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茗莉直接上门找到史太君,送了些书画,其他的金银之物却是没了的,还暗示了史太君,新皇恩准嫔妃省亲,本是准许人共享团圆之乐,太过铺张浪费,只怕为惊动圣驾。王夫人没捞到好处,反被训了一顿,这个中滋味,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只是,钱茗莉实在是恶心这个人,竟然还敢肖想她家黛玉,一边肖想,还一边嫌弃!
幸好黛玉如今有了张浅秋等做玩伴,这帮姑娘也像模像样地弄了一个诗社,黛玉的才情也在这上京闺秀圈子中传了开来。最让钱茗莉高兴的是,张夫人越来越喜欢黛玉这孩子,也逐渐流露出希望让自家幺子迎娶黛玉的想法。只是,张夫人也是清楚自家小儿子的志向的,无心为官,如今考科举,一是因为跟自家老爷的约定,一是通过科举扬名,之后云游四海,广交朋友,然后等到三十岁上下开一个书院。
小儿子别看过了年才十四,却是打小就有主意的人,无心仕途,张夫人也怕这点会让林家这边不喜。
张夫人让夫君从钱茗莉这边旁敲侧击了一些对未来女婿的想法,钱茗莉也不遮掩,直接就对张修说道:“我就只得黛玉这一个女儿,我只希望她一生平安喜乐,不求她大富大贵,但求有一个知冷识热的人能够在我不在的时候好好照顾她。张兄,不瞒您说,我林府也算是薄有积蓄,今后都是给黛玉的添妆。只是,林家诗书传家,府中的典藏,也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赏识之人,黛玉的性子也是喜欢诗画相伴,她未来的夫婿,也要能同她琴诗相和。”
钱茗莉这话,说得其实暗示性很明显了,张修也听懂了暗示,于是,直接开口说道:“那不知如海看我家子墨如何?可能配得上你家千金?”
“子墨这孩子聪明灵秀,自然是极好的。”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得了钱茗莉这边的准信,张夫人这边便安排了人准备上门提亲的事宜,赶在了年前,将两家小儿女的亲事定了下来。
等到黛玉的亲事定了下来,钱茗莉才让人通知了荣国府的史太君,按理说,林府家中没有女眷主持,黛玉的亲事应该要史太君出面。可钱茗莉怕又生出波折,直接略过这些繁文缛节。
而因着两家结亲,黛玉本就同张子墨在张府有过几面之缘,又听爹爹多次提起张子墨,甚至这门婚事,也是钱茗莉跟黛玉亲自商量后,由黛玉点了头,钱茗莉才做出后续安排的。虽然这年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到底还是要黛玉也看得上眼才行。
因着黛玉还小,两家虽然定了亲事,黛玉和张子墨成了未婚夫妻,却是要等到黛玉十六岁及笄礼后,再商量婚事。正好这几年,张子墨也要专心科举。
两家有了婚约,张子墨作为未来女婿,经常登门请教钱茗莉,看看林家的万卷藏书,便也成了常事,因此,也让黛玉和张子墨有了更多接触,两人能够在两小无猜时,更多几分了解。
史太君本来就因为家里忙着贵妃省亲的事情闹得头疼,听到林如海竟然避开她偷偷给黛玉订了亲,坏了她的盘算,这头就更疼了。因此,年节下,虽然大观园的整修还在做最后的收尾,等着年后元宵贵妃省亲,可史太君还是打发王熙凤来接黛玉去荣国府小住,美其名曰,沾沾贵妃娘娘的喜气。
黛玉跟着张夫人学习管家之道后,对于上门的王熙凤,接待起来,也不露怯,对于荣国府的邀约,也蜿蜒谢绝了。
“年节下府中本就要准备过年的事情,爹爹忙于公务,府中大小安排,都需要我坐镇。再则,如今荣国府又忙着娘娘性情的事情,我实在不好前去打扰。劳烦表嫂代我问候外祖母,黛玉亲自准备了一份年礼,还得麻烦表嫂代为转交。”
王熙凤也不希望跟林府闹僵,她自从跟王夫人撕破脸后,也觉得宝玉配不上黛玉,只是,史太君的心思她这个晚辈不好多说。如今黛玉定了亲事,还是那样的清贵人家,王熙凤也是替黛玉高兴,因此听了黛玉的回绝,她也不恼,反倒是拿出自己提前准备的贺礼,送给黛玉。
送走了王熙凤,黛玉继续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府中的事情,想着张夫人昔日的教导,有板有眼地吩咐着。张子墨拿着母亲写的年节注意事项来到林府,看到的就是自己的未婚妻认真调度的样子,心底对于这桩婚事,也越发满意。
