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婢女不才,就小时候和家父学过几个字,可是家父去得早,也就……”
“哦,”赵祯点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看你的谈吐颇有学识的样子,待在浣衣局里有点大材小用了,这样吧,你每日过来替朕打扫书房。”
“这……”公公第一个不乐意了,挨近赵祯,轻声道,“皇上,这不大好吧?”
钧垂怜拜了拜,说:“婢女谢圣上恩眷,只是婢女一个干粗活的宫人,何德何能去书房呢?”
赵祯笑了起来,两眼弯成了一对月牙,“打扫书房也是粗活啊?而且还是你一个人打扫,比起你那洗衣服的任务,可不轻。”
见他如此说,钧垂怜自知不能违抗,只得叩头谢恩。赵祯居高临下看着她,眸光微闪,转身进了御书房。
之后的好几天,钧垂怜不仅换了工作,连住处也换了。以前她都是和十几个与她差不多大小的宫女挤一间屋子,如今她有了单独的房间不说,还有一些简单的橱柜。
皇帝说的没错,在书房里打扫一点也不比在浣衣局里轻松,相反还要任务重一点,可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怨天尤人,依旧勤勤恳恳做好她的本分。
一回生二回熟,而且书房也不用天天打扫,她闲着没事,便在书房抽几本书看看,以此来打发时间。
这日,阳光甚好,从朝南的窗户里照射进来,打在身上暖融融的,好似要将人给融化了那般。钧垂怜抬头以手背遮挡在眉眼以上,对着那明媚的日头弯了下嘴巴,复又低头看书。
门突然被推开,进来一个穿白衣的女子,她先搓了会儿手,等冰冷的手有点温度了,她才来到那一排排比她高出很多的书架前寻找她所要的书。她的脸很白,脸型就跟巴掌一样大,五官端正,而她的气质却很冷。
钧垂怜透过书架的空隙观察她,直到她也发现她的存在。
“公孙姑娘?”
公孙君若一愣,“你认得我?”
她抿嘴而笑,“在大宋,你可是出了名的,唯一的女学员,巾帼不让须眉呀!奴婢进宫没多久,就经常听见你的传闻了。”
“怎样?都是不中听的吧?”
钧垂怜笑道:“哪呢,都是赞美的话,奴婢认识的几个姐妹,可崇拜姑娘你了。”
公孙君若被她脸上的笑容感染,眼里也带了些许笑意,“都是旁人添油加醋罢了,当你失意时,什么不好听的不堪入耳的都会往上添加;而一旦春风得意了,原本一切不好的都变为好的。”
“见风使舵的人多有,锦上添花的人也多有,唯独雪中送炭的人……”钧垂怜止了话,因为她知道后边的话即便她不多,眼前的人也会明白。
公孙君若看着她,良久才说:“可否帮我找几本书?”
“乐意之至。”很快,她把公孙君若要的书交给她,而自始至终,公孙君若都不曾做过什么,而是在一边静静地观察着她。
当赵祯进来的时候,见到钧垂怜正和公孙君若交谈着,两个长得相似的女子站在一起,让人心生出她俩是失散多年的亲姐妹的感觉。
的确,眉眼的神情,包括连笑时都很像,不过比起钧垂怜,公孙君若更多的是淡漠,就连笑容也是淡淡的。
“皇上。”钧垂怜先见到他,微微屈身向他行礼。公孙君若也紧随着行礼。
“免礼。”赵祯走到公孙君若面前,“你很久没来这里了,最近很忙吗?”
公孙君若点头。他见到她怀里那厚厚的一叠书,笑道:“聊天也抱着这么多,也不怕累着。”
“本来想借完书就回开封府的,但是和钧姑娘相谈甚欢,就忘了要回去了。”
“那朕待会儿让人送你回去吧。”
“不,”公孙君若坚定摇头,“他会来接我。”她说这话的时候,眼里都流着温暖。
赵祯看得怔愣,好久才说了句“也好”。
书房外,一袭红衣的男子风度翩翩地朝这边走来,他好似脚下生风,走起路来衣角都是飞扬的。刚进大门那会儿,他的嘴还是紧抿的,一见到公孙君若,整张脸都布满了笑意,薄唇上扬,好比是全世界在他的眼里都及不了那抹倩影。
“臣展昭参见皇上。”他走上前来,单膝跪下。
“君若早已等你多时了,现在才来,该罚!”
