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秀才家的小娘子 (路飞爱吃肉)


不过幸好淑德翻看过自家相公的藏书,《周礼》其中有一段写了石灰的做法,讲述的是早一些的古人是用牡蛎壳燔烧制造石灰的,其实现代的石灰大部分都是石灰岩燔烧而成,但是这边的石头山实在太少见了,而且就算找到石头山,淑德也没有自信能准确的找到石灰岩。所以用牡蛎壳,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不过现在这个季节正是出产牡蛎的季节,带壳的牡蛎一文钱两斤,牡蛎肉可以拿出吃,吃不光还可以晒成牡蛎干,这个牡蛎壳小的就烧成石灰,大点的就留着做盛食物的器皿,经过淑德的考量,牡蛎身上的任何东西都能利用得上,完全不会被浪费掉,这门生意还是有很大赚头的。
淑德想归想,这些事情还是要跟自家相公商量一下比较好,毕竟古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还是要弱一些,这是钱家一大家子的事情,光靠淑德一个妇道人家随口一说,大家难以信服,而钱兴旺作为这个家里最有文化的秀才,他说的话肯定更容易让大家接受。
幸好自家相公是个勇于创新的人,而且淑德跟相公讲用石灰沤肥的时候,尽量引经据典,每一步也尽量拿身边的一些现象举例子,让自家相公能听得懂,所以淑德说服自家相公倒没费太多的口舌。
淑德真的是庆幸原主有个教书的爹,要不然跟别人解释自己为啥识字都要费上一番力气,虽说这范老头讨人厌点,但是关键时刻还是有点用处。
说服了小秀才之后,事情就好办了,小秀才随便跟钱家人一说,男人们感觉有道理之后,这事情就拍板定下来了,买河蚌的钱是钱老爹和钱兴旺两家出,毕竟牡蛎肉淑德最后要做成食品拿出去卖的,所以作为完全受益人,钱家两个嫂子自然不会有异议。
牡蛎的批量购买还是由钱兴旺出马,钱兴旺这人有一个特别大的优点:在利益面前,完全没有读书人好面子的通病。钱兴旺讲起价来,杀伐果断,齐了咔嚓脆,最后以一文钱三斤的价格,成功拿下了河蚌。
卖河蚌的摊贩是靠河那个镇子的渔夫,碰见钱兴旺这么大的主顾,也算是走了好运,所以每天早早的就给钱家送来一牛车新鲜的河蚌,河蚌看着便宜,其实连着壳下来,一个普通大小的河蚌也要一斤左右,也就是说这一文钱也就能买三个河蚌,渔夫这一车就拉来了六百斤的河蚌,一下子就花掉了二两银子,花得淑德实在是肉疼。却乐坏了钱家两个嫂子,因为她们又有钱赚了。
现在钱家两个嫂子对于淑德家的一举一动,那是观察得相当仔细了,一旦发现淑德家有什么活能干,两人保准第一时间冲到淑德家来跟淑德套近乎,钱大嫂是看出来淑德喜欢她家的大妞,每次套近乎都带着大妞来给婶子捶背按腰的。
钱二嫂知道淑德讨厌自己但喜欢孩子,每次都往淑德怀里塞二宝,然后再跟淑德套近乎,淑德实在无力抵抗孩子们卖萌,为了平衡,有时候会将一些自己能干的活也都分出去,这就导致有时候她跟自家婆婆在家闲得无聊,而钱家两个嫂子则忙得脚不沾地。
淑德这两个嫂子也真的是够精明了,她们用淑德给的工钱雇佣各自的娘家人,淑德给两人的工钱十分大方,而这二位给各自娘家人的工钱还不到淑德的一半呢,但是人娘家人都乐颠颠的给她们干活,她们净赚差价,淑德是真的愈发佩服古人的智慧了,不仅自己赚钱了,还把娘家人给提携了,面子和里子都赚足了。
一看到两位嫂子跟娘家人相处得这么和谐,淑德就忍不住羡慕,不过一想到原主的娘家人,又忍不住心酸,唉,偏偏有那么个酸腐的老爹,这让人怎么提携啊,让范老头去卖货,那不是自己挖坑埋自己——找死嘛。“走一步算一步吧,慢慢想办法帮助原主娘家吧,谁让咱欠人家闺女一条命呢。”淑德心里很不是滋味。
不过淑德这两个嫂子精明归精明,做事倒也没偷工减料,对于淑德安排的活计,干得干净利索,大的牡蛎壳全都刷洗干净晾干后放进干净的柳筐里,牡蛎肉也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牡蛎肚子里的脏东西被敲出来后也都晾晒在院子里,等晒成粒后,留着做饲料。
淑德今年刚开春就捉了二十个小鸡和三十个鸭子来养,家里做食物生意,废弃的土豆皮是小鸡小鸭们的日常吃食,去年做的鱼粉饲料是日常的加餐,因为营养的丰盛,五十只鸡鸭成功的存活了四十五只。
这批鸡鸭被淑德养得膘肥体壮的,跟钱兴旺以前养得那两只瘦弱的母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这两只鸡还是赶上好时候了,熬过了苦日子,换了个女主人,生活水平直线上升,不仅身材丰满圆润了,就连下的鸡蛋也是又大又红。
小的牡蛎壳直接被淑德拿去燔烧,淑德也不知道咋算成功,反正就记得石灰吟里面有那么一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所以牡蛎壳被烧成白色粉末后,淑德就将这些东西收好留着沤肥了,反正都是用来沤肥的,全扔进沤肥池里试试就知道成功与否了。
沤肥池挖在了钱家田地的地头,离钱家很近,钱兴旺按照自家媳妇的说法,把农家肥、枯叶、杂草、还有家里剩下的一大堆秸秆全都扔进了池里,然后将燔烧好的石灰一股脑的倒进了池里,盖上池子的盖,只留一个小口放气,之后就等着沤肥料了。

