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朝好丈夫 (邹邹)


  只听得三潮叠浪,浪去涛回。
  海面一百余三艘大宋海船上,无数离家的大宋船丁、水手,也在这曲声中靠着船弦倚坐。
  同望明月,梦枕江潮。
  外围唐坊坊丁手中雪亮的钢叉,仿佛也被萧声中的绵绵潮水所染,抹上了钱塘江月下的柔美银光。
  萧声渐渐低去,似有若无,仿如潮退空空。
  席上众人相视而笑,正有些意犹未尽之感,一缕清亮的鱼哨声便在此时,蜿转而起。
  有海中明兰,站立在小船船头。
  她用哨子轻吹起了跳跃的短音,献曲于国使座前。

052 海中明兰
更新时间2015-2-10 12:01:20 字数:4010

 李海兰所吹的哨曲轻快,潜入了望江潮曲的尾声。
  仿似鱼儿一般,哨声悄无声息地在宋地江潮中甩起了银涛玉碎,飞溅起无数的细鱼鳞虾,光波点点。
  潮涌天际,鱼儿们兴奋的随大潮飞上天空,触摸到了与飞鸟相伴的蓝天白云。
  新奇中,它们偶尔低头,居然还看到了自己生长的大江。
  它们看到了大江初始之地的高山源起,看到了浪尽天边,世间百态。
  它们一时看到了江流逝去的方向,开始学会了思考自己的人生。
  然而江潮渐退,它们忽而又从空中落下,随波沉到了江底,再也看不到江外世界。
  它们只能沉江逐浪,漫度余生。
  然而在那游鱼心底,却终归是难以忘记天空中的蓝天白云,只能魂断神伤……
  李海兰的渔哨入耳,沉沉切切,摧碎肝肠,
  席上众人齐惊,纷纷侧目。
  林窃娘惊讶地看着海面渔船上的唐坊女子。
  只见她目光迷离与月色同辉,双手捧哨献曲,引得人人从她的那一曲哨声中眺望到了江天鱼跃,惊叹她的韵律心声。
  海面声音传递,十几里外的雷雨声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此时五里之外,海风吹送哨曲。
  季氏货栈里,被引到三楼平台上共坐饮酒的骏墨和陈管事,都停下了酒盏,侧耳倾听李海兰的心声。
  李先生听出是小女儿的哨声,不由得愁眉深锁。
  便是楼云身后的楼大,也一副意外表情,他情不自禁地弯下腰,在他耳边悄声道:
  “云哥,那这位李姑娘看起来机灵聪敏的,心里却太颓丧了些。”
  “大娘子,海兰姐姐又聪明又好看,李先生最疼她。季二哥也等着要娶她。她为什么总是难过?总觉得日子过得不顺意?”
  牛车内小蕊儿也听到了这哨曲,实在忍不住,悄声问着季青辰。
  季青辰苦笑一声。
  她也不能告诉这孩子,以前她养着许七在家的时候,经常和她说着前世里的事情。
  许七这孩子很奇怪,她除了开郎些之外倒是没有什么别的异常变化,她这些年早已经放了心。
  然而后来许七悄悄告诉她,李海兰有一回到季家小院来玩,曾经在屋外面偷听过她的话……
  她也不知道,那时候也不过只有十几岁的李海兰,到底听了些什么……
  她看着季蕊娘,想要说些什么,终归是叹了口气,道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他们太聪明了些,和我们这些笨人在一起,也难怪他们憋得难受。”
  车外低着头的左平,听到这话,知道她话里未必说的是李海兰,却必定有暗指王世强的意思。
  他抬头望了她一眼,没有出声。
  虽然被她拒绝,他却还有话要替公子禀告。
  反倒是国宴上的楼云,听了楼大品评李海兰的话,倒是有空说了一句,道:
  “这位李姑娘,倒是位难得的干才。头脑清楚,进退有度。”
  他笑着抬眼,看了一眼乐伎席上的林窃娘。
  因为听到这一首出众的哨曲,林窃娘难掩神色紧张。
  身为泉州城以至福建路最出色的官乐伎,她当然是不想被比下去的。
  “可惜翩翩今日体弱。”
  他摇头笑语着,知道林窃娘因为这李海兰有了得失之心,
  “如果翩翩能拍上几段最拿手的泉州大鼓,与这位李姑娘的哨曲相和,李姑娘曲中的颓丧也就不需介意了。”
  楼大听着他这话,对李海兰完全是一副褒奖的意思。
  他虽然不懂什么大曲,但什么是“干才”却是明白的,转念一想也觉得确是如此:
  管她心里如何,办起事来能干利索就足够了。
  “我看她们坊主,有意让这位海兰姑娘多长见识的样子。”