展昭抱歉而温柔地朝公孙君若投去一瞥,说:“臣在路上耽搁了点事,所以来晚了。”话是对赵祯说,可他的视线却不曾从她身上离开过。
公孙君若对他淡淡一笑,示意他她明白。
“好了好了,既然如此那就快点回去吧,在这里秀恩爱,当朕不存在么?”赵祯夸张地后退了步,嫌弃道。
“那臣先行告退。”
望着那一红一白远去的背影,见展昭体贴地将她怀里的书接过来,又牵过她的手带她离开,钧垂怜笑着道:“人人多说南侠常年跟着包大人,也变得铁面无私,却不知他其实是有柔情似水的一面。”
“英雄难过美人关,即便是再热血的硬汉子,在心爱的女人面前只怕也是变成了绕指柔。”
赵祯收回目光,转头看她,说:“你懂得还不少。”
“蒙圣上夸奖,在这里待久了,或多或少也会有一点长进。”
“那就替朕将《论语十则》抄写五遍吧,三日后朕来检查。”说着他头也不回地离开。
夜深人静,御书房的烛火还亮着,敬事房的王公公搬来了牌子,等着皇帝掀。而他恭候多时了,皇帝也没有要翻牌子的意思,依旧专注在他手中的折子上。
皇帝突然抬起头,王公公以为他要翻牌子,大喜地往前了一步,却听他说:“刘阶,今日几号了?”
刘公公?他转过头,对着刘阶露出一个哭丧的脸。还以为皇上要翻牌子呢,真当是他自作多情了。可是……
“皇上,请翻牌子吧。”他不死心,又说了遍。
“今日朕就睡这里了。”赵祯看都没看他。
“回皇上的话,今日初八了。”
初八,十一月初八,太医局差不多也要放假了。想不到她在这里念书也快一年了,真真是快啊。
还记得第一次对她有印象,是在听说真状元郎周勤的双手被治愈的时候,明明大夫都说他的手废了,而她却能治好。见了周勤的信才知道,一直以来他所认为的名医,竟然是女儿身。而再次见到周勤时,不但他可以自己行走,而且脸上的伤疤也消失不见。一时间,他都认不出来了。
至此,他对公孙君若这个女子更加的好奇,也更想认识。所以当得知她在开封府效力时,他惊觉原来她离他这么近。而那个时候,汴京出了个女大夫的事也传开去。
等到见面时,才晓得那句“百闻不如一见”的真实。
真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她的淡漠,她的谈吐,她高超的医术,远比他听见的还要令他内心震撼。明明有着过人的本领,却不因此骄纵,相反忠心做好她应做的本分,即便宫里流言四起,她也恪守本分,不争辩不喧闹。
所以那段期间,他期待着她的进宫给太后看眼睛,有时也会邀请她去后花园里坐坐。
而太后对她的喜欢更令他欢喜,等到太后的眼睛痊愈,他就会封她爵位,让她不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医者,昭告天下人她配得那官位。若不是庞妃拦阻,太后对他晓之以理,站在公孙君若的立场上分析问题,他却觉得没有一个人不爱功名利禄,没有一个人不想往高处爬。
然而,他错了。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爱功名利禄,也并不是每一个人愿意站在高处俯瞰地面。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愿意到太医局学习,不是因为他在暗中帮助她,而是她乐意学更多,并且用她的实力告诉别人,她进太医局是正大光明地进,不是托关系。
这样一个心高气傲有骨气的女子,他怎么会屡次出错呢?他是那么的想把最好的给她,那么想帮助她。难道她就没有感觉出来他对她的喜爱吗?不是君与臣,而是作为男人对女人的。
可是她却拒绝了,原因是他是君,而她是臣。君与臣,永远也跨越不了那道鸿沟。
其实他知道,在她心里已经住着别人了,正如那人的心里有她一样,只是他们都因为某些原因而选择沉默。他想如果那人不说,他还是有机会的,毕竟他是天子,整个天下都是他的,直到得知那人为了她,连性命都可以不顾。
他才知道,原来他爱她远没有他所想的那么多,因为他不能做到可以毫无保留地为她舍去性命。而那人,可以。
什么是爱?为她生,为她死,为她牵肠挂肚一辈子。但他不能,他的肩上背负着太大太重的责任,他的肩上是整个天下,是黎明百姓,他是天子,他的心不能归一个人所有,正如他的命不能为任何人舍去一样。
所以他输了,没有正面交锋,就这样输得彻底。
然后他发现,他可以坐拥后宫,可以佳丽无数,可是唯独,他不能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也许这就是帝王注定的命运,可以宠一个女人,却不能单单爱她。
相似小说推荐
-
几度伤花 (那人秋) 小说阅读网VIP2016-1-4完结一朝穿越,略微神经质的安兮年成了楼兰的圣女,背负起了和亲的使命,却在半道上被一群...
-
贱籍女官 (白短圆喵) 起点VIP2016-01-08完结最悲催的魂穿,最糟糕的身份。傻子——卖苦力的傻子。贱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