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书之离题万里 (简梨)



太上皇想让儿子走到安心一点,想让皇帝把爵位也定下来,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爵位已经是朝政了。当初退位的时候已经下定决心绝不插手朝政,以免父子相争,最近为着几个不争气的儿子已经在大明宫盘桓良久,还是不要给大臣们他借着皇子龙孙左右朝政的印象吧,皇帝对自己有再多的感情,也经不住这么消耗。

太上皇疲惫起身,回了太极殿,今后少有跨出殿门。

宫中妃嫔也由太上皇下旨,以死的全部入土为安,不必行曝尸之类的逆贼之惩。健在的妃嫔,有子女的全部升为太妃,被降为的谢贵人也不例外。无子的妃嫔全部送入皇觉寺出家,不过也交待了下面,若是家里愿意来接,妃嫔自己也愿意出去的,就让她们诈死脱身,太上皇越来越多心软了。

皇帝看着太上皇佝偻的背影,真正意识到,他的父亲——老了!

……………………

周煄一觉睡醒,看了一眼床帐摆设,知道自己是在大明宫偏殿,他小时候常在这里休息,十分熟悉。太医院高手能人辈出,周煄可不敢作弊,放任自己被疲惫侵袭,真的睡了过去。现在睡醒,精神奕奕。

大明宫的大宫女落地无声的走了进来,福身道:“三公子可醒了,奴婢伺候您梳洗可好?”

“进来吧。”

得了周煄的允许,宫女才一排排进来掀起床帐,伺候他穿衣穿鞋、洗脸梳头,全程寂静无声,伺候得舒适无比。周煄突然觉得当皇帝是这么爽,这伺候人的水平和规模,也就皇帝能摆了。

梳洗停当,大宫女领人退下,周煄漫步到外间,随手拉了个洒扫小太监问道:“陛下现在可空着,没别人在吧。”

“回三公子话,今早除了太上皇老人家,没人来过,至于陛下闲暇与否,奴婢就不知道了。”小太监作揖道。

别误会,这个小太监并不是周煄买通的人。周煄这么得两代帝王亲眼,他们伺候的下人对于无关紧要的消息总会善意得透露一些,太上皇今早来大明宫,一直待到周煄被送出来想消息并没有封口,在外围小太监的理解里就是“无关紧要”的范畴。

“看我,忘了,不能私泄禁中语,没得给你惹麻烦吧,当我没问,你去吧。”周煄恍然大悟,对小太监微笑点头,不必给什么金银,小太监自然不会多说,相反还要私下和同伴炫耀,“三公子真是个和气人!”

周煄望着这皇城四四方方的天空,突然就释怀了。看,自己防备着皇帝,皇帝和太上皇不也同样防备着他,自己的家人果然只有易云和莫愁。没关系,我不怕失去了他们,我已经找到了新的家人。

周煄整理好情绪,去大明宫正殿觐见。

侍卫再不拦他,小太监见他来了也只是打拱作揖请他进去。周煄笑骂道:“规矩都还给师父了,大明宫正殿谁能不通报就进,还不麻溜滚去通报!”

小太监这才小跑着进去通禀,然后满脸喜色的笑着请周煄进去。

“醒了,坐吧。”皇帝正在披奏折,头都没抬让周煄坐在一边。

“二伯在忙,我就先回去了。”

“喲,还不好意思了,不就毁了件衣服吗?你小时候把东宫小校场拆了都没事,现在倒羞愧起来了。”皇帝调侃道,看周煄脸色通红有恼羞成怒的架势,赶紧转移话题道:“这几个月死伤太多,事情繁杂,没来得及忙你的婚事,正好让钦天监挑个好日子,大办一场,去去晦气。”

“二伯做主就好,我不急的。”周煄腼腆笑道。

“不急,把王妃都接到府里了还不急,放心吧,朕让钦天监挑个近些的吉日。”皇帝笑道。

“二伯,我是真不急,这个月是不行了,八月九月也热,一场大婚下来人都要累倒,不如放在十月吧,天气也适合,您瞧怎么样?”

