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还故人?搞得神秘兮兮的。
姜容问小二道:“什么公子?姓甚名谁?为何要请我们过去?”
小二微微一笑,歉身道:“那位公子说几位上去就知道了。”
姜容看了看墨川和李氏,两人的态度都为她是瞻,她想着那什么公子既然敢光明正大请他们上去,他们又有什么不敢去的?
倒是要去见见这位公子到底是何方神圣。
因此她点了点头,道:“好,前面带路。”
随着小二一路上到了三楼,在一间名为“明篁居”的雅间外停了下来。
在酒楼内,这一般越往上位置就越好,仙客来统共不过三层,那么这三楼定然不是一般人能上得来的。
再看面前这明篁居,比之同楼层其他的雅间又要气派许多,看来,这位自称故人的公子身份还有些不一般了。
雅间分内间和外间,内间如何姜容几人看不清楚,外间却是布置得颇为雅致华贵。
正对着窗户的位置,是一张半人高的席榻,上头摆着一张雕花的黄花梨案几,其细腻温润不可言说,在天光的照射下,桌面光滑如镜,平滑如水。
左面墙壁上挂着一幅“晚竹居”图,落款为“张道几”。世人皆知,张道几乃前朝诗画大家,其作品便是在前朝也是千金难求,更何况是如今了。
光是这一幅画,就可看得出这仙客来是如何财大气粗,有恃无恐了。
右面墙壁则立着一面博古架子,各方格子里并未摆满,只有寥寥数件而已,却是摆放的疏落有致,且每一件物品,都充满着一股子难以言说的意味,或古拙有趣,或凝重厚实,或润泽丰满……俱都是难得一见的宝贝珍品。
屋子中央是一张紫檀木圆桌,桌上一套细白瓷茶具看起来简单,却是素有“雪玉瓷”之称的南郡白瓷,有钱也难买得到。
粗粗扫过一眼,姜容心中就不禁惊叹连连,这仙客来是有多土豪啊!竟敢这么大喇喇地将这些举世罕见的珍宝摆出来?就不怕有人抢了去?
就连地上都铺着一层紫茸地毯,让姜容几个都不好落脚了。
要知道,紫茸可是有着“寸茸寸金”的说法,甚至还犹有过之。寻常一件紫茸轻裘就不知价值几何,这里倒好,竟然不要钱似的当成地毯铺在了地上。
真是有钱没地儿花啊!
姜容心里暗自腹诽着,这脚要是踩上去,弄脏了不会要他们赔吧?
几人正自踌躇间,博古架后头一道雪青色身影转了出来,笑看着姜容几人,声音盈盈道:“小丫头,可真是叫我好找啊!”
姜容看去,眸子不禁瞪大了,“你怎么会在这里?”
上京,玄武街青云巷,抚远侯府,一辆气派华贵的马车缓缓驶了出来,朝着梧桐街的方向而去。
梧桐街乃是上京城内有名的富贵商业街,市列珠玑,户盈罗绮,高楼鳞次,满眼豪奢。
两边商铺中绫罗绸缎、珠宝香料、胭脂水粉、文房古董等物应有尽有。更有烟柳画桥、云树堤沙的好风景,当真好一派繁华绮丽!
约莫小半个时辰,马车在梧桐街妆花阁前停了下来。
先有一个面目姣好婢女打扮的年轻女子下得车来,随后扶着一位夫人下车。
细看去,只见这位夫人三十许年纪,皮肤细腻白皙,不见一丝儿皱纹,水润的杏眼,柳月弯眉,小巧琼鼻,樱桃嘴儿,兼且眉间一点殷红朱砂痣,整个人看起来貌美又慈和,就像那观音画像上的观音似的。
这位便是抚远侯继夫人小王氏了,乃是先抚远侯夫人王氏的嫡亲妹子,抚远侯的小姨子。
只是这姐夫小姨子的,之间未免有许多故事要讲,这里先按下不提。
且说小王氏进了妆花阁后,便被里头的女掌柜笑语盈盈地迎了进去。
妆花阁一共有三层,专做京中贵妇贵女的生意,底下一层卖的是胭脂水粉、头油香水、香膏胰子等物,二楼三楼则是各样首饰。
这里的东西,就是一瓶拇指大小的香水儿,就不少于二十两银子,楼上的首饰更是没有一件低于五十两的。
妆花阁卖的就是一个贵字。不过它贵虽贵,东西的质量确实对得起它的价钱。
所以这里高昂的价格不仅没吓退客人,相反还引得京中贵妇人们趋之若鹜,皆以拥有这里的一盒胭脂或是一件精巧的首饰为荣。
女掌柜马莲儿一路将小王氏带上了三楼,向她介绍着店里的几件新品。
三楼有独立的隔间,专给客人试戴首饰整理妆容之用。小王氏看中了一套金累丝红宝石头面,马莲儿亲自捧着与她进了一间小隔间,侍奉着她插戴起来。
小王氏的婢女兰香则在门外候着。
进了小隔间,小王氏在妆台前的绣凳上坐了下来,看着镜中的人,袖手将头上的一支红翡滴珠凤头金步摇抽了出来。
旁边马莲儿立刻从首饰盒子里拿出一支金累丝红宝石簪子递了过去。
小王氏接过来戴了上去,又扶了扶发髻,马莲儿没口子地赞了起来,“要我说啊,这簪子可是有福气了,碰着了夫人这样好颜色的人儿。配着这根簪子,愈发相得益彰了,衬得夫人的脸儿更加白皙润泽,看得我都错不开眼去!”
