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和三郎虽然没吃红薯了,但没放下筷子。这是分家以来第一次吃到煮干红薯之外的东西,还是好吃的竹笋。今日柳氏还很大方地放了不少油炒,即使冬至有着成人的灵魂,也忍不住一直向笋子伸筷子。
“娘,这笋子真好吃,咱们往后去挖了笋子来炒着吃吧?”冬至一边吃着笋子,一边提议。
柳氏笑着摇了摇头,“这东西吃油,油水重了才好吃,咱家可没这些油来炒笋子。再说,咱家也没把菜刀,咋切?今日是去借了你伯娘的菜刀,这往后总不能天天去借。”
难怪前段日子娘没去挖竹笋回来炒着吃,原来是这原因……
这真是没钱寸步难行呐!想当年,自己也是各个公司争着挖墙脚的工程师啊,收入虽说不能算很高,好歹衣食无忧,休息日还能去娱乐场所潇洒一番。如今,竟是连把菜刀都买不起,说出来真是心酸。
这顿午饭,早早就吃了,由于今天炒了碗菜,有油水,一家子都吃得心满意足。
吃完后,李小柱就开始摆弄竹子,还用借来的看到,削了三个扁担出来,再慢慢加工。
柳氏则找来麻搓麻绳,冬至在一旁看得感兴趣了,抓了几根麻学着柳氏的样子搓,可惜搓出来的松松垮垮,和柳氏的一对比,简直不能看。这事儿,作为农家的姑娘,是得学会的,往后到了婆家,屋子里但凡要用到的绳子,都得她搓。以前是见她还小,手不会用巧劲,所以一直没交她,如今她有兴趣,柳氏自然是详尽地教她怎么搓麻绳。
“你先别拿那么多麻,一只手三四根就可以了。先在开头打个节,节打结实些。在把两撮麻放在掌心,隔开些,同时搓这两撮麻,让它们自己扭自己,等搓紧了,它们就自己缠在一起了。这样搓出来的麻绳,才结实。”
柳氏一边指点她,一边向她示范。冬至原本手就挺灵活的,不一会儿,就学得像模像样了。
见冬至掌握了要领,柳氏也不再多说什么,她比了比长度,继续编绳子。
这麻是从村里好几家借来的,明日就要开始收玉米了,得抓紧时间将要用的麻绳都搓出来,今日就要做好篓子,明日收玉米时才能装起来往家里搬。
李小柱将竹子都处理好后,进屋里拿了竹篾,开始编篓子。
二郎和三郎,这几日都没学写字,有些都忘了,李小柱让他们继续学写字。至于冬至,占着成人智商的便利,倒是没忘。
柳氏搓好麻绳,就带着冬至将屋子打扫了一遍。
这段日子家里忙忙乱乱,一直没时间收拾,趁着今日有空,该归整的归整,该扫干净的扫干净。
前几日,柳氏出去村口提水时,见别家丢了把扫帚,虽说用得只剩巴掌大小,她还是捡了回来。这总比没有强,今日就正好用上。
母女二人将家里收拾干净,等着明日将玉米收回来就有地儿放了。
休息了会儿,柳氏就带了两根竹笋,和冬至先往李大夫家去了。
李家村是个大村儿,冬至家住村口,李大夫家住村中,走过去也有一段距离。
李大夫家是石头屋子,虽说时间久远了些,比村里大部分人家的泥瓦房还是好了不少的。屋子外面用石头围了一个大院子,院墙是到成人胸口高,院门是厚实的木门,不同与别家大白天的不关门,他家院门是紧闭的。
“李大夫在家吗?”柳氏敲了几下门,提起嗓子朝院子里面喊了声。
“来了!”柳氏声音一落,李子睿答应了一声,就匆匆从屋子里出来开门。
门一开,柳氏便笑着开口解释:“子睿啊,你爷爷还得你照顾着,你又要客气,要请我们一家子来吃饭,婶儿怕你一个人忙不过来,就以前过来搭把手。”
“婶儿,这哪要你来帮忙的?你和爷爷说说话解解闷儿,我正在厨房做着呢。”
说完,李子睿侧过身子,请柳氏和冬至进屋子。
一进院子,冬至就发现李大夫家与别家不一样。别家的院子中的都是菜,这李大夫家院子里种的应该是草药。难怪要关着院门,这么多草药,要是被村里的鸡鸭不小心啄了,还不得心痛死?虽说村里养的鸡鸭不吃家里种的菜,可这草药就不一定了。
“跟婶儿还穷讲究,你这一个人得忙到啥时候?你爷爷那儿,让冬至去陪着说说话,婶儿帮你一会儿就把饭做好,吃完就早些休息,这些日子你一个孩子也苦着了。你带冬至去找你爷爷,我自个儿去你家厨房。”柳氏说完,转过头,对冬至说道:“你去和李爷爷说说话,他一个人坐屋子里闷。”
得了柳氏的命令,一直乖乖跟在一旁不说话的冬至,绕过柳氏,跑到李子睿身旁,拉住他的衣袖,“子睿哥,你带我去看看李爷爷吧,我娘说了,要我给李爷爷解闷儿!”
