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的小娘子 (路飞爱吃肉)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路飞爱吃肉
- 入库:04.10
食物要想保存,淑德也就能想出三个办法:脱水、发酵、腌制。脱水的话常见的就是晾晒,不过有季节的限制,而且古代这边已经充分的利用了太阳,各种野山菜小鱼干都十分的常见。剩下的古人不太常用的就是烘焙,烘焙的话,夏天基本上能储存七八天左右,完全可以批量生产。
但是若想做烘焙的食物,就需要一个烤箱,很显然古代的技术并不能制成现代常见的烤箱,淑德只好让自家相公直接用土搭个炉子,里面安装格架,把食物放到里面去烤的。虽说中华饮食博大精深,但是烤制甜点在这个时代并不常见,大家还是更喜欢用蒸的办法做糕点,简单方便还好吃,不过经过现代人的不断发明创新,烤制的糕点样式也越来越多,味道也越来越好。
现在正好可以利用一下自己对烘焙的熟悉这一优势,好好的烤制的小糕点来卖,如若能打出一片市场,那就在家多建造几个烤炉,大批量的生产,免得自家相公天天早出晚归的出去摆摊,让人看着心疼。
脱水的食物能卖的,淑德已经规划的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腌制的食物了,如果要是腌制食物的话,需要大量的盐,虽说这边靠海近,但是盐的价格也并不便宜多少,自己现在腌制的泡菜走的是低端路线,靠量赚钱,但是若想赚大钱,剩下需要腌制的东西一定要走高端的路线,比如腌鱼的味道确实不错,但是太费时间和调料了,被淑德否掉了。剩下的高端腌制品就是制作火腿,一想到上一世的金华火腿,淑德就直流口水。
古代不比现代,随时都能买到新鲜的猪肉,所以火腿一定会有市场的,这边只有赶集的时候,屠户们才会宰一头猪来卖,卖不完的话还得反复到镇上卖,什么时候卖光什么时候完事,冬天还好,猪肉能放久一点,但是一旦到了夏天,这些猪肉基本上一天就变质了,卖不掉的猪肉,虽说可以放在井里保存,但依旧存放不了多久,所以一到夏天,经常会出现两集才卖一次肉的状况。而那些想吃肉的人就只能等着屠户杀猪的时候才能吃到肉,而若有了火腿,那些想吃肉的人就可以随时吃到肉了。
镇上卖猪肉的人比较少,除了镇上的一位,剩下的就是村里的张屠户了,不过淑德在镇上从来没买过张屠户家的猪肉,自己说要去张屠户家买猪肉的时候,也总是被相公阻止,本打算就近买点猪肉的淑德,只好等着相公去镇上买回来了。
淑德现在被自家相公禁足了,即使搞定了范老头,但淑德依旧被自家相公禁止去镇上做买卖,淑德软磨硬泡,依旧没法改变钱兴旺的主张,淑德问理由,钱兴旺也不说,拗不过自家相公的淑德只好让步了,让自家婆婆去镇上把猪的四个腿全都买回来,淑德则自己一个人在家研究赚钱的食物,顺便给家人做午饭。
烤炉是钱兴旺刚出了正月就搭建好了的,这还是淑德过年的时候随口提那么一嘴,没想到小秀才的动手能力这么强,淑德随便那么一描述,钱兴旺就给搭建的成了,虽说样子不是那么的美观,但用着还是挺顺手的,这么能干的男人让淑德更加的喜欢了,有人陪着自己一起为这个家一起奋斗,让淑德干劲满满的。
过完年之后,村里的土豆剩了好多没有卖出去,土豆卖不上价格,再加上没有销售渠道,导致大量的土豆滞销。钱老爹的兄弟姐妹们上门来求着钱老爹收购,钱老爹挑了几个还算良善的人家,收购了一大批的土豆,留着制作成粉条。
年夜饭祭祖之后,村里人看到钱老爹家的富裕程度,就已经放弃了妒忌,调转风向打算抱钱老爹大腿,尤其是钱老爹的兄弟姐妹们,全都舔着脸来卖土豆,年前大家还一副我就是扔了也不富了钱老三家的样子,现在纷纷上门打脸,求着钱老爹便宜买了他们家的土豆。
淑德实在是搞不懂这些村民的脑回路,尤其是钱老爹的那几个兄弟姐妹,大家都那么大岁数了,这亲爹娘还健在呢,这兄弟姐妹之间怎么就能闹成这样呢,而且据自家相公透露,以前糟蹋他家田地的人就是他大伯父家的堂哥们,就是因为眼红他家靠卖药材赚钱了,就对他家的农田大肆破坏。
这亲兄弟之间为了利益竟然可以闹成这样,最亲近的人反而嫉妒心最强,不过幸好钱老爹其他几个上了年纪的兄弟姐妹还算有了点脑子,及时抱住了钱老爹的大腿,要不家里剩下的那几千斤土豆,还不全得烂在仓库里,不过钱老爹也不是圣母,兄弟姐妹的土豆全要了,独独没要钱老大家的土豆。
为此淑德有幸见识到了开年的第一场大戏,钱老大这么个六十多岁的白发老头,跟钱老爹来了个巅峰对决,钱家三个男人拿着大铁锹站在钱老爹的身后严正以待,一旦钱老大敢动手,钱家三兄弟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冲着他们的大伯父挥舞铁锹。
