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村和付家村名下的土地,还有一大半是荒着的,现在的地可不像未来那样紧张,基本上每个村子都有大片大片的荒地,从未来穿过来,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付虞,可是从小就尝够了地紧缺的痛苦,所以在骨子里,付虞对于地这个东西,就非常的在乎。
但是从小生活在这里的村长们,却并不觉得地有多么的值钱,反正家里的地种植出来的庄稼足够他们一家生活了,那些荒地,几乎是从祖辈荒过来了,一直闲在那里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现在付虞要为孩子们建学堂,在两个村长看来,这是好事儿,所以不管付虞要用多少地,直接用就行了,那地契,他们是打算免费赠送的。
“我知道那片地的地质并不是特别的好,我也不打算买下种植庄稼,虽然两位叔已经说过,只要是我为村子里建学堂,想要用什么地就用什么地,包括我和我娘家要建房的事情,也是随便的选址,但是,人多可杂,我可不想以后给人留下什么话柄,而且目前来说,买个地的钱,我也是出得起的。”
因为是村子里的荒地,并不值钱,所以付虞才会如此开口。
两位村长都是过半百的人,自然知道人心一向是复杂的,尤其在面对钱的问题,付虞这样直白的说了,态度非常的明显,两位村长相互的商量了一下后,同意了付虞买地的要求,为了回报付虞,两个村长给的价格自然是友情价,可以说是半卖半送的。
在这点儿上,作为村长,倒是有这个权利。
地的问题解决了,付虞请两位村长继续看自己的计划书。
在计划书中,她明确的言明,自己负责建学堂,学堂建出来之后,虽然首先是为付家村和田家村的孩子服务,但是学堂的所有权得归她。
也就是说,这间学堂的性质,是属于民营私办性质。
对于两位村长来说,学堂是民营还是公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村子里的孩子们可以免费的上学,所以在性质定论上,他们并没有意见。
作为学堂的所有人,付虞对于学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绝对的所有权,而作为免费提供村子里孩子们上学的回报,两位村长对于学堂的事儿,应该持积极配合的态度,尽量的为她提供便利。
☆、264.第264章 大量荒地
虽然买下村子大片荒地及对学堂所有权的认定有些出乎两位村长的意料,但是付虞给出的解释都让他们非常的好接受。
所以两位村长在看完付虞的计划书之后,非常愉快的就和付虞达成了一致协议,然后两位村长去请来村子里几位得高望重的老人,在几位老人的见证下,三方一起签定了合同,制定了文书,然后两位村长立刻去镇里相关部门把文书入档,回来之后将新的地契交给付虞,这事儿便算是成了。
将近千亩的荒地,付虞以六百两的价格买了下来。
对于付虞来说,她赚了。
对于两位村长来说,他们也赚了。
目前在村子里,除了付虞,没有人能拿出这么多钱,这些荒地放在那里,就是荒地,可现在,却卖了这么多的银子,所以两位村长十分的满意。
六百两买地,一百两借给田美,两个祠堂的修葺费用加起来是两百两,一千五百两,眨眼的就剩下六百两了。
傍晚过后,付虞将亲爹亲娘叫过来,一起开大家庭会议,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众人。
她买下这么多的荒地,虽然这些荒地并不适合种植普通的庄稼,但是,并不是不能利用的,比方说建个果园,果园里面再弄个养殖场,那些牲畜的粪便是天然的营养液,果树对于土壤的需求原本不如普通农作物多,这些荒地正好合适。
虽然说荒地面积比较大,但农村最不缺的就是种植好手,到时候出点儿钱请几个帮工回来,很方便的。
“弄个果园这倒是不错的想法,等水果成熟之后卖出去,到时候也是一笔收入。”
原本听说女儿买了两个村子里大片的荒地,付强和田馨还觉得女儿有些冲动了,但是听到女儿的打算之后,他们才发现,原来女儿早有打算,而且这个打算是他们从未想过的好办法。
田大壮和田翠儿同样是赞成付虞的想法,不管是否支持,那片荒地已经被付虞给买下来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大家意见统一,尽量的将那片荒地给利用起来,不要让它们继续这样的荒着。
“果园和养殖场的事儿咱们先放一放,学堂和咱们两家建房的事儿先弄起来,咱们先等几天,等大家都收割得差不多了,有了人力,咱们才开始动工,只要有人的话,动起手来还是快的。”
