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往后就不卖早餐,只在中午那一段时候开业,毕竟开店这些日子隔壁翠红楼常常会来买些包子汤面,附近也有不少铺子的人懒得做饭,会来店里吃一口,只靠着这些人的收入也不是小数,不然每月二两的租金岂不是白扔了。
而这些生意多数都是依附着翠红楼,大多都是很晚才会做生意,他们的包子铺中午开店也来得及。
到了镇上,比往常晚了近一个时辰,除了包子铺对面站着两个已经看不出模样的差役,路上却连个人影都没有。
因天冷之后,店里的生意比往常差了很多,之前田喜乐就跟店里的两个伙计交待过,若是下雪了他们就会晚些过来,伙计也可以快到午时再来,雪若是实在大了,也不会有什么客人,他们就可以在家歇着。
所以今儿这大雪,伙计没有站在雪地里傻等。
而两个差役头上的官差帽、身上的差衣上都是厚厚的雪,连眉毛都雪白雪白的,一旁放着的凳子也不坐了,积了一层雪,站在踏的一圈平整的雪地上直跺脚,显然一整夜都在那里,冻得可不轻。
店门打开,田喜乐给安宜泽使个眼色,安宜泽对他们喊道:“二位,冻了一夜吧?到小店里歇歇,等会儿生了火喝碗热汤暖暖。”
两个差役冻的都有些麻木了,听了安宜泽的话,扛上昨日从铺子里拿出去,已经盖了厚厚一层雪的长凳子,僵着腿就走了过来。
先是在门前将身上的雪掸了掸,又对安宜泽道了谢才走进铺子。虽然铺子里还没有生火,可跟外面比起来,却温暖的让人想流泪。
掸去身上脸上的雪,安宜泽才看出来这二人长得都很嫩,瞧着也就二十左右的年纪,也难怪大雪天里会让他们在外面守着,年纪轻在衙门就是新人,也就意味着资历浅、好拿捏。
李杨氏去后面想将几个炉子都生起火,田喜乐瞧着天儿,雪怎么都得下一天,这时候路上还没有人,想来今日客人也不会有多少,就让她只烧了两个炉子,一个用来煮汤煮面,一个用来蒸包子和蒸饺。
李杨氏那边准备做包子,田喜乐先用一灶煮开了骨汤,一口锅里烧了热水,又擀了面条下锅煮了两碗,让安宜新端给在前面店里坐着取暖的差役。
虽然说是他们在盯着翠红楼,但田喜乐就是觉得能把他们弄来这里替他们守门都是那个青年使的力,她安心了,却让差役挨饿受冻,心里难免有些过意不去,所以在汤面上,可是给加了两块肉足足的大骨。
差役喝了面汤,又吃了面,身上总算是暖和过来。再就着辣油蒜酱啃着香喷喷的肉骨,想到昨晚在外面冻了一夜,那滋味真是想都不愿想,不由得叹了口气,对安宜泽道:“昨夜换班时就听说了你们铺子的人好,可昨日我们来得晚没见着,今日一见,果然安家都是好人啊。我二人多谢二爷款待,回头铺子里还是家里有什么事,只管说一声,我们冯三和刘棋绝不含糊。”
☆、122.第122章 二爷家的人心肠好
122.第122章 二爷家的人心肠好
安宜泽连连道谢,说道:“大家都不容易,冯兄和刘兄在外面守着不也是为了百姓安宁,这对于我们不过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若冯兄和刘兄认了我是个朋友,往后渴了饿了就到店里来。”
冯三和刘棋又是一番感慨,往常在县里都总听说平安镇上的安家,兄弟几个都不学无术,这人霸道无礼不说,还把好好的一个家给败光了。
如今见了安宜泽是彬彬有礼,安宜新也是伶俐聪明,安宜武虽然话不多,却瞧得出踏实肯干,哪里像别人说的那样不堪?
