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污蔑齐谨之。清河县主不过骂两句‘胡说’,可隔壁这般,却着实让她心寒。
想当初,齐勉之害得齐家丢了爵位、丢了军权。老爷和她也只是暗地里叹几声气,人前从未说过责怪的话。更没有似大长公主那般言语挤兑、翻脸无情。
“还有一个多月就是万寿节了,朝中应该没人再关注谨哥儿的事情了吧。”
清河县主不等齐令先回答,又自言自语的说了句。
齐令先道:“我不是说过了嘛,圣人最是圣明。他嘴上没说,心里却明白,那些人不过是无事生非。谨哥儿的性情和为人,圣人也清楚。再者——”
齐令先犹豫了下。左右看了看,手肘撑在炕桌上,身子前倾,压低声音道:“我听宫里的刘内侍偶尔提了一句,说圣人刚收到弹章的时候,也有些气恼,恰好那日妙真大师进宫,与圣人谈了一会儿话,待大师出宫后,圣人便恢复如常了,自那以后,再有御史上弹章,圣人就直接压下。”
清河县主眼睛一亮,也学着丈夫的姿势,向前倾了倾身子,低声道:“老爷是说,大师帮谨哥儿说了好话?”
齐令先坐回炕上,手指抿着胡须。
清河县主见状,便知道自己猜对了,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双手合十拜了拜,连连念了几声佛。
齐令先又道:“方才你提到万寿节,进献圣人的节礼可准备好了?”
他没了国公的爵位,可最近圣人对他颇为优待,保不齐会特许他们西齐进宫贺寿。
再者,清河县主身上还有诰封,依律却是要进献贺礼的。
清河县主放下了心中的大石,整个人都轻松起来,笑着说:“老爷就放心吧,我早就备好了,虽算不得太贵重,可也是咱们的一份心意。”
寿礼嘛,太贵重了扎眼,太减薄了失礼,不轻不重才最合适。
“对了,谨哥儿上次写信说他下乡去剿匪了,还收缴了不少好东西。他媳妇儿是个实诚孩子,挑了上好的命人送回京,”
清河县主掐着手指,“算着时间,约莫也快到了,到时候再看看,或许还有更合适的,到时候一并进献上去。”
齐令先从不管这些家务事,随意的点了下头,任由妻子处理。
他只提醒了一句,“也选几样雅致的,命人送到山上去。贵人不稀罕这些俗物,好歹是孩子的一点心意。”
清河县主立时明白了丈夫的意思,妙真帮了自家儿子,礼尚往来,他们也不能忘了人家。而且送礼的时候,也要用齐谨之和顾伽罗的名义去送,这样也显得齐谨之是个有恩必报、有情有义的好孩子。
为儿子刷好评,清河县主最喜欢了,爽快的点头应下。
夫妻两个又说了些京中的新闻。
齐令先忽的想起一事,“出宫的时候,恍惚听到有人说刘贤妃昏迷不醒,似是得了什么怪病。”
“嘁,隔壁那位又有露脸的机会了。”清河县主难得刻薄了一回。
齐令先摇头,“侄媳妇去瞧过了,却说无能为力。”
清河县主倒是来了兴致,“哦?也有她治不好的病?嘶~~刘贤妃虽然算不得多康健,可也不是无福之人,怎么会——”
齐令先并不关心刘贤妃有没有福气,他之所以提及此人,乃是因为,“刘家掌管禁卫,万寿节临近,还是不要有什么意外才好。”
刘家是贞烈皇后的娘家,老牌子的外戚,刘家的男人平庸,但胜在听话。
且刘贤妃无子,平日又是个守本分的人,圣人挑来选去,便提拔刘贤妃的二哥、永恩伯嫡次子刘靖嗣任京卫指挥使,护卫宫禁、守御城门。
刘贤妃在宫里算不得要紧人物,可有这么一个掌管宫禁安全的兄长,却也让人不敢小觑。
齐令先是武将,有着最敏锐的直觉,听到这则八卦后,第一反应就是刘靖嗣。
清河县主皱了皱眉,“老爷许是想多了,刘贤妃素来和善,应该不会有人借她来算计刘家。”
齐令先笑了笑,不置可否。
被他们讨论着的刘贤妃,如今正沉沉的昏睡着,床前,两个年轻宫装女子正窃窃私语。
“她不会忽然醒来吧?”九公主不敢看刘贤妃,再三确认。
“不会,除非你提前给她吃了解药。”姚希若暗自鄙夷,这九公主,小小年纪就敢毒害生母,真是畜生不如。
但眼下九公主还有利用的价值,姚希若不敢得罪,耐心的保证:“我的医术,公主应该信得过的。”
九公主嗯了一声,心里却嘀咕,信不过又能怎样,事情已经发展到眼下这个地步,她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而那件事,也要尽快准备了……
ps:最近进度有点慢,那啥,某萨会尽量拉近进度条,还请亲们继续支持哈。
第050章 又要开始了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点起了灯火,经历了一场变乱,乌撒的夜里变得愈发安静。
静谧的衙前街,忽的响起了细微的哨声和鸟儿咕咕的叫声。
没过多久,灯火通明的衙门里便飞出了几只白底灰点儿的鸽子,它们灵巧的扑棱着翅膀,在半空中盘旋了片刻,似是在辨明方向,然后才朝着东、南等几个方向飞去。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几只鸽子刚刚飞出县城,穿过周遭的山林时,密林中忽然射出几十支箭。
嗖嗖嗖~
一阵密集的箭雨过后,不远处的地面上出现了几只鸽子死透的尸体。
“不错,不错,阿宜不愧是咱们寨子里的神箭手,箭法就是厉害!”
