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种田忙:懒女嫁丑夫 (红眼兔平)


因此,在得到她爹的反馈之后,付虞还小小的脸红了一下,觉得自己做了一回小人。
不过在看到新房和有些面熟的学堂建筑之后,付虞又开心了起来,把一些小情绪给抛到脑后。
一天四十文,十五天工钱就是六百文,一百三十个人就等于七万八千文。
相比于别的费用,这么多人的工钱反而开销比较小。
付虞突然觉得,自己给两个村长各一百两去修祠堂,好像给多了。
可转眼一想,就算他们拿点儿好处又怎么样,拿人的手软,他们看着自己客气些,对自己也是好的。
这样一想,就不再纠结祠堂的事儿了。
因为付虞这边一下子请了这么多的人,连两个村长都在其中,所以祠堂的事儿暂时的就放下来了。
现在付虞这边硬件设施基本上都弄好了,只剩下软件设施,不需要这么多的人了,村长就叫了一些一些人去修葺祠堂了。
而付虞这边,付强挑了十几个手艺活不错的村民,跟着他一起做家具,田大壮则去镇上买了苹果,桃子,李子,葡萄,橘子,橙子的种子,挑出十几个种植好手,跟着他一起,将这些水果的种子种下去。
这么一折腾,半个月的时间又过去了。
也许是资金充足的关系,经过半个月的翻修,村子的祠堂涣然一新,甚至于两个村长不约而同的将祠堂扩建了一倍。
付虞这边,果园果树的种植结束,将近五百亩的果园占地不容小觑,为了方便,她又让人修建果园的围墙,同时还挖了几条地道,将河水引入果园,方便日后的浇灌。
与此同时,村长传出去的招聘信息,也陆陆续续的有人来应征了。
在经过几番面试考核之后,最终留下了四位先生。
如今的学堂,可不像未来那样分科明确,一些小的私塾,那就是一个先生把所有的都教了,反正自己会什么就教什么。
请来的四位先生,付虞给他们分工明确,一位姓颜的先生和一位姓秦的先生主要负责文科教学,一位姓伍的先生,负责算数,剩下一位多才多艺的姓礼的先生,就物尽所用,声乐,画画,下棋,礼仪几堂课,都由他来负责。
  ☆、267.第267章 敬佩之情
除此之外,付虞还邀请自己亲爹,担任书院的实艺先生。
所谓的实艺,就是教给学生们实实在在的对自己生存有用的本领,如她爹擅长的木艺,打猎,还有种植术。
付虞前世叫了十几年的老师,对于老师这两个字极有感情,因此,在和几位先生签定了劳动合同之后,就告诉他们,以后不要再让别人称他们为先生了,而应改为老师,这样,与一切称呼更能分开来。
几位先生原本见学堂由她一个年少的妇女作主有些不服,但是在付虞跟他们辩论一顿之后,心服口服,付虞说什么,他们就认什么,对于新的称呼,虽然感觉有些别扭,但很却爽快的就接受了。
除了沿用老师的称呼,付虞还将星期说代入了过来。
这里大半的学院都是读五天的书休息一天,连那些当官的也是工作五天休息一天,付虞便将六天化作为下周期,然后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这样无限的循环,以便大家记忆。
“这个周期划分倒是不错,只是虞老师,咱们从哪天开始,将之变为周一呢?”伍老师问道。
因为伍老师将会负责教学生们算数,所以付虞将自己编辑好的算数课本贡献了出来,给他讲解之后,伍老师已经化身为付虞的第一号粉丝,对于付虞的任何决定,他响应的是最快的。
“就从咱们开学的第一天开始吧。”付虞想了想说道。
因为她要在青山书院开学之前前去报道,所以决定将富余书院(她为自己书院起的名字)的开学时间提前。
原本私塾开学时间也是不统一的,她这般,倒是无所谓的。
付虞的理论是,读书是为了让自己在有限的条件下变得更加的聪明,过得更好,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不要死脑筋的在一条大道上走到底,要从多个路口出发,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她的理论非常的新颖,成功的说服了两位村长。
两个村长为了支持付虞的办学,早早的下令,村子里面七岁以下的孩子必须进入富余书院念书,除非不得已的事情不能退学,必须念满五年。
经过慎重的商量和思考之后,付虞决定,她的学堂,免费提供付家村和田家村的孩子们五年义务的教育。
