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全都想到了这一层,表现却是各不相同。
冀大人一如既往地面不改色,不悲不喜。
禇大人一出殿门,就长出了一口气,说不清是为了哪件事。
只有燕国公,脸上虽是面无表情,但精神终究是抖擞了些,走起路来都利索许多。
但毕竟上了年纪,他还是最后一个退出勤政殿的。
等他们都走了,皇帝才冲着蒋轩招了招手:“你过来。”
蒋轩立刻上前几步,跪在龙塌一侧。
此时他已经是距离皇上最近的人,连常公公都要比他远一些。
这时,皇帝突然伸出手,拍了下他的肩膀。
“不要怪朕。朕知道你和靖远侯的死没有关系。把你关起来,是朕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想着先把你袭爵的事拖一拖,留着新君临朝,再行封赏。”
“另外,你和景王自小一起读书,关系总归是不一样些,朕是不希望你搅合进争储的漩涡之中。做个纯臣,方才更利于日后辅佐新君啊!”
皇帝突然卸下了帝王的威势,仿佛只是个长辈在说话一般。
蒋轩感慨之余,再听这左一个“新君”,又一个“新君,”难免觉得有些刺耳。
“皇上只不过是病了……”他的劝说之词一出,自己也觉得言不由衷。
皇帝则是直接打断了他。
“你不用说了,朕的身体,没人比朕自己更清楚。”
“朕把这些话都讲出来,黄泉之下见到你父亲,也就不会为难了……”皇帝虚弱一笑,神色愈发黯淡下来,“说起来,不仅时日相近,朕一直觉得,朕与你父亲,似乎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他出身靖远侯府,却是一丁点儿都没继承到老侯爷驰骋沙场的本领。朕……又何尝不是呢?”
蒋轩大惊。
他怎么也没想到,皇帝竟然在自己面前自责起来。
好在皇帝并没等他接话,又顾自说道:“满打满算,朕亲政不过才十余年,旁人都觉得朕正值盛年,殊不知这十多年的强撑,早已将元气消耗殆尽……时至今日,朕非但没有留恋,反而还有些许解脱之感。说不定,你父亲离去之前,也是与朕一般心境……”
“说到底,你父亲和朕,还有另一处相似,就是都有一个足以堪当大任的儿子!”
蒋轩已经顾不上自谦,甚至连悲伤都被遏制住几分。
只因为,这句话里包含的意思太多了。
皇帝看到他一脸怔然的模样,了然一笑,继而进入了正题:“所以,你们要相互帮扶才是!别学我们,要像先皇和老侯爷当年一样……”
任凭蒋轩心中的思绪多么复杂,听到这一句,仍是红了眼眶。
“去把禁军的令牌拿来!”皇上对常公公命令过后,又看回蒋轩,“从现在起,内宫禁军也和羽林卫一样,由你来统帅,务必要确保传位诏书的宣读,以及新君顺利即位!”
蒋轩无比郑重:“是。”
此时此刻,皇城之中的两部分兵力,全部压在了他一人身上。
蒋轩有种说不出的使命感,瞬间在周身沸腾。
正在这时,常公公以从来没有过的慌张跑回殿中,压低了声音回道:“皇上,大事不好!禁军的令牌不见了!”
第四百七十五章 逼迫
皇帝听闻内宫禁军的令牌不见了,怒不可遏,当场咳嗽不止。
声音飘出大殿,让殿外众人的心都跟着揪了起来。
半晌过后,皇帝勉强忍住咳嗽,仍是半天说不出一句整话。
只见他神色急切地望着蒋轩,伸手指向殿外:“羽林卫,快去!”
蒋轩很快明白过来。
内宫禁军的令牌不翼而飞,绝非偶然。此时即便将令牌找回,恐怕也难以将其牢牢控制在手中了。
皇帝的意思,是让他赶紧把羽林卫稳住,莫再生变。
蒋轩领命而去,作为羽林卫指挥使的他,很快就将羽林卫调集完毕,沿着宫墙内外布防,将整个皇宫团团围住。
如此一来,即便内宫禁军生变,也无法冲出重围。
皇上并未让羽林卫与内宫禁军换防,这已经是他此刻能做到的极限了。
倘若宫中早已有人通风报信,与宫外之人勾结,形势便不容乐观……
待到将羽林卫安排完毕,蒋轩立刻赶回了勤政殿。
大殿门前,他险些与匆忙跑出来的常公公撞在一处。
“内宫禁军的令牌,可找到了?”蒋轩急着问道。
常公公摇头。
蒋轩这才发现,在常公公溢满悲伤的脸上,两行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蒋轩顿时感到耳边嗡嗡作响,呆立当场:“皇上……”
“皇上驾崩了!”常公公低唤一声,随即又不得不去偏殿那边报丧。
蒋轩深吸一口气,这才稳住步伐,走进了勤政殿。
天色已经大暗,空荡荡的大殿里。在为数不多的几盏火烛映衬下,显得愈发幽暗。
此时,皇帝平躺于榻上,一动不动,像是睡着了一般。
冀大人、禇大人和燕国公跪在榻边,无人哭喊,但都悄然抹着眼角。
蒋轩刚走到禇大人身边跪下。外面就传来一阵哭天抢地的声音。
吴太后带着皇后等人赶了过来。
这阵哭喊之声。就是从后面跟着的太监宫女之中传出的。
在他们看到皇帝的那一瞬间,更是哭得震天响。
吴太后见状,双眉一横。当即喝止了他们。
“都给我小声点!现在还不到你们哭的时候!”
