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桑田赋 (毛小北)


  “针线篓子?”沈大周看她放在腿上那个。还是好好的,只是有些旧。
  沈织抿嘴笑,“给小粥的,它喜欢睡篓子,上回被针扎了,眼泪汪汪的。”
  沈大周应了声,招呼小粥出来,结果小粥遇见大周,一脸好冷,踩着猫步从沈大周眼前有过,爬上沈织的腿然后窝在了沈织肩膀上,尾巴一甩一甩扫着沈织胸口。
  沈大周撇过眼,沈织却叫他,“你试试这衣裳,哪里不合身我好改。”
  “我进去换,身上这身干活太脏了。”沈大周接过衣裳进了里屋,还关了门,等出来时已经换了一身文士长衫。
  沈织眉角微动,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本就生的高壮,一个夏天晒的肤色黝黑,该是穿铠甲的身子穿着一身文人衣,显得扭扭捏捏的。尽管他眉眼尚算清俊,在白衣的映衬下看着脸色更黑了,竟有几分包青天不怒自威的气质。
  “怎么了?”沈大周笑着问。
  “你穿着很好。”沈织说,给他比了比腰身,又让他蹲下看了看肩膀手臂,要做改动的地方不多。
  沈大周换了衣裳就回去了,沈织点灯收了尾,沈大周第二天赶着牛车来时就拿到了新衣裳。
  衣裳最终还是留在了沈织家,沈大周赶着牛车,带着沈织去渡口镇。
  “你怎么总向铁牛叔借车?铁牛叔家不要用吗?”沈织问道。
  沈大周坐在车辕上,头也不回道:“铁牛叔新置了一辆马车,牛车不怎么用了,专门借给别人。”
  沈大周赶着牛车跟着河走,沈织远远的看见沈易一身白裳站在乱石堆上,黄赭的土地深沉,碧蓝的天空澄澈,青山绿水,他的衣衫比云更白。
  沈大周忽然不说话了,小河弯弯汇入江,江水涛涛翻碧浪,人烟已盛,沈织笑着问沈大周,“这条江叫什么名字?”
  “平沙江”沈大周道,“马上到镇上了,人多的很,你第一次来,跟紧我别走丢了。”
  沈织觉得他低估了自己的智商,瞪了他背影一眼,“我怎么会走丢?”
  沈大周呵呵的笑,沈织本来想让他带自己去姑姑家,忽然抿嘴不说话了。
  到了镇上,简直就是人挤人,东西种类多了不少,不仅有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土产,还有人从县里倒了稀罕东西来卖。沈大周找了一家店栓了牛,还掏了三文钱,不过管上好的草料,镇郊的店子后院拴满了马车牛车,沈大周顾忌着沈织,二话没说掏了钱。
  沈大周陪着沈织去买了针线,还有针线棚子针线篓子一类的小东西,然后两个人站在街上干瞪眼。
  “你买完了?”沈大周问,以前沈织买东西都是大包小包,他以为沈织这回也要买很多。
  “你呢?你怎么不买?”看着双手空空的沈大周,沈织有些无言。
  最后二人同时说:“我没什么要买的了!”,然后都笑了起来。
  沈大周提议道:“你第一次来,咱们去那边那条街逛逛,往日里逢年过节的赶集都有庙会看,还有很多小玩意儿。”
  见沈织点头,沈大周带着他往另一边去。
  沈大周说的这条街更热闹,也就代表着人更多,提着肉兜着鱼的大婶大娘挤来挤去,一出现一些便宜一点的东西都要疯抢,往日里辛辛苦苦一文钱都要掰成两文钱花的精神全抛在脑后。
  沈织身板小,被这些粗膀子大妈挤来挤去,也亏得沈大周高,灯塔一般的存在,站在哪儿都是鹤立鸡群。沈织背着包袱,包袱里装的是刚买的东西,棚子篓子一类的竹器被人挤压硌在背上,她又得护着钱袋免得被人顺手牵羊,一时苦不堪言。
  沈大周忽然转头,沈织没有看见,依旧低着头在人群中奋斗,一只手从前面的缝中钻进来,竟然准确的拉住了沈织的手。
  沈织愤怒抬头,发现是沈大周。他皱眉看着沈织,蹙眉并不代表厌烦,而是带着一点无奈,他力气很大,和身板相匹配,拉着沈织一下从人堆里突围,然后到了沈大周身边。
  沈织的手和沈大周想象中一样,细若无骨,软滑细腻。
  生怕唐突了美人,待沈织来到自己身边后,沈大周就放了手,还向沈织道歉说:“我没想到这里人这么多,挤到你了吧?”
  沈织红着脸,低头抿嘴,抬头微笑,“咱们继续逛吧。”
  卖土产野味的走了,一条街顿时松快不少,不过它所谓的小玩意,也就是糖葫芦面人之类的东西。沈大周给她买了糖葫芦,沈织拿在手里小口小口的咬,沈大周又给她买了糖人,沈织笑着摇头,他就自己拿着嚼的嘣嘎脆。
  沈织这回学聪明了,她牵着沈大周的一片一角,怎么也不会跟丢,沈大周发现了,也不点明,就任由沈织拉着。
  捏面人的要捏个沈织的样子,桂花糕要买上几块,卖帕子的都没有沈织做的好看,虎头帽也要上一顶,沈织不肯带,然后就套在了沈大周头上。
  二人吃过饭,取了牛车,回去的路上沈大周问沈织:“你喜欢渡口镇吗?”
  “还行吧。”沈织的糖葫芦还没有吃完,口齿含糊,“买东西比村子方便些,不过洗衣裳什么的麻烦,也差不多。”
  沈大周专心赶着车,“镇上人家里都打井,不愁没水用,也不用大老远去挑,反倒有很多人从山里砍了柴来镇上卖。”
  “那还挺好。”沈织笑道,又问他:“你上回送我姑姑她们回家,他们家住在刘家村哪儿?”
  “怎么了?你想中秋过去?”沈大周问。
  “是啊,端午也没走动,我姑姑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也不容易,我中秋应该去看看她。”沈织说。
  沈大周赶着车上了一条岔路,“那我送你去?”
  “不用了。中秋讲究团圆,你和你弟弟应该一块过才对,你告诉我她们住哪就行了。”沈织补充道,“我爹走后,都是姑姑来看望我和我哥哥,我那时候年纪小,村子里成亲到处盖房子,我怕找不着地。”
  沈大周也道:“是啊,刘家村大变样了,我上回送你姑姑回去,几乎都认不得路。他们村里的大户好像把家里大部分田地卖出去了,还是零零散散卖的,可能摊上事儿了。”
  沈织对这些不感兴趣,只是配合沈大周应两声,两三次之后,沈大周也发现她不喜欢这个,于是转了话题问起小粥,沈织话果然多了起来。
  回到家,沈织只觉得累的慌,她来回颠了一路,在镇上又走了挺远,有些撑不住了。她掏出一个钱袋递给沈大周,沈大周文也没问直接塞进怀里,然后略微说一两句就回去了。
  第二天渔娘带着贺娘来了,沈织把给她准备的针线棚子给她,沈织还买了一个针线篓,但是被小粥占了,沈织只好安慰自己说大树家是开竹篾店的,不差一个针线篓。沈织先教贺娘认线分线,又讲了刺绣的派别特点,渔娘也跟着听了几耳朵,见沈织是真心教贺娘,就回去了。
  中午的时候贺娘抢着做饭,沈织也没有瞎客气,吃过饭继续带徒弟,到傍晚的时候贺娘已经勉强会一种简单的针法了。
  贺娘很勤奋,也很沉默,沈织和她一比都是话多的了。不过沈织是不得不说,带徒弟很辛苦,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沈织无意中发现她的衣裳满是针眼,才知道她晚上点着灯偷偷绣花。
  “你还小,白日里刻苦些就行了,不要晚上还绣花,容易伤着眼睛,年纪大一点眼睛就瞎了。”沈织劝贺娘,贺娘只是笑笑,说自己以后不会了。
  到了中秋,沈织买了不少肉,提了一块给贺娘让她带回去,沈织自己收拾包袱,带着自己做的月饼、两坛子酒、还有几斤肉去了刘家村。
  田地里的庄稼人依旧忙活,除了过年,平常的节日只意味着他们傍晚会早点回家,然后桌上多两碗有肉的菜。路上的行人零星,记忆里的山路没有变,变的只是风景。
  找了两个人问路,沈织才找到姑姑住的房子,不过出来的人却让沈织大吃一惊。
  