如果不是想在读书这条路上走到底的,五年的基础教育足够益于他们一生,如果想要在读书这条路上走到底的,可以继续在书院念书,到时候的教育内容会升级,当然,这个不是免费的,想要继续在书院念书,你就得交学费了。
当然,如果你不认可富余书院想去别的书院也是行的。
付虞给自己五年的准备时间,不打算一口气吃成胖子,直接就培养高级学员。
将几位老师进行短暂的培训过后,付虞上盛京的时间也差不多到了。
直到这时,几位老师才知道,原来让自己心服口服的姑娘,竟然还是青山书院的先生,一时之间,对付虞的敬佩之情,不由自主的上升了。
  ☆、268.第268章 轰动
不过,想到付虞担任富余书院的院长,几位老师都觉得,一个书院的院长不能长时间不在职。
“虞老师,既然您办了学堂,那么再去青山书院任教似乎有些不妥,盛京离咱们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的,您若是去了,学堂这边的事儿,您誓必没办法管啊。”
“不是还有你们吗,我不在的时候,学堂的平常事务由副院长,也就是付老师代理,且咱们书院的院规已经出来了,大家只要遵守院规就好,且我也不是一直呆在盛京的,青山书院作为第一大民营书院,能发展到今天,必定有它的可取之处,我的一些理论虽然新颖,可终究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我这也是去取取经,回来方便更好的为学堂服务。”
付虞说得一本正经,听得几位先生连连点头,
“原来如此,虞老师真是有远见啊。”
“我不在这段时间,学堂的事务,还要拜托各位老师配合了。”
“虞老师放心,我们都会配合副院长的。”
知道付强是付虞的父亲,几位老师哪有不给面子之礼,要知道他们的工资还是付虞出的呢,付虞给的工资不错,待遇又好,而且给他们描述的书院前景又好,暂时性的他们不想离开这里。
这一次回村,付虞名下存了六千两,在盛京买院子花了一千两,回来之后七七八八的用费加起来花了将近三千两,其中将近一半的银子,是用来买书,她几乎把镇上一个书店的书给搬空了,还让店主去别的店调了许多书过来。
尽管如此,对于付虞来说,还大大的不够,两个村庄,三岁以上七岁以下的孩子都可以以正式学生的身份入学堂念书,而七岁以上的,只能以旁听生的身份入学。
正式的学生,上课时间要听学校的安排,不能随便的请假,旁听生,想来听你就来听,只能坐在教室的最后面,而且不能影响正常的上课。
正式的学生,每一个人都可以领取相应的书籍,笔墨,宣纸,而旁听的学生,什么都没有。
因为条件有限,领回家的书本,只是学堂暂时借给学生的,学生学完之后要还给学校,然后给下一届的学生,如果将书本弄坏或者弄丢,要按原价的赔偿,否则将会有惩罚。
除此之外,付虞还买了不少课外的书籍,开拓学生们的视野。
两个村庄,三岁以上,七岁以下的孩子,加起来一共有二十五个,这其中包括田好,还有田美的老三老四,如果不是学堂暂时只提供启蒙教育,不适合老大和老二,她都想把两个孩子给转回来了。
毕竟付虞开的课程比较全面,又是免费的,她理所应当的心动。
虽然这个学堂目前暂时只收付家村和田家村的孩子,但是开学当天,周边几个得到信的村庄都有不少人前来看热闹,村子里七岁往上半大的孩子,全都坐到教室里面旁听,付虞的免费入学政策非常的吸引人,不少人都拉着付家村和田家村的村民询问是否可以让自家孩子免费的来这里上学。
  ☆、269.第269章 病倒
关于这个,付虞早就向大家通过气了,所以大家的回答都是一样的,这一学期,学堂只收付家村和田家村的孩子,主要还是让大家试学一期看看效果,下一学期,学堂会收两个村子之外的孩子,但是不是免费的,得要学费。
虽然对外要收学费,但是富余书院的学费会比别的私塾要低许多,只是意思的收一下,另外的费用就是学生们的书本费,伙食费之类的。
这时代有很多人读不起书,往往是被昂贵的学费给吓到的。
听到富余书院只是意思的收一下学费,然后另外支持书本费伙食费之类的,一学期下来会比在别的私塾省许多钱,不少想要望子成龙,家里有点积蓄的大人都开始暗搓搓的想着送孩子来上那么几年学了。
总之这一次,付家村和田家村再一次的大出风头,两个村的村民们走出去,往往会迎来别人羡慕的眼神,毕竟别的村庄就算是有私塾也不是免费的,而且不会像付虞搞得这么正式,这么大,所以两个村子的村民们走出去都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