三四个身穿黑色阔衣阔裤的男子走了出来,其中一个年纪略大、唇上留着短须的男子,弯腰捡起一支箭,箭身上插着一只鸽子,他一边夸着同伴,一边仔细的检查鸽子。
果然在鸽子的右爪上找到了一个拇指大小的木筒。
“我还没有练到家,否则,根本不用帮手,”
同伴口中的阿宜,一个二十来岁的黑瘦少年,手里拿着弓,并没有因为别人的称赞而洋洋自得,反而略带遗憾的说道。
“这样已经很好了,你当这些鸟儿是山间普通的鸟雀吗?”短须男将几支插有鸽子尸体的箭全都捡了起来,招手唤来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儿。
那男孩儿机灵,不用短须男吩咐,直接转过身去,露出背着的一个竹篓。
短须男将东西放进竹篓。暗自数了数,确定没有遗漏,这才放心的领着几个同伴连夜回了县城。
马仲泰交出了朱氏,朱氏也‘配合’的拿出了解药,阿卓痛快的放了马老寨主等人。
孩子们年纪小,又受了些惊吓,回家后便被马仲泰命人送回了方面。交由心腹侍婢看护。
而老寨主并四五个族老则坐在正堂。老寨主高居正位,其它族老们分坐在下首的两溜椅子上,他们每人抱着一杆水烟枪。谁也没说话,整个屋子里只有咕噜、咕噜的声响。
马仲泰是屋里最年轻的人,椅子是没他的份儿了,只搬了个杌子坐在老寨主身边。
“……唉~~”
不过一夜的功夫。老寨主竟似老了许多,保养极好的脸上多了好几道皱纹。身上也带着一丝沉沉的暮气。
他放下水烟枪,长长叹了口气,“多年经营,毁于一旦。我、我真是愧对祖宗、愧对族人哪。”
“阿爹,说起来还是儿子没用,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让齐谨之钻了空子,这才——”
旁人也就罢了。马仲泰第一个跪了下来,向父亲和众族老请罪。
老寨主却摆摆手,“这事不怪你,主要还是咱们太轻敌了,谁能想到那姓齐的,耳目竟是这般灵通?他来乌撒才几天呢,居然就查出了那么多事?唉,我虽然恨他入骨,可也要承认,他确实是个难缠的人物啊。”
马仲泰低着头,父亲越是这么说,他越是羞愧。明明已经因为轻敌输过一次了,他却没有记住教训,居然在这么大的事情上跌了跟头,险些害了整个家族。
牙齿咬得咯吱响,自打计划失败后,马仲泰就恨不得抽自己一顿。败了就是败了,怪只怪自己不够强,难能将责任推到‘敌人太厉害’上去?!
老寨主见马仲泰这般,道:“昨夜事情那般紧急,你却能迅速的想出办法,将我们几个老家伙救了出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虽然无情无耻了一点儿,但为了家族,老寨主无比赞同儿子的决断。
几个族老也都放下了水烟枪,七嘴八舌的附和着——
“是呀,这事儿还真不能怪二小子。”要怪也会怪朱氏行事太不谨慎。
“唉,谁能想到水西那几家竟也搀和进来了?”以多欺少,他们马家输了也在情理之中。
“可不是……二小子随后的几件事,做得更是漂亮!”这位族老直接把火烧官仓、炸毁道路的‘功劳’全都算到了马仲泰头上。
马仲泰见族老误会了,也没有更正,羞愤的又说了些请罪的话,在几位老头子面前做足了‘谦恭’的模样,这才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