过了年,林府同荣国府的关系因着黛玉的婚事,越发疏远,至于贵妃娘娘省亲的大排场,大富贵,也同林府无关。而黛玉订了亲,本来有意撮合宝玉与黛玉的贾元春,也就看到了宝钗的好。荣国府看似鲜花着锦的烈火烹油之势,同林府无关。
钱茗莉继续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发光发热,平日里的闲暇时光,却是多了一向日常,对未来女婿的调/教,张子墨有志于行万里路,虽然因为科举之事,将更多心思放在了四书五经之上,闲暇的消遣却是各地游记,而要是论对各地风俗民情,山川地理的了解,钱茗莉好歹几次穿越下来,自然有可以教张子墨的东西。
她虽然有插手过荣国府的进程,可除了没让黛玉深陷其中,点拨了一下贾琏,其他的都是各自的造化。更何况,她也看得出来,当今皇上对于四王八公的忌惮,总归是要杀鸡儆猴的,因此,她也就没有再多做什么。
时光匆匆,转眼间,黛玉便到了及笄之年,而钱茗莉如今也高升,从大理寺少卿的位置升职成为了大理寺卿。张子墨更是一路从童生到秀才再到举人。荣国府的贾宝玉也娶了客居其府的薛宝钗。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四章
当今圣上的皇威日盛,太上皇对朝堂的事儿也逐渐放权,对四王八公的收拾,眼看着也是迫在眉睫。钱茗莉如今的职位,每日里同律法打交道,判了太多官司,也从中看出了皇上的心思。因此,当日宝玉大婚,钱茗莉作为荣国府女婿,虽然上门道贺,却并未多做徘徊。而荣国府本来也给张府递了帖子,因着黛玉同张子墨的关系,这也算是史太君为宝玉拉拢关系,希望张子墨或者是张家能够对宝玉多加提携,沾沾才气。
可这帖子虽然送到了,张家的人却是听了钱茗莉的意思,礼到人未到。张家是林府的亲家,同荣国府还是保持着距离为好。
钱茗莉同荣国府之间的距离,也让陛下在收拾起四王八公时,没有殃及林府。
大厦将倾,结局虽然难改倾覆之祸,可到底免于全军覆没之灾,起码,贾琏所在大房,没了王熙凤放利这桩祸事,到底还是有些不一样了。只是,该流放的流放,该镇压的还是镇压,随着贾元春的香消玉殒,属于荣国府的钟鸣鼎盛的假象也轰然倒塌。只是,可怜了府中的如花女眷,遭了这灭顶之灾。
对于荣国府的祸事,钱茗莉早有所料,却没有伸手帮忙,可等到该有的圣裁都下来了,对于荣国府的女眷,钱茗莉出钱在京城郊外置办了一所大宅院,将这批人安置了过去。虽然,并未见得得到多少人感谢,可一则有直播观众的打赏,希望保护住这些花骨朵一样的女孩儿,一则作为史太君的女婿,因为荣国府惹了圣怒,没有出面为荣国府走关系还说的过去,可等到荣国府真得落难了,抄家也都抄了,那她自然还是应该有所表示的。
钱茗莉并非圣母,能帮的上的就帮,说到底,她在这个世界的任务,只是黛玉而已,其他的,都是附属的。更何况,她本就为了黛玉,而在之前撞上了癞头僧与跛道士,为了对付这两个世外之人,花费了自己差不多一半的积分值,才兑换了所谓的气运值,将黛玉原本早夭泪尽的命运给改了,打发了这两个“神仙”。而因为如此,她原本打算等黛玉成婚后有了宝宝,就可以离开此方世界,现在因为积分值不够,她在这个世界逗留的时间,就又要延长了。
黛玉十五岁的及笄礼,并不奢华,却是费了钱茗莉诸多心思,请了张夫人从旁帮忙,务必确保每个细节都完善。因为张子墨十八岁就已经是举人了,再加上黛玉及笄,张家有意让黛玉过门。
钱茗莉却是觉得黛玉年岁尚小,有意让张子墨到了弱冠之年再迎娶黛玉。而史太君经了抄家的打击,虽有钱茗莉后面帮忙找了宅院住下,到底年岁渐高,竟是在黛玉及笄礼后半月,便去世了。
因着这事,钱茗莉提出黛玉要替外祖母守孝,将婚事顺延了。又给张子墨绘了山川图,让他趁着没有成婚的这两年,外出云游,增长见识,等到他适应了在外云游的生活后,待到黛玉嫁过去,夫妻俩要协同云游四海,才不至于让黛玉吃了亏。
张子墨出门在外,头一年虽有书信陆陆续续寄到,却是没有回过一次家门,待到第二年的中秋前,才赶了回来参加自己的冠礼。冠礼后,张子墨带着自己在外面描绘的画稿,亲自上门,送给黛玉。虽然云游在外,张子墨每到一个地方,便会将当地的景色画下来,又买了当地的特产,让人送到京城,除了给家里的,便是送给未婚妻的。
待到黛玉出了孝期,钱茗莉十里红妆,送了女儿出嫁,一时间,竟也是感慨万千,只是,看着黛玉羞怯中却带着幸福的笑容,希望她一生平安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