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就是。”
……
各种议论声兴奋地在军营中漫布,十三顶着弥漫在空气四周似乎化为实质的好奇觉得亚历山大,所以她才一直拖着不想来军营里,早就预料到是这种被参观的尴尬境遇。
好不容易完成交接,进到萧炎帐子里,门帘落下隔绝了外面窥视的目光,十三总算松口气。
这是十三第一次见到在军营中的萧炎,他一身戎装,正在上首批改公文,听到动静眼皮一抬又落回去。
双林和传风二人都在边上,朝她点头示意。
“下官拜见将军。”走到萧炎面前,十三正正经经行了个官礼。
“有何事情?”萧炎终于抬起头来,皮笑肉不笑“之前几次你不都是让那个什么春来的么?怎么,这回终于有胆子过来了?”
萧炎说的是之前几次公务,他本来以为十三会亲自过来,等了几回都是一个憨憨的女人,说是茵城的捕快,奉庄大人之名来此,之前那任姓刘的不都是老老实实亲自过来,到这家伙这里就改规矩了,不知道是心虚还是不想见自己。
“将军说笑了,实在是近日公务繁忙委实抽不开身。”十三一本正经道,“眼下一有空余我马上就来拜见将军了,所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如此冠冕的语调,若是不加那最后一句还有些说服力。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萧炎顿时被这女子厚脸皮的功夫给镇住了,手中的笔有些不稳,面庞热力上涌,有心训斥几句,可她这一副我很坦荡在说正经事的样子让萧炎怎么也张不了口。
“你——”话到嘴边,就变成了“你这几日可好?”
十三露了笑意,“我很好,夫君呢?”这一声夫君叫得轻快,仿若从唇齿间流出。
萧炎想了想,最后化成简单两个字,“不赖。”
“夫君,我有一件事情想和你商议。”十三这时候说到。
“什么事?”
萧炎狐疑,十三很少拜托自己什么事情,如今她一脸犹豫到底是什么为难的事情?
十三露出一丝腼腆的神色。
“你们先下去。”萧炎转头对两小厮说到。
人都走光了,帐子里仅剩他们二人,萧炎说到,“现在说吧,到底是何事?”
十三上前几步坐到他身边,“其实,我想办一个学堂?”
“学堂?你要办私塾?”萧炎闻言皱眉。
“可是这边陲之地没有多少人读书,小童就更少了,你若真开私塾恐怕没有几个学生根本开不起来,以前也有过人来办私塾,不到一年就撑不下去走了。”萧炎耐心说到,“你——你是不是缺银子?”这句话问得十分小心。
十三失笑,“你想到哪去了,教育是育人之本,指望这个赚银子么?还不如去写才女佳人赚钱快些。”
“那你为什么要办私塾?”萧炎不解。
“萧炎,这里是你治下没错吧?”看到萧炎点头,她拍拍萧炎肩膀故作沉痛道,“夫君讷,你治下文盲未免也太多了。”
“什么叫我治下文盲太多!”萧炎气了个仰倒,说的好像他多么昏庸不堪鱼肉百姓一样,“这里边境之地,和杂胡接壤,本来就不似中原文气昌盛,识字的都是流放来的罪人,与我何干?”说到这他有点委屈。
“自然不是你的干系。”十三连忙说到,“可是夫君,你不觉得现状堪忧,所以才应该办个私塾么,连吃皇粮的捕头和捕快都不认字,其它人就更不用说了,难道世世代代这片土地上都是睁眼瞎么?”
“可按你所说办个私塾就会有人来?边民贫苦,连饭都吃不饱怎么会读圣贤书考功名?”
“谁说要读圣贤书考功名了?”十三嗔道。
萧炎被她弄糊涂了,“读书不就是干这些么?”
“我这里只负责扫盲,不是让他们研读四书五经,不求能有多少高深的学问,只要能认得常用的千百字,能读懂简单的文章就够了,起码这样能看得懂四时历法,读的通稼穑之术。”十三解释道。
十三的想法来源于前世建国初期的大规模扫盲运动,虽然粗糙,但效果显著,好用就行。
“这想法虽好,可是那些父母恐怕不会把孩子送过去,小孩子在家也是个人手,能出一份力气,送去读书少了收成不说还要倒贴饭钱,就算你不收束脩也没用。”萧炎一针见血指出这个办法的弊端。
“所以我不打算像平常私塾那样,我的私塾就像是雇佣那些孩子上工一样,不要钱还倒给工钱。”十三细细算给他听,“我打听过了,这里行情雇一个小孩子一天也就五个铜板加一顿饭,一天一个人满打满算八文钱,一个月算二十天是一百六十文,如果有二十个孩子,就是三千两百文,三两多银子,我的俸禄支撑的起。”
“别人办私塾名利双手,你还要倒贴银子,据我所知你一个月就五两的俸禄,为什么要为难自己?”
