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夜旅人 (赵熙之)


  战时连丧事也从简,在报纸上登了讣告,叫来家里人一聚,简简单单就将一个人彻底送走了。
  二姐遭遇的意外,反而更坚定了一家人离开上海的决心。
  清蕙不再执意留在上海,同意跟随大哥大嫂去往内地,二姐夫带阿晖坐船去香港,只有盛清让仍旧留在上海。
  临出发的这一天,家里客厅已经放满行李。
  所有人忙这忙那,只有清蕙郁郁地站在门口,等照相馆的人过来。
  她一向喜欢照相,眼下要离开上海了,她想留个念想。
  就在她走神之际,忽有辆吉普在大门口停下,一个军装青年下了车,大步朝小楼走来。
  清蕙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难以置信地喊道:“四哥哥!”
  她并不是特别喜欢老四,但现下看到从前线回来的亲人,莫名的庆幸和感激便涌上心头。
  老四一身狼狈,脸上还挂着彩,不知道从哪里赶来。
  他走到入口处,垂眸瞥一眼清蕙:“小矮子。”说罢拍拍身上的灰,在清蕙“你怎么回来了,是看到报纸了吗”的追问中,他随口答了一句:“去汇报,顺路过来看一眼,马上就走。”
  他说着越过清蕙,看向屋内行李箱:“要走了啊?”
  清蕙不太开心地“嗯”了一声。
  老四并不在意她声音里的难过,他走到客厅墙壁上悬挂的那张全家福前,脱下了军帽。
  清蕙说:“二姐不在了。”
  老四默不作声,想起二姐嘲笑他小时候鞋带都不会系的样子,重新戴上军帽,正了正风纪扣,讲:“她没机会笑话我了。”
  气氛一阵凝滞,外面佣人喊道:“五小姐,拍照片的来了!”
  清蕙转身往外去,那人问要在哪里拍,要怎么拍,清蕙一一同他说明妥当,便亲自去喊家里人出来拍照。
  大大小小的孩子们、二姐夫、大嫂、大哥、老四,还有在二楼谈事情的盛清让、宗瑛。
  清蕙安排位置,她说“三哥哥就站在最中间吧”,谁也没有异议。
  她想叫宗瑛站在盛清让身边,宗瑛却避开道:“你们拍,我还是不参与了。”
  她说着往后倒退几步,视野中的画面熟悉得令她不禁握起了拳——这幅画面,正是她在盛秋实手机里看到的那两张合影之一。
  她那时只晓得是张全家福,却不知是一家人各奔东西之前留作纪念的照片。
  此时她终于知道为什么会有那张合影,明白盛清让为什么站在正中,也明白了为什么在那张照片里,没有看见二姐的身影。
  战时的每一次分别,都可能成为永别。
  而眼前这张全家福,也许是这些人人生当中与彼此的最后一张合影。
  
  第58章 699号公寓(1)
  
