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贵女 (桑靳陌)


  “这样的天气最容易发生灾害,不知其他地方会怎样?”景贤喝着热汤说。他们这顿饭吃得可不便宜。
  京中,边关八百里加急的战报送到秦煦的书案上。由于北方大雪,导致北方和西北数城不少百姓被冻死,北边的匈奴和西北的戎狄都损失不少,加上徽朝又历经动荡,朝纲刚立,两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南下进攻徽朝,连续拿下徽朝数城。
  秦煦头疼,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时急需调集兵马抵御外敌,整个早朝便围绕此事进行。现在处境艰难,刚内耗不久,国库空虚,兵力不足,武将也紧缺,秦煦手下能用的也只有谢行远和李·鹏程,景贤又辞了官。现在必须让他们二人领兵去边疆,将匈奴和戎狄赶出徽朝国土。
  连续两日,谢行远都歇在宫中,与秦煦商议退敌之事。大计将成,谢行远趁机提出让秦煦取消他与陈静姝的婚约,虽有威胁之意,但秦煦仍答应了。
  谢行远出宫之后,秦煦就派人去武进伯府宣了口谕。李敏听后气愤异常,陈静姝听了默默的流泪。“这个谢行远,真是居心叵测,竟在这时候悔婚!一定是他为皇上手下无将可用,所以才借故逼皇上答应,简直枉为臣子!”李敏气得胸口起伏不定,她一定要进宫找张太后给个说法。
  此
  时秦煦想起刚离京的景贤,派人带着圣旨去将他追回来。张太后那边他已说明,尽管她已答应,但心里膈应得慌,谢行远太放肆了。
  李敏接了圣旨之后向宫中递了牌子,张太后心中烦闷,但还是见了她。李敏一见张太后,就数落起谢行远来,说她恃才傲物,藐视皇威,眼中没有皇家,今日敢威胁皇帝太后,将来得了军功就会功高震主,会欺负到皇家头上来。
  “太后,您可不能容忍谢行远这么放肆,臣妇的话虽不好听,但句句在理,都是肺腑之言。他还没立功,就敢忤逆您的旨意,敢威胁皇上,要是他立下赫赫战功,那还了得?”李敏此时恨透了谢行远,说话也不顾及那么多。
  张太后心中本就有气,被李敏这么一挑拨,她的火气全上来了:“你说得对,谢行远这是要做第二个曹操,如此居心不良之人,放他在军中掌握大权,是养虎为患。今日敢威胁哀家与皇上,将来就敢抢皇上的皇位。这种人留不得!”
  李敏见张太后这气愤至极的模样,才知道自己的话说过了,谢行远毕竟是自己女儿的心上人,不能让他死。

