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却是不能就这么准了林如海请辞的事情,只是,安排林如海在什么位置上,他也考虑了很久。如今,他虽然已经登基,可底下的几位兄弟,却还是虎视眈眈,太子虽然被废,却也依然在朝中留有影响,江南的甄家,还有四王八公。说起来,林如海的岳家乃是荣国府,不过,他留在林府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显示,林如海对岳家恭敬有余,却不喜欢。荣国府的史太君有意让两家再结秦晋之好,却被林如海嫌弃了。似乎也是为了自个儿的女儿,林如海才急着辞官。倒是个爱女之人。
顾家的形象,再加上背后除了并不亲近的荣国府,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联系,以及早年的那份名单,新皇想了想,决定将林如海放在大理寺少卿的位置上,相信林如海能够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坐得稳,执掌刑狱案件审理之事,也能够秉公而为。
钱茗莉不知道新皇肚子里转的念头,却从新皇的询问中,知道了对方有意重用自己的信号,果然,一番询问后,她回到府中没多久,圣旨便下来了。她这也算是升官了。
高升的坏处是每天要开始起得比鸡还要早,上朝的时候,天色还是黑的,要打着灯笼才能够看得见路况。而新皇刚登记,不像太上皇在位时,十日一朝,前几天她还感慨新皇太用功,天天早朝,有够勤快的。等到她走马上任,却也要跟着早起。天知道她起床的时候,才凌晨三点……
不管有多少抱怨,等站在朝堂之上,躬身聆听朝会所言,却也让钱茗莉对如今的朝堂风云更多了几分了解。走马上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熟悉职能所在,了解部门设置,钱茗莉空降到大理寺少卿的位置上,自然要有许多人际方面的打点。
所幸,她有系统和网友的bug加持,对于未来共事的同事们的性情,提前有了了解,倒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钱茗莉忙着适应新岗位,荣国府那边的事情自然也无暇顾及,只是知道贾琏这次是铁了心要掰扯,倒是将王夫人的慈善假面给撕了下来。只是,如今新皇登基,荣国府的人再怎么寸,也不至于将家丑外扬。贾琏就是仗着这点,将本属于大房的荣禧堂给要了回来,迎了自己的生父贾赦入住荣禧堂,他和王熙凤也搬了过去。倒是贾政所在的二房去了从前贾赦住的地方。
这样看来,似乎是贾琏这边大获全胜,可是,王夫人又如何甘心,多年筹谋,怎肯如此付诸一空。
等到钱茗莉熟悉了新岗位,并且帮着新皇办了几件得力的差使,得了不少赏赐,钱茗莉突然收到了宁国府的秦可卿病逝的消息。
这才着意去查了查,知道了史太君和王夫人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秦可卿的身世,让身在皇宫中的贾元春,秘密告诉了圣驾。而秦可卿在宁国府中本就存了腌臜事,被新皇一查证,都不用新皇吩咐,就有的是人为他出谋划策,只可惜了红颜薄命,成了权势相交的牺牲品。
经此一事,钱茗莉越发头疼黛玉未来的归宿,说起来,不知不觉间在京城过了新年,黛玉都十岁了,因着钱茗莉的态度,跟荣国府也不太亲近,倒是跟钱茗莉的同事家的亲眷小姐们往来颇多,也算是打开了士大夫阶层的交际圈。黛玉冰雪聪明,待人接物,钱茗莉是不担心的,可是,这十岁的小姑娘,在古代,却是要开始相看合适的婚约对象了。
古代男女七岁不同席,早早有了男女意识,钱茗莉的任务是要保护黛玉一生安乐,她琢磨着,还是要给黛玉找个靠谱的丈夫。不求多么大富大贵,却要踏实上进,知道怜惜媳妇。
为此,钱茗莉干脆又花了许多积分买了许多隐形摄像头,遍布京城,同时发布了一个公告,希望各位网友帮帮忙,给黛玉删选合适的结婚对象。
这么一个公告,倒是引来了很多人的注意力,群策群力之下,等到秦可卿的丧事办完,甚至宫中传来了加封贾元春为贤德妃的旨意时,还真得被强大的网友们找到了合适的人选,还不止一个。
只是,这些人选经过了钱茗莉的眼,有些她嫌弃家里太混乱,虽然南方人品看着端方,可婆母不好相与。有些她又嫌弃太过年长,大了黛玉足足十五岁,而且都二十五岁了,在古代还不结婚,虽然网友调查出来是为了寒窗苦读,却不得不让钱茗莉多想。这么挑挑拣拣的,最后竟然只剩下一个合适的。
