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边唠叨着,一边悄悄退了回去,楼云突然又叫住了他。
“陈纲首。”
“……在,大人。”
陈洪苦着脸,转过头来。
楼云看着他一副想悄悄溜走,唯恐被他责怪的样子,也不去理会,只是道:
“婚姻是一生大事,当然是慎重为好。但还请转告令侄,依本官看来,他与那季氏女子订亲也不算辱没了他。”
“是!是,大人,小人回去就给他两脚——”
陈洪连忙答应着,又求情着,“大人,依小人看,都是那王世强给我那书呆侄儿下套呢……”
他眼睛也看到了桌前那挂着的画像。
但那画像挂得十分巧妙,又有薄绢掩盖,所以他并不能断定是什么画,楼云在泉州官衙的书房中,向来有这样挂画的习惯。
他只知道,文昌侄儿手上有一副季氏女子的画像。
那并不是唐坊送来。
毕竟这回是陈家主动求亲,而不是季氏急着出嫁。所以她家并没有送画像。他陈洪当初能拿到这副画,让文昌侄儿细看那女子的容貌,却是从一家泉州海商手中得到。
他当然知道,那泉州海商和台州谢家有生意往来。
甚至那泉州海商一直很巴结楼云,他也听到了一丝风声。
他虽然不待见谢国运那样拎不清的世家子弟,却倒也觉得他这画像画得绝妙。
至少他那文昌侄儿也是看了这副画之后,知道那夷女不是全身长毛的海外怪兽,也不是蕃坊里个子矮得不忍看的扶桑人的模样。
她看起来和泉州城中小家碧玉并无二致,还颇有几分才情容貌。
这小子才会思虑几日后,答应随他渡海求亲。
“大人,我那文昌侄儿就是少了历练,才会被王世强说动,还请大人恕罪……”
这小子刚才还告诉他,他居然在台风结束,船队会合后,把那副随身带着的相亲画像送到了楼云手上。
这不就是在让楼大人下不了台?
他是好日子过够了,想害得陈家上下全都去泉州大街上讨饭吗?
楼云摇了摇头,知道陈洪不明白陈文昌的心思,也不和他多说。
眼见着陈洪终于离去,骏墨想上前回话,却见楼云转身,正看着那副唐坊女主的画像在沉思。
他便蹑手蹑脚地在一边收拾书桌,不敢出声。
楼云却是在心里感叹着:
陈家那侄儿陈文昌,虽然不通庶务,没料到也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也许他与那季氏倒也相配。
021 佳婿远来(下)
更新时间2015-1-13 10:53:51 字数:4840
三天前,经了那一场台风,还有台风中他们这五条福建船的“意外”,陈文昌在船队会合后,居然一声也不和陈洪提,他就直接拿着这画像来见他。
他只说是佳人虽好,但如果要用性命来相求,他却不敢为之。
看来他也明白这一桩婚事,干系的不仅是他叔叔的意思,还是东海上千丝万缕的利害了。
而这季氏《陋屋烹茶图》能辗转到他陈文昌手上,让他下定决心渡海求亲,要说没有他楼云暗中的安排,陈文昌当然是不会相信。
这画像,以往虽然没有落在他手上,但他也确实早就从谢国运嘴里听说过。
他这边还打算让陈洪去劝说他侄儿:
他可以告诉陈文昌,毕竟他不是要在唐坊入赘,而是那唐坊女主远嫁到泉州来。眼前的这些风险过去,他也能娶到一名容貌不俗、擅于理家又能让陈家上下都满意的正室。
如此他就可以安安心心在泉州城外的泉南书院里教书,再也不会有家里人嫌弃他不经商不走海不赚钱,也不会逼着他再去考科举。
他通过乡试已经到手的举人功名,但他不是还可以参加殿设,换成更好的进士功名?