  ☆、第38章 中秋

说起来这个妇人和沈织还有过一面之缘,正是在河沟镇衣料铺遇见过的“刘夫人”。彼时刘夫人虽然对着赵铁牛百般讨好,但是面色红润衣着光鲜,如今目光呆滞面容憔悴,沈织细细打量了两遍才认出她来。
  “刘夫人”背上用不带捆着一个婴儿,正弯腰在门口倒污水,根本没有注意到沈织。
  过来时大家都是这里是沈织姑姑刘沈氏的屋子,沈织迟疑片刻,还是走了上去问:“刘夫人,你怎么会在这儿?”
  刘夫人抬头,眼泪忽然涌了出来,这几个月被人指着鼻子骂的次数多了,再也没了往日的风光,猛然有人叫她“刘夫人”,她感觉到的只有心酸。刘夫人赶紧拿衣袖擦干眼泪,颤抖着嘴唇问沈织:“...沈娘子,您怎么会在这?”
  沈织指了指她身后的屋子,“这原本是我姑姑家,怎么现在刘夫人住在这儿?我姑姑他们呢?”
  刘夫人带着沈织进屋坐下,又给沈织倒了水,黑漆漆的套碗缺了不止一个口子,沈织喝了一口,唇舌鼻子同时感受到了一股怪味,不知道是碗的还是水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