  席上众人听曲,楼云举盏就唇,又道,带着些微的疑惑不解,
  “她拜见本官时,虽然有些宋礼并不准确,但落落大方,神情安定。她平常应该是经常与官府应对。本官问起她的家事,她也能直言相告,颇不寻常。本官听她把二百年忠义之情娓娓道来,言词恳切,让本官都不得不动容。所以才赏她御酒一盏,安抚其心——她是二郎季辰龙的未婚妻室?”
  “是,大人。”
  楼大早就已经把李海兰订亲的事听清清楚,顿时有了不平之意,
  “她才不过十八岁,居然就订了亲,我听说季辰虎也订了亲,订的也是一位唐坊美人。李海兰还说那位许娘子的才情容貌远在她之上。”
  楼大忙着扼腕美人别抱,楼云却暗暗诧异。
  本以为唐坊中除了季大娘子,再无人能与李海兰相比,但季辰虎那般的人物,却不知与他订亲的女子许娘子又是何等模样?
  他在见过李海兰之后,本以为她应该是季辰虎的未婚妻室的。
  ……
  “公子说,今日急着来见大娘子,无理闯到门上,实在冒犯了——”
  左平从怀中取出了退到王氏货栈的锦盒,稍一打开,玉光流泄,
  正是那座曾为太后寿礼的玉观音。
  “公子还说,这只观音当初本就是为了和大娘子的婚事能成,才买下来送到长房里去的。如今就只当是赔罪的玩意,大娘子留着赏人吧。”
  他在车门外低声禀告着。
  她听在耳里,却只当是不知道这是王世强在暗示:
  她在寿礼上动手脚的事情,他已经知道。
  她没有回答,当然也更不可能留下这玉观音,不论是寿礼还是彩礼,都是授人以柄的东西。
  更何况,王世强要让左平传的绝不仅是这几句客气话,她耐心听着。
  果然那左平见她不收礼,只能收回袖中,也半点不提王氏货栈的产业被唐坊完全拿回去的事,低声禀告道:
  “公子说,本来因为亲事上的事失了言,悔了约,没有脸再来求大娘子。但他和大娘子之间却也不单是这份情谊,还有当年一起开基业的老交情。至不济,还要看在黄七哥的亲戚面上——”
  “我知道黄家嫂子和他是联了宗的姐弟,但我和他又算是哪门子的亲戚?”
  她终于不耐烦。
  她想着去山上,在空明的肉身入殓前,为他上一柱香,便打断道:
  “有话直说吧。”
  “是,公子说,大娘子往日里曾经和黄大东主有过商量。你们打算学一学福建路移民到琉球(台湾)海岛上开荒时的风俗。季、黄两家都开祠堂修家谱,祭祖换贴,结为异性兄弟。以后有变时,能互相帮扶,互为呼应,这才是长久之计。这样一来,季家不仅可以在黄氏货栈里参两分明股,黄大东主在西北路上结识的兄弟,将来也能为大娘子引见。大伙儿一起做几笔西北生意——”
  左平心里清楚,让唐坊在黄氏货栈里参明股的事,季娘子是一定不可能拒绝的。
  她对西北一带的生意实在是太过感兴趣,一直让公子觉得她性子古怪。
  她借着黄七郎走私时一位船丁老兄弟的名义,悄悄在黄氏货栈参了半分暗股的事,公子当然也知道。
  “因为当初的亲事约定,有公子出面为大娘子打理这些西北的事情,所以这换贴参股并不急迫,就一直拖着——”
  但要是唐坊想参两分明股,没有公子点头,是绝不可能的。
  黄大东主的货栈,当初是公子倾财而出才能建起来的。
  公子把自己名下经管的七条王家海船全都押出去,冒着身败名裂被赶出王家的风险得了二十万贯宋钱。
  这些钱,被一骨脑全都交给了黄七郎,这货栈才开起来的。
  没有公子这般的气魄和眼光,黄大东主空有西北的人脉、货源,没本钱打通江北边境和江北椎场里的关卡,又有什么用?
  他想要通过在扶桑走私攒到这份本钱,至少还要五六年才行。
  更不要提大娘子的十二条河道,没有公子引来的宋匠和宋商们,哪里又能起得来?
  但也是这些宋匠们,他们回到大宋后一直在内河上出工,加紧着设立水力机械为战事中的运粮运兵做准备。
  他们一直在公子面前出言,力求公子把唐坊中人迁回明州城。
  如此一来,除了公子本就不忍让大娘子居无定处,飘泊他乡。大娘子迁到明州后,公子在内河上建起的水力吊装机械,还能更好更有用。
  大娘子供到韩参政府中的金砂,按她的要求全都要由公子来亲自使用,登记造册,免得被亏空挪用。公子一直信守承诺,把这些钱全都用在了河道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