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又嘱咐了几句盖房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熬米汤需要不少柴火呀,预备着热水呀,小心弟妹的安全呀等等,李紫玉都认真地点头答应。
临出门的时候,赵清的孙女儿小花从西屋跑了出来,这是个天真烂漫的,长的眉清目秀的小姑娘,拉着李紫玉的手急急地说着:“小玉,有空过来找我玩儿啊。我刚就想去找你说话,我娘不让,说你有正经事,那改天我去找你玩儿。”
“好,小花。有空找你来玩。”李紫玉忙忙的答应,不仅她需要玩伴,弟妹们也需要。
稍后,赵清带着李紫玉和小山出了家门,去杨世贵家核准木料的事。
何世贵家在小道南边一个缓坡上,和他哥哥何世祥离得不远,是三间宽敞的瓦房。何世祥和何世贵都是木匠,在村里算是比较富裕的人家。哥俩和瓦匠王瑞庆合着常年在外给人建房,家里也就备着木料、砖石、瓦块、铁钉、铁丝等建筑所需的材料。李紫玉她们去的时候,何世贵正好在家。
“赵叔,您咋有空儿过来啦?快进来。”何世贵热情地招呼着。
李紫玉和小山随着赵清走进了何世贵的院子,礼貌的点头打招呼:“贵伯伯!”
“哎哎,这不是李家的小玉和小山吗?哎哟,长这么大了。我平常不在村里,没想到长这么大了,要不说这日子过得还真快呀。赵叔,还记得我小时候儿我淘的那气......你追着打我,一晃儿,我都三十多了,赵叔您也有五十了吧?”
赵清感慨的点点头:“是啊,今年五十一啦,日子过得还真快呀。”
李紫玉趁着他俩唠嗑的时间,打量了一下何世贵:这是个长相粗犷、高大魁梧的汉子,从他刚才的待人接物、言谈话语里,知道是个见多识广的人。又扫了一眼院子:三间间量很宽的瓦房,东西各有宽敞的三间厢房。看样子,东厢房住着人。西厢房两间屋塞着满满的木料,另一间放着木工家伙事。覆盖着冰雪的砖石瓦块都很有条理的堆在院子里,一点都不显凌乱。院子的西南角,搭了两间牲口棚,一间里是一头牛,一间里是牛车院子中间已经扫除了一条道,积雪被堆到了两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正在扫通往东厢房的道,见到赵清他们,急忙过来行礼问好:“赵爷爷!小玉、小山。”
李紫玉和小山也急忙见礼:“大山哥!”
这是何世贵的长子何大山,今年十八岁,长得五官端正,高高大大的。去年冬天成的亲,娶妻周晓梅,是离羊草沟子村十几里地的小东沟的。听说已经怀了身子,五个多月了。
何世贵爷俩热情地往屋里让着,外边都是积雪,也不适合谈事。赵清带着李紫玉姐弟俩顺势进了东屋里。
众人落座后,何世贵的老伴何婶带着儿媳周晓梅上了茶水,上完茶后,周晓梅退了下去。赵清喝了一口茶水,首先开了口:“我今天带着小玉和小山来跟你定三间房的木料,不要太好的,一般就行。她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房子再不修就塌了,不能住人了。你这里木料还全科吧?”
“全科全科(全科就是齐全的意思),都有,不知啥会用?”何世贵连声答道。
“也就一两天吧,越快越好,天只要不下雪就动工。”
“好,到时我用牛车把木料拉过去。”
李紫玉想问问价钱,看赵清没问,也就没吱声。她想木料到了再付钱也一样。
从何世贵家出来,李紫玉告别了老村长,带着小山回了家。到家时差不多申时中,到了做晚饭的时间了。
李紫玉仍旧煮了高粱糊糊,就着狍子下水肉吃了晚饭。灶口里扔里面几块木头,仍旧用那两块土坯砖堵严实。
看看还有点亮光,李紫玉翻出买来的布头,打算给两个小的先做双棉鞋。虽说有原主的记忆,毕竟两世第一次做鞋。比划了半天,又仔细搜索了一下记忆,也没敢直接下剪子。只好又放下,明天再说。
这一夜,大家是在盖新房和盖新棉被的双重兴奋中睡着的。想象着不远的将来能住上不漏雨雪的房子,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幸福。
第二天,李紫玉早早起来,就想去山上看看砍点柴火,毕竟吃两顿饭,早饭得大约巳时中吃(现代上午十点)。她起来时是卯时末(早上七点),三个小时的时间,余出半个小时做饭,还有两个半小时。她想利用这段时间,把盖房所需的柴火砍出来。可没等她出去,小花来了。
小花拿着针线笸箩,还没进院就喊上了:
“小玉,在家没?我来了。”
