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哥,将军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咱们这次把他气得太厉害,他连性子都变了?”青龙营里一个叫赵大海的人,一边看着毒辣辣的日头,一边对一旁的络腮胡子大汉包大疑惑地问道。
“嗯,我看像!这些天,他可是一个好脸色也没给咱们,还带着咱们去给白虎营、朱雀营、玄武营的人道歉。娘的,你们想想,钟小弟怎么说也是恭亲王府的小王爷,是皇后娘娘的亲弟弟,是咱大魏朝贺老将军的亲外孙,给那些人赔礼道歉,他心里能不窝火吗!”包大一副很了解地样子分析道。
“包大哥说的对,哼,这都要怪二公子,没事带孙伟亮他们去什么妓院,还打了信远侯府的世子爷,连累的兄弟们被将军责骂重罚不说,还让咱们青龙营的人在京都抬不起头来,想起这来,老子心里就一股火!”瘦竹竿的小兵崔二剩一拳头砸在地上狠声说道。
……
正在发泄心中烦闷的钟逸可不知道自己的反常让下属们猜来猜去。
他只是很想知道秦澜心收到他写给她的信时,脸上会是什么表情,是错愕淡然还是欢欣不已?
他只是想知道去詹宁码头的一路上,她一切可都顺利?
他只是想知道,在彼此分开的这段时间,她是不是有一点点的想他?
心中越问,他想要探知的就越多,恨不得这一刻就跨上越影去福江口,当面问她这所有缠绕在他心头的问题的答案。
“将军,您的信!”就在这时,一匹快马在青龙营门外停下来,然后一人跃下马背急步走进青龙营练武场,找到了钟逸。
“什么信?”钟逸手腕一个翻转,利剑收回,他轻轻用手背擦了一下脸上的汗,并不是因为累的,而是天太热了。
“福江口来的信!”来人轻声说完,把怀里一个较大的信封双手恭敬地递给钟逸。
信封上“逸儿亲启”四个字是钟敬轩的笔迹,钟逸将手中的剑递给送信之人,然后转身走了两步,在稍凉快一些的树荫下打开了信封。
大信封里还有两个小信封,一封是钟敬轩写给钟逸的,而另一封信封上是空白的,就如同他送去福江口的那封信一样。
按压下心中的激动,钟逸先看了钟敬轩写的那封信,然后起身走回了自己在青龙营暂住的房间。
他先是让人给他打水洗了一个澡,然后换身干爽的衣服,喝了一碗凉茶,这才走到屋内的书案前坐下来。
然后,钟逸轻轻地将那封空白信封打开,抽出了里面那张似乎还泛着淡淡女子清香的信纸。
------题外话------
齐尧,到姐姐碗里来,O(∩_∩)O哈哈~
☆、第七十六章大赚一笔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便是你的答案吗?‘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澜心,澜心,澜心……”一声声低喃着秦澜心的名字,钟逸的脸上终于绽放了笑容,不安的心也终于找到归处,一切阴霾都随着这封信的到来烟消云散。
包大几人不知道钟逸回屋做了些什么,但当他重新回到练武场的时候,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他愉悦的心情,就连对他们说话脸上也恢复了往日亲和的笑容。
乖乖娘的呀,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变脸也太快了吧!