  ☆、第35章 搬新家

钱家开春以来总共收购了三千斤的牡蛎,去掉牡蛎壳,大概剩下不到两千斤的牡蛎肉,淑德晾晒了五百斤的牡蛎干,剩下的一千五百斤都做成了牡蛎饼,拿到海港码头那个镇上去售卖。
离钱家村最近的码头是个大海港,每天经过的货商和搬货工人十分的多,这些人都不差钱,所以钱家光靠中午卖牡蛎饼和馅饼包子,就卖了大概十五贯钱,刨除人工费和材料费,保守估计净赚十贯钱,家里能做吃食的粮食基本全都卖光了,本打算留着做粉条的淀粉也全都用光了,只能等着六月份的新土豆下来后,再研究做粉条了。
码头上赚的钱再加上糕点卖的钱,钱兴旺和淑德终于攒够了四十贯钱,这些钱已经足够建一间砖瓦别墅房了。
钱老爹不同意小儿子两口子盖这么张扬的大房子,老一辈人不能理解这小俩口的行为,辛辛苦苦攒下的钱竟然全都用来盖房子,房子这东西还不是能住就好,那么豪华有什么用。不过自家儿子性子太过倔强,压根就不听劝,钱老爹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也就只能跟着自家儿子一起到镇上打听打听价格,希望通过自己多年看人待物的经验,帮儿子省下点辛苦钱。
打理好田地里的琐事,春播一结束,钱兴旺就跟着钱老爹去镇上找砖瓦匠,商谈建房的价格等事宜,钱大哥被钱大嫂拽着一起给淑德打工,钱二哥则被自家三弟委托做新家具。
镇上有专门的砖瓦厂子,砖瓦厂配有砖瓦匠,买了砖瓦之后,就可以让工人免费给建房子,也没有什么附加费用,钱家只要供应工人们的一日三餐就可以了。
钱老爹是个经验丰富的人,钱兴旺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两人算计了一下建房需要的砖瓦数和成本后,发现比自家预估的价格还要便宜一些,当场就此签订了合同,
钱兴旺把自己跟媳妇谋划好的建房格局跟工长说了一下,因为钱兴旺建房子的要求跟这个时代的建房要求大有不同,所以工长跟钱兴旺探讨了好久才算吃透了钱兴旺想要的效果。
明白了客户的需求后,砖瓦厂的效率也是极高的,晚上就是开开窑烧砖,工头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工人们来钱兴旺家开工,三个牛车的均码着整整齐齐的青砖,浩浩荡荡的驶入了钱兴旺的家里。
赋闲在家的村民们看到这么浩荡的场景,纷纷投去了羡慕好奇的眼光,几个孩子还跟着牛车后头一起跑到淑德家的门口凑热闹。
“啧啧,钱家可真有钱啊,盖上砖瓦房了,这么多砖得多少钱啊”
“兴旺家可是赚大发了,年前兴旺他爹收了多少土豆呢,这些土豆到人家手里,一个能卖上一文钱呢”
“别扒瞎了,一个土豆一文钱,谁傻啊,那烂地里都没人要的东西,谁会花一文钱买啊”
“我扒瞎?那你说说他家哪来的那么多钱盖砖瓦房”
“真能把土豆卖那么贵?人家兴旺是真有能耐啊,这名起的也好,兴旺兴旺,你看看钱老三家现在多旺啊”
“钱兴旺发大财”的消息很快在村里传遍了,钱家村里跟钱老爹说得上话的人,全都有事没事来钱家溜达,在钱兴旺家的院门口围观工人建砖瓦房,钱家蜂拥了一大帮爱凑热闹的村民,淑德都没法正常的烘焙食物了,只好躲进了钱大嫂家做针线活。
倒不是淑德矫情看不起这帮村民,实在是不知道要和这些村民们讲什么,本来这些人淑德就没几个认识的,而这帮人见到淑德后,总是问长问短,拼命地套话,总想着从淑德嘴里套出钱家发家致富的妙门。
其实也不怪村民们总挑淑德下手,实在是淑德这张脸看着太好骗了,白嫩嫩的小萝莉,看着毫无攻击性,仿佛给一块糖就能骗走似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