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娘子喜种田 (蟹小妞)



“呸,啥稀奇的,那东西喂猪猪都不吃,就你把它当宝贝金子。”

李氏的话虽然难听,但确实是实话。椿树的味道比较大,确实猪不吃这,所以,这也是这个时代,没有人吃椿树芽的一个原因。

椿树分红椿树也叫香椿树,叶子和树干都是红的,还有一种叫臭椿树,叶树干是白色的。红椿树树芽比臭椿树香,而且也比臭椿树耐用。

这里盖房子不兴用钢筋水泥,木材是主要材料,农村大部分人用椿树来盖房子,给老人漆寿材。

所以红椿树也比臭椿树要多,所以慕贞的采的椿芽里面,红椿树芽要多一些,这也使她更有信心可以买的出去。

这个时代没有自来水,一般吃的是井水。这里是山区,水井和前世她在电视山看的不一样。

那种水井是挖的很深的,需要用绳子吊着水桶去打。但这个地方的水井比较浅,就是在有水源的地方挖了一个圆坑,四周用石头堆砌好,直接拿水瓢或水桶就可以打的到水,所以这也给她清洗椿芽减少了不少麻烦。

还好何老三会做篾活,所以家里有不少家具。用可以过水的箩筛把椿树芽装好,往上面淋上几桶水就可以了。

等把这些都洗了一遍,家里小包子把水已经烧开了。把洗好的椿树芽放开水里打个滚。捞起来之后就何以直接晾干了。

宋氏从地里回来的时候,闻着到处都是椿树的味道,不由的问道:“老大媳妇,你问到这是啥味儿没?咋这冲鼻子呢?”

李氏早上在慕贞那里吃了瘪,这会儿自然不会放过告状的机会,“娘,还不是老三媳妇那个冤孽,一天到晚没得事干,把椿树芽子弄回来了,满屋子的臭气。”

椿树芽烫过之后,味道确实比较大,但也不是臭气,就是有些冲,但晒干了之后就好了。

“老三媳妇你个冤孽,一天到晚瞎承办,你总是有劲,以后屋里的猪草就由你打。”宋氏第一次闻这个味道,有些不习惯,但并不妨碍她找慕贞的麻烦。

慕贞和小包子在屋里忙的不亦乐乎,只把那两人的话当耳旁风。也不是什么大事,到时候草都长起来了,到处都是猪草。

小包子现在在慕贞的带领下也开朗起来了,要是以前,上房不管哪个开

口骂他们,小包子都吓得发抖,现在也能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了。

娘亲说过:会咬人的狗不叫。而且,自己越怕,他们就会越嚣张,只有比他们勇敢,自己才会不受欺负。

慕贞看着小包子淡定的烧火,嘴角不由得牵起一抹微笑。

...



第二十八章:美味的椿鱼

何老三回来的时候,又背了满满一背篓的椿芽。

背篓和挎篮都是用竹子编的双肩家具,只是挎篮的系是用绳子编的,可以活动变成单肩夸也行,而背篓的系是固定的。

慕贞记得自己第一次见这两种家具时,不由的想起了现代的挎包和双肩包,不知道前世的包包,是不是由古代的农用工具发展而来。

背篓的体积比挎篮大,一背篓就能装两挎篮多。刚好慕贞还有一挎篮的椿芽没有烫好,就让何老三帮自己去洗,她把剩下的烫完。

两人的速度比一个人快多了,虽然有那爷俩给自己帮忙,但等慕贞把手里的活全忙完以后,还是累的腰酸背痛了。

“娘亲,你坐下,包包给你捶捶。”小包子见慕贞在揉肩膀,懂事的搬来凳子给慕贞。

“谢谢包包,娘亲的包包真乖。”说着,在小包子的小脸上亲了一口。

娘儿两正互动着,自然谁也没有发现何老三拧起的眉头。

“贞贞,你晒这么多的椿芽做啥?”

“卖啊。”

这东西都没人吃过,会有人卖?何老三很好奇,“卖?卖给谁啊?”拿了一颗晒干的椿芽,皱眉道:“乌漆抹黑的,怎么吃?”

对于何老三的怀疑,慕贞很受伤,“我要是卖不出去,你就全给我吃了,而且,我中午做的椿鱼,也不许你吃。”

看着慕贞气愤的表情,何老三觉得十分赏心悦目,对于娘俩刚把他忽略了的事情,也不计较了。

“贞贞莫气,是我孤陋寡闻了,你说这东西能吃,那就能吃。”

