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伙土匪大概知道李家的家底,让人带话说要想老头的命,就拿出两百块银元来赎人,不然就等着给老头收尸。
李家一大家子人可不就慌了神,他们总共也就带出来两百块银元!
有的儿媳妇心里就打了小算盘,觉得不能为了老汉,把一大家子人都掏空了,到时候人出来了,吃甚喝甚?
结果因为这个还闹了矛盾,老大媳妇就趁着人不注意,带着她的私房和最小的孩儿就跑了。
余下的人乱成一锅粥了,也腾不出手来寻她,只能由老大媳妇去,两个儿还是把所有的家底都拿了出来,去救老汉,那土匪倒是说话算话,得了两百块银元,果然把李锁柱老汉给放了,锁柱在土匪那儿就连惊带吓,身上就有些不好,等出来听说了这些破烂事,一口老血就没忍住,一病不起,拖了不上三天就老了。
锁柱没了,锁柱媳妇想起逃跑那天,栓柱要拦锁柱,她却没让人把话说完,结果一家人慌慌张张地被人撵来撵去,这会家不成家,老汉也不在了,一时没想开就上了吊。
老人们都不在了,老大带着大儿去寻媳妇,老二也恨大嫂不懂道理不顾老人,兄弟两个各自分开,那个河东小村肯定是呆不下去,老二带着一家三口,听东平村过来的人说,那南岛鬼兵占了谷堆村住下了,也不敢回自己村,就只好跟着逃荒的人一路往东走,离开了他们这片山区,去到了河东的平原……
那一路走过去,河东平原上的村,十个里就有九个是空的,老二一家人不敢久留,路上啃点草根野菜,一直走啊走,就去了辉山省的锦州。
那锦州倒是没有旱灾,也没被鬼兵占了,还是叫总统管辖的地盘,可是这一路上,从河东河西两省来的灾民太多了,城里城外成群结队的讨吃,就算是灾民们想找个能填肚子的活干,那也是太不容易了,人家东家招一个扛活的,就有几十号人上去争的抢的,有时候因为一个活计打死人的都有,老二一家人本来就是撑着一口气,还想着到了那大地方就能有吃有喝,谁知道到了地方也没好到哪去,这口气就泄了。
老二媳妇有一天回来就跟老二说,她去讨饭的那家家里挺富裕的,算是个地主,那老地主和老太太都五十岁的人了,家里有五个闺女,没生下一个带把的,那老太太看中老二媳妇骨架好,像个能生儿的,就问老二媳妇愿不愿意留下来给他家当个小老婆?
老二媳妇本来也是过过好日子的,可这一路上吃够了苦头,想着家被南岛鬼兵给占了,回不去,男人在这锦州城里也寻不着活,那迟早一家人是个死,就跟老二商量了,她留下来当小老婆,把孩儿带上,再跟老地主商量商量,给老二一点粮食,好歹先活下人来再说。
老二到了这个时候,还能说些什么?只好应了,老二媳妇去跟那家一说,那家倒是同意了,只不过有个条件,要老二拿上给他的五斤粮食,远远的离开锦州城,要不这小老婆外头还有个男人,谁知道将来怎么呢?
老二没了老婆孩儿,拎着一口袋玉米面,也没处可去,左思右想,还是往回来了,心想,哪怕死在家呢,再也不往外头跑了,外头的地界,比谷堆村还难活人!
他回沁城县的时候,路上还遇见个十几岁的河东少年,俩人一路结伴走了回来,走到东平村的时候,听说南岛鬼兵已经走了,老二激动得顾不上多说,就往村跑来了。
栓柱媳妇秀英在外头的厨房做饭熬粥,打开缸,解开米袋,仔细地抓出一把陈小米,想了想又放回去半把,这才撒到了滚水里,听着堂屋里,老二边哭边说的声音,秀英就撇了撇嘴。
早知道有今天,当初做甚来?
二百块银元呢呀!
老大家藏得可倒严实,这几十年了就没听到一点风声!
可见当初公婆分家,背地里又给了老大东西!这可倒好,全都打了水漂!
秀英又是愤恨,又是心疼,又是后怕,又是庆幸,脸上变来变去,幸好厨房只有她一个,也没人瞧见。
李茹听着大哥一家人的遭遇,脸上沉痛,心里也是唏嘘。
怪不得家族里就没怎么听过锁柱一家人的事,原来是都折在了这个时候!