“这个地方有银子也买不到东西,还不如干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办学堂就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也是,推行圣人教化,开启民智的确不错,可是十三,你又不是礼部的,怎么还管这些?”
“夫君,你在这里这么多年吃尽苦头就是希望为我大盛朝守住这片沃土不是么?”
萧炎颔首,“没错,我的毕生志愿就是平定此地。”
“一代骁将或许是可以守得百年太平,可是夫君,你有没有想过你不能再驻守的时候呢?从前北疆有廖青大将军,周围部落不敢轻举妄动,可是廖将军过世还不到二十年,已经又现乱象。”十三想起民间传颂的那个天神般的女子也有些唏嘘,“胡人逐水草而居,除非能将他们族灭,否则就是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旦中原势弱就会跳起来狠狠咬一块肉下来。”
“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萧炎呢喃,“那你说如何?”
“边民不识教化,在杂胡的铁骑威逼下,不出两代说不定就会忘了自己是大盛子民,满口胡语对着大盛咒骂也是可能。”
“或许中原有时疲弱,但从未忘记国土,一代不行就下一代上,总能守住这片土地。”萧炎声音铿锵,“虽然流了许多血,但事实是杂胡觊觎数百年,部落换了几拨,这里仍是大盛的脚下。”
“所以这里才更需要传播学问,所谓一柔一刚,刚者为兵,柔者为文,两者相辅相成,现在局势在我们这边正是推行的好时机,只要文脉能在这里生根发芽这里就永远是——大盛的国土。”本来十三脱口而出想说中国,见识过近现代历史的她深知在萌芽时期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开对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未来会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就像盎格鲁撒克逊人用枪炮和圣经耕犁出大块的殖民地,所谓同文同种,摆在前面的是同文。
萧炎思考片刻后道,“若你有心办这件事,我自然不反对。”
“那就多谢夫君了。”十三眼中露出喜意,又凑上前一些压低了声道,“既然如此,夫君可否给些便利?”
果然,一口一个夫君绝对有事情求自己。
“什么事?”
“大盛律法规定要想办私塾得当地学政或者主政长官批准,这里你最大,所以就给我一纸文书好不好?”
“只这件?”萧炎不信就这么简单。
“咳咳,只这件。”
十三当然不会傻乎乎把剩下计划和盘托出,所谓饭要一口一口吃,先把萧炎哄上自己贼船再论其它,水都泼出去了就不信他到时候还能把自己拦下来,想至此十三暗笑。
“你在想什么?”冷不丁,萧炎问。
正在展望在军营开展大规模扫盲运动的十三露出一个无辜的笑容,“没什么。”
☆、第六十四回初开张兴致高涨解缘由告慰前尘
茵城街头闲谈的人中间,又找到了新的话题。
“诶,你听说了么,新来的那个官,就是入了萧将军门的那个女人。”
“怎么了,怎么了。”嗅到八卦的味道,旁边人赶忙问,“就是接刘大人班的那个,前几天还在街上碰见,她怎么了?”
“她在雇人呢,五个大钱加一顿饭。”
“这么好,我去打听打听,最近手头紧我去试试。”
茵城向来是干活的多招人的少,听说有钱挣周围人纷纷表示要去看看。
“你们没用,我早就去过了。”传消息那人嗑了一粒瓜子,把壳往外一吐,“人家说了,十五岁以上不收,只要十五岁以下的,不拘男女,不过女孩子多一个大钱,一天六个。”
“这么好。”旁边人咋舌,“可这是干什么营生,小孩子有多少力气,她别不是有什么黑心事要在小孩子身上动手脚。”
“什么乱七八糟的,人家可是举人娘子,犯得着跟你家孩子过不去。”那人不屑道,“我早把我家三个伢子送去了,问了,什么事没有,就天天识字,你说奇不奇怪,不用干活给饭吃还教认字。”
“天下还有这种好事?”围观的人都有些意动,小声嗡嗡。
“我家那儿子脑瓜子笨得很,举人娘子收不收啊?”有人叫到。
“收,都收,举人娘子说了,只要不是傻得分不清人都收。”
相似小说推荐
-
外星福晋进化史 (塔布齐) 2017.01.04完结ff6600有一个外表粗鲁憨厚实则腹黑老狐狸的王爷爹,伪白莲花真女汉纸的王妃娘亲,妹控不解释的巴...
-
快穿之炮灰要逆袭 (果绿柠檬) 云起书院VIP2017-01-03完结夏滟滟是一个普通的大四学生,没想到一次在姑姑店里帮忙,看到的一座白玉观音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