听到喊声,李紫玉急忙从屋里出来,跑着到了院门前,解开了布条,热情的把她往屋里让:“小花,你来啦?快进屋。”
小花看着李紫玉解开了布条,知道她家生活困难,懂事的什么也没说。
两人进到屋里,小花一一和小山、小文、小武、小虎和小兰打了招呼,众人难得见到玩伴,都热情地和她说话,很快玩到一起。
李紫玉想到要给两个小的做鞋,就虚心的请教小花。小花也毫不吝啬,积极地指点她。在家里,自己的针线活总是让娘亲不满意。现在能教小玉,她满腔的兴奋,特别有成就感。于是,在两个小时里,李紫玉知道了做鞋首先得糊布板,就是把旧布一张一张的用浆糊糊到一块木板上。干了以后,剪好鞋样,用布条锁上边,最少五张布板用浆糊再粘在一起,干了后才能纳鞋底。鞋底纳好后,剪好鞋面,棉鞋还得絮上棉花,把鞋面四周锁上边,再把鞋面和鞋底纳在一起,鞋就做成功了。
李紫玉打开木箱,从里面翻出旧的不能再旧的旧衣。用掺了点白面的高粱面打了浆糊。在小花的帮助下糊了好几张面板,菜板都被正反两面糊了两张。比着小虎和小兰的脚剪了鞋面,絮了棉花。两人一同忙乎,竟把两人的鞋面做好了。李紫玉通过实践,找到了手上的感觉,简直是一通百通,脑子里的记忆也给力,做出的鞋面,自己满意得不得了。通过记忆,她知道是住的离她家最近的杨婶教她做针线的。杨婶的绣活在村里颇为有名,因接绣活挣了不少银子。娘亲活着的时候,和杨婶最要好,六姐弟也得到了不少杨婶的照顾。
接近巳时中的时候,小花就回家吃饭了。李紫玉没好意思留小花吃饭,实在是饭食拿不出手。
早饭或者叫午饭更恰当,李紫玉高粱面里掺了点白面加了点盐,干烙了十几块干饼。即便没有油,孩子们也都乐疯了。这可是饼啊,他们平常高粱面糊糊也就吃个半饱,他们都不敢相信有朝一日能吃上饼。这顿饭,吃着没有油的干饼,就着热水,吃的那叫一个香甜。就是抠门的小山,也没说什么。
李紫玉心里热血翻滚,她的弟妹们满足度数也太低了。吃顿杂面饼就这么高兴,他们也太可怜了。不行啊,还得想法子,咋着得吃饱饭吧。可想啥法呢?李紫玉发愁了。
第十章 修房前奏
更新时间2015-6-1 20:52:58 字数:3520
李紫玉想了半天,也没想出辙来,干脆就不想了。想着修房子需要不少柴火,就打算砍点柴火去。小山知道后就说一起去,李紫玉想着只是砍柴就在浅山,也不危险,就同意了。
姐弟俩嘱咐了小文好好看家,照顾好弟妹们。怕小花来就没有锁门,只嘱咐小文从里面插上门。她们这样不是防备村里人,主要的是离山近怕有野兽闯进来。虽说还从没有野兽下山来,但也要预防万一不是。
姐弟俩顺着房后那条小道上了山,虽说小道被冰雪覆盖,姐弟俩还是踩着厚厚的积雪走了上去。脚上的棉鞋因为早就漏了渗进了雪,冰凉凉的,双脚冻得生疼,姐弟俩却全都恍然未觉的走着。李紫玉背了一只大竹筐,竹筐里放了几根麻绳,仍旧拿着那把斧子。小山背了一只小竹筐,拿了把镰刀。在山脚,李紫玉用斧子砍了两根木棍,姐弟俩一人一根拄着,防止跌倒。
风雪后初停,整个山林一片白雪茫茫,低矮的树丛变成了晶莹的树挂,高高的树干连着枝条就像一幢蓬蓬松松的雪房子,四周洋溢着清冽的气息。吸一口气再吐出来,呼出的气就会变成冰凌,挂在头发、眉毛、眼睫毛,一会儿眼睛就会糊住挣不开,用手揉揉才能再看清东西。
姐弟俩在浅山附近挑着那干枯的树枝,很快就砍了一大堆柴。李紫玉给小山装了一小捆,约莫二十斤。嘱咐他早早回去,她想去里面再看看去。谁知小山说啥也不回去,非要跟着去。李紫玉见他态度坚决,想想就同意了。让他见识见识也好,她不能总护着他们,多些经历也长些见识。
把柴火放在原地,等回来再背回家,姐弟俩就进了山。
沿着上次走过的路,李紫玉带着小山来到了沼泽地。她指着那一大片芦苇丛,认真的叮嘱道:“看到了吗?看着挺美吧?进去就死定了。里面是沼泽地,记住这里,千万不要进去。”
小山疑惑地问:“啥是沼泽地?”
“沼泽地就是里面是没有底的泥浆,人或者野兽只要进去,一会儿就会没顶,越挣扎越下沉得快。所以,千万要远离这里。”
相似小说推荐
-
锦秀田园 (果无) 起点榜推VIP2016-4-9完结当二十一世纪的女警察重活一次,她感概,年华瞬逝,人生苦短,发誓这世要好好享受人生,长命...
-
农家有点田 (送君十里)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6-04-22完结一穿越就发现自己被亲堂姐抢了亲事,江度月表示完全不能忍,反击堂姐,摆脱极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