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礼之后,徽之从宝座下来,拉着胤禩进到里面大家说话,环视下自己熟悉的寝殿,胤禩忽然放松下来。他深深地吸口气,撒娇的跪在徽之的膝前,把头枕在徽之的膝盖上:“额娘,我没叫额娘失望。我们总算是等来这一天了!”想起来从小被人诟病的出身,自己的隐忍,为了给额娘和自己争口气,为了在深宫里面活下去,胤禩忍受了多少,付出了多少。这些只有他们母子最清楚。
“起来吧,还是和小孩子一样。今天是你的好日子,可是额娘却要说你不爱听的话。你大概认为,既然皇上册立了你做太子,已经祭告天地祖宗,明昭天下,你的位子就很稳固了。可是对于你来说,你未来的日子比以前更辛苦!”徽之心疼的抚摸着胤禩的脸庞,叫胤禩坐在自己的身边:“前头胤礽就是你的前车之鉴!你身边不少的人,还有那些曾经拥戴你的官员,他们大概都是得意忘形,想着自己千辛万苦总算是站对了队伍,押对了宝。有了拥戴之功,就要升官发财了。你回去要严格约束他们,那些恣意妄为的,你不能留情也不能手软,一定要明白公正的处置了!”
听着徽之的话胤禩愣了一下,他没想道正式做了太子第一天,额娘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胤禩愣了下,随即明白了徽之的意思,他郑重的点点头:“额娘放心,我明白。”徽之温柔地看着胤禩:“额娘不过是提醒下你,你素来是个有分寸,知道轻重的人。还有一样,你以前和胤禟做的那些生意,都抽出来!你是太子,不需要那些私产!”徽之知道小八和小九小十三个做了不少的生意,要不然胤禩怎么能经常搜罗来天下珍奇的东西给自己。而且胤禩也需要不少的钱,靠着内务府拨下来的那点银子,也只能是维持生活,根本不够用。要知道胤禩不只要生活,还需要办很多的事情。
没想到徽之提出来这个,胤禩愣了下,随即笑着说:“是,儿子记住了!”徽之点点头:“不是我不近人情,可是有前车之鉴在哪里摆着,你今后的日子只怕是以前更难了。我也会嘱咐小九和小十,叫他们严格管束手下人,不叫他们打着你的幌子出来招摇。”
“额娘真是想的周到,我好幸福!”胤禩扯着徽之的手,贴在自己的脸上对着徽之撒娇,徽之无奈的点点胤禩的额头:“不管到什么时候,我都是你额娘!你在我的眼里总是个孩子。想着过几天你就要出征,我实在是放心不下。”
“额娘放心,也不用我亲自上阵,横竖是伤不着我!而且有十三弟和诸位将军在,对了,额娘也该去安慰下宜母妃,五哥也要上战场,她心里肯定也很担心。本来,我是劝五哥不要去的,可是他心意坚决,也只能如此了。其实这都是因为五嫂子的缘故,她的父汗就是死在了准噶尔的手上。自己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五哥是个有情义的人。他身上也流着□□太宗的血液,不想在京城无所事事,希望能建功立业。只是以前五哥没机会,也不想掺和罢了。”说起来五阿哥胤祺,胤禩感慨一声。五阿哥是在太后身边长大的,性子温和谦让,这些年五阿哥一直没掺和进去夺嫡之争,反而是和自己的妻子关起门来过小日子。
谁知战事一出,第一个跑来和胤禩说要去西北评判的人竟然是五阿哥。都是皇子,五阿哥的心里也有个建功立业的梦想。
“我会去安慰宜贵妃的。十三在你身边,我也放心。这个孩子憋屈的太久了,你要看着他一点,别叫十三涉险。他立功心切,不要冒进了。”徽之嘱咐着胤禩,从战事安排到生活小节。
“额娘放心,我自己会调停好的。我倒是不放心京城,虽然小九和小十留下来,可是我总是有点担心。额娘要好好保重身体。”胤禩皱皱眉,月底的时候他就要带着大军离开京城到遥远的西北去,胤禩也不是没出去办差过,上次在河南治河,自己足足离开京城一年的时间。可是那一次远行,都没这次叫他有种隐隐的不安,仿佛有什么事情要发生的感觉。
“额娘,我把年羹尧留在京城,万一有什么事情,也要有个帮手!”胤禩皱着眉,做出个决定。
浪费材料,徽之心里翻个白眼:“京城有皇上在,你怕什么。你还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别疑神疑的。年羹尧是个将才,正是用人的时候,你把他放在京城干什么?年羹尧跟着你,不就是为了能一展抱负。你把他留下,他心里怎么想?还有,你皇阿玛怎么想?”胤禩不再只是个皇子,储君和皇权,是个矛盾的统一体。尤其康熙那个多疑的性子。
听着徽之如此说,胤禩也只能不提了。母子两个说了一会话,皇帝那边有人来传话,皇帝叫太子呢。徽之也只能站在宫门前看着胤禩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钱师爷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第214章 是真是假
胤禩离开京城已经一个月了,徽之现在恨不得整天都在乾清宫等着前方的战报,她对于战局如何并不是很关心,她最关心的是儿子!
