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那样的话,娘娘顾虑的也对,咱们朝廷里面将军不少,叫皇上派个有威信的将军就是了!”逸云认为问题很简单。要是能那样就好了,徽之叹口气,望着天空。今天晚上是阴天,天上黑漆漆的,没有一点星光。忽然徽之想起来了什么,她对着逸云说:“我们在这里白操心了,就算是胤禩想去,他未必能去的成。你看着吧,明天等着皇上透露出来叫胤禩去领兵的消息,底下的大臣们肯定会一起来反对。”徽之对着逸云一笑心情好起来。
“这是为了什么?咱们八爷可是文武全才,当年跟着皇上亲征的时候——”逸云立刻不满的皱起眉,逸云是看着胤禩长大的,对着胤禩的感情和自己的孩子一样了。自己的孩子总是最好的,反正在逸云的心里,胤禩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孩子。
徽之一笑:“大臣们也担心出事呢。你想想若是真的出了我们担心的事情,是谁最为难?”若是胤禩真的代皇帝出征,京城忽然发生变化,剩下的皇子趁机作乱,那些大臣们要怎么的自处,表明什么立场?往大里说他们是担心政权更迭出现波折,叫国家陷入动荡。往小里说,他们是想避免可能会发生逼着自己表态的情形发生。他们十年寒窗熬出来不容易,还想安稳的做个官,回去光宗耀祖呢。
逸云才明白过来,她笑着说:“也是外面的事情哪里轮到了我操心,奴婢去看看厨房的宵夜好了没有。”
等着徽之亲自送了宵夜进去的时候,康熙脸上已经没了刚接到军报时的凝重,看起来轻松了不少,胤禩见着徽之进来,忙着站起来:“额娘,我这就要出宫了。”徽之不满的哼了一声:“外面冷的恨,你给我老实的吃一点再回去,我知道你回去怕是也不能好好地睡觉了。吃一点,能休息的话抓紧时间躺下休息。有个好身体才能为国办事。”说着小丫头已经把宵夜摆上来,康熙看着碗里面的粥笑着说:“好像的粥,那不成是鳜鱼的?朕也觉得饿了,正好!”
徽之忙着过来说:“皇上,太医吩咐了晚上不叫皇上吃那些油腻的,我预备了山药粥,皇上喝那个吧!”什么?!自己被区别对待了,康熙立刻哼了一声,像个孩子一样开始耍赖,他根本不理会徽之径自拿起来胤禩的粥开始吃起来:“你就偏心你儿子!”
胤禩看着皇帝这副嘴脸也只能识相的悄悄的推出去。等着胤禩走可,康熙才放下手上的粥,看着一脸不高兴的徽之说:“你怎么了?朕不过是和你开玩笑的,朕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没那么不中用。”徽之明显是在担心自己的身体,其实康熙明白他的身体确实不如以前了。太医曾经和他很隐晦的说过,不能生气,不能受太大的刺激,一旦情绪激动和可能伤及心脉。康熙严令太医对谁也不要透露出来自己身体的真实情况,自己还整天表现的和没事人一样。
没想到徽之却这样担心自己的身体,康熙忽然生出个想法,按着徽之现在的地位和朝局情势,自己死了,胤禩就能上位。她却依旧是担心自己的身体,自己死了,不是对他她最好的吗?想到这里康熙握住了徽之的手,稍微势力捏紧了手心里柔滑的小手:“你放心,朕没那么容易被打到的。你和胤禩都是有良心的,他还和我说要去亲自领兵到西北呢。”
胤禩真的要上战场!徽之顿时紧张起来,她担心的看着康熙:“皇上真的要胤禩去!”
康熙忽然为难的叹息一声:“朕也不想胤禩去,但是眼前也只有胤禩是个合适的人选。那些将军们——西北之战怕不是个小事。准噶尔部一直以来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朕三次亲征,却只能暂时压制了准噶尔的势力。他们这些人,逐水草而居,人人都是可以骑马上战场的战士。可是我们呢,一个士兵要花费多少的粮饷?朝廷的家底不厚实,怎么能和他们持久战?更不能彻底消灭了!朕叫胤禩去,其实心里没想着胤禩能一句彻底消灭了他们,只是做个态度罢了。你不知道,最近朝廷里面颇有些厌战的声音。”
徽之明白康熙现在的处境,别看这那些大臣们上折子满嘴里面都是些颂圣的话,什么康熙盛世叫的山响,其实国家的底子没那么厚实,四阿哥追讨欠债,闹个鸡飞狗跳的,但是借钱容易还钱难。就算是真的去抄家,也未必能把钱都要回来。更何况这个事情,不是凭着一股子勇猛就能办好的。胤禩后来接手也是叫那些官员制定出来还款的计划,堵上了借钱的口子罢了。虽然这几年胤禩和胤禟想尽办法的经营,但是国家大,事情就多,不能把全部的钱放在战争上。还要留下些预备日常开支,应对那些忽然发生的天灾**。
因此一些官员不想危及自身利益,更不想过苦日子,忽然都变成了和平主义者,一个上书的说希望皇上要珍惜和平,现在老百姓的愿望就是世界和平云云。徽之在康熙身边这些年,她心里明白了一个道理,和平是个好东西,但是没有实力是不配拥有和平的。准噶尔就像是个急剧膨胀的癌细胞,已经占据了新疆和西藏大半地方,现在才去绥靖政策,可以换来暂时的和平。但是策妄阿拉布坦已经占领了西藏,大军从西川云南挥兵南下指日可待!
