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老夫人听了抹了把泪,她虽说跟她没有祖孙情,但祖孙的名义在,她此刻姓萧,看着她被病体折磨,她心疼这孩子,可是怎么就让她长不了面子,反而越养越弱!
“这孩子怎么就那么贴心啊?”萧梅英眸光清闪。
“是啊,她的心地是这几个孙女中最软的。”老夫人夸完对萧夫人说道,“你说的对,事情再忙也不如娘亲守在身边嘘寒问暖好。”
“女儿谢谢母亲和祖母。”萧锦娘一脸的受宠若惊,“可是女儿如今吃药就已经是一大烦事了,如何能再去向你们讨要更多的关怀?”
以前谁都看得出她和她的母亲面和心不合,不知今天她这一招声东击西会不会加近她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呢?萧锦娘拭目以待。
“这不是讨要,这是应该的!”萧夫人说完,向圆凳上的一溜姐妹扫了扫,之后她们都看向萧锦娘个个热情洋溢。
“妹妹(姐姐),以后我们也会每天来看你,陪你玩,可好?”
“多谢姐姐(妹妹)。”萧锦娘也开心地回应,眼底却是冰一般的清冷。她把目光留恋到萧梅英身上:“四娘虽然记不得什么时候和姑姑如此投缘,但姑姑忽然要走,做侄女的竟然不能相送,真是不合规矩,请姑姑回到长安千万不要向外人道才是。”
“你这孩子真是让人舍不得?”萧梅英有些恍然,难道萧锦娘不是有什么隐情?而是在怕她与人说起四娘教养问题。
“姑姑这些日子时常来看四娘,姑姑要走,四娘当然要去送送,这难道不该吗?”萧锦娘说话间面色已经泛白,“可是你看我这身子,要不是母亲和祖母精心找人给我看病抓药,把那么贵的药舍下让我吃,我这会子怕是早一命呜呼了。”
老夫人听萧锦娘又念叨起她和大夫人的好,想着因为萧锦娘惹起的两个孙女厮打,想着大儿子跟她说的瘟疫和药馆的事,想着外面关于萧锦娘是个不祥之人的传言,她真是陷入两难境地。遂打住萧锦娘的话,“好孩子不许胡说,你姑姑要走,你故意惹她伤感不是?”
萧梅英轻轻碰了碰萧锦娘的脸,“好孩子,你一定要多加休息,把身体养好,姑姑来年还要来看你,到时候你一定要比现在强!”
不管怎样,萧梅英还是给萧锦娘留下了活话,众人的脸色变了几变,如今倒也变得柔和了许多。
萧梅英即刻起身,一干众人又尾随着她,把她送到萧府的大门口,
正文 第58章 麻烦
夕阳西下,月落星移,天空中最明亮的一颗星也渐渐隐匿空中,黑漆漆的大街上到处伸手不见五指,就在这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中,有几个人影无声无息地冒出来向前方探查着什么,随后领头的人一招手,身后的两个人弯腰蹲下,再站起身的时候抬着一个长形物体过来,把那长形物体放到仁和堂的门口,不一会转身而去,又有人抬着东西放下,大约来回五六次,那些人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天光已经发亮,大街上的人三三两两地经过仁和堂门口,看到地上醒目的一幕,有的三缄其口,有的指指点点,有的抽身而去,有的干脆从附近买个包子,边吃边看着门口的人流。
“天啊,这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人怎么躺在这里?”一个眉眼中透着精明的老者指着地上一溜的人问。
“是啊,这么多人,躺在这里,难道是死了?”
男子说完一顿,不好的预感直上心头。待到人群中有人大着胆子去叫地上的人,走到跟前怎么叫都一直不动,直到探到人体的鼻息那人砰的坐在地上,然后逃也似的跑了,才大吃一惊。张嘴说话不是,想要退出不是,左右两难间,就见那个先前说话的老者又发话了。
“难道仁和堂的大夫把人给治死了?”
“果真是吗?不然为何他们那里也不去,偏在仁和堂的门口?”
“哎呀,我小儿前几日得了痢疾,在家将养两日反越养越厉害,如今想去仁和堂占个号,看来还是去东街的福益堂吧,这仁和堂可是万万不能进了啊?”
“这么多人,仁和堂这回是要摊上大事了?”这个大胆的年轻人见有人回应,探身到地上人的身边欲去确认的时候,像触到烫手山芋一般把手缩回来,人更像皮筋一样从那些地上的人中间弹回来。
“快报官吧,这么多人死了,万一是瘟疫,传染给咱们这里的人,岂不是天灾人祸?”