吴太后话里有话,但这命令仍是极管用的。
大殿之内顿时恢复了安静。
吴太后面色阴沉,却未见任何悲伤,甚至都没有看过皇帝一眼。而是眼神凌厉地四下环顾。
最后,她的目光还是落在了皇帝的龙塌之上。
只因皇帝枕边。摆放着那个雕花龙纹楠木盒,其上那把明晃晃的金锁,吸引住了吴太后的全部视线。
“那里面是什么?”吴太后伸手一指,直接问道。
冀大人没有隐瞒:“皇上刚刚亲笔写下的传位诏书。”
“哦?传于何人?”吴太后的口吻极为随意。仿佛只是在问今日的天气如何。
冀大人很是坚定:“皇上有旨,要等召集群臣过后,方可当众宣读。”
吴太后不置可否。只频频向大殿门口望去,似乎在等什么人。
不多时。东宫的侧妃徐樱就陪着皇长孙赶到了。
跟在她们后面的,还有李嬷嬷,只见她一进门就悄悄冲着吴太后点了点头。
吴太后立刻松了口气。她知道,这是说明内宫禁军已经尽数归顺,此刻的勤政殿,全部在她们掌控之中了。
吴太后这才又看向冀大人等人,命令道:“现在就把诏书取出,让哀家看看!”
冀大人不慌不忙,又把刚才的话说了一遍。
这一次,吴太后还没开口,徐樱就迫不及待先跳了出来。
“大胆!太后的懿旨,你也敢抗命吗?”徐樱虚张声势的本领,与陆蔓玉相比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赶紧把诏书拿来!”
吴太后当即横了她一眼,示意她噤声。
徐樱正要识相地闭嘴,发现冀大人一点要搭理自己的意思都没有,当即又忍不住了,仰着头说道:“勤政殿此刻已经被内宫禁军团团围住,不把诏书交出来,几位大人都休想踏出殿门一步!”
与冀大人他们的错愕比起来,蒋轩则要淡定许多。
从徐樱口中得到了确认,蒋轩正在心里默默计算着,以羽林卫的兵力,想将内宫禁军全数拿下,应该并不难……
冀大人等人,也很快恢复了镇定,依旧不曾屈服。
吴太后并不希望真动起手来,见徐樱的威胁毫无作用,她的语气便稍有放缓,:“没人拦着你们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读,只是先在这里提前宣读一遍罢了,不算有违皇命!”
众人无法苟同。这根本就是蛮不讲理的狡辩!
冀大人已经气得说不出话来。
这次是禇大人恭敬回道:“还请太后娘娘不要为难臣等,若是场面混乱起来,引起令皇家蒙羞的争端,圣上在天有灵,恐也难以安息……”
吴太后见他们开始晓之以理,便也跟着拉开了阵势:“禇大人所言差矣!此刻之所以混乱,全因皇位空悬所致。新君的归属一旦揭晓,必然可以集权于一身,令行禁止,又哪里还会再有争端呢?”
不等禇大人反驳,吴太后的言语愈发直白起来:“哀家此刻就把话放在这里,你们若是不肯交出圣旨,就别想从这大殿里走出去!”
“既然新君未定,那便是哀家说了算!至于你们该何去何从,自己掂量着办吧!”
吴太后疾言厉色,一副不容转圜的架势。
大殿之中,顿时陷入了僵持。
吴太后心中气急,想不到这帮人仍旧不为所动。只因尚存一丝对名正言顺的期盼,她退一步道:“哀家先去偏殿歇息,等你们考虑好了,再请哀家过来吧!不要以为你们能一直拖着,天亮之前,这事情必须有个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