小王氏淡淡笑了笑,又取了其他的钗来戴,一面望着镜中的人,一面问起道:“向郁他们可有消息了?”
说到这个,马莲儿的神色就沉静肃穆下来,和刚才谄媚逢迎的女掌柜判若两人。
她退开一步,两手敛衽,微微垂首压低嗓音回道:“回主子,属下正要说起呢,向郁他们已经回了,正递了信儿过来,说是主子交代的任务已经完成,正在流云馆那边候着。”
闻言,小王氏轻应了一声,眼中露出一点真实的笑意,道:“好了,现下已试得差不多了,包起来吧。流云馆的茶我是好久都没尝到了,这便去解解馋。”
马莲儿神色又恢复过来,满脸堆笑道:“那敢情好,我这就包起来使人送到您府上去。”
又一路将小王氏送到楼下门口,殷殷道:“夫人慢走,下次有了新品我定第一个告诉您!欢迎再来啊。”
小王氏微笑着颔首,态度矜持而有礼,浑身透着一股子高雅与贵气。
下一站,抚远侯府的马车在流云馆停了下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八章 侯府
流云馆,乃是上京城一等一的消闲地儿,专供那些富贵闲人、贵妇贵女们寻乐子的地方,男女皆可来得。
里头有三样最富盛名,清茶、美酒与戏曲。素斋与小点亦是美味难言,新奇且独特,与别家食馆分外不同。
当然,它的门槛也颇高,非两样人不得进,富贵人、真名士。其他人,管你家里堆了多少银子,也是进不去的。
进了流云馆,在侍女的带领下,小王氏一行人进了茶馆清韵斋。
清韵斋专烹紫笋茶,紫笋,蒙顶之上者,其味尤重,“一枪旗,紫笋灵芽,摘得和烟和雨”,可见紫笋之难得。
有诗云:觉来烹石泉,紫笋发轻乳。又有“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之句,皆是形容紫笋茶之味美香浓。
紫笋较龙井、毛尖、铁观音之类口味清淡的茶而言,味道偏重,不过小王氏偏就喜欢这类饮之满口醇香的茶。每到流云馆,必入清韵斋,入了清韵斋,便饮紫笋茶。
进屋后,小王氏便摆手将婢女嬷嬷们留在了门口,她自己褪了鞋子缓步走了进去,在矮几后的蒲团上跽坐下来。
而矮几另一边早已经有一位湖绿裙衫的年轻女子候着,这是流云馆特地训练来给客人烹茶的侍女,她名李筝,是小王氏惯用的。每回小王氏来了这里,都是点的她。
见了小王氏,李筝便向她微微一笑,两手交叠在腰侧矮身向她行了个礼。
小王氏轻柔叫起,“不需多礼,我们又不是第一次见。有那时间见礼,莫不如早些开始烹茶,我可就等着喝你的紫笋呢。”
李筝柔柔一笑,“蒙夫人看得起,我这便来为夫人烹茶。请夫人稍待。”
接下来,两人便不再言语,李筝专心烹茶,小王氏静静地看着。
说起来,小王氏虽说是为着紫笋而来,但有一大部分倒是冲着李筝的烹茶手艺。
那味道自不必说,就是这烹茶的过程中,那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一举一动无不优雅动人。虽说已经不是第一次目睹了,但每一次小王氏都会看得目不转睛,目露赞叹。
宛然为客振衣起,如傍芳丛摘鹰咀。
光是看着,就让人无穷享受。
烹茶完毕,李筝欠身奉上一杯紫笋香茗,而后莲步轻移,缓缓退了出去。
她是知道这位抚远侯夫人的习惯的,品茶时不喜有人在身侧。
小王氏很是满意她的知情识趣儿,要不她怎么会单找这一位呢?不仅是烹茶烹得好,最要紧的还是这份眼色。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又不该做什么。
茶杯中袅袅的白烟升起,氤氲在身前,衬得小王氏的面容都有几分模糊了,却是更显得她有如云中仙人一般飘渺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