“是啊,快去报官。”不知谁说了一句,果然有几个农户在一起商量着怎样去报官。
那个先前在一旁说话的老者眸光中笑意一闪,随即没入了人流中。
不多时,店门口有人叫起来门。悉悉萃萃的声音过后,里面有人回应,那人踢踢踏踏行来,开了一条门缝往外看,却见乱糟糟的人群里多是愤怒的眼神。他一愣,但也马上回过神来,有些人看病后一天两天没有明显效果找回来询问大夫是常有的事,可他没想到刚错开一道门缝,想了想找个借口欲把他们拦截在外的药童被一股强大的人流推开,踉跄之中他被挤在门后。
只见一个人挤进来后,把另外那几扇门也给打开了。
“你们干什么?”
里边的药童也出来了,看到自己的师哥被挤得东倒西歪,药童神色暗了下来,“住手,你们在干什么?再怎么心急看病也要等大夫来了不是,这样冒然闯进,药堂乱了套,怎么诊断病情?”
“你是这里的大夫吗?”
被他这么一说,那些闯进来的人也暂时停止了骚动,这些人多是些良民,没有经历过这样乱闯民宅的事,更何况他们这些人中就有昨天,或前几日正在这里看病抓药的人,鉴于治病救人,他们仁和堂药价不高,又对病人随和,的确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不想伤及情面的。但是想到这个药堂有可能毁人不怠,延误别人病情,他们脸上暂时压抑的愤怒又涨高起来:“你们这里的大夫把病人医死了,还不快出来给人个交代?”
“什么时候的事,我们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先前那个身材高大,略显瘦弱被人推在一边的药童也激动起来。
他来到这里学医已经两年,见到这样的病人来找后账的人不少,无非是想讹点药,或减些药钱,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人吗,总有困难的时候,他的掌柜说了,实在是困难的,也可以体谅,但是不可多施舍,不然这药堂就成了施舍铺了。他自持在这些药童中资历最老,所以也不像他们那样慌乱。“对不起大家,我们只是药童,不知道诊断和辨证,你们若是有事情还是等我们大夫来了再说吧。”
“不知道?人都死了,你们竟然一句不知道就想打发我们?”在场的人听言群情激动。
“死了,在哪里?”药童不以为然。
“就在外面。”
“怎么会在我们门口?”药童心里发虚。
“走,带他去看看。”
见他表情犹疑,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句,那个先前去试探地上人鼻息的布衣男子从从人群里出来,走到药童面前,礼貌地说了个请字。药童错愕,表情变化万千,却站着不动,布衣男子两手一挥,人群里渐渐安静下来,自动为他们闪开了一条路。
药童无奈,在男子的带领下沮丧地走出门口,他本来就觉得事有蹊跷,正埋怨自己不该唐突,却不想看到地上躺着的五个人时双目圆瞪,顿时瘫了下去。
“怎么样,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药童呆坐了好一会,身后有药童跟出来,那药童推了呆立不语的药童一下,“快去找掌柜的。”
药童走了不多久,就见四个穿着蓝衣锦带,戴着蓝色圆帽,腰间挎着大刀的人走过来,一声询问把药童吓了一个机灵,不过很快他就自己站起来,哆嗦着手,看着里边同时出来的姚大夫:“姚大夫,你总算来了,你快看看这些人?”
姚大夫四十出头,是萧老爷专门请来的主治大夫,姚大夫看着地上的人和面色不悦的官兵,知道风雨欲来,难掩愁色,却不似药童那般惊慌:“敢问军爷这些人是怎么了,无缘无故躺在我们药堂门口,可是要怎的?”
“姚大夫,你看这些人是怎么回事,是你们药堂治死的吗?乡邻们都说是你们药堂害死了人,已经报了官,知府大人立了案,派我们来查,你们快些给我们个交代才是?”
领头的军人曾经在仁和堂和萧老爷打过交道,所以和这个姚大夫还算认识,但认识归认识,摊上事也不认识了,没有立刻把他们抓起来就已是客气了。
“军爷息怒。”姚大夫收起来先前的惊诧,萧老爷这几年一直把仁和堂托他管理,他也不是吃素的,见惯了一些病者和大夫闹矛盾的事,也都是轻松应对,可不知这些躺在地上的人是如何情况。“军爷,可否让我去给这些人把脉?”
“还把什么脉,这些人躺在这里尸体都僵硬了,还有脉息?”
“僵硬?”姚大夫听到此言和那些军爷一起围了上来,“这是怎么回事,这几天并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