“行,就依你。”皇帝点头,三个月刚好过了百日热孝,十恶不赦之人,家人后嗣不能为其守孝,皇帝以为周煄这是变着法儿的先过了百日再谈婚嫁,心里觉得周煄太重感情,以后肯定会吃亏,可未尝没有松口气的感觉。

皇帝要的就是重情重义的周煄,他能在叛军围攻的时候坚定的站在自己面前,那么为身父守百日,皇帝自觉大肚能容,就不挑破了。

天知道周煄是真的觉得天气热不好结婚。

“易云在京城也没有亲戚族人,不若在宫里发嫁吧,也是体面。”皇帝建议道。

“二伯,不合规矩,还是算了吧,她也不习惯那些繁文缛节的。您要真想恩赦,不如先把易家和方家的事情定了吧。”周煄苦笑道。

方家那边,靖安侯在得到恭郡王谋反失败消息后就咽气了,方尚志袭爵的奏折已经上了,但皇帝压着没批复。搞得方家连丧事都不好办,勉强按着规格,让靖安侯草草下葬。易家那边更是含糊着,易北死了,可杀人凶手是易夫人,就算为人不知道,那还有他身上背着的叛国大罪呢?牵扯家人与否也没有定论,易云是易北一手抚养长大的,这恩情总是要还的。

皇帝刚登基,事情千头万绪,旁人哪儿敢拿这些事来烦他。皇帝黑脸,重感情的也不好,他对你千好万好,可对别人也不差。

皇帝想了想,就当是给他的新婚贺礼了。

原本按皇帝的想法,他登基了自然要酬赏功臣,周煄也是东宫的大功臣,升他做亲王绝不勉强。可太上皇和太子妃都劝他缓一缓,周煄这才刚升了郡王爵,年纪又小,十九皇子和二十一皇子现在还是公爵,让侄儿超过叔叔们太多也不好。

皇帝同意了,但仍旧觉得亏欠了周煄,整好他是个不在意俗名虚利的,就把这份恩典赏给他在乎的人吧。

“传旨:已故游击将军易南忠君体国、屡立战功、修身齐家……追封定国将军,赐子爵。”

“传旨:纯郡王妃易氏祥会鼎族,行高邦媛,体仁则厚,履礼维纯。救驾有功,上皇赞曰国色,特赐县主爵,加封号慧敏,赐县主府一所。”易云不从宫中出嫁,就给她一个名正言顺出嫁的地方。

“传旨:靖安侯方怡景……厚葬,赐礼器……世子不讲等袭爵,镇守西宁关……”

“传旨:原西北大将军易北……收回府邸……收回其夫人诰命……易忠仍任原职……”

旨意张口就来,所有人都轻轻放下,没有抄家贬斥,没有刺面流放,甚至还能继续做官,皇帝的恩典不用详叙。

周煄听完谢恩之后,却得寸进尺的问道:“那易云生母的推恩呢?”

“她已经改嫁了啊?”皇帝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周煄为什么问出这种话来。

“正是因为改嫁,才更该封赏啊。”

第95章 国事和家事

“何解?”

“二伯,这王妃母族加封,是推恩吧?”

“没错。”

“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儿,我朝推恩适用于藩王镇藩,也可在加封皇族姻亲上也该适用。加恩易云的父母甚至亲族,是感谢他们养育了一个钟灵毓秀的女儿,易南早年战死,于女儿只有生恩,是其母把她养大,有教养之恩,后来其母改嫁,把易云托付给大伯照料,总共有三方出力,最后却独独易云之母有功不赏,这代表着朝廷风向的封赏,有失公平啊。”

“改嫁了,就不算易家人了。”皇帝承认周煄说的对,可皇家的封赏是最不讲“公平”的。

“可能是我词不达意,我想说的是易云母亲的功劳与她是不是易家人没有关系,她的功劳在于生养易云,而这次恩赏正是有易云带来的。”

“就算你说的有道理,那‘更’字做何解?”皇帝皱眉,心里并不是很想惠及易云之母。若是她改嫁的是个山野村夫,那给个七品孺人的名头,甚至直接一点金银就足够让她感恩戴德。可她改嫁的是当朝武将,三品将军,而且是镇守东北,防范异族的实权大将。不说这样一次比一次嫁的好的女人有多深的心机手腕,只说这封赏一下去,让铁永林将军情何以堪。大丈夫不能荫蔽妻子,反而让前夫的女儿带来荣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皇帝不满,故意打脸来了,不妥当!

“这就要牵扯另一桩大事了,二伯可知现在朝廷对改嫁还没有定论,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可国中相差甚大,江南守节为美,边关改嫁成风。”周煄问道。

“自然知晓。边关多有战死,女人生存不易,所以改嫁的多。再说了,礼不下庶人,那些三从四德的,在底层平民之间想必也是无用。”

“二伯一针见血说出了最关键的。”周煄面上赞叹,心里却觉得他说起庶民百姓的口吻是不是太过轻蔑了。“生存二字才是最关键的。仓禀足而知礼仪,也是皇爷爷当政这些年四海升平,百姓才有这些念想。现在繁荣之地守节成风,甚至有望门寡出现,还有些官员为了政绩邀名,又把贞节牌坊给弄出来了。这种东西教化民众的功效不大,禁锢的仅仅是女人而已,更多的还是害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