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她过去?
她又不是什么急诊病人,刚才她还吃了一满碗面疙瘩呢。
这青天白日,自己也不是真走不动,真要让一个男人背着,那她还不是齐涮涮的赚眼光?她不是韩剧中的灰姑娘,他也不是韩剧中的高帅富,受不了这种太过浪漫的事。
顾明兰仿佛看到赶集的人都把眼光朝到了她身上,于是赶紧说:“不用,我走得动。只是好久没来镇上了,想好好看看它有没有什么变化。”
“呵呵,这能有什么变化?镇还是那个镇,街还是那两条街,唯一有变化的也就是镇的头上,又有几家人造了新房子罢了。你要是想看,一会回来慢慢看,我怕去太迟了这郎中都出门出诊了。”没事就好,不过她还真是个孩子气,长久不来镇了都觉得好奇。
“嗯,我也不看了,看来看去没什么变化。我们走吧,别太迟了郎中都吃中饭了。”
当两人来到同济堂时,发现医馆里的人还真不少。医馆很大,正面是药柜,一边排着不少的桌椅,每个桌椅前都有一位郎中,每位郎中前都有一位病人。
看了看庆生伯的师兄似乎不在,朱正清到柜台前立即报上了朱庆生的大名。不一会从柜台内走出一位小郎中把他们领进去一边的侧门,原来那里还有专家门诊:“师傅,这是朱家村三师叔的侄儿。”
老郎中五十来岁,面容精瘦,美须飘浮,他看了一眼朱正清问:“哪个不舒服?”
朱正清赶紧扶着顾明兰坐下说:“是我媳妇不舒服。”
老郎中‘嗯’了声后说:“稍等一下,我把这个看完后再给你看。”
先来后到这是应该的,就算是开后门那也得自觉。
等前一位病人被小郎中领走后,老郎中才让顾明兰坐在自己跟前的木凳上,又让她抬手放在脉枕上问:“这脉像不太畅,是不是跌摔过?”
老郎中的话一落,顾明兰觉得这古代的医生技术还真不赖,这一把脉还真的能把出她的病症来?
古代没有先进的医疗仪器,看病全靠问、闻、望、切。
朱正清是个古人,知道就医的规矩,于是一五一十一点也未瞒,就把事情从头到尾都说了个仔细。
当然,撞墙也成了意外,摔倒更是成不小心。
许久老郎中放下手,抬笔写了一张单子:“她脑子里的血块没化掉,还得多吃化血解於的药。不过脑子里的事,想要一时半会就好怕是不行了,这药先吃上半个月要是还没有精神你们再来。不过,今天这药中有天麻之类的益脑药,这药可不便宜,你们可带够了银子?”
昨天晚上朱老爹给了五百钱,朱正清知道这药不会太便宜,自己又悄悄拿来了二两银子,听到老郎中问起怕他介意自己没银子,药的份量下轻了立即说:“带了带了,伯伯你只管下药。要是实在不够,明天我再来取后几天的药。”
既然是自己师弟的子侄,老郎中倒也没为难:“这药一包怕是得要五六十个铜钱,半个月的总共少不得小一两银子,你要是不够先把药拿着,下回来了再送来。既然我师弟的子侄,我想你们倒也不会至于欠药帐不还。”
这时代医术大多数都是祖传,就算是求师而来的手艺,那也得在师傅身边最少学上十年以上的医术才会有所成就。朱庆生能拜这老郎中的父亲为师傅,自然品性也是不错的人,他介绍来的子侄,老郎中自然也相信朱正清了。
朱正清听了松了口气,小一两银子,他不用欠帐。等小医徒帮他们捡好药,付好银子,两人又吃了点东西,便在镇上置办一些东西。
两人下午才从镇上回到家,一进门发现院子里有几个人。看到他们大包小包的拎回来,一个女人娇笑着打趣:“哎哟,正清哥,这嫂子是怎么了?这几日不见,怎么身子出了毛病了?”
☆、61.第61章 余家小寡妇
朱家的事一直包瞒得比较好,除了一些老族人知道外,对于外姓人还是不太了解内情。朱正清看都没看说话的女人,直接扶着顾明兰坐在了屋檐下的凳子上,去了屋内。
坐在凳子上,顾明兰打量了一眼眼前说话的女人。鹅长的脸蛋、乌黑的头发、还算白净的皮肤,身材修长丰润,一件桃红收腰长袖、一条深蓝大档裤,显示出这是一个俏妇人。她搜记忆后想了起来,这是村里外姓余家的姑嫂,这说话的女子是小寡妇柳英秀,旁边一脸不屑的是余家闺女叫余桂菊。
原主与这柳英秀交情一般般,就是那种碰到面会问个‘你吃了吗’的关系。不过,这余家姑娘与朱梅花玩得好,时常还会帮着出主意欺负她。
反正她们关系也不好,原主也不是个爱说话的人,顾明兰就坐在凳子上,淡淡的看着这姑娘与朱梅花笑得前仰后合。
当朱正清端着湿茶了来给顾明兰喝时,柳英秀的脸上似乎更加了光彩,声音也甜得腻人:“正清哥,你可真是太体贴了,明兰妹子你好福气,竟然嫁了个这么体贴的相公。”
虽然柳英秀说的话也很正常,可是在顾明兰的眼中,那就是一只骚狐狸在撅屁股的感觉。
一个小寡妇在农村里来说蹿门子没什么,而且这时代的农村也不似那个大陆上古代的农村男女关系中的规矩那么严。但是你来蹿门就蹿门罢了,你一个寡妇看着别人家的大男人笑得那么甜这是什么意思?