可惜身份限制,徽之心里再五脊六兽的,也只能做出来稳坐钓鱼台的样子,不能露出来担心。做了皇后真的好无聊,看着在院子里面跑来跑去的孩子,胤祎正带着弘昫和弘暾正爬树呢,底下一群的嬷嬷和太监,生怕摔着他们。胤禩和明惠生的长子弘晟成了名正言顺的皇太孙。康熙整天把弘晟放在身边教导,闹得明惠都和徽之抱怨,她一个月也只能见到儿子三两天。
皇家的孩子的童年总是很短的,眼看着弘晟也要到了成亲的年纪,徽之想起来昨天康熙和她说的话不由得叹口气,伸手摸摸眼角,她的孙子都要成家了。她都要有孙子媳妇了!“娘娘,这是内务府送来明年选秀的名单?”青萍轻巧的进来,把手上的东西放在了徽之面前。
徽之看一眼青萍,叹口气说:“你也有了白头发了,如今你也是管事嬷嬷了,这些跑腿的事情还是叫小丫头们去做。名单放在那里吧,等着我明天看。”本来前方战事吃紧,康熙不想选秀,可是皇太孙的婚事就要提上日程,也只能下旨选秀了。徽之下意识地回避着弘晟成亲的议题,时间过得太快了,她有点不能接受自己要有孙媳妇的感觉。
“宜贵妃来了!”随着丫头的通报声,宜妃笑嘻嘻的来了。她一眼看见徽之面前放着的名单册子,伸手拿起来翻了翻:“也还罢了,我想皇上早就有了定夺。到底是谁家的孩子,能给我们弘晟做福晋。”说着宜贵妃在徽之对面坐下来,笑吟吟的看着她。
“哪壶不开提哪壶,你明白知道我为什么烦心呢。其实弘晟还小呢,我看西北的战事怕是一时半会的不能结束,弘晟的婚事还要胤禩来拿主意。”徽之推出来胤禩做挡箭牌。
宜贵妃毫不客气戳穿了她的狡辩:“算了吧,就算是胤禩在京城你也有理由来搪塞。我知道你为什么,怎么一转眼孙子都娶媳妇了,眼看着抱上了重孙子,可不是成了鬓发如银的老太太了。谁知你还是这副样子呢?皇上昨天晚上可是在你这里吧!”宜贵妃暧昧对着徽之送去个别有意味的笑容:“那些小妖精们一个个眼红着呢。如今皇上越发的精神不济,却还左一个右一个的添新人呢。结果,那么些美人都辜负了。虽然嘴上不敢埋怨,心里未必甘心情愿。你倒是荣宠不衰,莫非你那个还有呢?”
皇帝也是死死要面子活受罪,为了表示自己还不老,康熙依旧是不少的年轻嫔御服侍着。只是实际的情况怎么样也只有当事人心里清楚了。今天宜贵妃直接问出来,徽之脸上一红,狠狠地白了一眼宜贵妃:“我和皇上盖着棉被纯聊天好不好!”康熙根本是来躲清静的,她现在也没心思做那些事情了。
(ˉ▽ ̄~) 切~~,宜贵妃翻个白眼,根本不相信徽之的话。“我今天过来是和你说一件事,我从惠妃那边来,见着个新进来的嫔御十分妖冶,竟然敢对着陈氏张狂,我就教训了她一顿。特别过来和你说一声。这个陈氏也是,自己软和和糖稀一样,怪不得谁都能在她头上踩一脚。上次要不是你,没准胤禧还在钮钴禄氏的手上受折磨呢。她这个人真是不知好歹的人。你这样对她,也没见她对你如何感恩!”宜贵妃对着徽之抱怨起来陈贵人的性子,这个人就像是温吞水,不冷不热,好像对着外面发生的一切都无动于衷。
“我们也不过是尽本分罢了,尊卑上下还是要的。”身为皇后和贵妃,徽之和宜贵妃的职责就是维持后宫一团和气的景象。
“道理还是这个道理,只是陈氏这个人别扭的很,当年她进宫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怎么越发的胆小起来。和那些没有儿女的嫔御比起来,她算是不错了。谁知自从生了二十一阿哥,倒是越发的胆小怕事起来了。”宜贵妃想着陈氏那副样子就心里生气和徽之抱怨着。
“好了,你和她置什么气。那个犯上的是谁?”说了半天徽之还不知道是那个不长眼的又来欺负了陈氏了。虽然陈氏的性子沉闷,可是运气不错,她入宫就受到了皇帝的宠爱,虽然在康熙的后宫没有独宠这一说。但是陈氏似乎颇得康熙的眼缘,经常被康熙召幸。因为她老实的近乎是窝囊,后里面徽之也格外的照顾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