看来安家之前是得罪了人,不然怎么就能落得如此地步?反正都是一句话的事,若他们往后真有用得到他们的时候,哪怕就是冲着这顿饭,也得帮帮了。
这边汤面刚吃完,换班的人也到了,先在外面看了没见着冯三刘棋,就奔着包子铺过来,一进门就笑道:“我们还想着你们这一夜可不要冻得跟孙子似的,却不想你们在这里倒好吃好喝。”
刘棋没好气地道:“你就说风凉话吧,这一宿风大雪大,没把我俩给冻死,也就是二爷家的人心肠好,可怜我们才赏了口热汤面吃。”
安宜泽见进来的是昨日上午在对面守着的两个差役,笑道:“既然来了,也吃碗汤面,今儿店开的晚,包子还没蒸好。”
后来的两个差役摆手,“不用了,不用了,来时都吃的饱饱的,再多可吃不下,再者喝多了热汤在外面守着也不方便,我们还带了两壶酒,冷了就喝几口,不过却是要麻烦二爷赏点热水给烫一烫。”
安宜泽答应了,冯三和刘棋也缓过劲儿了,又道了谢后告辞。冻了一夜,又不敢睡,虽然吃饱了却困得很,还是先回衙门补个眠再说。
因外面下着雪,又没什么生意,安宜泽就留后来的两个差役在店里歇着,反正翠红楼要到午时过后才能开门,两家隔的也近,有事也听得到。
昨日店里客人多,忙忙碌碌的倒没觉着,今日一早就没几个客人,只干坐着才感觉到铺子里够冷,冻得安宜新跑厨房去跟田喜乐和李杨氏围着炉子坐着。
安宜武练武的不觉得怎么冷,安宜泽却冻的直搓手,脚下倒还好些,田喜乐求着李杨氏给做的棉鞋,既厚,用料也实在,虽然不好看,却很保暖。
安宜泽去后面取了两个火盆子都没顶多少事,尤其是有客人进来时,门一开,冷风往里一灌,那才真是刮的脸都疼。
“这样下去可不行,三弟,你去外面看看,可有门帘子卖,好歹也把门口的风挡一挡。”
安宜武不怕冷,在这样的天气里出门买东西除了他别人也不行。
安宜武去后面跟田喜乐要几文钱,谁让晚上店里的收入都是要交给田喜乐管理,虽然安家兄弟如今瞧着是齐心协力,也不像从前一样乱花钱,可毕竟前车之鉴,田喜乐还是不太敢给他们钱花,就怕又养回乱花钱的习惯,每次买东西都要管她要钱的。
☆、123.第123章 萝卜白菜保平安
123.第123章 萝卜白菜保平安
田喜乐知道是要买帘子挡门,就让安宜武顺道多买几个,不但前面的店门要挡,通往后面的门也要挡,还有厨房和后面的屋子都是要挡的。
而且,挡门帘子只是一个办法,若想要暖和,最好还是在屋子里砌个炉子或是干脆就在墙的两面砌矮点的暖墙算了,上面铺些干净的垫子,客人就坐在暖墙上还暖和,把桌子向外移移也不会多占地方。
想到就做,让安宜武回来的时候顺路瞧瞧能不能找到那个砌灶的,若实在找不到,请别人也行,不过他的手艺很不错,田喜乐还是希望矮墙用他来砌。
安宜武去了很久,买挡风的帘子很快,找砌灶的却颇费了些时候,天寒地冻,人家都在家里窝着,这时候谁也不愿到外面找零工。
好在向卖帘子的杂货铺打听到砌灶人的家,这才一路找了过去,请了人还顺路买了砖和一车黄土,让人给送到包子铺。知道是要砌火炕一样的矮墙,砌灶的还让买了几块石板,铺在最上面也平整。
雪一直不停地下着,客人也不多,就先将后店的桌椅都归置到中间,除了门的位置砌一圈暖墙,直接从厨房那边引的火过来,这样一来,厨房里只要炉火不熄,暖墙就一直是热的。若是不想让暖墙热,只要在入火口隔块铁片就成。
因为安宜武去请人本就请晚了,砌墙又不是小活,哪怕有安宜武在旁边帮着,到晚上也只把后面的墙砌好了,前面的暖墙就得等到明日再砌了。
而且,前面的店离着厨房和后院砌的灶都远,到底怎么引火还要琢磨琢磨,不行就得在门外或者屋里砌个灶了。
田喜乐就想,如今包子的生意差了,汤面的生意倒还好,想来是天冷了,人们都爱喝些热汤热水的,昨日的羊肉锅很不错,不知在店里能否卖得好。
到时还可以做些炖锅,配上馒头或是米饭,热乎乎地一吃,绝对浑身都暖融融的,若是这样,就不如不把柜台移到后面店里,在原来柜台的位置砌个有几个炉口的炉子,既能炖锅又能取暖,连矮墙都不用砌了。
把想法跟砌灶的一说,砌灶的也觉得可行,只等着明日过来就把灶给砌上。
晚上回到李村,因为砌灶回来的就有些晚了,安宜蝶已经把饭菜做好,一大锅用骨汤炖的白菜冻豆腐。虽然她已经花了不少心思,可食材一般,厨艺又不如田喜乐,大家都是捡着里面的肉吃了,只有一向爱吃白菜的田喜乐多吃了一些白菜。
安宜蝶一边收拾桌子一边抱怨,“大嫂都说了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总吃肉不好,你们就不能多吃几口菜?”
除了田喜乐笑了笑,那哥仨个竟都迈着方步回屋去了,话是那么说,可安家的人都是肉食的,有肉吃的情况下让他们吃萝卜白菜,那还不相当于要他们的命?
再说就安宜蝶那厨艺都不稀得说她,那锅菜白菜炖豆腐,白菜是白菜的味儿,豆腐是豆腐的味儿,要真有了田喜乐的水平,他们倒还能吃几口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