那理直气壮的模样,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只是个十岁的小姑娘。
ps:谢谢路漫漫童鞋的提醒,文已经修改过了。原谅左左是个做饭白痴,啥都不会……
不过费油是相对来说的,对于现在的李家来说,菜一般都是煮的,用炒确实很费油。
☆、67.第67章 赴会1
平日里,冬至在自己家人面前时没有太多地伪装自己,除了一些在这个时代看来“大逆不道”的思想外,其余的大部分时候都是展露自己的本性。她相信,她的家人不会恶意地去揣测她,也不会伤害到她。但面对外人时她就会伪装起自己,让人察觉不到她与其他十岁小姑娘的不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她还没天真到认为这世上的人都是好人。
对于李子睿,她不熟悉,只是从她娘嘴里听到一些他的事。虽然他表现地不像一个坏人,但是她在不了解他的情况下,还是做出了她认为稳妥的选择。不仅是对李子睿,李家村里其他人,她都是一样对待。虽说这样有些小人之心,不过和自己的命比起来,小人就小人吧。
“这,柳婶,我先把冬至送到爷爷屋子里,再来给你打下手吧?”看柳氏那架势,今日这晚饭她是做定了,李子睿不再推辞,顺着柳氏的话,说道。
达到自己的目的了,柳氏自然点头同意了。
李子睿带着冬至,进了屋子,接着便走进了北屋。
一进去,就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草药味。
正对着门的是一张木制的雕花大床,李大夫正躺在床上,见门开了,转过头,往门口看过来。一眼见到是冬至,李大夫笑着朝她招了招手,“冬至丫头,过来。”
说着,他坐起身,半靠在床头。
“过去吧,我去给冬至做好吃的去,你在这儿好好陪陪爷爷,啊?”李子睿对冬至说完这番话,将冬至轻轻往前推了推,示意她过去。
冬至顺着他的动作,放下了他的衣摆,走进屋子里。
冬至第一次来李大夫家里,柳氏也是第一次进这屋子。所以李子睿将冬至一送进来,就急匆匆地回去接柳氏,然后将她带到厨房,帮忙做饭。
李大夫屋里,冬至在李大夫的示意下,迈着小短腿,走到了床边,坐到了床上。
“李爷爷,你身子好了吗?”自从上次救了李大夫,大家就默认她应该叫李大夫李爷爷,冬至只好顺应他们的期盼,改口了。
在李家村,大家都姓李,按理说一般大家都是按辈分叫二爷爷三爷爷之类的,或者按村里、族里的职位叫人,如族长爷爷,也有带名字的,如有根爷爷。这附近,十里八村,数李大夫医术最好,别村儿的人都尊称他李大夫,这称呼,连镇上的药堂里坐镇的大夫都知道李大夫了。久而久之,李家村儿的人也都慢慢改口,称他李大夫。
如今,“李大夫”这称号已经深入人心,只要有人提起“李大夫”,十里八村的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家村的李大夫。大家早已忘了李大夫的姓名,所以冬至要改口时,直接叫他李爷爷,也是不错的。
“多亏了冬至,爷爷这就要好了。”李爷爷说着,从床头摸出一个木制的雕花盒子,打开盖子,递到冬至面前,“丫头,来,这是镇上点心铺子里买的点心,你快尝尝。”
看着自己面前的这盒点心,冬至犹豫了下,伸出手,抓了最小的一块,放到嘴里,慢慢咀嚼。
这盒是桂花糕,甜味里带着桂花特有的香味,和余尾的一丝苦味。这糕点,还是有些太过甜腻了,硬是将桂花的味道给压了下去。不过对于吃了四个月红薯的冬至来说,已经足够好吃了。
之前犹豫,便是想着李大夫一个老人家,有点吃食不容易,可这是他拿出来给自己这个“孩子”吃的,如果自己执意不吃,也是伤了老人的心,所以她就吃了一块,现在是说什么也不会再吃了。
“你将这盒点心带回去,给二郎和三郎尝尝。”李大夫见冬至执意不愿意吃了,心里自然是明白冬至的心理。这盒点心原本就是买给这三个孩子吃的,哪有吃一块就不吃了的道理?
“李爷爷,我们都不爱吃这些,你留着自己吃吧,我们还是爱吃山上的果子。酸酸甜甜的,好吃的紧。”见到李大夫递点心的举动,冬至连忙摆手拒绝。她这要是拿回去了,还不得被爹娘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