只要有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这点儿,付虞很明白。
转眼,便过去了三天。
整个村庄的村民们,家家户户的收割都进入了尾声,这时候,大家渐渐的都有空闲了。
就在这时,付强和田大壮将自家要招工的消息给发布了出来。
其实在这几天,付虞免费出钱修葺两个村子祠堂的事儿,还有付虞出资买下村子大片荒地的事儿,早就已经在两个村子的村民中间传遍了。
而付家和田家要建房,要建学堂,要请大量的工人的事儿,也传了开来。
各家的收割工作之所以比往年要快了那么几天,就是想要快点儿完成家里的工作,然后能空出手来赚点儿外块。
☆、265.第265章 招工
瞧着村子里各家的主要劳动力都能空出手来,付强和田大壮便将自己家招帮工的消息给传了出来。
一向都是他们去帮人家帮工,现在自己成了找帮工的人,这转变,让付强和田大壮都感觉挺微妙的。
两个人分工合作,付强负责在付家村招工,田大壮负责在田家村招工。
都是一个村子的,哪些人勤快,哪些人懒,哪些人手脚麻利,哪些人身体结实,两个人一清二楚。
付强在付家村招了六十个帮工,四十五个男的十五个女的,田大壮则是在田家村招了七十个帮工,五十个男的二十个女的,加起来一共一百三十个人。
外面的苦力帮工,一般一天是二十文,包吃一顿,付虞想着都是一个村的,算是给大家点儿实惠,所以开价是一天四十文,不包吃。
这个价格一出,让不少没被选上的村民们后悔,可惜付虞言明一百三十个帮工已经足够,不再需要。
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付强和田大壮这么大的手笔都是付虞赚回来的钱,所以众人经过商量之后,决定,事情主要由付强和田大壮来执行,但这事儿得由付虞来作主。
一来,这钱是付虞出的。
二来,付虞一向敢说敢做,不怕得罪人,她又是小辈儿,又是拿钱回来的,如果有村民们想来事儿,她出面比付强和田大壮两个人出面的效果要好得多。
帮工招齐了,开工之前,付虞抱着孩子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先说几句好听的场面话,然后温柔的提醒大家,虽然是一个村的,但公归公,私归私,她给的工钱是外面的两倍,不要求大家工作效率是外面的两倍,但起码不要让她发现有明目张胆偷懒的。
虽然她现在是招了一百三十个帮工,可不是一直都要这么多的,所以如果被发现有谁偷懒的话,那么不好意思,第二天你就不用来了。
“该说的话我都说完了,现在,开工吧。”
“好了,我们把荒地上的杂草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清理了,大家开工吧。”
听女儿说完之后,付强冲着女儿竖了个大拇指,然后开始招呼大家开工。
鉴于付强要比田大壮更来事儿一点儿,所以这事儿主要是由付强负责,田大壮辅助。
不知道是否是付虞开工前那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给大家起到了警示的作用,还是说都是一个村的,大家都不好意思偷懒,上千亩的荒地,第一天工作结束之后,已经开垦了将近大半。
这个工作效率出乎付虞的意料,也非常的高兴。
因为建房和建学堂的地已经空了出来,所以第二天,付强抽出五十个壮丁过来挖地基。
学堂的建筑风格是付虞提出来的,按照付虞所画的图纸进行建筑,而房子的风格则大家一起商量来的,在古代的建筑上,付强他们要比付虞的眼光高,不过付虞有一些小小的要求提出来,结合到里面,倒是另有风味。
☆、266.第266章 分工明确
付虞盯了两天,发现大家干活儿都挺认真的,她爹在管理指挥方面也挺有才能,于是干脆的就做起了甩手掌柜,回家带孩子,顺便编辑向青山院长承诺过的算数课本。
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强大的经济支持下,仅用了半个月,上千亩的荒地开垦结束,学堂建设完毕,付虞要修的两个新房也建设完毕。
在这期间,没有一个人因为偷懒被开除的。
一百三十个工人开工,一百三十个工人完工。
除了有付虞在开工前一番警告大家不要混水摸鱼的话有用外,付强和田大壮在找人的时候,也是找的那种品质不错的人。
现在的人,大多品质还是比较憨厚老实的,一个村子又自带亲戚关系的,便是不要钱请他们帮忙,他们都得出力,而现在付虞还出钱,大家都非常自觉的卖力的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