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通过这种改变,让投下来的隐形,如现代的时针一般,走过一天的24小时。
农民播种看时节,秦墨曾所在世界的古代国度,便有二十四节气表,所谓: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正月立春,“立”便是开始的意思,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天气将回暖,万物将更新,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二月惊蛰,春雷开始轰鸣,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气温升高。三月清明:,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草木萌动,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四月立夏,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五月芒种,“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
余列便再有各种节气,二十四节气,包含了农作物的生长收的周期。
而赤水村的村民却无这一认识。
秦墨所在世界古代,没到春耕,朝廷便有管理的农业的官,或掌管观察天文,并推算历法司天监,便在耕种之时,将此上报皇帝,并由皇帝下令,统一耕地播种,如此,农民便听之行事。
自然也不会出现如赤水村连同这周围村落这般紊乱的农作物耕种作息。
每每看见这些农民不顾节气胡乱耕作的景象,秦墨心中都会暗叹一声。
只怕这些农民辛苦却种而无收,但是又有些无能为力。谁会听从一个七八岁孩子的话,只道,他们在地里劳作这么多年,岂能不如你一个七八岁孩童。
秦墨知道是这种结果,所以对这些景象每次路过时就只是见然后沉默,也不开口说自己的所知。
心虽想助,只是客观条件不可以。
于是只能不开口。
秦墨沉默着心头这一桩,人便又走到院子里摊放在板凳上的簸箕前,手伸出去,慢慢的翻转着那些鸡毛和棉花,以及从布庄捡回来的那些边角料,秦墨都将它们晒在一起。
手摸着这些东西,眼看着簸箕里的这些东西。
心中却触发感慨,果然就这样穿越了,并且穿越进这么一户一穷二百的人家,这一锅一碗,一针一线,都必须自己辛苦付出辛劳操持,然后,再回头细想这家里,到现在,有了些存款,细粮,有了锅灶,还打了架子床。
终于,像那么一家人。
手拔在那些鸡毛上,还是有润润的感觉,昨天晾晒的时间不够,而今天这天气又冷,天没阳光,冷风的空气还有水气,故而并不那么容易干。
秦墨心里只一心盼着它能早点干,又想着明天就可以去镇上将这次做好的被褥拿回来。
而且香香也立马有新的布衣可以换了
心里就这样想着,将手指上的湿润又擦了擦,便退开身来。
一转身进屋。
天冷,人也懒怠了。
秦墨便反身屋里来。
*
坐在床头。
突然想到前日的鸡圈,怎么会修着修着就没有动静了呢,秦墨赶紧去墙外看看。
从昨天开始,自己事儿太多,香香又贪耍,所以小鸡子还没有被放出来,这两天就养在笼子里。
注意力没放在在那鸡棚子里
昨天因一心赶紧要做棉被,一早就出去,去镇上,走的时候忘了自家还修鸡棚,中午一回来也没察觉不对,立马又跟了丽英去山上洗那些家禽毛羽,想要急忙用于这两天天气骤降的布衾的内芯,只是这么一着,其他事儿,饶是忘了。
现在一想到,秦墨急急忙忙从床上起身,提着裤脚跑到屋外。
那土墙外。
突然的,站在那里,秦墨就被眼前的景物给惊呆了。
青色的竹头,青白相间的软竹条,一个崭新的鸡棚子就出现在眼前。
秦墨愣了半刻才反应过来。
便道,该打,该打,用工的却把劳工忘了,那姓陈的大哥,估计是忙完之后发现秦墨没在家,熟人熟事的便没有在那里等秦墨回来第一时间讨工钱。
