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都快一天了,怎么还没有醒?”
“小风寒确会嗜睡的,世子不必担心。”应该是卫汛的声音,就像是医生在吐槽一点小毛小病都要来看医生一样,“出了汗便会好,连汤药都不需要喝。”
总算要醒了吗?我强撑着想将眼睛睁开,却跟灌了铅一样,怎么也睁不开。
“快往那边树林里跑!”
哪边有什么树林?我着急地环顾四周,是谁的声音?这么熟悉却又似乎很陌生。
“别怕。”我恍然看到了一个小小的身影向我伸出手臂,慢慢跑近,“将手给我。”
记起来了,是许多年前的曹丕。建安二年,宛城之战时的曹丕;十岁便独自骑马逃脱的曹丕;牵着任氏一路逃跑的曹丕......原来竟已经,这么久了吗?
我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手。一瞬间,小路不见了,“他”也不见了,仿佛之前的一切不过是错觉罢了。
不知又过了多久,我渐渐地有了意识,眼睛还未睁开,却能感觉到渴了。渐渐地又感受到了屋里的烛光,然后越来越亮敞。
“咳,水,我想喝水。”醒来之时我半靠在萍儿的怀里,浑身无力,只觉口干。
外面婢女捧过几个杯子盂盆,让我先漱了口,在喝了一口水,渐渐缓过气来后,目光便被别处吸引了,原来我真的睡了将近一天,现在已是晚上了,“世子呢?”
刚才我听见他讲话的,明明听见他讲话的。总不会,是错觉吧?
萍儿一面小心地用手帕替我拭去额头上的汗,一面轻声道:“适才,有人来了,说是有要事相商,世子怕吵着您歇息,便去书房了。”
大概是魏讽案的事吧?
听得移门的的声音,曹丕三步并作两步地跨到床边,伸手在我额头上探了探,“怎么还是这般烫?”
“咳,因为热的。”我也想知道是谁这么有才,在我身上压了三四床被子,我说怎么跟鬼压床似的想醒都醒不过来呢。
刚才那个梦做的,我心中明明是很难受压抑的,可一见着他,明明想哭的也给憋回去了。
“昨日让你早些回来歇息偏不听,非得把自己折腾病了才高兴?”他轻骂了一句,往床边一坐,换过萍儿的位置,让我靠着。
“魏讽的事怎么样了?王氏兄弟确实牵涉其中吗?”可能我关注点比较奇怪,其实我现在只想知道魏讽案被杀的到底是数十还是数千来着?
“华歆虽还未曾审结,也已然调查的差不多了。魏讽口才极好,四处煽动,说曹家乃是‘汉贼’,那汉中刘备是皇叔,方是正统。确有不少年轻人深受蛊惑,欲勾结关羽,刘备有所作为。王家兄弟确在其中。”曹丕叹息道,“可惜王仲宣一生谨慎,竟有此二子!我亦是万万不曾想到他二人会参与其中。”
这种事情,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适才做什么梦了?”他又低头蹭看蹭我的头发,“哭得我心都跟着疼了。”
我哭了吗?不会吧?太丢脸了......
“忘了。”我会向前看,好好地活着。
**
休养了好几日,小感冒也好得差不多了。甄宓却来探病了。
“身子好些了吗”她在我床沿边坐下,“前日来的时候你正睡着,不便多做打扰。”
哦......原来那天来的人是你啊!呵!
我笑了笑,点头,“并非什么大病。”
“这几日为了一个魏讽,整个邺城人人色变,生怕受到株连。”甄宓眼色一黯,“你时时在他身边,为何不知劝诫着些?”
“魏王在外征战,世子稳定后方,手段严厉些无可厚非。”
曹操在外面打仗,邺城是大后方,若是邺城不稳,曹操仗也不会打得顺心。魏讽等人借机谋反,曹丕手段略严酷些,我倒真不觉得什么奇怪之处。
“可是仲宣之子,不过是年轻受人蛊惑罢了。”甄宓叹道,“难道便不能为仲宣留后吗我前几日劝他少造杀业,为民积福,不曾想又是一阵大吵。这次,可是连父王都写信给母后惋惜说,若是他在邺城,至少能给仲宣留一条血脉。子桓他却......”
魏讽一案了结后,包括王粲二子在内的数十人,尽皆被斩。人头悬于城门示众三日,以儆效尤。曹丕和王粲的友谊我从未怀疑过,那首同题异构的《出妇赋》至今仍是坊间流传,当年的墓前驴叫我亦在场。
“这次因魏讽案被诛杀的有数十人,仲宣二子既在这数十人之列,想来定是证据确凿了。”当时得知是“数十人被诛”的时候,我亦是松了一口气的。要是说曹丕真的因为魏讽案杀了数千人的话,其中有冤杀误杀在所难免,我甚至能怀疑他趁机清洗政敌。
可若是数十人的话,那这数十人定然真的是,非死不可了。
再说谋反这种事情吧,就像赌博,赢了平步青云,输了死无葬身之地,既然参与进来了,就不能怪别人心狠吧?不管王粲的儿子们是年轻受人蛊惑,还是一时失足,既已参与到此事之中,自然也是不曾顾念到曹丕与他们父亲的故交的。
甄宓一愣,“可是他们是故友之子,即便只是顾及情义,也该留他们一条性命啊!”