前世就是因为小三的介入才受到伤害的顾明兰,天生对做作的女人就厌恶。于是她坐在凳子上,接过朱正清递过来的温茶喝了起来,理也没理这几个人。
“余家弟妹过来了啊?没什么,她这几天受了点风寒拖得久了些,怕她受不了,特意去镇上给她看了一下。”朱正清出来后看到她们并没有离开,只得接了两句。
“嘿嘿嘿,村子里都说正清大哥是个会疼人的人,这可不?嫂子一点点头痛脑热的就把你给急着了,英秀可真羡慕。”
羡慕什么?
顾明兰悄悄打量了一眼正说话的柳英秀,心里一阵好笑:这女人莫不是看上了朱正清?要不怎么会发出这满院子的狐狸骚味来?
不过记忆中顾明兰是知道的,这女人是被余家买进来的,就算是守了寡,没有余家发话,她是离不了余家的。听说她是秀才家出身的,模样虽然不是绝色,在农村里来说算是不差的。而且她又断文识字,要不是这余家花了大银子买进来,她要再嫁,这村子里的光棍会抢着要吧?
难道这女人看中了朱正清?想…顾明兰眼神一挑,仿佛有了希望。
夫妻俩都不怎么理那余家人,她们也许是无趣就走了。
余家姑嫂走了,见朱正清把一大包药放在桌子上,朱梅花跑过来立即扒开来看:“哎哟,这药堆里放着这么多桂花糖,二哥,是不是你买来给我吃的啊?”
朱正清看这小妹说话没大没小的,他脸色一沉低声喝斥:“三妹,你怎么说话的呢?这是我买来给你二嫂下药的。因为大夫交代了这药特苦,让买点糖甜甜嘴,要不然半天嘴里都会是苦的。又不是说是吃零食,你叫吼个什么?还不快把药拿去给你嫂子煎去!”
朱正清皱皱眉,自己这小妹妹,怎么学得跟娘一样呢?
尖酸、嘴臭、好吃、懒做不说,还没有个姑娘的样子。这样下去,以后还能找到好人家?
朱梅花没吃到糖不说,反被大哥责骂,她不服气的说:“哪个喝药是不苦的?这世上还有不苦的药不成!这么大个人还得用桂花糖来下药,这传出去还不笑死人了?二哥你说你顾着二嫂不就成了,还拿什么大夫的话来堵我的嘴,以为我是个傻的不成!”
朱正清见这个妹妹在亲娘的带教下,真的跟娘一样变得尖酸、心眼小不说,还有点无礼,他心中极为不高兴。觉得作为兄长不说,那是对她不负责,于是责备她:“我说三妹,你心中还有没有当我是你二哥?我说一句你说三句,女孩子家家的,这个样子要传出去,哪个敢娶?还不快去给你二嫂煎药,是不是以后都不想二哥给你买零嘴吃了?”
朱家长子是前妻生的,朱梅花眼中,只有朱正清是真正的长兄。总算还知道长兄如父的道理,见朱正清生气了,她不敢再顶撞了。
不顶撞并不表示她就会信服了这个哥哥,转过身撇了撇嘴,那种轻视她的眼中就没有这个兄长。而且在心中嘀咕,自这个二哥自出去几年回来,样子性格都变得太多,有时他一瞪眼,说实话她觉得真的好可怕!
无奈何朱梅花从桌子上拿起一包药,瞪了顾明兰一眼后,才扭身进了厨房。她赌气的把药扔在瓦罐里,心里开始不断的咒骂顾明兰不识相,她暗道: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好看的!
朱成杰、朱成敏正在院子里玩,听到小姑姑大呼小叫着有桂花糖,他们撒腿就跑了进来:“爹爹,我也要吃桂花糖。”
朱正清瞪了他们一眼说:“你们又不喝药,吃什么糖?这糖是买回来给你三婶下药的。哪个要吃糖,哪个一会药好了先喝一碗药好了!”
成杰、成敏被老爹一骂,立即委屈得不敢吱声了。他们可不要喝药,那药很难喝的,喝下去后会全部吐出来的。可是糖真好吃呀,所以两人一声不吭的眼巴巴看着那一小包桂花糖。