发现自己这一糊涂的行为,秦墨自己都又摇头。
唉。
------题外话------
首先,这前面,衣写这么大段,不是为了凑无用的字数,为以后秦墨主农业有大作用,简介里的划时节,经新历,这是铺垫,因为古代农业很多方面不成熟,而秦墨却是个专业知识齐全滴,所以,引领是必要滴
一更奉上,衣立马码二更
☆、第八十四章 被套做好了(二更)
到底是别人宽容。
而自己也生生的怎么就忙的便糊涂了呢。
秦墨想着,又看了一眼眼前的这个新编好的鸡棚,这空间,这规模,俨然有秦墨住的半个房子大了。
如此新,这些鸡也有福利了,竟生生能比作人类的别墅了。
鸡棚有这规模,秦墨卖的鸡数量并不少,虽然不好养,但是估计长大了也还有十来余只,有了这样的鸡棚,就能牢牢的将鸡拴住,也倒不怕鸡飞了。
越想秦墨心里喜乐的很。
在原地站了片刻后,转身回去。
这钱,昨天忘了给,这几天,抽个空,给陈大哥送去罢。
秦墨边想着这件事儿边退回来。
一经门口,“呼~呼~”冷风的声音,虽然这声音一段一段的,天冷,仿佛天都黑的快。
当初捡回来的那几个梧桐果儿已经燃烧完了。
秦墨也想不到什么办法可以不耗香油来做灯,但是,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买一方灯盏回来。
天冷,就早点煮晚饭。
香香从中午跑出去到现在还没回来。
不知道跑哪一家去烤火了,秦墨中午从路边摘野菜回来的时候,一路过,看见很多人家里都烧着明旺旺的柴火在取暖。
原来村里的人冷的时候都是这样取暖的,在屋外的台阶上烧火,家里经济好点的就在自己厅堂里放个大铁锅,里面放了干柴烧火,其他的人烤。
而这屋里冷,秦墨也是穿越过来第一次如此冷的天,而自己却没有办法。
这屋里冷,偏那破泥墙有那么几个大洞,冷风呼呼的朝屋里灌。
所以,秦墨就算上了床,也觉得冷。
这天气就是这样,你说它才深秋吧,气温还不那么冷,它偏偏就这么突然给你这么一出。
唉,还是生火吧。
那寒风,秦墨将身上的单衣紧了紧,一出门,天越晚那空气越冷。
秦墨双手护着上身,猫着身体,开门出来煮饭。
谁叫这晚饭还没吃呢。
煮晚饭,点了柴火,秦墨终于觉得不再那么冷了。
去后面拿两个大柴,一丢放进煮饭的灶膛里,那火被风吹的很能燃,轰轰作响。
秦墨起身去揭开锅盖看饭。
天冷,煮的米饭就要干些。
香香一看见这干饭就高兴。
秦墨将饭米粒拨了拨,又低头闻闻米饭的香味,才‘嗯’了一声,将锅盖盖上。
在人家檐后找了瓦片,秦墨拿来铺在床下,桌子外边。
又转身才回到灶台上,拿碗添饭。
“香香。香香。”
“秦香香。小崽子,跑哪里去了。”
秦墨去村中叫香香回来吃饭。
“姐姐,我回来了——”
等香香回来,秦墨已经坐在桌前吃了。
“姐姐,我跟你说,杨奶奶家的那条小白狗可好看了。”
秦墨不吭声,内里却是气不打一处。
“以后不许跑到不回来吃饭,听见没——”
“哦——”
香香闷闷的回答。
低头,小指头上黏了米饭。
*
第二天,天清气朗,便没有昨天那么冷。
秦墨起床,穿了衣,开火,两个干馍就成形了。
拿在身上,为的是去集市。
沿途经过那姓陈的男人的村庄,秦墨特意走了一趟,过了一条河,还走了两道弯,才到了那人家中。
男人家里妻儿才刚起来。
在洗漱,见秦墨来了,那男人两孩子哇哇笑闹,妻子却害羞的掀了帘子,半看秦墨半娇羞样的进屋。
秦墨也觉得怪了,她是女的,又不是男的,那媳妇竟然这般避讳。
秦墨也不多讲,把工钱给了,陈家男人挽留,秦墨谢绝了,然后笑着上路。
既然来拿被套,自然秦墨先奔的就是裁缝店,那老夫妇还是一贯的笑脸慈祥,却是兜生意的很。
按照秦墨要求的样子缝制出了被套,秦墨验货后,付钱,又取了香香的衣服,还是左右的检查好了,才付钱。
路过街边,买了针线。
又在集市上,购了灯台回去,这个用棉绳一撮,穿进去,沾点灯油,便是晚上的灯了。
又七七八八又购了些东西,收拾好背篓,便准备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