对于何老三的讨好,慕贞翻了个白眼就不做理会了。早上的椿树芽,她留了一些新鲜的,刚好可以用来做椿鱼。

说起椿鱼,这个口味还真是让她怀念。椿鱼的做法比较简单,虽然只是小时候吃过,但具体做法还是记得的。之所以叫椿鱼,自然是以椿树芽做材料,长的有点像鱼的形状。

自从慕贞来了以后,家里就开始吃三顿饭了。现在这个时间点,差不多快要开始做午饭了。

“包包,你去外面把椿芽一个个的翻个边儿,爹爹来给娘亲烧火。”炸椿鱼,火候非常重要,火大了,外面糊了里面还没有熟,火小了,椿芽在里面焖软了,味道不香。小包子虽然可以烧火,但不会掌握火候。

对于慕贞吩咐的,小包子都会快乐的去完成,看着儿子蹦蹦跳跳的往出走,慕贞不忘嘱咐道:“记得把你的帽子戴上,要是晒人了,回来喝点水再去。”

给爷俩吩咐好任务,慕贞开始了炸春鱼的重要步骤:和面。这里说的和面,不是和干的,是要加水和稀,就像面糊一样。

和面的时候,水的多少要掌握好。和干了,炸出来之后就像个面疙瘩,遮住了椿芽的香味,和稀了,椿芽包不住。

另外,调料也很重要。慕贞把蒜、姜、花椒、辣椒,分别用辣子窝杵碎,然后在全部放在面里拌匀,最后加上盐。

说起辣子窝,慕贞觉得挺有趣的,就是把一个直径有七八厘米的圆柱形石头,中间掏一个中指深的洞,然后再找一个一把多粗的圆柱型石头,把中件的窝和杵东西的石头打磨光滑,就是这里所说的辣子窝的全部组合。

记得第一次用这个辣子窝时,慕贞一直觉得它的构造不合理。因为用来装辣椒之类的窝,旁边有一个三厘米左右的缺口,而用来杵东西的石头,她又觉得有点短,怎么用都不顺手。

后来有一次,她无意间把手腕固定在那个缺口的地方,居然用起来十分舒服。既不会觉得窝太深,杵的石头太短使不上劲,也不会觉得杵的石头太沉费力。

这让慕贞不由得佩服工匠的细心和认真。

继续说这椿鱼的做法。面做好之后,基本上这道工序就完成了。然后把早上留下来的椿芽,一个个的放在和好的面里裹起来,等锅里的油烧红之后,把裹上面的椿芽放进去,等炸至两面金黄的时候,椿鱼就做好了。

因为这个时代菜籽油的产量比较低,价钱比较贵,所以农村大部分的人都是吃的猪油。但猪油的脂肪含量太高,所以慕贞就两个掺起来吃。

他们现在的手头比较紧,在加上也没有那么多的油,慕贞就只是用油把锅涮一下,保证不巴锅后,煎着吃。

留下了二十几颗椿树芽,慕贞全煎了。小包子眼巴巴的看着两面金黄的椿鱼,不停的吧唧着嘴巴。而何老三则是好奇,大家一直都不吃的东西,能在自家媳妇手里变得有多美味。

看着这一大一小的两张俊脸都瞅着锅里,慕贞不由的觉得好笑。等锅里的第一拨煎好以后,就风给了那爷俩。

在慕贞满怀期待的目光中,何老三试着咬了一口。虽说不至于是人间美味,但味道确实不错。

一口咬下去,外面是焦的,里面是软的,再加上椿芽特有的香味,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何老三很中肯的评价了一句:不错。

而这边,小包子的反应更夸张,嘴里包着的太烫吞不下,还要巴巴的把手里的往嘴里喂。看的慕贞啼笑皆非。

农村的灶一般都喜欢打三口,外锅和中锅人用,里锅给猪煮猪食。慕贞家面积小,也没有猪,勉强砌了两口锅。

外锅在炕椿鱼时,里锅就煮了酸菜洋芋汤。

何老三当时吃这个时觉得稀奇,就又出去掰了一把椿芽,让慕贞多做点儿,他让小包子把锦山两口子也叫来一起吃。

锦山夫妻两来的时候,慕贞已经炕了小半木盆的椿鱼了,有二三十个。红梅看到慕贞外面晒了很多的椿芽,不由好奇的问道:“贞娘,你屋外晒了那多东西是啥?我咋看着像椿树芽子嘞?”

这夫妻两对慕贞一家一直挺照顾的,不说别的,在慕贞穿过来以前,小包子大部分的饭都是在他们家吃的。

锦山爹娘死的早,底下还有一个妹妹,成亲一年多了,虽说还没有个一儿半女,日子过的也是紧巴巴的。

所以,在何老三打算让他们来吃饭时,慕贞就没打算隐瞒,“红梅嫂子来了,快坐,就是椿树芽子。我看咱们这没得人吃,就想多弄点存着,以后拿镇上去卖,补贴点家用。”

红梅也不客气,看见慕贞在煎椿鱼,就挽起袖子把炸好了的放在桌上,又拿着碗去里锅舀汤,“这东西还能卖钱?以前吃都没人吃过,有人卖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