李茹是穿越过来的,对锁柱这个大哥其实没太多的感情,倒是栓柱,那是嫡嫡亲的兄弟,再说大哥老糊涂了,听着他一家家破人亡,栓柱也难受得不行,抱住李小二叔侄俩哭了一场。
哭罢了,见李茹和秀英两个把饭准备齐,就劝着侄子先吃些饭。
端过来的粥清灵灵的,底上铺着一层米,上头的汤能照得见人影,不过闻起来倒是挺香的,正经的粮食就是比那些乱七八糟的强得多。
栓柱眼角跳了跳,才要说点甚又看见李茹摆着的两个盘,一个盘里是煮过的蝗虫干,另一个是玉米面野菜团,一看那包法,就知道是李茹家里做的,想了想,就不看自己媳妇,劝侄子赶紧先吃。
“小二先吃上,吃饱了再慢慢说话。”
李小二擦着眼泪,端起碗来喝了口汤,又啃了一口菜团,这滋味让他眼泪又下来了!他都多长时候没吃过一顿饱饭了?
等喝了第二口,李小二忽然一拍大腿,“哎呀,我忘了小光了!”
李小二拿了个菜团子就往外头跑,李栓柱和李茹都愣了一下,才追出去。
追了几十步,这才看见,大路上还有个身材瘦长瘦长的少年,也一样的是黑眉碜眼,衣衫褴褛,脑袋上光光的,缩着脖子蹲在路边,看见李小二才跳了起来,用河东话叫了一声,“哥?”
李小二把手里的菜团子递给少年,“吃吧,到家了……”
原来这少年就是跟李小二一路结伴讨饭的,他在河东的家里人都没了,四处逃荒,认识了李小二以后,就跟着李小二往谷堆村地界来了。
秀英一开始还担心,李小二回来了,她家少不得要出些吃的,这李小二还带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外路人,她更讨厌。正准备咬死了要跟李栓柱闹腾呢,那李小二倒也知趣,回了他自家以后,把屋子收拾出来,每天带着那个叫小光的少年,上山下坡地摘野菜,逮野物,倒是能顾住他们两张嘴,除开回来那几顿饭,就没跟姑姑和二叔家沾过光,倒是找出不少老大家藏起来的家伙仕儿,挑他用不着的,还给李茹家和栓柱家送了几样。
第57章 渐稳
春去夏至,又到了秋天。
这中间,县城里的南岛鬼兵又来扫荡了一次,谷堆村和东平村人这回是彻底吸取了血的教训,一听到风声就赶紧往山里躲。
老弱病残在上回都已经送了命,所以这回就没有被鬼兵抓住的。
反正一个个都是家陡四壁,甚值钱的都没有,让鬼兵折腾去吧……
不过,大家伙都没想到,鬼兵们在谷堆村只呆了一天就撤退,可恨的是临走时还在村里放了火,把所有的屋子都点着了。
谷堆村人挣命活到今天,都是一穷二白,也就剩个房子了,一个个心急火燎,看着鬼兵们走了,也顾不上管鬼兵是不是真走,赶紧着回去救火。
李茹带着三个孩儿冲进浓烟滚滚的自家小院,又是打水,又是洒土,这才止住了长势,幸亏谷堆村人建房的材料都是山上的大青石,能着火的物件少,鬼兵们放火的时候又仓促,这才保住了房子。
不过李梅当初陪嫁过来的几件家具可就遭了殃。八仙桌木料厚重,只是被熏黑了四条腿,可小巧些的橱柜和条桌就被烧穿了几个拳头大的洞。
“这些南岛鬼兵真该不得好死!”
小兰看着被烧得不成样的桌子,气得直跳脚。
李茹摸摸小兰的头,“这些南岛鬼兵是没几天好日子了,所以气急败坏,才来烧咱的房子,就是他们过不好了,也见不得咱们好呢。”
绵花和大林齐声问,“那南岛兵是要败啦?”
李茹点点头,“快啦,快啦!”
算算日子,南岛也该战败投降了。
如果不是在这儿的日子长不了,鬼兵肯定还会想办法住下来寻宝,而不是气急败坏的放把火就跑了。
她之所以不像几个小的那样气愤,是因为早有心理准备了。
小的时候,姥姥带着李茹回老家,还给李茹看老祖宗当年留下来的家具,那烧得太破的柜子被劈了当柴烧,条桌倒还留着,姥姥还指着桌面上的黑洞给小李茹讲来历。
南岛鬼兵投降的那天,位于穷乡僻壤的谷堆村跟往常一样的平静,他们知道这事的时候,都过了差不多半个月了。
压在村民头上的最大阴云终于散去,入夏以来又下过几场大雨,虽然已经错过了两季,但趁着空种些地豆红薯还是能行的。
李茹去年就试着在屋里用筐种土豆红薯,虽然结出来的都个头袖珍,但再袖珍也好过没有,而且有多余的枝条,她就种在自家房前屋后,后头就算是鬼兵占村烧房子,这些没长成的就侥幸逃过了一劫。
所以如今旱灾过去,倒是这些秧苗能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