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张鑫两姐妹因全程参与进来,所以在等待开锅的过程中极其兴奋,两个小姑娘时不时的就要去厨房煤炉旁转转看看。
一个小时后,糯米藕成功出锅了。
凉了半天,等糯米藕不在烫手,古玉涛把藕小心的切成一片片的,切好的藕片装盘,再往上淋上些许桂花蜂蜜。
糯米藕软绵甜香,一口咬下去软糯清香,可口极了。
一家人都被糯米藕的味道迷住了,又软又糯,味道也甘甜可口,让人越吃越上瘾。
随后张雪兰把中午剩下的菜热了热,冰箱里还有一些冻饺子,便当做馄饨煮了做主食。
屋外里冷热正好,五个人围着小桌子在院内惬意的吃了晚饭。
忙了一天,一家人早已累的不行,古玉涛夫妻俩也都早早睡觉了。
古陶跟张雨两姐妹在她的小卧室里,临睡前古玉涛把家里好久不用的席梦思床垫子铺到地上。
又在上面铺了两层崭新的厚褥子,躺上去柔软舒服的不得了,姐妹俩对此很是满意。
临睡前,古陶跟父母谈了谈张海鹏上午说的事。
古玉涛做了决定,打算过些日子跟张海鹏南下走一趟,去了解了解南方玻璃钢市场如何。
当然天数也不会太长,也就是半个月左右,若是前景不错,那就按张海鹏说的走玻璃钢经销路线,若是不行,就当做旅行开眼界了,左右出去一趟,也没什么损失。
古陶很是赞同,她和父母打上一世都没做过买卖生意,凡事讲究实打实,这做买卖除了有眼光,还要会来事脑子灵活。
古玉涛跟着张海鹏出去一趟,也顺便能学一学经商为人处世之道,总归是没坏处的。
至于玻璃钢这一块儿,古陶觉得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即使她觉得再好,但古玉涛若不想做那也白搭,关键还要看这次南下之旅,一切只能随缘了。
☆、第17章 月考
不知不觉间初三开学以来第一次月考即将来临。
班主任杨立清很是注重这次考试,考试头一天在班里也表明态度。
刚开学时班里的班长干部,他都是随机挑选的,为的就是第一个月考成绩下来后在另行安排。
这次月考后,所有的课代表都会按成绩重新大换血。
学生们虽然觉得这样太过现实,但在班主任的高压政策下也只敢在私底下小声抱怨而已。
晚上,家里只有古陶和张雪兰两个人。
五天前古玉涛和张海鹏一起搭伙去了南方,二人一路南下,现在停在浙江。
“也不知道你爸吃不吃的惯!”
吃完晚饭,母女二人正坐在沙发上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电视。
古玉涛也是个利索的,做好决定后,便和张海鹏立马出发南下。
只是他们走后这些天,张雪兰心里一直惦记着,不是担心丈夫在外吃喝不惯,就是怕他们出门遇到什么危险,总之是操碎了心。
“妈,我爸又不是小孩子!”
古陶非常无奈,她妈这几天都成唐僧体质了,时时刻刻都在念叨担心。
“你爸也是,就往家打过一个电话,一点都不惦记家里!”
“……”
忍住笑意,她这几日已习惯了张雪兰的反常无序,不过父母这种相濡以沫的感情还是很暖心呢!
“我舅跟妗子没事了吧?”
转移话题,古陶怕她妈在说下去,今天晚上又该失眠了。
古陶这个问题成功止住了张雪兰的奇思妙想,不过这个问题似乎也不妙...
“你妗子怀孩子了。”
前些日子两个人吵架,最终还是吵到她这里来,张雪兰这个做姐姐的肯定是要劝和的,在弟媳面前把张占辉一顿数落,给他们夫妻俩一个台阶下。
只是这两口子都不是吃亏的人,各有各的理,谁也不肯让步。
而且他们每次吵架,杜淑芬都把离婚不要孩子挂嘴边,一开始还管用,但次数多了,张占辉也就烦了,这次甚至两个人一块儿说离婚。
“这两个人真想离早就离了,每次都来找我,这是吓唬谁呢!他们这是折腾我呢!”
张雪兰如今被他们也磨的没了耐心,古陶姥姥李红景有心脏病,她若不管,真要闹到父母那去,事儿就更大了。
张占辉夫妻俩只要一吵架,恨不得闹得全世界都知道,每次都把家里摔个精光,两个孩子也不管,等他们和好了,给他们收拾残局的都是张雪兰,完事儿之后夫妻俩跟应该的一样,连个感谢的话也没有,拍拍屁股就走人。
“妈,咱们就当为自己积福了,要是让我姥姥知道了,那事儿就更大了!那我妗子现在在哪呢?”