  画面定格声响起,拍照的人头一歪,问道:“还要再来一张伐?”
  清蕙讲:“好呀。”老四却脱了帽子道:“不拍了,我要走了。”他言罢阔步走出相机取景范围,低头迅速点起一支烟,猛吸几口,突觉身后有人,转过身便看到盛清让。
  老四屈指弹了弹烟灰,在烟雾中眯了眼道:“你对这个家倒真是不离不弃,难怪爹走之前心心念念要见你,看来他也晓得你最有良心。”
  盛父去世的时候,盛清让人在巴黎。
  隔着千山万水,消息也滞后,盛清让收到信时,盛父已经离世数月。
  那封盛父给他唯一的、也是最后的一封信上写道:“我此生两错,一对不起你母亲,二对不起你,均已无可弥补。你愿意回,就回家来;不愿回来,我托法国的朋友照应你。”
  盛清让第一次收盛父的信,也第一次听盛父讲这种话。
  后来学成,他也曾犹豫是否要留在巴黎,但“回家来”三个字始终盘桓心间,因此最终回了上海。
  “他要早知道你这样能干,当年也不会舍得将你送去大伯家。”老四接着抽一口烟,叹道:“临走前还写信把你从巴黎叫回来,可惜那时候家里谁也不待见你,连拍合照都不叫你。”他说着转头看一眼还在摆姿势拍照的家人,问盛清让:“现在他们照相却叫你站中间,做了那么多事情得来这样一个认可,觉得值吗?”
  盛清让想起早些年的事,本以为会有万千感慨,实际心中却掀不起一点波澜了。
  凡事求个问心无愧,他讲:“能被理解认可自然是好,但我做这些,是因为想做,不是为求理解或认可才做,所以谈不上值不值得。”
  两人谈话时,大嫂走过来。
  老四对大嫂多少有几分敬重,刚刚急于拍照未打招呼,此时也转过身,唤了一声“大嫂”。
  大嫂抬头对他说:“你能平安回来,我们很高兴。”
  老四却回:“我马上就走了,或许以后也不会再回来,家里还是和以前一样,当没我这个人吧。”
  大嫂晓得他不喜欢这个家,也晓得他向来嘴硬逞强,可看他这一身的伤,想他马上又要回到前线去,她终归担心。
  她望着他道:“有国才有家,你虽离开这个家,却守着上海,守着国土,便是在守我们的家。我将你大哥的话也托给你,他叫你好好活着,活到将敌人赶出国门,到时候再回家来,我们给你备最好的酒。”
  老四手中的烟即将燃尽,门外的军用吉普车拼命响起喇叭声,似军号般催促他离开。
  他深深皱眉,干燥的、带劣质烟味的唇紧紧抿起,内心各色情绪交织,眼眶酸得发胀。
  手指将烟头碾灭,帽子往脑袋上一扣,老四沉默地转过身大步走向门口,临上车,他却忽然转过身,朝里大声喊道:“我走了!你们一路保重,改日再见!”
  车子启动,清蕙拔腿追出去,然她气喘吁吁到门口,那辆军绿色吉普已经飞驰至道路尽头,拐个弯立刻不见踪影,只剩了恣扬尘土和道旁翩跹的落叶。
  上海的秋天真的到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添上别离则愁绪更浓。
  宗瑛又在公馆陪清蕙和孩子们住了一晚,盛家人要离开上海的这天,她早早就被清蕙吵醒了。
  清蕙辗转反侧一夜,天没亮便起来清点行李——去途漫漫,不便携带太多家当,必须有取舍,可东西扔在这里,说不定将来就再也见不到了。
  最后连同孩子的物品,一共塞满两只大箱,外加一只手提小箱子。
  家里的佣人们大多发了工钱遣散了,只有姚叔留在公馆看门。
  临行前,姚叔掬泪替他们叫车,搬运行李,最后将他们送出门,说道:“三少爷打电话来,说已在码头等着了。”
  一行人各自登车,关上车门,汽车发动,缓缓驶离静安寺路上的盛家公馆。
  清蕙拨开帘子隔着玻璃朝后看,只见姚叔老泪纵横地关上铁门,最后落上了锁。
  车内的孩子们虽不知前路意味着什么,但马上要离开他们熟悉的城市,对目的地的好奇全被莫名的恐慌感覆盖。
  阿莱紧张地抱着弟弟阿九,大嫂的孩子们挨在一块心不在焉地共看一本书,二姐的孩子阿晖则始终攥着他爸爸的衣服不吭声——意识到是自己“想吃蛋糕”这句话令妈妈再也回不来,他害怕极了,好像担心再开口,会把爸爸也弄丢了。
  到码头,宗瑛终于见到盛清让。
  她问他昨晚睡在哪里,他答:“在公寓。但不知为什么,怎么也睡不着。你睡得怎么样?”
  宗瑛说:“我很好。”
  要紧事在前,两个人之间也只够说这一两句问候。
  已过午时,秋日当空。
  因船票稀缺,码头上十分嘈乱,军队控制着码头,警察开枪维持秩序,但在天天听枪炮声的战时,如此震慑能起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好不容易熬到登船时间,又是一阵人潮挤拥。
  清蕙和孩子们排在队伍后面,她抱着阿九,宗瑛替她提着藤条箱。
  前面的大嫂提醒清蕙:“跟紧了,看好孩子,马上要登船了。”
  人头涌动,摩肩接踵,大家都往一个方向走,离船越来越近,清蕙才真真切切意识到——要离开了。
  她学校在这里,同学在这里,朋友在这里,自小熟悉的一切都在这里,她只认识上海。
  从她出生起,一切记忆都只有上海作为布景。
  歌里唱“洋场十里,好呀好风光,坐汽车,住洋房,比苏州更在天堂上”,可现在上海,再不是天堂。
  她转身看向宗瑛,眸光里尽是依依不舍,对宗瑛,更是对上海。
  阿九在她怀里安静地睡,阿莱紧紧跟在她身侧,临上船了,宗瑛将藤条箱递给她。
  她慨然开口道:“宗小姐,我从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离开上海。但我现在,真的要走了。”
  语声里有无奈,也有深深的留恋。
  宗瑛不知要怎样安慰她,清蕙却已经侧头叮嘱身旁的孩子:“阿莱,票拿出来,记得跟紧我。”
  她说完便转过身检票登船,最后转头踮脚看一眼宗瑛,隔着七八个人头喊道:“你和三哥哥要保重啊!”
  宗瑛只觉有人从她身边挤过去,人群的力量将她不断往前推,但她与这艘即将起航的船无关,也与这个时代无关,她只能逆着人群往回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