回到百味庄园的秦澜心哪里知道因为自己一封“大胆”的回信,青龙营乌云密布的天放晴了,不知道“拯救”了多少人。
农历七月初三这天是大魏朝立秋之日,暑去凉来,梧桐叶落,再过一两个月就是繁忙的秋收之际,而且祭月佳节也快到了。
就在这天,百味庄园迎来了两拨客人,第一拨天没亮就到的是以明良为首的京都各位贵主身边最得力的下人,第二拨中午到的则是秦家人谁都没想到的那个曾经在百味食肆吃白食的客人秦大川。
明良这些人的来意,秦澜心不用问都知道,肯定是为了调料和酱菜来的。
而秦大川这次来福江口可是报恩的,他家里是在大魏朝江南做绣线生意的,家里还有专门的大染坊,去年怀揣秦家给的十两银子到了京都之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妹妹。
“秦大哥,你能找到妹妹真是太好了!怎么?她不跟你一起回老家吗?”这次秦大川是从京都回来的,刚才秦向争听他说,他现在在京都已经开了一家绣线坊,专门给京都的绣坊提供各种各样的绣线。
秦大川摇了摇头,脸上闪过失落,说道:“我妹妹已经在京都成家,她,她不便回娘家。”
看出秦大川有难言之隐,爽直的秦向争也没有想太多,直接就问道:“秦大哥,是不是你妹子在夫家的日子不好过,按说你们兄妹多年未见,家中还有老母在,作为女儿她总应该回去看看的。”
秦大川苦笑一声看着秦向争说道:“秦老弟,我也不瞒你,我妹妹在京都嫁得是高门大户,只不过是个没什么地位的姨娘,要不是生了一儿一女,再加上我那妹夫疼惜一些,她和孩子怕是也活不到今天。正室夫人是个狠得,这些年她和我那外甥、外甥女的日子都不好过。唉——”
作为哥哥,眼见自己疼惜的妹妹日子艰难却又无能为力,秦大川内疚痛苦的同时也发誓要照应他们,以前妹妹是没有娘家做后盾,现在既然他找到了她,就一定要帮她,至少在银线上不能亏了她。
所以,他就留在了京都开绣线坊,还给老家写了信,让他二弟运了家里的大批绣线到京都,并带来足够多的银两和两个老师傅,在京都买了小庄子专门染线。
一番忙碌下来,绣线坊的生意越来越好,他这次回老家,是要把自己的老母亲接到京都,既然妹妹回不去娘家,他也不忍心老母思女太难过,总要让两人见上一见。
船行到福江口白石码头的时候,他特意停留去了百味食肆,却发现短短的时间内,百味食肆也发生了变化,秦家还住进了这样大的庄子里。
这次来,他不仅将自家染好的各样绣线都给秦家带来不少当做谢礼,还把当日秦家给他的十两银子以十倍还之。
秦家收下了绣线却没有要银子,总算是相识一场,秦家现在也不缺这十两银子,不如交上秦大川这样一个朋友。
“秦大哥,你也别太忧心,一家人能团聚就是喜事一件。”秦向争安慰道。
秦大川笑笑,点点头,是呀,妹妹还活着,不但嫁了人,还有了一对懂事贴心的儿女,这也算是老天对他秦家不薄吧。
秦向争和秦大川是在秦家前院的客厅说话,而明良几人则是在后院客厅坐着等秦澜心。
听韩氏和秦澜兵说,秦澜心昨天出去办事,今天午饭后才可能回来。好不容易等到下半晌儿,秦澜心终于出现。
“明良哥,这几位是?”秦澜心收拾好之后,走进后院客厅看到明良和一些陌生人坐在厅里。
她昨天带着重双、重喜和重鹰去了山里,晚上在山里过得夜,到现在才回来,而这次她进山也收获不少,不但打了不少的猎物,还发现了很多红透的红辣子和野果,更在山中腹地发现一种大魏朝特有的吃起来和甘薯味道差不多的野生串瓜。
这种串瓜和甘薯一样同属于缠绕草质藤本植物,果实也是生长在土里,叶根茎都可以吃,而且一年四季都有生长,易存活,耐寒耐旱,煮熟后的味道绵软甘甜,成熟后像葡萄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唯一的缺点就是果实太小了,只比婴儿的拳头大一点儿。
秦澜心就是为了挖更多的串瓜才决定在山里过夜的,这样好吃新鲜的食材,她可要好好地研究研究。
只不过一回来就得知家里来了两拨客人,她刚去前院见过了秦大川,然后就来后院见明良他们了。
“澜心姑娘,你回来了!”秦澜心一进来,明良就赶紧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这几位都是从京都来的,这位是邓府的安管家,这位是齐三爷身边的池侍卫,这位是张五爷府上的裴管事,这位是萧公子身边的刘五刘大哥……”
明良一介绍,那些人也都站了起来,秦澜心与他们一一见礼之后,这些人就道明来意,祭月佳节快到了,他们各家的主子都希望秦澜心这次能多准备一些秘制调料、鱼酱和酱菜、泡菜,尤其是酱骨头的调料,各家要的都多。
“秦姑娘,我家主子说了,这次无论如何都请您帮忙多做一些,各府上祭月佳节换福的时候也能帮忙撑撑场面,而且这次不能让您再吃亏,几家主子都商量好了,小坛的调料、鱼酱都按五十两一坛,中坛酱菜、泡菜按一百两一坛,大肚坛子酱菜按一百五十两一坛,我家主子说,您可以把价格往上升,但是不能下降,否则他们以后就吃您的东西不给银子了。”池侍卫一本正经地将来之前齐天乐等人说的话对秦澜心转述道。
这天底下为了吃食这样说的估计也只有京都这些贪吃又不差钱的贵主儿了,她倒是有运气,碰上了这样一群人,难道他们还需要她这点儿酱菜在祭月佳节撑场面?摆明了是给她送银子的,那她也不能让这些人失望,接下来就好好给他们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