拿话安慰着张雪兰,古陶没记得前世杜淑芬怀孕这一岔,不过也可能是她那时候还小,没理会过此事,不过前世她舅舅只有张雨张鑫两个女儿,不知今世会不会有变化。
“回家了。”
“我舅有小孩儿了,不开心吗?”
看张雪兰的口气,古陶猜她舅应该不太想要这个孩子。
叹了口气,张雪兰看电视的心情也没了,她明白这种事不该告诉女儿,可是自丈夫走后,也没个能说话知心的人,自己弟弟这种事儿,也不能跟外人说道,这几天可把她给憋坏了。
“他一个人拖家带口养活一家子,你妗子也不上班,家里就靠你舅,压力不小。”
张雪兰话里也有些替兄弟发愁。
张占辉确实不想要,一是家里负担大,二怕又是个闺女,他骨子里是渴望儿子的,当初生小女儿的时候,就失望了一把,他怕这次依然白搭。
“哎,不过都不是小孩子,我跟你舅说了,以后这种事别来找我,管了又不听,而且咱们家的事儿也一大堆,我这当姐姐的就这么大能力,顾不上那么多!”
杜淑芬若真想要这孩子,那两口子更不会离婚了,而且这种事李红景早玩也会知道,以后是好是坏还真不是她能左右的。
跟古陶发了会牢骚,张雪兰心里也舒服不少,这些日子又是惦记古玉涛,又要为张占辉的挠头,她这心里烦躁的很,此时把憋着的话说出来,心情也不那么憋闷了。
第二天古陶还要月考,说了会话,母女俩便早早睡了。
家里唯一能让张雪兰放心的,也就是古陶的学习了,自从上了初三,古陶在学习上极其用功,一点都不用他们做父母的操心,让人省心极了。
张海鹏跟古玉涛临走前,还跟他们诉苦,初三都开学一个月了,学校还没同意张勇复读,给校长送的礼也不管用。
张勇死活不去四中或二中,张海鹏其实是想让他跟着自己跑买卖,但儿子就认准了三中,他这当爹的该使劲儿也都使了,现在只能等学校的信儿了。
看到张海鹏为孩子的事儿如此发愁闹心,在看看自家孩子,那真是让他们做父母的省心到极点了,夫妻俩都为有这么个好闺女,知足的不得了。
——————————————————————
一大早,古陶就早早的来了学校。
这次考试学校很重视,为了防止学生们作弊,学校决定干脆所有初三学生都在操场室外考。
所以学生们要自备小板凳,带着上课做的凳子去操场现场等待老师分座位。
古陶被分到了教学楼前的空地上,从每个班级按座位抽取几排学生,九个班的同学都被分到学校的各大空地处。
九月末的天气退了夏日的烦躁,带了些许凉意,屋外温度适中,学生们成排成列坐的整齐有序。
上午考英语数学,古陶这一块儿的监考老师有三个。
考试前戴眼镜的一位高瘦男老师先给所有考生打了预防针,若是被抓到作弊传答案,学校必定严惩。
八点铃声一响,老师便快速地给大家发好试卷。
第一场考英语,发完试卷五分钟后,便给大家放了听力。
英语是古陶最拿手的,十五分钟的听力,七十五分钟的笔试,对她来说很是上手。
九十分钟的考试时间,她用了一个小时左右便全部做完。
初中的英语语法相对容易,而且这次的试题总体来说并不难,都是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所以古陶做的既顺手又快速。
检查一遍后,离收卷还有二十来分钟,古陶在小板凳上做的腿也麻了。
考试也不能提早交卷,她只能小动作的蜷着腿,坚持到最后。
终于熬到了收卷时间,上交试卷后,本以为能自由活动。
结果学校又把座位分了一次,古陶被转移到了操场正中央。
看来为了这次考试的真实性,老师们也是操碎了心!
十点开始考数学,不同于早晨的秋高气爽,此时的太阳正当高照,日中如探汤,在烈日下多待一会儿,便燥热难耐。
古陶是个怕热的,操场正中央也没个阴凉,不一会便被晒的蔫蔫的。
尤其最主要的,她后面座位上竟是——殷喜!
自从上次在台球场差点碰到他后,古陶一直都小心的刻意回避着,就连他的那件外套都是提早去学校偷偷还回去的。
其实他们之间的实质交流少的可怜,唯一的一次还是在那种尴尬的情形下。
要问古陶为何避他避的这样紧,说实话她也只是凭本能。
殷喜前世又是杀人又是分尸,若是他不去自首,估计最后也就是个悬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