 清河县的无名茶
离野猪岛百里之遥的金陵城,孙府尹宅院之中。
孙府尹刚批了一半折簿,心神不宁把墨汁都弄到手上了,干脆站起身来从书房出来,正巧孙夫人端着茶盏进来,差点撞上。
“老爷,你这是去哪儿?”
孙夫人单手扶了扶步摇,事实上她连着两日都没有梳头发了,好些半白的发丝垂下来,再看孙夫人脸色,形容憔悴,眉目愁苦,幸好是在自家府中已经半月不出门,否则被外人瞧见这副仪态,恐怕要被嚼舌根的。
“静不下心来,干脆出来走走。”孙府尹帮她把茶端回桌子上,随口问道,“要上贡的东西都献上来了没有?”
“都献上来了,堆在内屋里,我没心绪整理,老爷,我陪你去看看吧。”
孙府尹点头,拐了两个廊角,去了里屋。
里屋里头许多纸封盒子都摆在桌子上,没有收拾,连凳子上都堆着一些纸盒,有的用红丝带裹着,有的用丝绸包着,从外边看,都精致好看,唯独一个普通的酒坛子和几大包黄纸封碍眼,跟普通百姓家用的一般。
“这是谁呈上来的?”孙府尹皱眉看了一眼说道,“清河县,整个江浙府就属清河县最穷酸,现在拿几个纸封子来唬弄我,这要是上贡给皇宫,只怕我都要被他连累!”
孙府尹随意将这些东西扔在一旁,孙夫人倒有心,帮忙整理下。
“再简陋好歹是清河县令下了一番苦心的,你瞅你这老爷子,人家煞费苦心帮你搜罗珍惜玩意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孙府尹冷哼一声说道:“什么煞费苦心,你瞧他是用心的样子么?拿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几坛子酒,几包茶叶,你看看这纸封,说不定还是直接从庄户农家拿的呢!”
张小花要是在这儿,估计得受气不小,野猪岛是没精致的包装,也用不起那些贵重的东西,所以只能简单地用纸封,还是和大嘴嫂连夜剪裁出来的,特地让里正用正楷字写上“野猪岛”三个字标明,也算用心。
当然,比起那些用锦衣玉食的珍品,卖相上那是差了一大截。
“好了好了,大不了不用就是了。”孙夫人劝慰道。
孙府尹挥手让旁边伺候的丫头过来,说道:“把这酒打开,正好方才我没喝茶,解解渴,要是难喝,直接扔去浇花就是了!”
丫鬟快步去厨房拿来酒勺酒壶酒杯,撕开泥封,顿时一股香甜之气扑鼻而来,丫鬟偷偷咽了咽口水,把酒壶打满之后呈给孙府尹和孙夫人。泥封一开,孙府尹就闻到了浓郁的果香和酒香,甘醇浓厚,没有米酒刺鼻。
孙夫人端起一小杯,见酒液是清亮的紫色,觉得神奇,看来是用某种果子酿成的酒,这想法很新奇。孙夫人只抿了一口,发觉酸酸甜甜,酒味不浓,干脆就一饮而尽了,毕竟酒杯也就那么一丁点大。
“酒味和甜酒差不多,生津止渴,挺好喝的。”
孙夫人意外地说道,她是妇道人家不好酒,但是喝一杯果酒却好似不够,回味无穷,又斟上一杯,酒液清亮,入腹却暖烘烘的。
孙府尹刚喝第一口,觉得跟喝果酱差不多,没什么酒味,不过口感顺滑,果子的香甜和酒液的醇香混在一起,即使没喝过他也觉得不难喝。
“这果酒我还是头一回喝,真稀奇。”孙府尹一边喝着一边说道,“要是扔了怪可惜的,留着咱们自家喝吧!”
孙府尹将吴县令的荐书一看,说是用野黑加仑酿造,对身体有益处,妇孺都能饮用,老少皆宜,后边还有一大串功效,孙府尹只当吴县令吹的。实则这荐书是张小花所写,吴县令嫌弃她字丑,誊写了一边。
“看来今年又是那些旧物,苏绣云锦,雨前龙井,牡丹盆植……夫人,你拟个单子吧,其它县都是老一套,干脆照去年的单子上贡好了。”
“还有这茶叶呢?”
孙夫人问道,方才这果酒给了她惊喜,所以对这平淡无奇的茶叶有了一丝期待,每年挑选贡品都是大海捞针,大不了不上贡,留着自家享用便是,在次一些,赏给府里头的仆奴丫鬟都成,总归不会浪费。
“今年****西湖龙井的那家茶园,都已经备好了,你看,光是这黄丝绸铜罐,看起来都贵重,此茶乃天下之首,深得皇宫大臣们的喜爱,最好是不要再变了,何况,这清河县哪里来的茶能跟雨前龙井相比?”
孙府尹实在不想今年又是上贡旧物,皇帝什么珍贵东西没见过?这雨前龙井年年都喝,估计嫔妃们都腻了,只是此茶确实出色,江浙府没其它茶能比得上,肯定是要保留的,至于清河县这无名茶,在龙井面前只会黯然失色。
“也尝尝吧,要是尚可,发给老爷手下的大小官员也不错。”
那丫鬟接过一包茶叶,领了又拿来炉子准备加煮茶,吴县令看到荐书上写着不必用青盐煮,直接用沸水冲泡,也不用洗茶,让丫鬟照做,不一会儿就弄好了。
“嗯?”
按说屋子里全是果酒的味道,茶香再浓郁也会被掩盖,没想到刚冲泡下去,清香四溢,倒不是浓郁,而是明显,就跟黑泥土的白珍珠一般,是掩盖不住的。
孙府尹先闻茶香,忍不住啜了一口,满口生津,咽下去之后,回甘持久,跟吃了糖丝儿似的,又有一丝茶苦中和,极其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