这么圣母真的好吗如果真的那样,那干脆所有人都趁曹操不在,在曹丕眼皮子底下谋个反算了,反正谋反又不会死……
“若是轻易放过,您让世子他如何服众”我头疼。
“那么,令弟呢”甄宓淡淡问道,“令弟当年身犯国法当处极刑,世子多次手书鲍勋请他免罪,这事又如何说?如今王粲之子犯法,便不肯饶恕了吗”
我一时无言,万没有想到甄宓竟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毕竟当年郭成犯事,曹丕确实写信想请鲍勋徇私来着,虽说鲍勋不曾答应,但这事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大概也有人私下都觉得曹丕因私忘公。
等等,差点被她洗脑了……我弟弟又没有涉及到谋反之事!
我刚想开口反驳,又看甄宓摇头道:“是我太过天真,指望你会对他有所规劝。却忘了你说话行事,与子桓从无二致。就像上次绿竹之事,你明面上在母亲面前替她说尽好话,答应放她,在母亲面前获了贤德的名声。实际上却睚眦必报,绿竹出宫不过几日便在河边失足落水......可惜我不曾有证据,不然定会在母亲面前揭开此事。”
神经病啊!这个锅我不背!
就算心中再不服,我那时也忙着担心郭成的生死,根本没心思在意其他事情好不好?
“既没有证据,您又多说什么?”这个世上巧合的事多着呢,走在路上还有被花盆砸死的呢!谁说人在河边走就不能真的失足落水了?
☆、第75章 登位为魏王
建安二十四年十月,魏王操于雒阳暗通孙权,望解樊城之围。江东大将吕蒙趁关羽与曹仁樊城对峙之际偷袭荆州,攻占江陵。关羽弃樊城西还,屯军麦城。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东吴将士活捉关羽父子于麦城。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孙权斩关羽,上表至雒阳魏王处。
“孙权此招着实狠毒,将关羽人头赠予父王,这是想要汉中刘备和我们势不两立。还好父王当机立断,下令厚葬关羽,赠爵封侯,告知天下人在关羽之死上并无愧疚。”
大概是因为当年曹操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缘故,曹丕有事没事就喜欢骂孙权玩。然而每次听他骂吧,我都真情实感地觉得他更像是在夸孙权聪明。总觉得,若非身份对立,这俩人,其实是能够惺惺相惜的。
孙权也真是聪明,杀了关羽之后,知道将人头作为礼物送给曹操,以作陷害。在那样一个家伙身边,想来步练师在江东的日子应该比我丰富多彩的多。
我正在镜前卸妆,“刘备也未必会上这个当。”孙权是聪明,刘备曹操都不是傻子,这样就被轻易撩拨的几率应该不大。
镜中曹丕在屋里不断踱步,又有些可惜道,“听说此次孙权上表,竟自称下臣,劝父王更进一位,登基为帝。不过父王不曾答应。”
其实,随着曹操名声日显,我也有想他一直不称帝的原因。究竟是因为对于曹操而言,称不称帝倒真的一点都重要。他的名望,地位远远超过了在许都皇宫里住着的那个傀儡,没必要非得要那个虚号,被天下人指责。还是因为他想要在一统天下,完成壮举之后再有所举动呢?
“说起来,魏王也有两年未曾回邺了。”曹操也很辛苦,六十五岁高龄,别人都是含饴弄孙的年龄,他却还要四处征战,对抗强敌。
“是啊。我儿时总觉得父王只疼爱仓舒,后来又更认定他偏心子建,倚重子文,偏不将我放在心上。可父王这几年连年征战,却恰是为了给我留下一个完整的江山。想想便觉得对他不住。”曹丕叹了一声,“父王前些日子来信还说时常头疼。来日他回邺,我定要好好孝顺于他。”
院外声音急促:“世子,雒阳急报。”
“快呈过来。”曹丕一面让人从院里进来,一面自己又从里屋迎了出去,“定然是父王又写了什么新的诗作要同我商讨。”
相似小说推荐
-
冷王的和亲错嫁妃 (景飒) 潇湘书院VIP2016-04-21完结一朝穿越,功夫女星成了相府的病弱大小姐苏世媛。无道新帝登基封后,不料花轿错抬,本...
-
穿越之一品育儿师 (陶乐乐) 潇湘VIP2016.4.30完结1V1,育儿+种田+权谋,如此矛盾的组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作者也不知道!前世她高知高品,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