那个是和战火就烧到富饶的四川,很快的大军顺江而下,湖北,安徽,接下来是江苏——徽之不敢想象,那个时候战火蔓延的惨烈。和清朝比起来,准噶尔还在奴隶社会呢。根本是一群野蛮的强盗!
想到这里徽之忍不住低下头:“臣妾虽然是个妇道人家可是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皇上对胤禩寄托了希望,他就该比别人更多的出力。”
康熙握着徽之的手,放在嘴边亲吻着:“你深明大体,朕不会叫胤禩有任何闪失的。你放心,胤禩也不用亲自去冲锋陷阵的,他只要坐纛总揽协调就是了。你放心,朕好容易选个可以托付天下的太子出来,可不想再折腾了。不说朕了,就是胤禩身边的人,和那些将军们也要拼着命去护着胤禩了。”徽之仔细想了想,确实是康熙说的这个意思。
“皇上怎么越发的油嘴滑舌起来了,胤禩是个男人,世界上那个男人没有个横刀立马的将军梦?可惜,若是胤禩知道了那些人的打算,心里又该是郁闷了。”可不是吗,胤禩的身份和别的皇子不一样,他是正儿八经的太子,若是在战场上有什么闪失,那些将军们就是踏平了准噶尔,把策妄阿拉布坦给抓住,也不会有功劳了。他们肯定会把胤禩好好地保护起来,只怕胤禩这个统帅做的连着战场什么样子也看不到了。
十四阿哥的府上,十四阿哥正来来回回的书房里面走着,他就像是一头困兽,刚得了兵部的眼线送来的消息,西北的准噶尔反了,这会策妄阿拉布坦已经是攻陷了拉萨!皇阿玛接到了军报一定会派兵去平定叛乱,按着皇阿玛的性子是不会坐视不管的。自己该怎么办?十四眼里闪着异样的光彩,几步到了书案前,扯过来纸笔,他要上书皇阿玛,只要能在战场上大展身手,他就还有和八哥争的机会!当年大哥不就是因为自己的战功,处处压制着二哥,最后二哥被逼迫的乱了阵脚,干出来几件蠢事,被皇阿玛彻底厌弃了?
自己可是比大哥那个有勇无谋的蠢货强多了,他绝对不会重蹈大哥的覆辙,八哥,即便是你占着名分上的优势又能如何?我只要有军功,手上掌握着朝廷的军队,那个时候皇阿玛都要忌惮三分,何况是你呢。那个时候一切主动权就在我手上了!十四这些日子一直闷在家里不出去,皇帝册封皇后,册立皇太子,往日那些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的大臣们都换上了笑脸赶着去烧八阿哥的热燥。十四却是装不出来任何高兴的样子,干脆是称病在家躲着。
门前冷落,十四看着自己的手下也有不少人赶着去八阿哥那边奉承,心里越发冷了。这段日子十四仔细的想了,自己和八哥到底差了什么?八哥比自己年长,政务上多有建树,人缘又是极好在百官中威望自然高。可是自己呢,一个不起眼的皇子,出身也不是特别的显贵!一直在兵部不疼不痒的,虽然十四一向不认为自己是个平庸之人,可是没有一点的军功,叫别人怎么相信自己的能力?
十四几天闭门冥思苦想,算是明白了,皇阿玛选太子的人选是要看才干和声望的!自己身无寸功叫皇阿玛怎么想到自己?叫群臣怎么推荐自己呢?还有就是,这些年来自己放下身段去巴结人家,还不是为了找个机会。可恨!八哥面子上做出来一幅宽和大度的样子,其实却是个心胸狭小的人。八哥怎么会给自己表现的机会!原来最虚伪的人是八哥!
要是自己能在军事上大展身手!那个时候就凭着平定准噶尔的功劳——就连着皇阿玛也要对他另眼相看。
想到这里十四仿佛看见了自己把胤禩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自己成了太子的美好前景。他深深地吸口气,提起笔,刚要落笔,就听着外面下人的声音:“爷,钱师爷来了。”听着是自己的心腹来了,十四放下了笔对着外面叫了一声:“叫他进来!”
书房紧闭的们吱呀一声,进来个四十往上的男人,一身黑色绸布袍子,头上是个青布小帽,留着两撇胡子,正给十四请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