如果能出仕做官,当然是全族之喜。
“大人,小人那混帐侄儿觉得,王纲首既然对那女子如此恋恋不忘,楼夫人也从不阻止其夫纳妾,君子又何必夺人所好……”
陈洪刚才独自前来向他禀告,一脸的巴结讨好,他当然不是为了江浙海商处置船副的那些小事,反倒是吞吞吐吐地说了这些,还要补上一句,
“更何况,这风险还会连累国使的安危,我那混帐侄儿觉得这一次海上遇险,是他连累了大人……”
他那时听到这里,回过神来,有些啼笑皆非。
他这才明白,陈洪之所以独自前来,是这书呆子陈文昌到他这里送了画像后,转头就去说动了他的叔叔。
陈洪居然也觉得陈文昌的话颇有道理。
“虽然不经商,却果然是他们陈家里最出色的子弟——”
楼云自语着摇了摇头,也不理会骏墨,只是皱眉在画像前踱步。,
他知道,陈文昌只是觉得他楼云未必有胜算罢了。
陈家在东海实在是势单力孤。
那位女坊主到现在还没有四明王氏彻底翻脸,明显是观望的势头,这门婚事成与不成,福建海商能不能重返东海,全要看他楼云的谋算如何。
“……”
楼云细细思索着。
他深知,这一回海上失散事件王世强不见得知情,他楼云也对东海上江浙海商们的排斥早有准备,虽然免不了受惊,但毕竟不会有性命之忧。
否则他何必点了五条福建海船做他的座船?
这才是他能控制的人手。
“学生以为,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他能听出陈文昌含蓄未语的意思:
就算十年前东海还有陈家的些微势力,所以这次能避开江浙海商的暗算,但现在陈家在东海大半势力已经被季氏取而代之。
季氏宁可忍受被悔婚之辱,也要冷眼旁观以待时机,她随时就会因为江浙海商占上风而抛弃陈家。
到那时,他楼云在东海的安危都未必有保证。
更何况他陈文昌?
“他倒也深知自保之道……”
楼云摇头叹笑着,他虽然早有种种安排,为的就是要扭转如今的局面,现在却不能向陈文昌全盘托出。
他的谋划,毕竟也是行险。
而陈文昌如果因为不愿意冒险,放弃陈家和季氏的联姻,他也确实是想不出办法去强逼他。
“公子,这画儿撤下来吗?”
骏墨不过是十三四岁的少年样子,水蓝色短衣膝裤,头扎圆发髻,他正指着书桌边挂着的画像问着。
楼云脚步一顿,侧头看向那季氏女子的画像,薄绢下身影不明,他知道她正稳坐坊中。
她就等着要看看,陈家究竟有几分本事,能不能在东海上压制住江浙海商。也许,她还想看看他楼云,究竟会不会和四明王氏在这东海上作对到底。
王家远房里的堂伯父,毕竟也在朝中为官。江浙籍的官员在朝廷中虽然还未结党,却已经隐然有支持韩参政府的倾向,他们大半都是主战的中坚。
“不用管她。”
他虽然如此说,心里却放不下。
薄娟下她本来就不清晰的面貌更为朦胧,他记得,她如今也有二十岁了。
三年前王世强成婚后,她一直没有另嫁。
“把这三副收起来吧。”
他看向桌上另三卷陈家子侄的相亲画像。
陈洪毕竟是有眼力的,为了他陈家八珍斋的货品生意能够重返东海,他是一定要和唐坊联姻。但他的眼光只在海上贸易,倒是他那侄儿陈文昌,思虑反倒还长远一些。
陈文昌在泉南书院中教书做训导,想必对江浙士林中的清议早有耳闻。
主战还是主和?
至少,陈文昌不是个能够让家主陈洪随意指使的晚辈。
其他的子弟却又远不及陈文昌出色。
“随机应变罢了。”
这是他刚才对陈洪的回复,“你的侄儿虽然小心,我只怕那季氏女子却更加谨慎。”
他本来就知道,这一回福建海商回到这东海上,仅以联姻为手段不过是福建八大纲首急于求成的暂时妥协,他虽然乐观其成,却也并不看好。
那季氏女子没有非结亲不可的理由。
更何况他已经查明,这三年就算是王世强的悔婚,唐坊通过黄氏货栈对韩宰相府的财源支持仍然丝毫未曾动摇。
“好生让人棘手的夷女……”
他喃喃自语。
他不明白她远在扶桑,竟然对大宋的北伐战事如此关切,难道真是对官家,对大宋的一片忠心?
或者还是对王世强的念念不忘。
“明州——楼家有消息来吗?”
他在舱中踱步深思,嘴上问道。
骏墨在他去职苦读时就侍候在身边,知道他和楼家关系不浅,他小心翼翼地看了他一眼,抱着三轴墨玉画卷回禀道:
“公子,楼家大小姐——王纲首夫人她一直在王家没有消息。她既没有差人回娘家给楼老大人送信,也没有差人向大人您送消息来求助。您也吩咐过,出使事关国事不许向楼家人提起。”
王世强毕竟是楼家的长房女婿,又已经进了韩参政府中做幕客。
他家公子却并不支持韩参政。
“说的也是。”
他点了点头,转身走到了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