☆、回永安镇

  “太后,倒也没这么严重,他只是在乎景夏那个狐狸精罢了。表姐,您是一国太后,当今圣上之母,哪能受这样的罪?不过现在朝中缺少将才,谢行远还是动不得的,但您也该拿出您太后的威严来,不能遂了他的愿。”李敏说。
  张太后一番发泄后,脑子稍微清醒了些,她刚才气过头了,李敏这是拿她当枪使,在操心她女儿的终身大事呢!“说了这么多,就是不想让谢行远取消婚约是吧。
  李敏赔笑道:“臣妇虽有私心,但说的也是事实,谢行远的确无视您太后的威仪。”
  张太后有些恼怒,但叹气说:“为了皇家的颜面,哀家不会让谢行远如愿,这回你放心了吧?”
  李敏笑着跪谢说:“太后圣明。”
  之后,张太后以谢行远藐视皇家威仪为由,驳回了谢行远的要求,下旨将他训斥一番,说他不顾国家大义,沉溺于儿女私情,以至于忘了做臣子的责任。
  藐视皇威的罪名扣下来,谢行远便无可辩驳。不过太后说了,让他将功补过,好好领兵打仗,抵消这次罪过。
  谢行远失算,只得忍下这口气。谢晋免不了将他臭骂一顿,说他冲动思虑不周。不过大军即将出征,正月十五的婚礼无法举行,这是他唯一的胜利。
  大军开拔后,张太后原本建议李敏将成婚的日子往后挪,但李敏咬定正月十五是明年最好的日子,一定要在那日将陈静姝嫁过去。谢行远人不在,让陈静姝和新郎的官服拜堂也可。
  张太后见李敏如此执拗,也由她去。李敏见张太后不再阻止,心中高兴万分。她刚才说的正月十五是最好的日子,不过也是借口,她怕夜长梦多,决定早日将陈静姝嫁过去。只要陈静姝进了镇国公府,才可能走好下一步。
  “小夏,该下车吃午饭了。”李珍娘摇醒景夏,看她一副精神不济的模样,问道:“昨夜没睡好吗?还是身体不舒服?”
  景夏揉了揉太阳穴,说:“可能是这两天赶路的缘故,天气又冷,没休息好,人没精神,回到永安镇就好了。娘,我没事,您别担心。”
  下了马车后,景夏裹紧了狐裘披风,用了一点儿清淡的饭菜就放下了碗筷。景狄见她脸色黄黄的,问道:“身体不舒服?要不要爹给你把把脉?”
  景夏拒绝说:“不用了,爹,我跟在您身边这么多年,多少也学了些医术,我没事,只是这两天赶路有些累了,胃口有些不好,晚上也睡不踏实,所以脸色不好罢了。”她心里盘算着,月事迟了近十天,近来也有些嗜睡,该不会是有了吧。不过她又有些不确定。
  楚月刚喝了鸡汤,打趣她说:“该不会是得了相思病吧?”说完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忙闭嘴不再言语。
  景贤没批评她,对景夏说:“要是身体不舒服就告诉大哥和爹,别害羞瞒着我们。小病不治,日子长了就会养成大病。”
  景夏故作精神说:“没事,我好着呢,哪有那么容易病倒?”
  “景贤可在?”就在他们说话的空档,小客栈内冲进一行人来,为首的是一名太监,他身后跟着的是六名禁卫军。
  景贤见这么大阵仗,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对景狄等人说:“你们在这里等我,我出去看看。”
  楚月也看到了那行人,心提到了嗓子眼,又出了什么事?
  “我是。”景贤走了出去应道。
  那名太监展开省时,宣道:“景贤接旨。”
  景贤一听是皇帝的圣旨,忙跪下听读。
  “今北方匈奴与西北戎狄侵犯我朝国土,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则宣景贤回京,官复原职,随大军出征,驱除鞑虏,钦此!”
  景贤谢恩接了圣旨,又请宣旨的公公和那六名禁军进店用些饭食。宣旨太监用了饭后说:“此事紧急,还请景大人与家人道个别,随杂家回京复旨。皇上也体恤大人,说您的家人可回京,也可回永安镇,这些人都是护送您家人回京或回乡的。”
  景家人已知此事的来龙去脉,边关需要景贤,让他回京义不容辞。“小贤,你放心去边关,家里的事有爹在。”景狄鼓励景贤说,又对宣旨的太监说:“大人,我们一家仍决定回永安镇,就劳烦这几位壮士相送了。”
  “如此也好,雪天路不好走,景老先生珍重。景大人,时间紧迫,赶紧走吧。”宣旨公公客气的说道。
  “你好好养胎,我会为了你、孩子和这个家保重自己的,不用为我担心。”景贤和楚月道别后,翻身上马,和宣旨太监一起消失在大雪中。
  楚月此时怀着孕,正是多愁善感之时,见夫君远去,双手抚在肚子上默默的掉眼泪。景夏见了,坐到她身边,说:“大哥吉人天相,一定不会有事的。等到明年六月,说不定大哥就回来了。”
  “你说的我都明白,可我心里就是不踏实。”楚月抽泣着说。
  “只有国家安稳了,我们这个小家才会安稳,小月,我希望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小贤有本事,你要相信他。你要做的,就是好好照顾自己,不要让他在边关为你操心。”景狄也担心儿子,但现在朝廷需要他,就算景贤为国捐躯,他们也毫无怨言。
  楚月听了景狄的话,停止抽泣,说:“我知道了,公公。”
  “再歇一会儿就赶路吧。”景狄说。这次是秦煦送他们回乡,到下一个市镇时,他们一行换了新马车,一路走着也快了些。永平县在蜀州南边,这里的冬季甚少下雪,因此越走越暖和,进入蜀州后,他们不到六日就到了永安镇的场镇。站在家门口,房子两年多没忍住,已有些破旧了。房子需要修整和收拾,所以一家人决定到乡下李栓家住几天。
  景狄在镇上的小饭馆招待了护送他们回乡的禁卫,给了他们一些银两后,将他们送到场镇口。回到小饭馆时,见到景夏扶着柱子吐得厉害,问道:“月事多久没来了?”
  景夏听景狄这么问,俏脸瞬间红了个透:“爹……”
  “知道自己有了身孕,还怎么不小心。”景狄半是呵斥半是心疼的批评她。
  “爹,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景夏揪着衣角说,离开之前的那一夜,谢行远虽说会接她回去,她心中虽有期待,却明白此事不可能实现。张太后是什么人,她多少清楚。张太后的威仪,不容人挑衅。
  景狄也知此事难说:“先不说这些,好生休息几天吧,你也累了。”
  现在是大年初十,他们在路上走了大半个月,正好赶上走亲访友的时候,索性就趁着这时候探亲访友,他们带回来了不少东西,就在这时送给两年多没见的亲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