不过战争还没进入□□,两个老头骂战还没完事呢,钱老爹的几个兄弟姐妹就把钱老大给拽回家了,生怕得罪了钱老爹,影响他们挣钱。淑德这次是真的见识到了乡村版的世态炎凉了,大概自家是被攀附的胜者吧,这些人趋炎附势得如此的明显,在淑德的眼中竟然有种可爱的感觉了。淑德算是明白了那些智商情商都高的贪官为啥喜欢底下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了。到了古代,淑德发现自己的三观越来越不正了。
被收购的土豆被钱家几口人日以继夜的制成淀粉,剩下的土豆碎渣被淑德做成改良版的洋芋馍馍和洋芋擦擦饼。因为数量实在是太多了,钱兴旺基本上每日都要赶着牛车去镇上去售卖,每日早出晚归的,看得淑德心疼,却无计可施。
钱老爹在春播之前,一共收了五千多斤的土豆,全都做成了淀粉,大概做了不到八百斤的淀粉,这些淀粉等着春播完事之后,天气好了制作粉条用,这东西能存得住,做多少都没问题。
五千斤的土豆都是一文钱五斤收购的,花了一千多文,不过做成的食物却卖了将近八千多文,刨出去各类的成本费用,一共赚了六千多文,淑德家分了三千多文钱,加上钱兴旺成亲之前原有的一千三百文和过年时已经赚了的十五贯银子,差不多已经二十贯银子了,这些银子已经足够盖一个乡村的大房子了,但是淑德和钱兴旺都是喜欢拉风的人,两人想盖让全村人都羡慕的,全是砖瓦的亮堂大房子,不过要盖这样的房子,就算再加上钱老爹给的五两银子,根本就不够。
☆、第33章 给嫂子们安排工作
这个时代砖瓦已经有了,不过工艺比较复杂,所以价格要比现代的砖瓦昂贵一些,但是质量绝对没得说,这个时代在农村若是能盖上一间砖瓦房,那绝对是时代的领跑者了,就连镇上的房子,全是砖瓦的房子都少见,只有几家比较大的商铺。房子建的还算大方亮堂。
如果淑德家真的建成了这个房子,钱家可就跻身富贵人家行列了,这不仅仅是一间瓦房,这可是富贵和地位的象征啊,以后村上找茬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少,而上门攀亲戚的人会越来越多。一间瓦房除了能住之外还能提高身份,跟现代人喜欢豪车一个心理,但凡开了豪车上路,其他车辆鲜少有主动赶超或者故意别车的现象,大家对有钱人都有种畏惧心理,这是千年不变的真理,不承认是不行的。
为了住上豪华大房子,钱兴旺两口子干起活来更加有干劲了,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了,光靠他们四人已经完全干不过来了,而且钱兴旺每日还要去镇上摆摊,所以现在需要雇佣人手来帮忙干活了。
淑德本想在村上的外姓人家中挑出几个干净勤劳的农妇来做工,但是钱兴旺觉得还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好,而且做鱼丸的时候,钱家两个嫂子干得也挺不错的,淑德也就没再坚持,同意了先找两个嫂子帮忙做工,不过事先讲好了,一旦出现什么纰漏,立马就换成外人。钱兴旺见媳妇这么好说话,就立马满口答应了。
过年之后钱大嫂跟钱二嫂本打算继续做买卖的,但是由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两人起了争执,两人因此大吵了一架,直接散伙了,买卖也不做了。现在两人正处在互相看不顺眼了的阶段,所以淑德给两人安排的活,都必须得分开,要不然两人肯定又得打到一起去。
毕竟这两人抄袭过自己的东西,淑德对两人并不信任,不敢让两人接触核心工艺,所以这磨面的力气活就都给了两人,根据去年承包收拾鲅鱼的经验,淑德把磨玉米面的活给了钱大嫂,工钱自然是很得钱大嫂的心意,为此钱大嫂干的十分起劲
钱大嫂只要能勤劳点,她这在家磨玉米面赚得钱绝对比摆摊要来的多,毕竟是在家里干活,两个孩子和相公也能跟着一起干,磨多少钱赚多少,也不用跟别人分钱吵架,钱大嫂对于这活计满意得不得了。
淑德之所以给钱大嫂安排这个活还给了这么高的工钱,大部分是因为见识到了亲戚之间翻脸不认人的可怕之处,钱家两个嫂子虽说是有前科的人,但是人还算是好人,淑德不想因为钱的事情让相公跟哥哥们反目成仇,那样对自家相公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小部分原因是淑德短时间内是找不到比较靠谱的人来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