说起来这人的父亲还是当年林如海高中探花时的状元郎,倒是跟林如海颇有几分交情。当年林如海高中探花时,年纪尚轻,可状元郎张修却是不惑之年,现如今高居内阁学士之位,家中妻子病逝,年岁渐高,也并无纳妾,门风清正,膝下有儿子,长子张子章如今二十有六,乃翰林院侍读,娶了座师的女儿,身边并无妾侍,膝下已经有一儿一女。次子张子墨,现年十三岁,今年考中了童生,虽然有些男孩子的顽皮,却是性格爽朗,待人大方。
最主要的是这一家都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纳妾的风气。这样的好儿郎,不用说,在京城也是抢手货。虽然,黛玉还小了点,可提前相看,总比好的被抢走了的强。钱茗莉心知黛玉的性子,不适合管家,而张家有长子长嫂支撑门楣,只要张子墨为人品性无碍,便是一个极好的女婿人选。
钱茗莉递了拜帖给张修,虽然之前回京后,便跟当年同届的考生,有过联络,可到底张修如今身居高位,而钱茗莉彼时作为一个外官刚回京,就巴结高层,未免落人口舌。再加上虽然是同届的状元和探花,年岁上却是有些差距,倒是并无太多交情。
不过,交情嘛,多往来几次,便好。
这有了交情,后续的事情也就好操作了。
钱茗莉有心相交,投其所好,倒是跟张家逐渐热络起来,几次在张家亲眼看到了张子墨,又跟张子墨交谈了几次,倒是越发满意了起来。小家伙家学渊源,学问上本就没什么问题,难得的是目光清正。更难得的是钱茗莉知道张子墨虽然也参加科举,却是无心为官的,他的理想是院先生,自己开办书院。
远离官场好啊,正好跟黛玉琴棋书画相和,有功名在身,又不至于没有办法保护黛玉,而且开办书院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三章
钱茗莉虽然看好张子墨,可自己家的情况,要说定下两家儿女的亲事,还真得找个合适的契机,总不能她一个人剃头挑子一头热。
而要找到的这个理由,也是现成的。林府如今并无女眷,虽有从宫里放出来的姑姑悉心教导,可到底对于女儿家的理家能力等还是需要当家主母的指点。
钱茗莉仗着昔日同年的交情,恢复了同张家的往来后,也没有多加遮掩,并不避讳地直接向张家提出了请求,希望张修的夫人能够提点自家女儿,再则,张修的孙女张浅秋如今八岁,跟黛玉年纪相当,也好做个伴。
钱茗莉的这个要求,张家自然是答应了,张家治家甚严,家风清正,只要看从张修到张子章都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妾侍,家里一团和乐便可窥一二。因此,对于钱茗莉丧妻后,不再续娶,善待女儿的行为,张家的人也是很欣赏的。
如此一来,黛玉每周有三到四天的时间到张家同张夫人学习女儿家该学的一些知识技巧,跟张子章的女儿张浅秋也成为了好友,同张子章的夫人沈氏也相处融洽。
钱茗莉为了黛玉的婚事费尽了心思,另一边的史太君却始终没有放弃要将两个玉儿凑成双的想法。原本王夫人是不愿意也不高兴林黛玉嫁给宝玉的,她更中意的自然还是自家妹妹的女儿宝钗。可是,荣国府被贾琏闹了一通,他们二房搬出了荣禧堂后,再听史太君的打算,又看到林如海在朝堂上的位置,为了儿子的前程,王夫人心底也多了许多盘算。
等到女儿高升加封为贤德妃的消息传来,王夫人之前在府中受到的冤枉气,都被她发泄了出来,腰板也挺得笔直了,原本还有些心动的想要娶黛玉进门的心思,又立马放下了。只是,元春从宫中传来消息,似乎林如海真得颇受皇帝重用,竟然也跟史太君一条心,暗示她上门提亲。
可是这时,传来旨意,准许嫔妃回府省亲,王夫人想要给女儿好好地修个园子,重挫大房的锐气,让贾琏这小子知道二房的厉害,只荣国府内里究竟有多少油水,王夫人这几年心底清楚得很。她想要修个气派的园子,可少不得要让妹妹一家出钱出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原本也不是分外甘愿让黛玉进门,这事情便也暂且这么拖了下来。而且,她看着自家宝玉和宝钗一日好过一日,这想要成就金玉良缘的心思,也就越发深重了。她觉得家里有了元春这个当妃子的女儿,一旦女儿诞下皇嗣,何须去看他人脸色。
这事情一拖,就拖到了王夫人从薛家“借”了大笔银子修建大观园,可资金还是紧张,竟是将主意打到了林家。
钱茗莉自然不可能上赶着送好处给荣国府,特别还是给王夫人做面子。她安排在贾琏身边的人,这回借着修园子的好时机,也没少给贾琏出谋划策,只是,没想到王夫人没能够暗算到贾琏所在的大房,还有脸把主意打到林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